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2019原创)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永①博古通今,得钱即买书,家藏书万卷...

(2019原创)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博古通今,得钱即买书,家藏书万卷,因事为文,皆可录,而不求人知。见古人立名节者,未尝不慨然揜卷终日,而尤慕颜鲁公为人,喜面折人过,退无异言;闻秋毫之善,必咨嗟奖成如不及。杜充守大名名称甚盛永尝画数策见之它日问其目,曰:“未暇读也。”永数充曰:“人有志而无才,好名而遗实,骄蹇自用而得名声,以当大任,鲜不颠沛者,公等足与治乎?”充大惭。

靖康冬,敌犯京师,中外阻绝,或以两宫北狩告永者,永号绝仆地。家人舁归,不食者数日,闻元帅檄,始勉强一餐,其忠谊盖天性。

(节选自《宋史·郭永传》)

(注释)①永:指郭永,南宋初年的官员。②揜(yǎn):通“掩”。③颜鲁公:即唐代颜真卿。因曾被封为鲁郡公,故世称“颜鲁公”。④秋毫:鸟兽在秋季所换的毛,细而尖锐,称之“秋毫”。故“秋毫”常用作“细小”。⑤咨嗟:赞叹。⑥画数策:谋划几条策略。⑦目:品评。⑧数:数落,责备。⑨不颠沛:不导致困顿或动乱。⑩靖康冬:指公元1127年冬季。靖康,北宋钦宗年号。⑪两宫北狩:指徽宗、钦宗被金兵俘虏北去。⑫号绝:哭昏。⑬舁():抬。⑭元帅:指宋高宗。宋高宗即位前称“元帅”。

1.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标三处)

杜 充 守 大 名 名 称 甚 盛 永 尝 画 数 策 见 之 它 日 问 其 目。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

(1)永博古今        通:

(2)充惭  大:

(3)不者数日  食:

(4)其忠谊天性  盖:

3.下列选项与例句中的“者”意义或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见古人立名节者

A.知之不如好之者(《论语》十二章)

B.作亭谁(《醉翁亭记》)

C.南冥(《北冥有鱼》)

D.不知其二多矣(《河中石兽》)

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喜面折人过,退无异言。

(2)以当大任,鲜不颠沛者,公等足与治乎?

5.结合选文和《送东阳马生序》,说说郭永和宋濂在读书方面有哪些相似之处。

 

1.杜充守大名/名称甚盛/永尝画数策见之/它日问其目。 2.(1)通晓 (2)十分,非常 (3)吃 (4)大概是 3.C 4.(1)(郭永)喜欢当面指责人的过错,不会在背后说别人的坏话。 (2)用这来担当大任,很少有不导致困顿或动乱的,您足以担当治理的重任吗? 5.喜欢读书,好学;仰慕名人、圣贤。 【解析】 1. 无 2. 无 3. C例句中的“者”是代词,译为“……的人”。A、B、D三项皆为代词,译为“……的人”。C项是语气词,引出判断。 4. 无 5. 无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019原创)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李章,字第公,河内怀人也。章习《严氏春秋》,经明教授,历州郡吏。岁中拜侍御史,出为琅琊太守。时北海安丘大姓夏长思等反,遂囚太守处兴,而据营陵城。章闻,即发兵千人,驰往击之。掾史止章曰:“二千石行不得出界,兵不得擅发。”章按剑怒曰:“逆虏无状,囚劫郡守,此何可忍!若坐讨贼而死,吾不恨也。”遂引兵安丘城下,募勇敢烧城门,与长思战,斩之,获三百余级,得牛马五百余头而还。兴归郡以状上帝悉以所得班劳吏士。

(有删改)

(注释)①经明教授:通习经典,教授学生。②侍御史:官名。③掾史:官名。④上帝:皇帝。

1.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标两处)

兴 归 郡 以 状 上 帝 悉 以 所 得 班 劳 吏 士。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

(1)夏长思等反:

(2)掾史章曰止:

(3)坐讨贼而死若:

(4)遂兵安丘城下引:

3.下列选项中,与“以状上帝”中的“以”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

B.其境过清(《小石潭记》)

C.策之不其道(《马说》)

D.故临崩寄臣大事也(《出师表》)

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逆虏无状,囚劫郡守,此何可忍!

