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原创)请对下列语病提出修改意见。
(1)随着新媒体发展和信息化提速,使人们的阅读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加大传统文化进校园的力度,学校采取了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学生在活动中陶冶了情操,领会了做人、修身、行事的道理。
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9原创)下面语句有语病,请修改。
(1)在承德避暑山庄的各个景点上,吸引着数以万计的旅游者。
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河北省保定市阜平县阜平镇大元村大园小学的张建华女士被评为“2018年全国教书育人楷模”的称号。
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8邯郸一模)请指出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并在横线上写出修改意见。
A.给自己一个希望,就能活出一份精彩,命运之神青睐的是勇于进取、勇于拼搏的人。
B.《经典咏流传》的播出,使流传千百年的诗词歌赋在音乐旋律中又焕发了新的生命力。
C.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体现出来的文化精神、文化气度,在世界上独树一帜,是我们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思想源泉。
D.做作业时间的长短因人而异,有的学生用时过长,原因是时间分配不合理、注意力不集中、书写能力差造成的。
有语病的一项是(____)
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列两个句子都有语病,提出修改意见
(1)在文明城市创建活动中,全市人民参与程度的高低和创建力度的大小是成功的关键
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事实证明,网络谣言的泛滥和滋生,会使许多人成为受害者。
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面语段中标序号的句子都有语病,请加以改正。
①读书是年轻人心智培养、性格创造、人生引导的重要途径。②阅读电子书也好,阅读纸质书也罢,尽管形式不同,但可以殊途同归,关键是要被读者拉回到读书活动中来。③我们应客观全面地看待电子阅读的兴起,在电子阅读和传统阅读之间正确取舍,使之达到共生共荣、相互补充。④家庭、全社会乃至学校都应该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对年轻人的阅读行为进行合理引导。
(1)第①处搭配不当,应把______改为______。
(2)第②处结构混乱,应把______改为______。
(3)第③处成分残缺,应在______后加上______。
(4)第④处语序不当,应将______与______互换位置。
寻常老人余光中
曾永辰
①初识余光中先生,他七十出头,长我二十余岁,早已名满天下。由于工作关系,我与一些前辈文化名人多有交往,他们在我心目中都是可敬畏的长者。而左手写诗,右手写散文,又是翻译大家的余光中,接触多了却恍若普通人,邻家大伯而已。
②首次晤面,是在余先生台湾高雄的家中,相谈甚欢。我与同事告辞时,天已晚。余先生直接从计程车公司叫了辆车,并用小纸片记下了车的牌号及司机的称谓。送我们出了楼门,他抢先到路边,核对了车的号牌,又探身车内,问清了师傅的姓氏,才微笑着示意我们上车。先生待人之热情,办事之周详,以及些许的烦琐,都令我感到熟悉和亲切,不由想起逝去的父亲,那位老一代的知识分子。(A)
③2002年初冬,我到北京接先生。一见面,他取出个铜制的小花瓶,说:“送给你的宝贝女儿,祝贺她考上大学。”我道谢后,顺势请他与女儿谈几句。女儿读的是外语专业,而先生正是外语教学领域内的名师,即便三言两语的点拨,也当使孩子( )。
④拨通电话,先生颇有耐心地问东问西,老少二人聊得很热络,但却无一语涉及专业学习。他嘱咐孩子要与新同学友好相处,特别提醒道:“你身边的伙伴,多是来自农村和小城镇,见过的世面或许不多,但对她们更须仰视。她们聪明,学习刻苦,适应生活的能力强,诸多的优长之处,或可补我们自身之不足。”显然,相较于学习成绩,余先生更在意我这个初次离家的小公主,能否构建一个良好的人际关系。(B)
⑤还记得,我曾向先生提到,他编的大学英语教材收录了一些中国古代诗文名篇,这种弘扬中华文化的精神,令人感佩。谁知,他连连摆手:“不是的,不是的。”接着解释道,“这是为出外留学的孩子们设计的。到了西方,与新同学混在一起,聊什么呢?谈雪莱,显然不具优势,但如果背一段古典诗文,再用英语讲解一番,就会让人家( )。我是希望他们初到那里时,就能在洋娃娃面前挺直腰板儿,自信起来。”
⑥余先生要我的女儿谦卑,要出国的孩子自信,同样是盼着他们尽快地融入到陌生的环境中,心情愉悦地开始新的生活。(C)
⑦余先生第一次来津,我与负责摄影的美编陪他游五大道,观赏民国小洋楼,然后驱车到梁启超纪念馆。那时,梁启超故居饮冰室刚刚修复,尚属开馆之初,游客无多。馆方一位负责的女士亲自充当讲解员,我们楼上楼下地走,先生仔细地观看每一幅图片和各种物件。在书房中,他静静地端详着那个写字台,久久地站立在那里。就在眼前的这个书案上,梁启超先生写出了一篇篇震动政学各界,并影响其后几代学人的文章。我猜想,此时余先生内心定然浮现出梁启超伏案疾书的形象。
⑧写字台前,一条绳索拦住游人的脚步。我犹豫片刻,抬手撩起绳子,对先生说:“您坐过去,拍张照。”
⑨馆方那位女士忙将绳子夺下,强硬地说:“不可以,这是不允许的。”
⑩我有些耍赖:“你们一开馆,老先生便不远千里飞来捧场。怎么,就不能通融一下?”
⑪说着,我又摘下绳索,轻轻推了余先生一把。这次他不再迟疑,三两步就坐到写字台前的椅子上,手扶案面。闪光灯熄灭了好一会儿,他才( )地站起身。
⑫余先生平日行不由径,遵守规则的意识已然融化在他的血液里,这次违规的作为,显然不合他的教养。但我知道,他不后悔,因为他太想与梁启超先生零距离接触,在同一张座椅上感受先哲的体温。(D)
⑬走下写字台,余先生略带解嘲地说:“我也坐了大师的椅子。”而我想说的是:这是一位大师在向另一位大师由衷地致敬。
(选自《天津日报》,有删改)
1.品味下面的语句,联系文章内容揣摩此刻“我”的心理。(揣摩人物心理)
送我们出了楼门,他抢先到路边,核对了车的号牌,又探身车内,问清了师傅的姓氏,才微笑着示意我们上车。
2.选文在“我的女儿”身上费了不少笔墨,关于这部分的片段能否删去,为什么?(次要人物的作用)
3.请根据上下文,为下面一句话找一个合适的位置。( )(情境补写)
应该说,这才是为人父者之大爱。
A.(A)处 B.(B)处
C.(C)处 D.(D)处
4.选文给你带来了哪些人生启迪?请简要谈谈。(谈看法、启示)
5.细读选文,就内容方面提出一个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并简要解答。(质疑、提问题)
(补充设问)
6.依次在文中括号里填入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选词填空)
A.青目相向 受益匪浅 恋恋不舍
B.受益匪浅 青目相向 恋恋不舍
C.受益匪浅 恋恋不舍 青目相向
D.恋恋不舍 青目相向 受益匪浅
7.选文中的余光中先生具有怎样的形象特点?请简要概括。(人物形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