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原创)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
卖白菜
①我十二岁那年,临近春节的一个早晨,母亲苦着脸,心事重重地在屋子里走来走去,并不时瞥一眼那三棵吊在墙上的白菜。最后,她终于下了决心叫着我的乳名说:“社斗,去找个篓子来吧……”
②“娘,”我悲伤地问,“您要把它们……”
③“今天是大集。”母亲沉重地说。
④“可是您答应过的,这是留着我们过年的……”话没说完,我的眼泪就涌了出来。
⑤母亲的眼睛湿漉漉的,她有些恼怒地说:“这么大的孩子了,怎么动不动就抹眼泪?”
⑥母亲掀起衣襟,擦掉我脸上的泪水。我嗅到了她衣襟上那股揉烂了的白菜叶子的气味。从夏到秋,从秋到冬,我和母亲把一百零四棵白菜从娇嫩的芽苗,侍弄成饱满的大白菜。那菜的每一片叶子上都留下了我们的手印,但母亲却把它们一棵棵地卖掉了……
⑦集市距离我们家有三里远,母亲让我帮她把白菜送去卖。我嘟囔着说:“我还要去上学呢。”母亲抬头看看太阳,说:“晚不了。”我看到母亲脸色不好,便不情愿地背起那只装了三棵白菜、上面盖着一张破羊皮的篓子,沿着河堤南边那条小路,向着集市踽踽而行。
⑧终于到了集市上。母亲让我去上学,我刚想走,突然看到一个老太太朝我们走了过来。她走到篓子前,蹲下,揭开篓子上的那张破羊皮,翻动着我们的三棵白菜。她把那棵最小的白菜上那半截欲断未断的根拽了下来,然后又逐棵地翻着。她撇着嘴,说我们的白菜卷得不紧。母亲用忧伤的声音说:“大婶子啊,这样的白菜您还嫌卷得不紧啊!”
⑨我对这个老太太充满了厌恶,忍不住冒出了一句话:“再紧就成石头蛋子了!”
⑩老太太抬起头,惊讶地看着我,问母亲:“这是你的儿子吗?”
⑪“是老小,”母亲点点头,转过头批评我,“小孩子,说话没大没小!”
⑫老太太将她胳膊上挎着的柳条箢篼放在地上,腾出手来,撕扯着那棵最小的白菜上那层已经干枯的菜帮子。我十分恼火,便冲着她嚷道:“别撕了,你撕了让我们怎么卖!”
⑬“你这个小孩子,说话怎么像吃了枪药一样?”老太太嘟囔着,还是一个劲地撕扯菜帮子。
⑭她终于还是将那层干枯的菜帮子全部剥光,露出了鲜嫩洁白的白菜。在寒风中,我们的白菜散发出甜丝丝的气味。这样的白菜包成饺子,味道该是多么鲜美啊!老太太拿着白菜站起来,让母亲给她过秤。老太太的脸几乎贴到秤杆上,仔细地打量着秤星。我看着那棵被剥成了核的白菜,眼前浮现出它在生长的各个阶段的模样,心中不禁感到阵阵忧伤。
⑮终于核准了重量。
⑯因为偏头痛,母亲算了一会儿没算清,对我说:“社斗,你算。”
⑰我找了一根柴棒,用我刚刚学过的乘法,在地上划算着。
⑱我报出了一个数字,母亲重复了我报出的数字。
⑲“没算错吧?”老太太用将信将疑的目光盯着我说。
⑳“那你自己算!”我说。
㉑“这孩子,说话真是冲。”老太太低声嘟囔着,从腰里摸出一块肮脏的手绢,一层层地揭开,露出一沓钞票,然后将手指伸进嘴里,蘸了唾沫,一张张地数着。她终于将数好的钱交到了母亲手里,母亲也一张张地细数着。
㉒等我放了学回到家,一进屋就看到母亲坐在灶前发呆,那个竹篓子摆在她的身边。我的心猛地一沉,知道最坏的事情发生了。母亲抬起头,眼睛红红地看着我,用一种让我一生难忘的声音说:“孩子,你怎么能多算人家一毛钱呢?”
