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荆文王得茹黄之狗①,宛路②之矰③,以畋④于云梦,三月不反。得丹之姬⑤,淫,期年不听朝。葆申⑥曰:“先王卜以臣为葆,吉。今王得茹黄之狗,宛路之矰,畋三月不反;得丹之姬,淫,期年不听朝。王之罪当笞。”王曰:“不谷免衣襁褓而齿于诸侯,愿请变更而无笞。”葆申曰:“臣承先王之令,不敢废也。王不受笞,是废先王之令也。臣宁抵罪⑦于王,毋抵罪于先王。”王曰:“敬诺。”引席,王伏。葆申束细荆五十,跪而加之于背,如此者再,谓王:“起矣!”王曰:“有笞之名一也,遂致之⑧!”申曰:“臣闻君子耻之,小人痛之。耻之不变,痛之何益?”葆申趣⑨出,自流于渊,请死罪。文王曰:“此不谷之过也,葆申何罪?”王乃变更召葆申杀茹黄之狗析宛路之矰放丹之姬。后荆国兼国三十九。令荆国广大至于此者,葆申之力也,极言之功也。
(节选自《说苑·直谏》)
(注释)①荆文王得茹黄之狗:楚文王得到茹黄之狗。茹黄,猎犬名,他书或作“如黄”“如簧”。②宛路:竹名,即箘簬,细长而直,可做箭杆。③矰(zēng):带丝绳的短箭。④畋(tián):打猎。⑤ 姬:美妾。⑥葆申:名叫申的太葆。太葆,即太保,官名。⑦抵罪:抵偿应负的罪责。⑧遂致之:索性真的抽打我吧!⑨趣(qū):疾行,快步走。
1.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标四处)
王 乃 变 更 召 葆 申 杀 茹 黄 之 狗 析 宛 路 之 矰 放 丹 之 姬。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
(1)三月不反 反:
(2)期年不听朝 期年:
(3)臣闻君子耻之 耻:
(4)此不谷之过也 过: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王不受笞,是废先王之令也。
(2)令荆国广大至于此者,葆申之力也,极言之功也。
4.葆申是怎样劝说楚文王放弃奢糜生活,重新回到治理朝政上来的?
5.请你谈谈葆申与邹忌的劝谏方式有什么不同?你更喜欢哪一种劝谏方式?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凡人之性,莫贵于仁,莫急①于智。仁以为质②,智以行之,两者为本,而加之以勇力辩慧、巧敏迟利:聪明审察,尽众益也。
鱼得水而游焉则乐,塘决水涸,则为蝼蚁所食。有掌③修其堤防补其缺漏则鱼得而利之国有以存人有以生。国之所以存者,仁义是也;人之所以生者,行善是也。国无义④,虽大必亡;人无善志,虽勇必伤。治国土使不得与⑤焉;孝于父母,弟于兄嫂,信于朋友,不得上令而可得为也。释己之所得为,而责于其所不得制,悖⑥矣!士处卑隐,欲上达⑦,必先反诸己⑧。上达有道⑨:名誉不起⑩而不能上达矣。取誉有道:不信于友,不能得誉。信于友有道:事⑪亲不说,不信于友。说亲有道:修身不诚,不能事亲矣。诚身有道,心不专一,不能专诚。道在易而求之难,验在近而求之远,故弗得也。
(选自《淮南子·主术训》,有删改)
(注释)①急:重要。②质:主体。③掌:负责。④义:仁义。⑤与:参与。⑥悖:违背常理。⑦上达:上进有所表现。⑧必先反诸己:必须首先从自我修身养性做起。⑨道:门道。⑩起:佳,好。⑪事:侍奉。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
(1)尽众益也 益:
(2)虽大必亡 亡:
(3)事亲不说 说:
(4)道在易而求之难 道:
2.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标四处)
有 掌 修 其 堤 防 补 其 缺 漏 则 鱼 得 而 利 之 国 有 以 存 人 有 以 生。
3.下列选项中,与“凡人之性”中的“之”字意义或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小大之狱(《曹刿论战》)
B.受任于败军之际(《出师表》)
C.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翁亭记》)
D.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马说》)
