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2019原创)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 跳出心灵的“井口” 刘元通 ①人生需要...

(2019原创)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

跳出心灵的“井口”

刘元通

①人生需要参照系。没有参照就没有比较,缺乏比较就容易迷失自我。

②《庄子》里讲了一则寓言故事:有一位河伯,以为天下一切美好的东西全都聚集在自己这里,欣然自喜;等到看见茫茫大海后,才发现自己的可笑。类似故事还有“井底之蛙”,由于坐井观天,目力所及怎么也超不过井口。这启示我们,自觉拓宽思维与行动的边界,才能跳出“井口”。

③其实,每个人内心都有一把标尺,既衡量着自己,也丈量着他人。这把标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生格局、发展后劲。格局在井中,心灵便容易被点滴成绩或些微挫折填满,要么骄傲自大,要么畏葸不前。从井底跳出来,努力拓展格局,成长的半径才会不断延伸,一切也就皆有可能。

④现实中,自我设限的“井口”时常可见。有的人吃不得苦,经历一些艰辛挫折就难以承受,殊不知美好生活总是来之不易;有的人经不住夸,稍微取得一些成绩、得到一点赞赏,就开始飘飘然;有的人沉不住气,急功近利、心浮气躁,缺乏持之以恒、久久为功的坚韧……凡此种种,往往是因为看不到山外有山,也不懂得止于至善。类似“井口”心态一旦固化,就会在无形中为成长进步设置了天花板。

⑤跳出心灵的“井口”,应该始终保持对未知事物的好奇。科学家牛顿曾自喻为一个在海边玩耍的小孩,“不时为拾到比通常更光滑的石子或更美丽的贝壳而欢欣鼓舞”,却对不远处的“真理大海”一无所知;国画大家李可染晚年自称“白发学童”,仍然保持一种孩童般的“空杯”心态。他们深知,世界无比广阔,有无垠的疆域等待自己去开拓,因而保持着谦逊、进取的姿态。目光高远,向着地平线不断迈进,一个人就不会在意眼前的波涛。

⑥跳出“井口”,并不意味着跳到另一口“更大的井”里。因而,还应明确奋斗的方向,校准人生的参照系。实际上,对一个人来说,比所处位置更重要的,往往是正确的方向。一旦参照错了对象,规划错了路径,无异于缘木求鱼,达不到超越自我的目标。譬如,为官者与商人比财富,求学者与富人比安逸,就是南辕北辙,越用力反倒陷得越深。

⑦智者总是努力在正确的道路上找寻各种可能性,庸者只会安于现状、消极懈怠。人生的“井口”,某种意义上也会营造出一个“舒适地带”,如同“温水煮青蛙”一般,逐步令人失去进取心,阻塞向上跃升的通道。诚然,每个人都有资格对业已取得的成就感到自豪,但切不可因此而自满,更不能困于功劳簿的“井口”之下。砥砺实干家的姿态、睿智者的心态,胸怀天下、登高望远,我们才能不断书写人生的新篇章。

⑧有人说,错的并不是我的身体,而是我对自己的人生设限,因而限制了我的视野,看不到生命的种种可能。从即刻出发,让自己动起来,勇敢跳出心灵的“井口”,你会发现,世界正绽放不一样的光彩。

(选自《人民日报》2018年07月02日,有删改)

1.通读全文,说说选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2.选文第④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请简要分析其作用。

3.下列两则材料,哪一则适合作为选文的论据?请简述理由。

(材料一)

81岁的“学霸奶奶”薛敏修在天津大学现代远程教育2018年首场毕业典礼上说:“我觉得生命的意义就在于不断地挑战自己,不断去探索未知的领域。”

(材料二)

在谢亮老人的带动下,附近的很多退休老人纷纷加入义务指路的行列,义务指路成为京城街头一道亮丽的风景。

(补充设问)

4.“人生,方向比努力更重要”,请结合文章内容和生活实际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1.自觉拓宽思维与行动的边界,才能跳出心灵的“井口”。 2.举例论证。列举现实中“有的人”吃不得苦、经不住夸、沉不住气等现象,真实可信地论证了“现实中,自我设限的‘井口’时常可见”的观点,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3.材料一。材料一中的“学霸奶奶”不断挑战自己,不断去探索未知的领域是自觉拓宽思维与行动的边界的表现,与文章中心论点相符。 4.生活是条难走的路,高低不平,坎坎坷坷,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有明确的奋斗目标,在正确目标下的努力才会有成果,如果目标错了,怎么努力都可能没有效果,甚至会适得其反。 【解析】 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019原创)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

拯救“失写症”

尹长森

①你是否遭遇过“提笔忘字”的尴尬?某研究机构的一项社会调查数据显示,在接受问卷调查的2301人中,只有38.1%的受访者每天都会写字,62.8%的受访者遭遇过提笔忘字的困扰,85.7%的受访者认为当下有必要强调手写字的重要性,可见,“失写症”成为亟待重视的社会现实问题。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苏士澍也曾发出“写好中国字、做好中国人”的呼吁,百余位政协委员联名倡议,唤起民众对汉字的重视成为一个热点话题。