㉓“娘!”我哭着说,“我……”
㉔“你今天让娘丢了脸……”母亲说着,两行眼泪就挂在了脸颊上。
㉕我第一次看到如此坚强的母亲流泪,至今想起,心中依然沉痛。
(选自《读者》2018.7.5,有删改)
1.结合全文,谈谈文章标题的作用。
2.对选文中加波浪线的句子进行简要赏析。
老太太低声嘟囔着,从腰里摸出一块肮脏的手绢,一层层地揭开,露出一沓钞票,然后将手指伸进嘴里,蘸了唾沫,一张张地数着。
3.文章的结尾段有什么作用?
4.文中的母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2019原创)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
苦瓜,蜂蜜和外婆
袁贻辰
①记忆里,我的高三透着一股涩涩的蜂蜜味道。
②那是独属于外婆的特色菜——冰镇苦瓜散发出的诱人香气。苦瓜洗净了,切片,裹上厚厚的蜂蜜,再塞进冰箱。等到中午放学的我跨进家门,这道冰冰脆脆又甜甜苦苦的菜就上桌了。
③算上那年,我和外婆已经整整相伴17年了。父母因为工作的原因,把还是婴儿的我扔给了外婆和外公。那是1992年,身为高中教师的外婆已经到了退休的年纪了。
④我成了她最后一个学生。
⑤笔都拿不稳的年纪,我活动的空间被外婆束缚在了一张书桌上,我要练字,还要写日记。我不懂日记是什么,桌子那头的外婆就问我,想不想妈妈。
⑥七八岁的孩子一下子被戳中了伤心事,我哇哇大哭。妈妈因为工作的原因去了北京,一年到头见不到人。外婆摸摸我的头说,给你妈妈写点东西吧。
⑦有时候日记写一阵哭一阵,外婆就一把抱起我,搬到椅子上,指着密密麻麻的中国地图,告诉我,那里是北京,这里是四川。那距离可真远,她的手掌抻开了也无法抵拢。
⑧好像在七八岁的时候,我就学会了用文字去面对离别和失去。过早伤春悲秋的年纪里,我一撇一捺地写着自己心里的难受。外婆在一边看着我,从来都是笑,眼睛眯着,勾勒出一个弯弯的弧度,嘴角露出甜甜的酒窝。
⑨后来我才知道,外婆的人生里,苦难才是最浓重也最熟悉的底色。
⑩“文革”时地主出身的外公遭到批斗,外婆听见了,大着肚子一个人冲到校园,她站在外公面前,像个护崽的老母鸡。生舅舅的时候,家里被抄了砸了,外公和她躲进了深山密林。每天喝泉水度日,偷偷摸摸地趁着黑夜跑去亲人那儿拿粮食。
⑪没有产房也没有助产士,外婆一个人把孩子生了下来。她给舅舅取名一个“涌”。外婆说,那段日子让她忘不掉的总是那眼泉,咕咚咕咚,源源不断地涌出水来,像希望一样。
⑫这个农民的女儿似乎很能从苦哈哈的日子里找到那么一丝甜意。就像在每一个缺失母爱的日子里,她给我的生活裹上的那层厚厚的蜜。
⑬后来北漂的日子,我在冬天睡过没有暖气的屋子,裹着三层衣服冻得直哆嗦;也吃过浑水煮的面,坐在垃圾堆里完成三天两夜的采访;还踏过深一脚浅一脚的淤泥,在刚发过洪水散发恶臭的村落穿梭。
⑭在冻得发抖的屋子里,我的手一遍遍划过手机屏幕,看着作者一栏自己的名字偷偷乐;在垃圾堆里结束采访时,我给编辑打去电话,噼里啪啦有点兴奋地讲述那个故事,一点也没注意到我的衣服好像已经臭了;在洪水村被蚊虫叮得满身是红包的时候,我甚至忍不住在朋友圈晒出来,写下“痛并快乐着”。
⑮不知怎么的,这时候总是能想起她。
⑯我是她带大的第四个大学生。跨越30多年,生活条件改善了,食物也变得多样了,唯一没变的,好像是外婆有些糟糕的厨艺。冰镇苦瓜算是她为数不多能拿得出手的食物了,高三那年几乎三天两头就得和这道“外婆家招牌菜”打个照面。 那东西看起来很好做,可工作后的我无数次尝试,却怎么也做不出外婆饭桌上的那种味道。
⑰我后来想,那道外婆的招牌菜也许只有她能掌握苦和甜的奥秘。80余年的人生让她清楚知道苦瓜的厚度如何,苦味又如何,又知道抹上多少蜂蜜最为适宜。
⑱最后一次吃到冰镇苦瓜,是高考结束的那个中午。外婆眼睛红了,她说:“你是我这辈子教的最后一个学生。”
⑲“毕业快乐。”她夹了一大筷子冰镇苦瓜给我。
⑳我鼻头酸酸的,最后瓮声瓮气地回了一句:“外婆,毕业快乐!”