(2)遂引兵安丘城下,募勇敢烧城门。

5.你如何看待李章擅自出兵的行为?谈谈你的理解。

(补充设问)

6.下列句子中全部表现李章惩处豪强态度坚决、行为果断的一项是(  )

①经明教授,历州郡吏

②岁中拜侍御史,出为琅琊太守

④章闻,即发兵干人,驰往击之

⑤若坐讨贼而死,吾不恨也

⑥悉以所得班劳吏士

A.③⑥ B.④⑤ C.②⑥ D.①⑤

 

查看答案

(2019原创)阅读下面四篇短文,回答问题。

及文姬(蔡文姬)进,蓬首徒行,叩头请罪,音辞清辩,旨甚酸哀,众皆为改容。操曰:“诚实相矜然文状已去奈何?”文姬曰:“明公厩马万匹,何惜疾足一骑,而济垂死之命乎!”操感其言,乃追原

(选自《后汉书·董祀妻传》,有删改)

及之而后知,履之而后艰,乌有不行而能知者乎?披五岳之图以为知山,不如樵夫之一足;谈沧溟之广以为知海,不如估客之一瞥;疏八珍之谱以为知味,不如庖丁之一啜

(选自《魏源集》,有删改)

魏收年十五,颇已属文。及随父赴边,好习骑射,欲以武艺自达。荥阳郑伯调之曰:“魏郎弄戟多少?”收惭,遂折节读书。夏月,坐板床,随树阴讽诵,积年,以文华显。

(选自《北齐书·魏收传》,有删改)

窃窥公学问之意甚美,顾既在官,则难得师友,又少读书之光阴,然人生竟何时得自在,饱闲散耶?“三人行,必有我师”,此居一州一县求师之法。读书光阴,亦取诸鞍乘之间耳。

(选自宋·黄庭坚《山谷全集》,有删改)

(注释)①文状:文书。②明公:对曹操的敬称。③原:原谅,此指赦罪。④一足:走一步。⑤估客:此指来往于海上的商人。⑥一啜(chuò):尝一口。⑦魏收:北齐人。⑧荥(xíng)阳:古地名,在今河南境内。⑨调:嘲笑。⑩夏月:夏季。⑪讽诵:背诵。⑫顾:只是。⑬鞍乘:马上车内。

1.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标两处)

诚 实 相 矜 然 文 状 已 去 奈 何?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

(1)惜疾足一骑何:

(2)谈沧溟之广以为海知:

(3)欲以武艺自达:

(4)顾在官既:

3.下列选项中,与“操感其言,乃追原”中的“乃”字用法与意义不同的一项是(  )

A.记之而去 (《小石潭记》)

B.重修岳阳楼(《岳阳楼记》)

C.下令(《曹刿论战》)

D.久而和(《送东阳马生序》)

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及之而后知,履之而后艰。

(2)然人生竟何时得自在,饱闲散耶?

5.请给第三篇短文拟一个恰当的题目。

 

查看答案

(2019原创)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

中国人的名、字与号

①中国人注重姓氏,以姓氏为自己的根基和归属;同时,中国人也注重名字,因为名字才是自我的存在。古代中国人为了表示自己的某种理念和追求,还往往要取一个或几个“号”。

②“名”的概念极早,恐怕在原始氏族社会就已经出现了。据《说文解字》云:“名,自命也。从口夕,夕者冥也,冥不相见,故以口自名。”意为:黄昏后,天暗黑不能相认识,各以代号称。这种“以口自名”的“名”,大概就是人们常说的“小名”(乳名),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社会交往的扩大,才产生了后世通行的“大名”(学名)。

③自古以来,中国人很讲究命名,而命名的出发点与那个时代的社会生活密切相关。已知的商代社会迷信盛行,社会生活十分单纯,人们都以生日命名,最突出的就是30个商王几乎全以天干为名,其他人则以地支为名。汉代国力强盛,祈求长生不老,人们取名也多用“安国”“延寿”等。到魏晋南北朝,由于受士大夫们清高风气的影响,人们取名喜欢用“之”字,如祖冲之、王羲之等;其时又因佛教盛行,命名又多取佛语,如王僧智、崔僧佑等。以后数代,取名均受时代影响。近世即以新中国成立后而言,人们取名多用“建国”“爱国”,“文化大革命”期间,又多用“卫东”“向东”“卫红”“立新”等。

④古代的中国人不但有名,而且有字,字由名演化而来,所以统称为“名字”。由于古人注重礼仪,因此称名称字大有讲究。在人际交往中,名一般用于谦称、卑称,或上对下、长对少;而字则用于下对上、少对长或对他人尊称,在多数情况下,直呼其名是很不礼貌的。从历代的取字情况看,名与字有密切关系,也可以说是“因名取字”,古人称为“名之与字,义相比附”,这“义相比附”正是取字的一条原则。总括名与字的关系大约有以下几种。

