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张友正自少学书,常居一小阁上,杜门不治他事,积三十年不辍。有别馆,直三百万,尽鬻...

    张友正自少学书,常居一小阁上,杜门不治他事,积三十年不。有别馆,直三百万,尽鬻以买纸。其书笔迹高简,有晋宋人风味。故庐在甜水巷,一日忽弃去,赁小屋水柜街,与染工为邻。众人之,或问其故。友正答曰:“吾欲其素绢学书耳。”与染工约:凡有欲染者,先假之,一端酬二百金。如是日书数端,笔未尝停。有以纸馈之者不问多寡入手即书,至尽乃已

素与苏子瞻相善。元祐末,子瞻自扬州召还,友正乃具饭遨之。既至,则对设长案,各以精笔、佳墨、纸三百列其上,而置肴其旁。子瞻见之,大笑。就坐,二人每酒一巡,即展纸挥毫。一二小僮磨墨,几不能供。饮酒终,纸亦尽,俱自以为平日书莫及也。

友正未尝仕。其性直,恐为名声所累,少与人交,故知其书者少。

(选自宋代叶梦得《避暑录话》,有删改)

注:①鬻(),卖。②端,长度单位。布帛二丈(或六丈)为一端。

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积三十年不                              辍:收拾

B.众人之                                  异:认为……奇怪

C.吾欲其素绢学书耳                        假:借

D.凡有欲染者                              皂:黑色

2.下列句中,加点“于”的含义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赁小屋于水柜街

A.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论语·述而》)

B.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鱼我所欲也》)

C.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邹忌讽齐王纳谏》)

D.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出师表》)

3.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有以纸馈之者/不问多寡/入手即书

B.有以纸馈之者不问/多寡入手/即书

C.有以纸/馈之者不问/多寡入手即书

D.有以纸/馈之者不问多寡/入手即书

4.下列对选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张友正从小学习书法,并专心练习。为了购买纸张,他卖掉了价值三百万钱的别馆。

B.张友正搬离旧居,与染工为邻,是因为染坊里有染过的绢,可以用来练习书法。

C.苏子瞻应邀到友正家吃饭,看到长案上放置着笔墨纸等,而饭菜放在旁边,大笑起来。

D.友正、子瞻二人每饮一巡酒,就展开纸张,进行书法创作,酒喝完了,纸也用完了。

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其性直,恐为名声所累,少与人交,故知其书者少。

 

1.A 2.D 3.A 4.B 5.他的性子刚直,担心被名声所连累,很少和人交往,所以知道他书法成就的人少。 【解析】 1. 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积三十年不辍:坚持三十年不停止。辍:停止。故A错误,选A。 2. 本题考查文言虚词。于,在。 A.对于; B.比; C.对,向; D.在; 故选D。 3. 本题考查文言断句。技巧:把握文章翻译,根据分句意思断句。有以纸馈之者(有人把纸赠给他)/不问多寡(不问多少)/入手即书(拿到手就写),故选A。 4. 本题考查内容分析。结合“吾欲假其素绢学书耳”“凡有欲染皂者,先假之”可知,友正要的绢是白色的绢,是染工打算染成黑色的绢,友正在染工打算染成黑色的白绢上练习书法,故B错误,选B。 5. 本题考查文言翻译。要求:完整,流畅,准确。注意:其,代词,他。性,性格。直,正直。恐,恐怕,担心。为,被。故,所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名著,可以从中汲取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请从《西游记》《简·爱》中任选一个人物,按照示例完成表格。

示例

人物

积极向上的精神品质

名著中的相关内容

保尔·柯察金

意志坚强

他不向命运屈服,带病坚持写作,克服种种困难,最终完成著作。

 

 

 

 

 

 

 

查看答案

下列对名著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海底两万里》中,海底世界的奇幻美妙,潜水艇的强大功能,都显示了作者凡尔纳的非凡想象力。

B.法布尔所著的《昆虫记》,真实地记录了昆虫的生活,表达了对生命的关爱和对自然万物的赞美之情。

C.《儒林外史》中,胡屠户看不起女婿范进,范进中举后,他又说范进是文曲星下凡,对范进毕恭毕敬。

D.《五猖会》中“父亲”严厉而尽责,他能站在儿童的角度考虑问题,对孩子的兴趣爱好给予支持。

 

查看答案

下列对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写诗人盼望眼前出现千万间广厦来庇护天下寒士,表达了忧国忧民之情。

B.“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诗人以“沉舟”和“病树”自比,虽流露出惆怅之情,但依然乐观进取。

C.“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夜雨寄北》),写诗人出行在外,思归而不得归,只能独自剪烛西窗,在巴山的夜雨中思念家乡。

D.“会挽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江城子·密州出猎》),勾勒出挽弓劲射的英雄形象,表达了词人希望为国御敌立功的壮志。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千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A.“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表达了诗人对边塞奇异壮美风光的喜爱之情。

B.“湿罗幕”“锦衾薄”“角弓不得控”“铁衣冷难着”,写出了天气的寒冷和军营将士的艰苦生活。

C.“纷纷暮雪下辕门,风犁红旗冻不翻”,大雪纷纷、天寒地冻,表现诗人身处恶劣环境的痛苦与悲伤。

D.“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峰回路转,武判官的身影已消失不见,诗人依然深情目送。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小题。

不会引用诗句,不会使用修辞手法,表情达意只会用网络流行语……这是目前一些年轻人使用语言的现状。

①大部分网络流行语活有趣,结构简单;然而这种语言也存在明显不足,就是缺乏对细节的描摹,忽略人的细致感受。

②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这些词语偶尔用用倒还可以,但使用频率太高,便可能是思维懒情的征兆了。

③这一现状,与网络语言的流行密切相关。

④比如,面对大好春光只说个“赞”,就意味着省略了对春暖花开的细致感受;在键盘上随手敲出一串“哈哈哈”,就意味着放弃了对喜悦的贴切表达。

语言不只是表情达意的工具,还是思维的具体呈现。我们选择了A   ,也就等于选择了简单的表情达意的工具和B   ,如果都变得越来越简单,就应该警惕起来了。

(摘编自江丹《除了“哈哈哈”,我们还能说点什么》)

(1)调整①到④的顺序,使其成为语意连贯的文段。

(2)在A、B两处分别补写恰当的文字,使文段语意完整。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