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原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三游洞序 白居易 平淮西之明年冬,予自...

(原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三游洞序

白居易

平淮西之明年冬,予自江州司马忠州刺史,微之自通州司马授虢州长史。又明年春,各祗命之郡,与知退行。三月十日三会于夷陵。翌日,微之反棹送予,至下牢戍。

又翌日,将别未忍,引舟上下者久之。酒酣,闻石间泉声,因舍棹进,步入缺岸。初见石,如叠如削;其怪者,如引臂,如垂幢。次见泉,如泻如洒,其奇者,如悬练,如不绝线。遂相与维舟岩下,率仆夫芟芜刈翳,梯危缒滑,休而复上者凡四五焉。仰睇俯察,绝无人迹,但水石相薄,磷磷凿凿,跳珠溅玉,惊动耳目。自未讫戌,爱不能去。俄而峡山昏黑,云破月出,光气含吐,互相明灭,晶荧玲珑,象生其中。虽有敏口,不能名状。

(注释)①微之:元稹,字微之,是白居易的诗交好友,时称元白。②祗(zhī)命:遵命。之:往。③知退:白居易的弟弟白行简的字。④梯危缒(zhuì)滑:危险的地方架梯子爬,滑溜的地方拴绳子拉。缒:用绳子拴住人、物传送。

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含义。

(1)予自江州司马忠州刺史             _________

(2)与知退行                       __________

(3)步入缺岸                     __________

(4)爱不能                       __________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

A.三月十日三会夷陵         至夏水襄陵

B.引舟上下者久             处处志

C.复上者凡四五焉         不知人之乐

D.象生中                   策之不以

3.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1)其奇者,如悬练,如不绝线。

(2)俄而峡山昏黑,云破月出。

4.文章第二段写景与《小石潭记》的写景有异曲同工之妙,但感情却大不相同,请简要分析这两篇游记所表现感情的不同之处。

 

1. 被授予 一起 拄着拐杖 离开 2.B 3.(1)那奇特的水流像悬挂的白绢,像绵延不断的线。 (2)一会儿,石峡之中光线昏暗了,月亮破云而出。 4.《三游洞序》表现了作者与友人欢乐畅游,壮志满怀的感情,《小石潭记》表现了作者贬居生活中孤凄悲凉的心境。 【解析】 1. 无 2. A项“于”分别为:在/和“至”连用,表示另外提到某事。B项中“之”均为音节助词,无实义。C项中“而”分别为并列关系,不译/表转折,却。D项中“其”前者为代词,此地,后者代词,代千里马。 3. 无 4. 无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原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小石城山记

柳宗元

自西山道口径北,逾黄茅岭而下,有二道:其一西出,寻之无所得;其一少北而东,不过四十丈,土断而川分,有积石横当其垠。其上为睥睨、梁欐之形,其旁出堡坞,有若门焉。窥之正黑,投以小石,洞然有水声,其响之激越,良久乃已。环之可上,望甚远。无土壤而生嘉树美箭,益奇而坚。其疏数偃仰,类智者所施设也。

噫!吾疑造物者之有无久矣,及是,愈以为诚有。又怪其不为之中州,而列是夷狄。更千百年不得一售其伎,是固劳而无用,神者倘不宜如是,则其果无乎?或曰:“以慰夫贤而辱于此者。”或曰:“其气之灵,不为伟人,而独为是物,故楚之南少人而多石。”是二者,余未信之。

(注释)①梁:栋梁,这里借指房屋。②箭:一种竹名。

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含义。

(1)自西山道口北   ________

(2)之正黑      _________

(3)之可上      _________

(4)智者所施设也   _________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

A.无所得              公将鼓

B.有积石横当垠          不知二者多矣

C.则其果无              得无异

D.少人多石              舍鱼取熊掌者也

3.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1)吾疑造物者之有无久矣,及是,愈以为诚有。

(2)或曰:“以慰夫贤而辱于此者。”

4.这一篇文章运用了什么手法,抒发了怎样的感情?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原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石渠记

柳宗元

自渴西南行,不能百步,得石渠,民桥其上。有泉幽幽然,其鸣乍大乍细。渠之广或咫尺,或倍尺,其长可十许步。其流抵大石,伏出其下。逾石而往,有石泓,菖蒲之,青藓环周。又折西行,旁陷岩石下,北堕小潭。潭幅员减百尺,清深多鱼。又北曲行纡馀,若无穷,然卒入于渴。其侧皆诡石、怪木、奇卉、美箭,可列坐而庥焉。风摇其巅,韵动崖谷。视之既静,其听始远。

予从州牧得之。揽去翳朽,决疏土石,既崇而焚,既酾而盈。惜其未始有传焉者,故累记其所属,遗之其人,书之其阳,俾后好事者求之,得以易。

元和七年正月八日,蠲渠至大石。十月十九日,逾石得石泓小潭,渠之美于是始也。

(注释)庥(xiū)通“休”,休息。

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含义。

(1)菖蒲之       _______

(2)清深多鱼      _______

(3)若无穷       _______

(4)渠之美于是始也   _______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

A.民桥上           如土石何

B.逾石往           征于色发于声后喻

C.卒入于渴         满目萧

D.予从州牧得       吾妻美我者

3.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1)有泉幽幽然,其鸣乍大乍细。

(2)风摇其巅,韵动崖谷。

4.本文从什么角度描写的泉水,突出了泉水的什么特点?

