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首
赤壁
[唐]杜 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突破训练
1.“借物兴叹”是杜牧咏史绝句《赤壁》中的主要写法。请你结合诗句“折戟沉沙铁未销”说明这一特点。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的开头从一件不起眼的折戟写起,很自然地引起后文对历史的咏叹,为后两句论史抒怀做铺垫。
B.诗的前两句记叙,写兴感之由;后两句议论感慨。
C.这首诗为咏史诗,客观地反映了赤壁之战的史实。
D.诗人借题发挥,反说其事,用二乔的命运形象地代表了东吴的命运,以小见大,深刻警策。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段一:
后生才锐①者,最易坏事。若有之,父兄当以为忧,不可以为喜也。切须常加简束,令熟读经学,训以宽厚恭谨,勿令与浮薄者游处。
(宋·陆游《放翁家训》)
文段二:
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滥者,不得放归本家,亡殁之后,不得葬于大茔②之中。不从吾志,非吾子孙。
(宋·包拯《包拯家训》)
文段三:
夫言行可覆,信之至也;推③美引过,德之至也;扬名显亲,孝之至也;兄弟怡怡,宗族④欣欣,悌之至也;临财莫过乎让:此五者,立身之本。
(《琅琊王氏家训》)
文段四:
为人母者,不患不慈,患于知爱而不知教也。古人有言曰:“慈母败子。”爱而不教,使沦于不肖⑤,陷于大恶,入于刑辟⑥,归于乱亡,非他人败也,母败之也。自古及今,若是者多矣,不可悉数。
(宋·司马光《家范》)
(注释)①锐:精锐。才锐,指才思敏捷。②茔:坟地,大茔指祖坟。 ③推:推辞。 ④宗族:家族,是指具有血缘关系的人组成一个社会群体,通常有几代人。⑤不肖:指子弟不好,没有出息。⑥刑辟:刑法;刑律。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
(1)父兄当以为忧 忧:
(2)不从吾志 从:
(3)临财莫过乎让 临:
(4)不患不慈 患:
2.下列选项中,与“患于知爱而不知教也”的“而”字意义或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马说》)
B.切问而近思(《论语》十二章)
C.濯清涟而不妖(《爱莲说》)
D.而不知人之乐(《醉翁亭记》)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此五者,立身之本。
(2)自古及今,若是者多矣,不可悉数。
4.文段二表现了包拯怎样的品质?
5.文段三中将“信”作为“立身之本”的第一条,对此你是如何理解的?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段一:
张无垢①谪横浦②,寓城西宝界寺。其寝室有短窗,每日昧爽③辄执书立窗下,就明而读。如是者十四年。洎④北归窗下石上双趺⑤之迹隐然至今犹存。
文段二:
欧阳公⑥四岁而孤,家贫无资。太夫人⑦以荻⑧画地,教以书字。多诵古人篇章。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里⑨士人家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以至昼夜忘寝食,惟读书是务。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
文段三:
薛谭B10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于郊衢⑪,抚节⑫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薛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
(注释)①张无垢:张九成,字子韶,号无垢,其先开封人,后迁海宁盐官(今浙江海宁)。南宋官员、理学家。②横浦:地名。③昧爽:拂晓,破晓。④洎(jì):到,等到。⑤双趺(fū):两足。⑥欧阳公:指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⑦太夫人:指欧阳修的母亲。⑧荻(dí):多年生草本植物,与芦苇相似。⑨闾(lǘ)里:乡里。⑩薛谭:古代传说人物。战国时秦国人,善歌。⑪衢(qú):郊外的大道边。⑫抚节:打着节拍。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
(1)张无垢谪横浦 谪:
(2)辄执书立窗下 执:
(3)或因而抄录 或:
(4)秦青弗止 弗:
2.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标三处)
洎 北 归 窗 下 石 上 双 趺 之 迹 隐 然 至 今 犹 存。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太夫人以荻画地,教以书字。
(2)薛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
4.在张九成和欧阳修的身上值得我们学习的精神是________,而薛谭学艺的故事告诉我们________。
5.“天才出自勤奋”这是古今学者经过实践总结出来的真理,请任意列举出两个有关这方面的例子。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段一:
陶公①少时,作鱼梁吏②。尝以一坩鲊③饷④母。母封鲊付吏,反书责侃曰:“汝为吏以官物见饷非唯不益乃增吾忧也。”
(选自《世说新语·贤媛》)
文段二: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⑤民,教学为先。《兑命》⑥曰:“念终始典于学。”其此之谓乎!