(选自《人民周刊》2018 年第 5 期,有删改)
1.文章以“苦瓜,蜂蜜和外婆”为题目有什么好处?
2.请赏析下列句子的表达效果。
(1)外婆在一边看着我,从来都是笑,眼睛眯着,勾勒出一个弯弯的弧度,嘴角露出甜甜的酒窝。
(2)我鼻头酸酸的,最后瓮声瓮气地回了一句:“外婆,毕业快乐!”
3.“我”为什么说自己成了外婆最后一个学生?
4.文章第⑨段有什么作用? 请结合上下文简要概括。
5.外婆是一个怎样的人? 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概括。
(补充设问)
6.请结合你的生活实际,谈谈文中外婆做的冰镇苦瓜给了你怎样的启示。
(2018河南改编)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
父亲的长笛
①小时候,每天晚饭后,父亲总喜欢拿出心爱的长笛吹奏一曲。那时,她特别爱听,笛声一响,她就用跑调的声音跟着哼唱。母亲也停下手边的活,侧耳倾听,发丝垂在脸上,格外柔美。
②夏天的傍晚,父亲有时会拿着长笛去巷口儿。邻居们说:“来来,吹一段儿!”“吹一段?”父亲似问似答,将长笛横放嘴边。清脆悠扬的笛声从父亲的嘴边漫延开来,如哗啦啦的小河流水。大人们摇头晃脑陶醉着,孩子们停止嬉闹,围在父亲身边,眼里充满了好奇与崇拜。
③她开始讨厌父亲吹长笛,是小学五年级的时候。那天晚上,她写完作业后,父亲又拿出长笛来吹。笛声刚响,她就大吼一声:“唉呀!别吹了好不好!烦死人了!”笛声戛然而止。她看也没看父亲一眼,转身跑回自己屋里。
④她三年级时,父亲的工厂倒闭。两年后,左腿残疾又没技术的父亲被安排当了环卫工,负责她学校周边街区的卫生。那天,一个捣蛋鬼在班里嚷嚷:“门口那扫地的老大爷是小敏她爸!”顿时,嘘声、哄笑声连成一片。她感到无地自容,趴在桌上哭了。那一刻,她只恨父亲没出息!
⑤她毕竟还是个懂事的孩子,没有把这事告诉父母,只是不再喜欢父亲吹长笛了,每次父亲一吹就被她狠狠制止。渐渐的,家里就听不到笛声了。
⑥上了初中,离家远,她从不跟别人提家里的事。可事情就这么巧,父亲工作间隙坐在环卫车旁的马路牙子上吹长笛,竟被电视台记者录进了镜头。节目播出后,恰巧被她老师看到,把这事当作励志故事讲给同学们听,班里爽直的同学对她说:“小敏,你爸好酷啊,扫大街还忘不了吹笛子!”