⑤一是名与字意义相同。如楚国大诗人屈原,本名平,原是字,平与原同义;三国诸葛亮字孔明,亮与明同义。

⑥二是名与字的意义相关。晋代山涛字巨源,山中波涛自然是巨大源头;宋代陆游字务观,游与观相关等。

⑦三是名与字意义相反。如郑公孙黑字子皙,皙为肤色白,黑与白字义相反;北宋词人晏殊字同叔,殊与同义相反等。

⑧四是名与字的意义取自五行相生。明代帝王则以金、木、水、火、土取名,如明成祖朱棣(木),其子明仁宗朱炽(火),其孙明宣宗朱瞻基(土),其后为明英宗朱祁镇(金),明宪宗朱见深(水)等。

⑨五是以伯(孟)、仲、叔、季排行为字。东汉孙坚有四个儿子:长子孙策,字伯符;次子孙权,字仲谋;三子孙翊,字叔弼;四子孙匡,字季佐。此外,还有取于古语、诗词和成语等情况。唐代文学家陆羽,字鸿渐,是取自《周易》“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意思为:大雁渐渐飞到陆地上,它的羽毛可用于礼仪饰品,吉祥。

⑩古人在名字之外还有“号”,这又是中国文化中的一个独特现象。号的起源虽然很早,但其流行乃是唐宋以后,明清时为盛,这与唐宋以来的文学发达不无关系,也与儒道文化对文人的性格影响直接相关。一方面,是社会对文人有一种推崇和敬佩的心理;另一方面,是骚人墨客企图用一种委婉曲折的手法表达自己超然物外的理想和情趣。正因为如此,“自号”极为流行,取号方式皆由文人士大夫的性情、爱好及其居处环境而定。但其含义不外乎追求旨趣,祈求自勉,表明环境,显示收藏,描述形貌,取自文学意境,表现自身才能和专业等。这些自号,或用于本人,或用于斋名。唐代大诗人李白因生长于青莲乡而号“青莲居士”,宋代文学家黄庭坚号“山谷道人”,清代刘庠以其治经学而号“十三经老人”等。

⑪时至今日,我们现在说的“名字”,其实只是古代的“名”,现行社会已不大流行“字”了,“号”在日常生活中也少了。随着网络流行,博客、微信兴起,五花八门的博客名称、微信名称其实就是当今的“号”。

(有删改)

1.根据选文内容,给选文加一个副标题。

2.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名”的概念极早,在原始氏族社会就已经出现了。

B.名与字有密切关系,也可以说是“因名取字”“义相比附”是取字的一条原则。

C.在人际交往中,名一般用于谦称、卑称,或下对上、少对长;而字则用于上对下、长对少或对他人尊称。

D.号的起源虽然很早,但其流行乃是唐宋以后,明清时为盛,这与唐宋以来儒道文化对文人的性格影响直接相关,与当时文学的发达关系不大。

3.结合选文,请简要概括名与字的关系有哪几种?

4.从下面任选其一,说明属于名字中的哪种关系。

①欧阳修,字永叔。  ②岳飞,字鹏举。  ③毛泽东,字润之。

(素养提升设问)

5.你知道哪位古人的号?结合所学知识和选文内容说说其号的含义。

6.下列微信名称,你喜欢哪一个?任选其一,结合选文内容,推断微信主人的有关信息。

笑笑先生 都要好好的 奋斗青年

梨乡鼓韵 兰芽浸溪

 

查看答案

(2018天津改编)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

气候可能影响语言的形成和演化

严毅梅

①人类一直好奇:为何唯独我们这个物种才有语言?语言是如何变成现在这个样子的?为此,从事现代生物学、当代语言学、考古学和古人类学等相关学科研究的科学家,研究了人类语言的起源和演化。最新的研究表明,气候可能影响了语言的形成和演化。

②美国迈阿密大学的迦勒·埃弗雷特博士和他的研究团队发现,某一地区的湿度可能对当地的语言造成影响。他们研究了3700多种语言,发现629种声调多变的语种大多出现在非洲和南亚的湿热地区,北美、亚马逊和新几内亚的潮湿地带以及中国以南的地区,比如越南语、缅甸语等;而声调平和的语言如蒙古语、埃及语等,大都出现在干燥或干旱的地区

③我们知道,声带是负责人类发声的器官。发声时,先吸入空气,然后将声带内收和拉紧,并控制呼吸,呼出的气流冲击声带引起振动而发出声音;而声调是由声带振动时的长度、张力、质量和位置决定的