②拯救“失写症”,需要在传承中重视汉字的文化内涵,在与当代文化结合的过程中谋求创新发展,让汉字焕发魅力。历史上,这也正是汉字世代相传、生生不息的一大动力。

③正确认知汉字和书法的文化内涵是基础。汉字只是书写和表达工具而已吗?当然不是。古人造字时,把传统伦理道德的标准融入其中,方正的汉字满整端直、安静敦重,通过富有表现力的线条、匀称的结构体现出独特的审美价值,美观、灵动、天真,正能给人一种品德教育。此外,阴阳相生、刚柔相济、虚实相间、计白当黑、带燥方润、将浓遂枯等等,作为汉字重要表现形式的书法中常见的矛盾关系无不体现对立统一的哲学观念。“违而不犯,和而不同”“不激不厉而风规自远”等原则,也体现出了温柔敦厚、谦谦君子的形象和道德指引。

④当下社会充满着变化和诱惑,浮躁已经成为当前文艺领域最突出的问题。这种氛围导致人们坐不稳、静不下。当此之时,接触优雅的汉字、养心的书法,能提升人们的审美能力和追求,引导大家克服浮躁、向美向善。

⑤然而,有人发现,他们并不能在当前的一些书法作品中看到真善美了。到底出了什么问题?原来,一段时间以来,有人打着“创新书法”的旗号刻意求怪、博出位,所书的汉字给人以歪歪扭扭、龇牙咧嘴的印象,看不懂、摸不透。这就给人们尤其是年轻人造成了错误印象和行为引导,开始萌生“写不好也罢了”“不写也罢了”的想法。

⑥可见,书法一定不能“任性”地“创新”。试看中国历代优秀书法,哪个不是眉目清秀、结构匀称?历史上每次被人们认同的书体创新,例如近现代的启功新米字格书体、刘炳森的隶书等,又哪个不是讲究“法度”和线条美?千百年来的中国书法,无不继承着和谐、自然之美,给人们带来涤荡心灵的愉悦和审美享受

⑦书法创新须“入得其内,出乎其上”,在掌握传统书法用笔和汉字结构的前提下,与当今的时代精神结合起来,反映人民精神面貌,体现时代的大美和大爱。事实上,书法不否定阴柔美和残缺美,但刻意求怪的“审丑”书法绝不应该成为主流。

⑧黑格尔曾说:中国书法最鲜明地体现了中国文化的精神。当下民众的“失写症”不仅仅是技术变革和民众不重视的结果,更与审美教育缺失、文化创新能力不足等相关。拯救“失写症”,关键在于让民众懂得汉字之美、愿意提笔写字。

(选自《人民日报》2018年1月4 日)

1.作者在文中阐述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2.阅读第③~⑦段,说说中国书法从哪些地方体现了中国文化的精神。

3.第④段中加着重号的“这种氛围”“当此之时”分别指的是什么?

(补充设问)

4.结合文章内容,谈谈如何才能拯救“失写症”。

 

查看答案

(2018石家庄二模改编)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

让吟诵回归语文

①在语文学科刚刚作为一个概念诞生的时候,吟诵是语文课堂学习的一个环节。

②叶圣陶、朱自清著的《精读指导举隅》《略读指导举隅》的前言,实际上是讲了语文课堂学习的步骤:通读全文、认识生字生语、解答教师所提示的问题、教师讲解、吟诵、参读相关的文章、应对教师的考问。在今天的语文课堂上,独独少了吟诵。

③吟诵,最早出现在晋代。吟诵是我国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现了中国古文化的独特魅力。那么,什么是吟诵呢?《现代汉语词典》释“吟”为“有节奏有韵调地诵读(诗文)”。“诵,以声节之曰诵。”即用抑扬顿挫的声调有节奏地读。

④吟诵有利于品味诗文的语言,增强其感染力。吟诵者在反复吟诵中逐层做到正音识字,理解含义,品味语言,感受主旨。宋朝周密曾记载过苏轼的一件轶事,有人向苏轼请教并吟诵了自己的诗,问:“此诗可得几分?”答:“十分。”那人大喜。苏轼接着说:“七分来是吟诵,三分来是内容。”可见吟诵可以使诗文的语言更具感染力。

⑤吟诵有利于更好地感觉作者的情感。文字是载体,内容是血肉,情感是灵魂。吟诵本身就是一种再创作,因为在吟诵中饱含着、浓缩着吟诵者的深刻体味、独特感受、熟练技巧、声音魅力。吟诵时吟诵者要把自己的热情倾注其中,以情运气,以情带声,以声传情。把饱含深情的书面文字转化为声情并茂的有声语言。通过吟诵体验作者的情感,增强内心的感受,进一步与作者产生共鸣。

⑥吟诵还是一种高尚的精神享受。吟诵优秀的诗文有陶冶情操,感染心灵,启迪思想的作用。人们在吟诵时可以获得生活中不易得到的、生动的、高尚的精神享受。诗文的精妙的语言,作者的深邃的思想和高深的情操,通过吟诵产生了巨大的能量,激励人们奋发向上。不仅吟诵者,就连听者都会感到思想纯净,生活充实。

⑦吟诵,并不是谁发明的强加的事物,它就是汉语的自然,是汉诗文的固有形式,是汉诗文本来的声音,是作者心里口里的声音。只可惜它与语文失散了多年。今天,我们所做的不是标新,只是让吟诵回归语文。

(有删改)

1.这篇文章告诉我们的观点是:_________________

2.请分析开头①②段的作用有哪些?

3.第④段中使用的主要的论证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全文回答,为什么要“让吟诵回归语文”?

 

查看答案

祥子在曹家拉车时遇到了什么危险,导致他损失了买车的钱?

 

查看答案

《骆驼祥子》中,祥子因何事“怒辞杨宅”?

 

查看答案

祥子为什么把买上新车的日子当成自己的生日?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