⑦她万万没想到自己极力隐藏的父亲,就这样被曝光在全班同学面前。她忍无可忍,到家就跟父亲吵:“你说你扫个垃圾,还吹什么长笛,丢人都丢到电视上去了,我都快没脸活了!”“啪”地一声,母亲的巴掌落在她脸上:“你个没良心的,你怎么这样说你爸!要不是你,你爸……”“别跟孩子瞎说八道!”父亲喝住了母亲。“你可是听着你爸的笛声长大的呀!你小时候那么爱听,你爸干一天活儿回来,多累都吹给你听……”
⑧父亲的沉默和母亲的训斥并没有打动她。她还是悄悄拿走长笛,扔进了城外的小河里。虽然那一刻她心里也有丝丝的不舍。她等着父亲爆发,然而,没有。自此,父亲再没提过长笛的事儿。
⑨多年以后,她有了孩子,懂得了做父母的艰辛。她对父母很好,常给他们买吃的穿的。儿子初一那年,学校要开“感恩”主题晚会,儿子在家练唱《父亲》这首歌:“想想您的背影,我感受了坚韧;抚摸您的双手,我摸到了艰辛……我的老父亲,我最疼爱的人,人间的甘甜有十分,您只尝了三分。”儿子唱了一遍又一遍,唱得她心里一阵阵酸,一阵阵疼……
⑩第二天,她买了一支上好的长笛,给父亲送去。父亲先是一愣,随即欣喜地摩挲起来。她吞吞吐吐,说:“爸,对不起,当初是我扔了您那长笛。”父亲一笑:“傻丫头,我早知道是你干的。”母亲走过来:“还是闺女疼你呀!你这条腿没白断,委屈没白受啊!”“腿?没白断?”她吃惊地问。“还不是因为你三年级那年非吵着要电子琴,你爸为了挣钱给你买琴,大雪天骑车去给人家送货,摔断了腿……”“哎!跟孩子提这些干啥!都是过去的事儿了。”父亲笑着打断母亲,转脸看她。她赶紧抹一把泪,挤出笑来,说:“来来,吹一段!”“吹一段?”父亲似问似答,将长笛横放在嘴边。
⑪久违的笛声,从父亲嘴边漫延开来,飞扬在屋子的各个角落,她跟着哼唱,母亲则满脸温柔,鬓角的白发泛着银光,格外柔美。
(作者:赵文静。有删改)
1.请以长笛为线索,从父亲的角度概括父女之间发生的四件事。
2.下面的语句是如何描写笛声的?请简要赏析。
清脆悠扬的笛声从父亲的嘴边漫延开来,如哗啦啦的小河流水。大人们摇头晃脑陶醉着,孩子们停止嬉闹,围在父亲身边,眼里充满了好奇与崇拜。
3.请品读下面的语句,联系上下文揣摩她和父亲的心理。
她赶紧抹一把泪,挤出笑来,说:“来来,吹一段!”“吹一段?”父亲似问似答,将长笛横放在嘴边。
4.母亲这一形象在文中起什么作用?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补充设问)
5.请赏析下面句子中加着重号词语的表达效果。
父亲先是一愣,随即欣喜地摩挲起来。
6.文章在第④段提到父亲“左腿残疾又没技术”,在第⑩段才交代父亲腿断的原因,这样安排具有怎样的效果?