④今日多数的欧洲语言被认为源于6000多年前的原始印欧语。最早是由气候干燥的黑海北部草原地带的先祖所使用的。因为吸入干燥的空气会令声带干涩,缺乏弹性,所以较难发出声调复杂的语言。因此,埃弗雷特认为干燥的气候可能使住在该地区的人的语言声调平和。与干燥的气候相比,湿润的气候使人的声带更富有弹性,从而能够发出更多的声调。因而声调多变的方言一般出现在气候潮湿的地区。比如粤语中共有9个声调,而北方人则习惯了普通话的4个声调。

⑤埃弗雷特认为,这意味着在漫长的岁月中,气候是影响语言形成和演化的要素之一。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刚开始学习一门新语言时难度较大,因为控制声带的肌肉必须调整才能发出新的声调。

(选自《青少年科技博览》,有删改)

1.下面对全文说明的中心内容,概括最准确的一项是(   )

A.为何唯独人类这个物种才有语言。

B.声带是负责人类发声的器官。

C.气候可能影响语言的形成和演化。

D.刚开始学习一门新语言时难度较大。

2.(原创)第④段中加着重号的“它”,指代什么内容?

3.(改编)写出下列句子所使用的说明方法,并说明其作用。

(1)他们研究了3700多种语言,发现629种声调多变的语种。

(2)声调平和的语言如蒙古语、埃及语等,大都出现在干燥或干旱的地区。

(3)声调是由声带振动时的长度、张力、质量和位置决定的。

(4)与干燥的气候相比,湿润的气候使人的声带更富有弹性,从而能够发出更多的声调。

4.(原创)选文第①段中的两个问句有何作用?

5.(改编)有人认为文章第③段写人类发声的基本原理,与“语言的形成和演化受气候的影响”没有直接关联,因此可以删去,你认同吗?请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

(2018衡阳改编)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

泥土的清香自哪儿来

①雨后,我们常能闻到泥土的清香味儿。这些清香从哪儿来呢?据专家研究,它来自泥土中一种叫“放线菌”的细菌。

②土壤是种类繁多的细菌的乐园。在显微镜下,你会观察到这样一类与众不同的细菌:别的细菌多是圆形、椭圆形的,而它们看起来却是丝状的。那些丝状细菌有的像一棵树,树上有时还结着“果实”;有的像一根草,仿佛还开着花,煞是好看。这类细菌生物学上统称为放线菌。

③放线菌是一种单细胞生物,所以你看到它长得像一棵树也好,一根草也罢,其实都只是一个细胞。那些奇形怪状的丝,是它的菌丝。菌丝覆盖了很大的空间,这对于寻找食物大有好处。放线菌能释放出一种化学物质,正是这种物质,让我们能闻到一股泥土的清香。

④为何雨后泥土的清香让人感受更明显呢?

⑤因为放线菌是一种生命力很强的细菌,它们一般喜欢在温暖、湿润的环境下生存。当土壤干旱的时候,它的菌丝就会在头部长出孢子。放线菌渐渐枯死后,留下的这些孢子只要遇到合适的条件,又会发芽,长成一个个放线菌。

⑥下雨时,雨水冲开了土壤,这些晴天时埋在土中的孢子长成的放线菌随着潮湿空气中的小液滴四下弥漫。当它们被吸入鼻孔,我们就能感觉到一股泥土的清香。土地干旱越久,就有越多的放线菌孢子存在,所以雨后泥土的清香在久旱之后尤其明显。

⑦放线菌的作用当然不只是让人闻到清香,它也是生产抗生素的宝库。时至今天,人类已经发现了5000多种抗生素,其中就有4000多种是从放线菌中提炼出来的。如链霉素就是从土壤中一种叫“灰色链线菌”的放线菌中提炼出来的。四环素、氯霉素、庆大霉素等抗生素也都是从放线菌中提炼出来的。

⑧放线菌的作用还不止于此,我们平常烹饪时调味用的味精,也是通过它们制造的。如今,它们还是科学家研究生物发育、细胞分化的便利材料。

1.这篇文章采用了________顺序,主要说明了____________和放线菌的作用。

2.(原创)请概括“雨后泥土的清香让人感受更明显”的原因。

3.文章第②段加横线句子主要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4.文章介绍了放线菌的哪些作用?

5.(原创)文章以“泥土的清香自哪儿来”为题有哪些好处?

6.(改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土壤是细菌的乐园,里面有各种各样的细菌,有圆形、椭圆形的,还有丝状的。

B.放线菌不管它长得像一棵树,还是像一根草,其实都只是一个细胞。

C.放线菌虽然在土壤干旱时会枯死,但过后都会发芽,长成一个个放线菌。

D.“它们一般喜欢在温暖、湿润的环境下生存”一句中“一般”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严谨性,不能删去。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