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国无义,虽大必亡;人无善志,虽勇必伤。
(2)说亲有道:修身不诚,不能事亲矣。
5.结合选文内容,说说要想有好的声誉需要具备哪几个条件。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因天资绝人。三岁识书,日记千百言,过目即成诵,六岁能诗,七岁能属文,落笔惊人。甫弱冠①,才器超迈②,日阅方册,思得如古人者友之,作《希圣解》。国子司业③砚弥坚教授④真定⑤,因从之游,同舍生皆莫能及。初为经学,究训诂疏释⑥之说,辄叹曰:“圣人精义,殆不止此。”及得周、程、张、邵、朱、吕之书,一见能发其微,曰:“邵,至大也;周,至精也;程,至正也;朱子,极其大,尽其精,而贯之以正也。”其高见远识率类此。
家居教授,师道尊严。弟子造其门者,随材器教之,皆有成就。公卿过保定者众,闻因名,往往来谒,因多逊避⑦不与相见不知者或以为傲弗恤也。尝爱诸葛孔明静以修身之语,表所居曰“静修”。
不忽木以因学行荐于朝,至元十九年,有诏征因,擢⑧承德郎、右赞善大夫。未几,以母疾辞归。明年,丁内艰⑨。二十八年,诏复遣使者,以集贤学士、嘉议大夫征因,以疾固辞。
(节选自《元史·列传》)
(注释)①弱冠:古代指二十岁。②超迈:卓越高超,不同凡俗。③国子司业:古代学官名。④教授:官职名。⑤真定:地名。⑥训诂疏释:解释古代汉语典籍中的字句。⑦逊避:谦逊回避。⑧擢:提拔,升任。⑨丁内艰:即丁母忧。指母亲去世。
1.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标三处)
因 多 逊 避 不 与 相 见 不 知 者 或 以 为 傲 弗 恤 也。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
(1)日阅方册 阅:________
(2)同舍生皆莫能及 及:________
(3)往往来谒 谒:________
(4)明年,丁内艰 明年:____________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其高见远识率类此。
(2)尝爱诸葛孔明静以修身之语,表所居曰“静修”。
4.刘因是如何对待学习与教学的?请结合文章内容作答。
(2019原创)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樵夫毁山神
康熙①十五年,余姚②有客山行,夜宿山神寺。夜半,有虎跪拜,作人言,乞食,神以邓樵夫许之。明晨,客伺于神祠外,果见一樵夫过之,逆谓曰:“子邓姓乎?”曰:“然。”因告以夜所闻见,戒勿往。邓曰:“吾有母,仰食于樵。一日不樵,母且饥。死生命也,吾何畏哉?”遂去不顾,客随而觇③之。樵甫采樵,虎突出从竹间。樵手搏数合,持虎尾盘旋久之。虎不胜愤乃震哮一跃负痛遁去樵逐而杀之。客逆劳之。樵曰:“感君高义,盍导我至庙中?”既至,大诟死虎斥神曰:“今竟如何?”遂碎其土偶④。
(选文有删改)
(注释)①康熙:清圣祖玄烨的年号。②余姚:古地名,在今浙江余姚县。③觇:悄悄地看。④土偶:指泥塑的山神。
1.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标三处)
虎 不 胜 愤 乃 震 哮 一 跃 负 痛 遁 去 樵 逐 而 杀 之。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
(1)神以邓樵夫许之许:
(2)果见一樵夫过之过:
(3)子邓姓乎子:
(4)客逆劳之劳:
3.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因告以夜所闻见
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唐雎不辱使命》)
B.死生命也,吾何畏哉
何陋之有(《陋室铭》)
C.持虎尾盘旋久之
小大之狱(《曹刿论战》)
D.遂碎其土偶
复前行,欲穷其林(《桃花源记》)
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樵甫采樵,虎突出从竹间。
(2)感君高义,盍导我至庙中?