(2019原创)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
怀念路遥
贾平凹
①时间真快,路遥已经去世十五年了。十五年里常常想起他。
②想起在延川的一个山头上,他指着山下的县城说:当年我穿着件破棉袄,但我在这里翻江倒海过,你信不!我当然信的,听说过他还是少年的一些事。他把一块石头使劲向沟里扔去,沟畔里一群鸟便轰然而起。想起他拉我去他家吃烩面片,他削土豆皮很狠,说:我弄长篇呀,你给咱多弄些中篇,不信打不出潼关!想起他从陕北写作回来,人瘦了一圈儿,我问写作咋样,他说:这回吃了大苦咧,稿子一写完,你要抽好烟哩!想起《平凡的世界》出版后一段时间受到冷落,他给我说:狗日的,一满①都不懂文学!想起获奖回来,我向他祝贺,他说:你猜我在台上想啥的?我说:想啥哩?他说:我把他们都踩在脚下了!想起他几次要我调到省作协去,而我一直没去,当又到换届的时候,正是我在单位不顺心,在街上碰着他去购置呢绒大衣,我说了想去作协的想法,他却说:西安那地盘你要给咱守住啊!想想他受整时,我去看他,他说:要整倒我的人还没有生下哩!我生病住了院,他带着好烟来看我,说:该歇一歇了,你写那么多,还让别人活不活?!想起他病了我去看他,他说:这个病房好吧?省委常委会开了会让我住进来的。想起他快不行了,我又去医院看他,他说:等出院了,你和我到陕北去,寻个山圪崂住下,咱一边放羊一边养身子。
③他是一个优秀的作家,他是一个出色的政治家,他是一个气势磅礴的人。但他是夸父,倒在干渴的路上。
④他虽然去世了,他的作品仍然被读者传读,他的故事依旧被传颂。
⑤陕西的作家每每聚在一起,免不了发感慨:如果路遥还活着不知现在是什么样子?这谁也说不准。但肯定是他会写出更多更好的作品,他会干出许多令人佩服又咋舌的事来。
⑥他是一个强人。强人的身上有他比一般人的优秀处,也有被一般人不可理解处。他大气,也霸道,他痛快豪爽,也使劲用狠,他让你尊敬也让你畏惧,他关心别人,却隐瞒自己的病情,他刚强自负不能容忍居于人后,但儿女情长感情脆弱内心寂寞。
⑦路遥是一个大抱负的人,文学或许还不是他人生的第一选择,但他干什么都会干成,他的文学就像火一样燃出炙人的灿烂的光焰。
⑧现在,我们很少能看到有这样的人了。
⑨有人说路遥是累死的,证据是他写过《早晨,从中午开始》的书。但路遥不是累死的,他昼伏夜出,是职业的习惯,也是一头猛兽的秉性。有人说路遥是穷死的,因为他死时还欠人万元,但那个年代都穷呀,而路遥在陕西作家里一直抽高档烟,喝咖啡,为给女儿吃西餐曾满城跑遍。
⑩扼杀他的是遗传基因。在他死后,他的四个弟弟都患上了与他同样的肝硬化腹水病,而且又在几乎相同的年龄段,已去世了两个,另两个现正病得厉害。这是一个悲苦的家族!一个瓷杯和一个木杯在一做出来就决定了它的寿命长短,但也就在这种基因的命运下,路遥暂短的人生是光彩的,他是以人格和文格的奇特魅力而长寿的。
⑪在陕西,有两个人会长久,那就是石鲁②和路遥。
(选文有删改)
(注)①一满:陕北方言,一向、全都、一共。②石鲁(1919年~1982年),中国画大师,有长安画派旗手之称。石鲁原名冯亚衍,四川仁寿人,因仰慕石涛、鲁迅,以石鲁为号。
1.文章开头写“十五年里常常想起他”,作者想起了与路遥交往的哪些往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不少于4件)
2.第②段是按什么顺序来组织材料的?
3.谈谈你对第⑩段中加横线句子的理解。
4.从选文第③~⑦段看,路遥是一个怎样的人?
5.选文最后一段有什么作用?
