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首
次北固山下
[唐]王 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突破训练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是一首触景生情的写景诗,在春夏之交,诗人泊舟北固山下,眼望长江两岸的风景,抒发思乡的愁绪,全诗层层相因,浑然一体。
B.开头两句点明题意,“客路”与“行舟”暗含着诗人旅居在外、神驰故里的漂泊情思,与尾联的“乡书”“归雁”遥相呼应。
C.颔联写船上所见景色,其中“平”“阔”“正”“悬”四字炼得好,写出春潮涌涨、江水浩荡的壮观景象,为下联的描写做了铺垫。
D.颈联中的“生”“入”二字,不仅使得这一联对仗工整,还把“海日”和“残夜”、“江春”与“旧年”联系起来。
2.“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表现了怎样的自然理趣?是如何表现的?请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
3.请从内容和情感的角度,谈谈你对诗句“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的理解。
(素养提升设问)
4.试分析本诗尾联与崔颢《黄鹤楼》中的“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所表现的乡愁有何不同。
第15首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唐]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突破训练)
(2017河北)阅读《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回答问题。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诗的题目看,这首诗是白居易在扬州的酒宴上酬答刘禹锡的作品。
B.这首诗的首联,叙写作者被贬到荒凉之地二十三年来的人生经历。
C.这首诗的颔联,运用两个典故分别表达作者对亡友的怀念和回乡后恍如隔世的感慨。
D.这首诗的颈联,对仗工整、蕴含哲理,成为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
2.这首诗尾联中的“长精神”表现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
3.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___;标题中的“乐天”是指诗人______________。
4.用“/”划分下面诗句的朗读节奏。(每句只划一处)
巴 山 楚 水 凄 凉 地 , 二 十 三 年 弃 置 身。
5.这首诗的颈联蕴含了什么哲理?
第5首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唐]王 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突破训练
1.请从炼字的角度,赏析首联中的“辅”或“望”字。
2.这首诗的颈联被千古传诵,试分析其原因。
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4.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诗的作者是王勃,他和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初唐四杰”。
B.首联点明送别的地点是“城阙”,杜少府“之任”的处所是“五津”。标题中“之任”的意思是去上任。
C.颈联奇峰突起,高度概括了“友情深厚,江山难阻”的情景,使友情升华到一种更高的美学境界。
D.尾联中“无为”的意思是不要、无须,表达了诗人勇敢无畏的思想感情。
第4首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唐]李 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突破训练
1.赏析诗歌首句“杨花”“子规”的作用。
2.请任选一个角度,赏析最后两句。
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题目中的“左迁”指降职,诗人听说好友王昌龄被贬为龙标尉,于是写下了这首诗。
B.首句写“杨花落尽”和“子规啼”,点明时令,融情于景,为后面的抒情做铺垫。
C.第二句中的“过五溪”三字看似平淡,其实写出了龙标的荒远和诗人对友人的同情。
D.后两句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表达了诗人的忧愁、无奈及对友人的关切之情。
第3首
饮酒(其五)
[东晋]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突破训练
1.“悠然见南山”中的“见”能否换成“望”?
2.“飞鸟相与还”描写了什么样的情景?表现出诗人怎样的心情?
3.下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写出了诗人没有隐居在深山,而是身居闹市,却不受世俗烦扰。
B.“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运用了设问的修辞手法,“心远”一词,回答了“无车马喧”的原因,反映了诗人超凡脱俗、毫无名利之念的精神世界。
C.“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写出了诗人面对良辰美景迷惘的情形,也表达出诗人因辞官归隐后淡淡的忧伤。
D.本诗平易朴素的语言富于情趣与理趣。
第2首
钱塘湖春行
[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突破训练
1.任选一联品析其如何描绘早春的季节特征。
2.诗歌讲究炼字,请品味颈联中“乱”“浅”的妙处。
3.下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本诗精选了如水面初平、早莺暖树、新燕春泥、乱花浅草等富有早春特征的景物。
B.“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与本诗的意境一致。
C.本诗流露出诗人喜爱之中隐含的惋惜之情。
D.尾联中“绿杨阴”“白沙堤”色彩对比鲜明,表现了西湖早春的明媚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