(选自《礼记·学记》)
文段三:
李存审出于寒微,尝戒诸子曰:“尔父少提一剑去乡里⑦,四十年间,位极将相。其间出万死获一生者非一,破骨出镞⑧者凡百余。”因授以所出镞,命藏之,曰:“尔曹⑨生于膏粱B10,当知尔父起家如此也。”子孙皆诺。
(选自《资治通鉴·五代记》)
(注释)①陶公:陶侃(kǎn),东晋人。②鱼梁吏:管理河道及渔业的官吏。③一坩(gān)鲊(zhǎ):一坛糟鱼。④饷:赠送。⑤君:这里的意思是统治。⑥兑(yuè)命:《古文尚书》中的篇名,也作《说命》。⑦乡里:此指家乡。⑧镞(zú):箭头。⑨尔曹:你们。⑩膏粱:膏,肥肉;粱,精米。表示精美的膳食,指富贵人家。
1.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标三处)
汝 为 吏 以 官 物 见 饷 非 唯 不 益 乃 增 吾 忧 也。
2.解释下面句中加着重号的词语。
(1)反书责侃 书:
(2)念终始典于学 念:
(3)尔父少提一剑去乡里 去:
(4)位极将相 极:
3.下列选项中,与“尔曹生于膏粱”的“于”字意义或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于我如浮云(《论语》十二章)
B.困于心(《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C.相与步于中庭(《记承天寺夜游》)
D.战于长勺(《曹刿论战》)
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尝以一坩鲊饷母。
(2)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5.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家教方式,从一、三文段中任选其一,说说陶母或李存审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对当今的现实社会有什么意义?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答曾子固书
王安石
某启①:久以疾病不为问,岂胜向往②。前书疑子固于读经有所不暇,故语及之。连③得书,疑某所谓经者,佛经也,而教之以佛经之乱俗!某但言读经,则何以别于中国圣人之经?子固读吾书每如此,亦某所以疑子固于读经有所不暇也。
然世之不见全经④久矣,读经而已,则不足以知经。故某自百家诸子之书,至《难经》《素问》《本草》诸小说,无所不读;农夫女工,无所不问;然后于经为能知其大体而无疑。盖后世学者,与先王之时异也。不如是,不足以尽圣人故⑤也,扬雄虽为不好非圣人之书,然而墨、晏、邹、庄、申、韩⑥,亦何所不读?彼致其知而后读,以有所去取,故异学不能乱也。惟其不能乱,故能有所去取者,所以明吾道而已。子固视吾所知,为尚⑦可以异学乱之者乎?非知我也。
(注释)①某:自称。启:写信说明事情。②向往:思慕;想念。③连:连续,接连。④全经:全部的经书。⑤故:特指旧法、旧典、成例。⑥墨、晏、邹、庄、申、韩:指墨子、晏子、邹子、庄子、申子、韩非子的著作。⑦尚:还(hái),仍然。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
(1)故语及之 语
(2)而教之以佛经之乱俗 乱:
(3)子固视吾所知 视:
(4)非知我也 知:
2.下列选项中,与“彼致其知而后读”的“而”字意义或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乃记之而去(《小石潭记》)
B.而伯乐不常有(《马说》)
C.云归而岩穴暝(《醉翁亭记》)
D.一怒而诸侯惧(《富贵不能淫》)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某但言读经,则何以别于中国圣人之经?
(2)惟其不能乱,故能有所去取者。
4.结合选文内容谈谈王安石是一个怎样的人?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荆文王得茹黄之狗①,宛路②之矰③,以畋④于云梦,三月不反。得丹之姬⑤,淫,期年不听朝。葆申⑥曰:“先王卜以臣为葆,吉。今王得茹黄之狗,宛路之矰,畋三月不反;得丹之姬,淫,期年不听朝。王之罪当笞。”王曰:“不谷免衣襁褓而齿于诸侯,愿请变更而无笞。”葆申曰:“臣承先王之令,不敢废也。王不受笞,是废先王之令也。臣宁抵罪⑦于王,毋抵罪于先王。”王曰:“敬诺。”引席,王伏。葆申束细荆五十,跪而加之于背,如此者再,谓王:“起矣!”王曰:“有笞之名一也,遂致之⑧!”申曰:“臣闻君子耻之,小人痛之。耻之不变,痛之何益?”葆申趣⑨出,自流于渊,请死罪。文王曰:“此不谷之过也,葆申何罪?”王乃变更召葆申杀茹黄之狗析宛路之矰放丹之姬。后荆国兼国三十九。令荆国广大至于此者,葆申之力也,极言之功也。
(节选自《说苑·直谏》)
(注释)①荆文王得茹黄之狗:楚文王得到茹黄之狗。茹黄,猎犬名,他书或作“如黄”“如簧”。②宛路:竹名,即箘簬,细长而直,可做箭杆。③矰(zēng):带丝绳的短箭。④畋(tián):打猎。⑤ 姬:美妾。⑥葆申:名叫申的太葆。太葆,即太保,官名。⑦抵罪:抵偿应负的罪责。⑧遂致之:索性真的抽打我吧!⑨趣(qū):疾行,快步走。
1.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标四处)
王 乃 变 更 召 葆 申 杀 茹 黄 之 狗 析 宛 路 之 矰 放 丹 之 姬。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
(1)三月不反 反:
(2)期年不听朝 期年:
(3)臣闻君子耻之 耻:
(4)此不谷之过也 过: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王不受笞,是废先王之令也。
(2)令荆国广大至于此者,葆申之力也,极言之功也。
4.葆申是怎样劝说楚文王放弃奢糜生活,重新回到治理朝政上来的?
5.请你谈谈葆申与邹忌的劝谏方式有什么不同?你更喜欢哪一种劝谏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