(2019原创)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
毕飞宇的少年心
迟子建
①第一次见到毕飞宇,是在《小说月报》的一个颁奖会上。如果用沧桑的口吻来说,我们的相识,是上个世纪的事情了。
②没见他之前,已经读过他的小说。他的小说给我留下的印象是灵光闪烁的,人呢,看上去也是灵光闪烁的。
③我注意到,近几年的媒体在报道与毕飞宇相关的消息时,总爱在他的外形气质上做文章,说他如何“酷”。其实,他的作品,比承载着他才华的躯壳,要风光多了。不需要举太多的例子,《哺乳期的女人》的妥帖韵致,《地球上的王家庄》的轻灵飘逸,《玉米》的泼辣雄浑,《青衣》的忧伤清寂,还有近作《推拿》的俊朗深邃,毕飞宇几乎是给自己的每一篇小说,都搭建了一个塔,虽然塔的大小不一,但他总能让作品中的人物,成功地登顶塔尖。如果没有深厚的艺术功力,这实在是不可能的一件事。
④小视野大气象,俏皮辛辣而又细致温暖,是我对毕飞宇小说的印象。显然,他走的是自己的路,而且,是纯正的文学之路。他的叙述能力,在同龄作家中,尤为出色。他轻松诙谐的表面背后,隐藏着一颗高傲而又不乏孤寂的文学的心。这也就是为什么,他一路走到今天,作品始终不败的缘由。
⑤同毕飞宇接触起来既容易,又不容易。他随和而又“多刺”。不过,他的“刺”,是少年的“刺”,没什么心机,大家乐意接受。他挑刺的时候,开场白是“你晓得吧”,那时我就赶紧笑着说“我不晓得”,洗耳恭听他晓得的见解。他晓得的领域很广,吃的、喝的、玩的、用的,当然,重要的还是文学。
⑥我知道,有许多女读者迷恋毕飞宇和他的小说,有一天,我忽发奇想,想捉弄他一下。在没有来电显示的某年夏天,我用沙哑的嗓音,假扮一位文学女青年,成功地“欺骗”了他,在电话中向他讨教了一刻钟。还大胆问了他,你对同龄的女作家的作品怎么看?毕飞宇很诚恳地告诉“女粉丝”,迟子建作品不错,你要多看。我这边几乎要笑翻。
⑦毕飞宇喜欢足球(他说在美国爱荷华写作中心的三个月,没少踢足球),喜欢健身(这是他经常挂在嘴边的话题),喜欢咖啡(虽然有时喝得心动过速),喜欢自己其乐融融的温馨小家,是一个阳光的人。他走到哪里,都是一道风景。这样一个“时尚”中人,却不用手机,令人费解。去年,聂华苓老师从美国来京,我与他还有苏童约好了,从各自的城市乘夕发朝至列车,在北京站会齐后,一起去清华园看望聂华苓老师。在聂华苓老师住的套房的客厅中,我们聊得正欢,潘凯雄把电话打到我手机上,要找毕飞宇。我威胁他不给找,并警告苏童也不能给他找毕飞宇,意在敦促毕飞宇启用一个便捷的“通讯工具”,他当时也算是含糊地答应了。可是,几个月后,我在北师大的一个活动上见到的毕飞宇,仍然不用这“劳什子”,一脸的轻松和快活,一副游侠姿态。他不用手机,却总能在该出现的地方出现,并且能见到该见的人。看来这个顽皮的少年,有他自己的“秘密通道”。
⑧金陵出才子,六十年代出生的作家中,我欣赏的几位,有两位都在南京。一个是苏童,一个就是毕飞宇。他们常常“出双入对”地出现在各种会议中。他们很少像其他作家,喜欢发表语惊四座的“文学宣言”。他们非常低调,将自己的文学主张、审美趋向,不动声色地、丝丝缕缕地编制进了作品,认真而执着地实践着。这样用心灵前行着的作家,在这个文学时代,越来越少了。
⑨毕飞宇的作品,有一颗少年的心。他做事,也有一颗少年的心。他敏感,善良,率性,维护朋友,所以与他聊天,他小小的“刻薄”,从来不会伤了朋友间的和气。而且,从他所做的一些事情看,他喜欢什么,拒绝什么,从不掩饰,这也难能可贵。
⑩毕飞宇还是一个细心的人。有一年开作代会,为了配黑毛衣,我戴了一条橘色的围巾,他嫌难看,当众宣布一定要为我买一条好看的围巾。我以为是戏言,早忘了。两三年之后吧,我们去巴黎参加书展,有一天在香榭丽舍大街的一家商店里,我和TIE NING正逛着,毕飞宇和几个人进来了。他逛着逛着,忽然吆喝我过去。他拈起一块灰黑色的印花毛披肩问我:怎么样?我说不错。谁知他买下后,一把将它塞到我怀里,说是为了兑现诺言。朋友们在一旁看了,都笑。知晓原委后,更觉得毕飞宇一身的少年气。
⑪其实,毕飞宇不仅有众多的女读者,还有很多男读者。不久前,上海戏剧学院的一位教师来哈尔滨,与我谈一篇小说的电影改编。席间聊天时,他说非常喜欢毕飞宇的作品,称这么多年追踪他,他从来没让他失望过。他还说改编了《玉米》的片段,作为了教学内容,一些台词为学生们深深喜欢,在上戏广为流传。
⑫如果说文坛是一片茂密的森林的话,每个作家都是一棵树。每棵树都有每棵树的风光,谁也不可能取代谁。树种的繁复,才使森林气象万千。在我眼里,毕飞宇这棵树,应该是棵钻天杨,一直向上,无限伸展,你看不到他的边界在哪里。
(选自《云烟过客》浙江文艺出版社)
1.文章的标题为“毕飞宇的少年心”,结合全文内容,说说毕飞宇的“少年心”体现在哪些方面。
2.作者认为毕飞宇一路走到今天,作品始终不败的理由是什么?