5.请按要求填空。
人物 | 人物形象 | 原文根据 |
樵夫 | 勇敢 | ① __ |
客 | ②________ ③________ | 吾有母,仰食于樵。一日不樵,母且饥。 因告以夜所闻见。 |
(2018宜昌改编)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汉阴老父
范 晔
汉阴老父者,不知何许人也。桓帝延熹①中幸②竟陵过云梦临沔水百姓莫不观者。有老父独耕不辍。尚书郎南阳张温异之,使问曰:“人皆来观,老父独不辍,何也?”老父笑而不对。温下道百步,自与言。老父曰:“我野人耳,不达斯语。请问天下乱③而立天子邪?理④而立天子邪?立天子以父⑤天下邪?役⑥天下以奉天子邪?昔圣王宰世,茅茨采椽⑦,而万人以宁。今子之君,劳人自纵,逸⑧游无忌,吾为子羞之。子何忍欲人观之乎!”温大惭,问其姓名,不告而去。
(选自《后汉书·逸民传》)
(注释)①延熹:汉桓帝的年号。②幸:皇帝驾临。③乱:混乱。④理:治理。⑤父:像君父那样(关爱)。⑥役:役使。⑦茅茨采椽(chuán):用茅草盖屋顶,用栎木作椽。⑧逸:放任,放纵。
1.用“/”为下面的句子断句。(限四处)
桓 帝 延 熹 中 幸 竟 陵 过 云 梦 临 沔 水 百 姓 莫 不 观 者。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词的意思。
(1)汉阴老父者阴:
(2)尚书郎南阳张温异之异:
(3)不达斯语斯:
(4)役天下以奉天子邪奉:
3.下列选项中,与“自与言”中的“与”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与朋友交而不信乎(《论语》十二章)
B.似与游者相乐(《小石潭记》)
C.遂与外人间隔(《桃花源记》)
D.未复有能与其奇者(《答谢中书书》)
4.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今子之君,劳人自纵,逸游无忌,吾为子羞之。
5.请从文中选择相应的动词,来概括文章的主要情节。
皇帝,百姓→老父,张温→张温,老父→张温,老父
6.文中汉阴老父的哪句话集中体现了孟子“民贵君轻”的政治主张?
(补充设问)
7.积累链接:无论是在朝为官,还是在野为民,我国古代儒家知识分子大都秉持一种积极入世的人生态度。请默写出范仲淹《岳阳楼记》中表达这种人生态度的句子。
(2019原创)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郭氏之墟
昔齐桓公出,见一故墟①而问之。或对曰:“郭氏之墟也。”复问:“郭氏曷②为墟。”曰:“善善③而恶恶焉。”桓公曰:“善善恶恶乃所以为存④而反为墟何也?”曰:“善善而不能用,恶恶而不能去。彼善人知其贵己而不用,则怨之;恶人见其贱己而不好,则仇之。夫与善人为怨,恶人为仇,欲毋亡得乎?”
乃者⑤,王翁⑥善天下贤智材能之士,皆征聚⑦而不肯用,使人怀诽谤而怨之。更始帝⑧恶诸王假号⑨无义之人而不能去,令各心恨而仇之。是以王翁见攻而身死,宫室烧尽;更始帝为诸王假号而出走,令城郭残。二主皆有善善恶恶之费,故不免于祸难大灾,卒使长安大都,坏败为墟,此大非之行也。
(选自《群书治要·桓子新论》)
(注释)①故墟:废墟。②曷:同“何”,为什么,疑问代词。③善善:爱护、尊重好人。前一个“善”是动词,尊重,爱护。后一个“善”是名词,指好人。④所以为存:生存的方法。⑤乃者:从前,往日。⑥王翁:指王莽。⑦征聚:征募召集。⑧更始帝:指刘玄。⑨假号:古时称起事者自立的名号,亦用以称起事者。
1.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标两处)
善 善 恶 恶 乃 所 以 为 存 而 反 为 墟 何 也?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
(1)复问 复:
(2)则怨之 则:
(3)王翁善天下贤智材能之士 材:
(4)卒使长安大都 卒:
3.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为”与“郭氏曷为墟”中的“为”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为坻,为屿,为嵁,为岩(《小石潭记》)
B.自以为不如(《邹忌讽齐王纳谏》)
C.乡为身死而不受(《鱼我所欲也》)
D.可以为师矣(《论语》十二章)
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彼善人知其贵己而不用,则怨之。
(2)二主皆有善善恶恶之费,故不免于祸难大灾。
5.文中郭氏城址终成废墟的原因是什么(用原文语句回答)?这给了我们怎样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