默写古诗文中的名篇名句。
(1)补写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任选其中两句作答,如三句皆答,按前两句判分)
①______________,应傍战场开。(《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岑参)
②子曰:“学而不思则罔,_____________。”(《论语·为政》)
③_____________,铁马冰河入梦来。(《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陆游)
(2)请在李益的《夜上受降城闻笛》和谭嗣同的《潼关》中任选一首,在答题卡上写出题目再默写出全诗。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诫子书》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 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二)《穿井得一人》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 不若无闻也。
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非学无以广才(广:增长) B.淫慢则不能励精(励:鼓励)
C.家无井而出溉汲(汲:从井里取水 ) D.及其家穿井(及:待,等到)
2.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夫君子之行 因往晓之
B.静以修身 以刀劈狼首
C.有闻而传之者 温故而知新
D.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于我如浮云
3.下列句子翻译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译文:不能平平淡淡就无法实现志向,不能宁静专一就无法达到远大目标。
B.年与时驰,意与日去。
译文:年龄随同时光一起奔跑,意志随同岁月而消失。
C.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译文:整个国家的人都在讲述这件事,使宋国的国君知道了这件事。
D.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
译文:宋国国君派人向丁家询问这件事。
4.下列对文章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诫子书》主要论述修身治学,强调淡泊宁静的价值。一开头作者就提出“静以修身”这一观点。
B.《诫子书》中,“静”是一个核心词。“静”是修身养德的基础,是学习的前提。“淫慢、险躁”是其正面表现。
C.寓言故事《穿井得一人》在短小的篇幅中简要地叙述了故事的主要情节,没有多余的描写,却十分生动。
D.《穿井得一人》告诉我们,对于传闻,要以审慎的态度进行分析、甄别,不要轻易相信传闻,也不要轻易传播未经证实的传闻。
下列语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成都市计划三年建成大约600余座公园,成为“千园之城”。
B.为了杜绝不出安全隐患,当地政府采取了很多有效的措施。
C.同学们的课间操做得棒极了,那震耳欲聋的口号声和整齐划一的动作时时回荡在我们耳边。
D.大量事实表明,领先科技出现在哪里,高端人才流向哪里,发展的制高点和经济的竞争力就转向哪里。
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哪怕是孩子的任何一点点进步,老师和家长都看在眼里,都让他们喜出望外。
B.对待工作和事业见异思迁的人,最终是难以有所作为的。
C.电影《芳华》上映后,许多参加过自卫反击战的老兵却认为电影所反映的部队文工团生活以及一些战争场面都与真实的情况大相径庭。
D.为了实现心中的梦想,在期末考试冲刺阶段,同学们刻苦学习,几乎达到了麻木不仁的程度。
下列语句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大家在廊前晒太阳闲谈着时,它也常来倦伏在母亲或三妹的足下。
B.你的心怦怦直跳,唯恐发生意外。在未受教育之前,我正像大雾中的航船,既没有指南针,也没有探测仪。
C.我往下看,感到阵阵晕炫,一股无名的力量好像正在逼迫我掉下去。
D.但这时候,雨已经化了装,它经常变成美丽的雪花,漂然莅临人间。
下面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窠臼(kē) 霎时(chà) 粗犷(guǎng) 拈轻怕重(liān)
B.贮蓄(zhù) 哺乳(bǔ) 蹒跚(shān) 人声鼎沸(dǐn)
C.攲斜(qī) 攒成(cuán) 酝酿(niàng) 咄咄逼人(duō)
D.嗔怪(chēn) 譬如(bì) 侍弄(shì) 神采奕奕(y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