3.“同毕飞宇接触起来既容易,又不容易”,“容易”指的是什么?“不容易”指的又是什么?
4.文中加横线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5.毕飞宇在作者的眼中有一颗少年心,在你知道的作家(含课文中的作者)中,给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一位,他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用简洁生动的语言叙述下来。(120字左右)
(2018呼和浩特改编)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提示:认真阅读注解,特别要注意其中的年代及与年代有关的历史背景。)
一面
阿累①
①1932年秋天,我在上海英商汽车公司当卖票的。
②一天中午,我去接班,天空正飞着牛毛细雨,离接班的时间还有半个钟头。我心想:到内山书店去吧,在那里躲一会儿雨,顺便歇歇也好。
③店里没有一个顾客,只有后面柜台旁边的两个人在谈笑。我向里面望了一下,阴天,暗得很,只能模糊辨出坐在南首的是一个瘦瘦的、五十上下的中国人。
④我站在书架前,开始翻书。
⑤门外,细雨烟似的被秋风扭着卷着,不分方向地乱飞。店里冷得像地窖一样,冷气从裤管里向上钻。忽然,我看见架上横排着一列中文的《毁灭》②。《毁灭》?我记得一本什么杂志上介绍过,说是一本好书。书脊赫然印着“鲁迅译”三个字,我便像得到了保证似的,立刻从书架上抽下一本。
⑥我先看后记,但是看完第一面就翻不开了:书没有切边。一个矮小而结实的日本中年人——内山③老板走了过来。
⑦“先生,这本书多少钱?”对于同情中国的内山老板,我总是带着几分敬意叫“先生”的。
⑧他殷勤地点头,接过书翻了翻底页:“一块四。”
⑨我不好意思地笑了一下,摸摸里衫上的衣袋,袋里只剩一块多钱,那是我和一个同住的失业工友那几天的饭费。我有些懊悔自己的莽撞了,红了脸说:“贵了。”
⑩他没有注意到我的窘相,用粗短的手指捻着那张灰绿色厚布纹纸的封面:“哪里贵?你看这纸……”
⑪厚实的纸张,清晰的字迹,相当厚的一大本书,拿在手里,有一种怪舒服的感觉。
⑫“你买一本吧,这书是很好的。”
⑬我真踌躇起来了:饭是不能不吃的,然而书也太好了,买一本放在床头,交班回来,带着那种软绵绵的疲倦躺着看这么几十页,该多好!我摩挲着那本书,舍不得放下,不说买,也不说不买。
⑭内山老板大概看出点什么苗头,就笑着回头对里面说了一句日语,原先和内山说话的那个老人咬着烟嘴走了出来。
⑮他的面孔黄里带白,瘦得教人担心,好像大病新愈的人,但是精神很好,没有一点颓唐的样子。头发约莫一寸长,显然好久没剪了,却一根一根精神抖擞地直竖着。胡须很打眼,好像浓墨写的隶体“一”字。
⑯“你要买这本书?”他看了我一眼。那种正直而慈祥的目光,使我立刻感到身上受了父亲的抚摩——严肃和慈爱交织的抚摩似的。
⑰“是的。”我低低地说。
⑱他从架上扳下一本书来,版式纸张和《毁灭》一模一样,只是厚一点点,封面上印着两个字:铁流④。
⑲他用竹枝似的手指递给我,小袖管紧包在腕子上:“你买这本书吧——这本比那一本好。”
⑳他是谁?对我这样一个平日被人轻视的工人进行那样诚恳的劝告?我一进门的时候就有点疑惑,现在更加疑惑了;虽然猜不出是谁,但自己断定:一定是一个不平常的人。
(21)我一翻那定价:一元八角!
(22)“先生,我买不起,我的钱不够……”我的话低得连自己都听不见了,我不知道怎样才好。
(23)“一块钱你有没有?一块钱!”
(24)“有!”我抬起头,顿时恢复了勇气。
(25)“我卖给你,两本,一块钱。”
(26)什么?我很惊异地望着他:黄里带白的脸,瘦得教人担心;头上直竖着寸把长的头发;牙黄羽纱的长衫;隶体“一”字似的胡须;左手里捏着一枝黄色烟嘴,安烟的一头已经熏黑了。这时,我忽然记起哪本杂志上的一段访问记——
(27)“哦!您,您就是——”我结结巴巴的,欢喜得快要跳起来了。一定是他!不会错,一定是他!那个名字在我的心里乱蹦,我向四周望了一望,可没有蹦出来。
(28)他微笑,默认地点了点头,好像我心里想着要说的,他已经统统知道了一样。这一来不会错了,正是他!站在前进行列最前面的我们的同志,朋友,父亲和师傅!憎恶黑暗有如憎恶魔鬼,把一生的时光完全交给了我们,越老越顽强的战士!我又仔细地看他的脸——瘦!我们这位战士的健康,差不多已完全给没有休息的艰苦工作毁坏了。他带着奖励似的微笑,指着《铁流》对我说明:“这书本来可以不要钱的,但是是曹先生的书,现在只收你一块钱本钱;我那一本,是送你的。”
(29)我费力地从里衫的袋里掏出那块带着体温的银元,放到他的手里——他的手多瘦啊!我鼻子里陡然一阵酸,像要哭出来。我恭敬地鞠了一躬,把书塞进帆布袋,背起便走出书店的门。
(30)这事到现在已经隔了四年。在这四年里,我历尽艰苦,受尽非人的虐待,我咬紧了牙,哼都不哼一声。我总是昂着头。我对自己说:
(31)“鲁迅先生是同我们一起的!”
(32)这样我就更加坚强起来。
(33)现在,先生是死了!我们不愿恣情地悲痛,这还不是我们恣情悲痛的时候;我们也不愿计算我们的损失,这是难于计算的。前面是一条路,先生没有走完就倒下了,我们只有踏着他的血的足印,继续前进。
(34)在前进中,我不能自已,写下了上面的话。
1936年10月
(选自《鲁迅回忆录》,有删改)
注【解析】
①阿累(1909~1987),原名朱一苇,1932年8月考进上海英商公共汽车公司当售票员,不久加入中国共产党。1933年曾因参加工人罢工,被国民党反动派逮捕。②《毁灭》的作者是法捷耶夫,翻译者是鲁迅,并且是自费印刷出版。《毁灭》描写的是苏联内战时期一支由工人、农民和革命知识分子组成的游击队,英勇顽强、不怕牺牲,同反革命匪帮进行战斗的故事。在国民党反动派对革命根据地进行军事“围剿”的时候,这部宣传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的文学作品,对于我们浴血奋战的革命战士,真好比“雪中送炭”。③内山完造(1885~1959),日本冈山人,鲁迅与内山结交约在1927年底,两人友谊甚深。内山书店曾经是鲁迅躲避国民党反动派通缉的秘密住所。④《铁流》的作者是绥拉菲摩维奇,翻译者是曹靖华。它和《毁灭》两部小说都是反映苏联国内革命战争的作品。
1.这篇文章的题目是“一面”,你认为“一面”是什么意思?
2.请从“我”观察的角度入手,说说对鲁迅外貌描写的材料,“我”作了怎样的安排。
3.结合文章的背景,请你说说文中第段加横线的句子包含了哪几层意思?
4.文章用第一人称叙事有什么好处?
5.在《一面》这篇文章中作者为什么说鲁迅是朋友,父亲,师傅?请你任选一个称呼作简要分析。
(补充设问)
6.选文第⑤段加横线的句子对天气的描写有什么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