 

查看答案

(原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喜雨亭记

苏轼

亭以雨名,志喜也。古者有喜,则以名物,示不忘也。周公得禾,以名其书;汉武得鼎,以名其年;叔孙胜狄,以名其子。其喜之大小不齐,其示不忘一也。

予至扶风之明年,始治官舍。为亭于堂之北,而凿池其南,引流种木,以为休息之所。是岁之春,雨麦于岐山之阳,其占为有年。既而弥月不雨,民方以为忧。越三月,乙卯乃雨,甲子又雨,民以为未足。丁卯大雨,三日乃止。官吏相与庆于庭,商贾相与歌于市,农夫相与忭于野,忧者以喜,病者以愈,而吾亭适成。

于是举酒于亭上,以属客而告之,曰:“五日不雨可乎?”曰:“五日不雨则无麦。”“十日不雨可乎?”曰:“十日不雨则无禾。”“无麦无禾,岁且荐饥,狱讼繁兴,而盗贼滋炽。则吾与二三子,虽欲优游以乐于此亭,其可得耶?今天不遗斯民,始旱而赐之以雨。使吾与二三子得相与优游以乐于此亭者,皆雨之赐也。其又可忘耶?”

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含义。

(1)古者有喜,则以物  ________

(2)余扶风之明年       _________

(3)三月,乙卯乃雨     ________

(4)而吾亭成           ________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

A.以名物                 汉室之隆

B.喜之大小不齐           欲穷

C.三日止                 久而

D.始旱而赐以雨           吾妻美我者

3.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则吾与二三子,虽欲优游以乐于此亭,其可得耶?

4.从文章内容可知,游玩享乐的前提是什么?语段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与《醉翁亭记》有哪些相同之处?

 

查看答案

(原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徐霞客

二十四日,五鼓行。二十里至绿葭浜,天始明。午过青浦。下午抵佘山北,因与静闻登陆,取道山中之塔凹而南。先过一坏圃,则八年前中秋歌舞之地,所谓施子野之别墅也。是年,子野绣圃征歌甫就,眉公同余过访,极其妖艳。不三年,余同长卿过,复寻其胜,则人亡琴在,已有易主之感。已售兵郎王念生。而今则断榭零垣,三顿停顿而三改其观,沧桑之变如此。越塔凹,则寺已无门,惟大钟犹悬树间,而山南徐氏别墅亦已转属。因急趋眉公顽仙庐。眉公远望客至,先趋避;询知余,复出,挽手入林,饮至深夜。余欲别,眉公欲为余作一书寄鸡足二僧。强为少留,遂不发舟。

(注释)①浙:浙江。②甫:刚刚。③鸡足:鸡足山。

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含义。

(1)塔凹               ____________

(2)因急眉公顽仙庐     ____________

(3)先趋               ___________

(4)强为留             ___________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   )

A.静闻登陆              所识穷乏者得我

B.所谓施子野别墅也        行道人弗受

C.复寻胜                   真不知马也

D.山南徐氏别墅亦已转属    足肤皲裂不知

3.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取道山中之塔凹而南。

(2)余欲别,眉公欲为余作一书寄鸡足二僧。

4.试概括《小石潭记》所蕴含的作者的思想感情以及选文所蕴含的人生哲理。

 

查看答案

(原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去新城之北三十里,山渐深,草木泉石渐幽。初犹骑行石齿间。旁皆大松,曲者如盖,直者如幢,立者如人,卧者如虬。松下草间有泉,沮洳伏见;堕石井,锵然而鸣。松间藤数十尺,蜿蜒如大螈。其上有鸟,黑如鸲鹆,赤冠长喙,俯而啄,磔然有声。稍西,一峰高绝,有蹊介然,仅可步。系马石觜,相扶携而上。篁筱仰不见日,如四五里,乃闻鸡声。……顶有屋数十间,曲折依崖壁为栏盾,如蜗鼠缭绕,乃得出,门牖相值。既坐,山风飒然而至,堂殿铃铎皆鸣。二三子相顾而惊,不知身之在何境也。且暮,皆宿。

于时九月,天高露清,山空月明,仰视星斗皆光大,如适在人上。窗间竹数十竿相磨戛,声切切不已。竹间梅棕,森然如鬼魅离立突鬓之状。二三子又相顾魄动而不得寐。迟明,皆去。

(节选自《新城游北山记》)

(注释)①宋神宗熙宁年间(1068~1077),作者父亲晁端友为新城县令,遂随之同往。新城,宋属杭州路(今属浙江桐庐),其北三十里有官山,即北山。②幢:古代作仪仗用的一种旗帜。形容直立的松树树盖下罩的样子。③沮洳(jù rù)伏见:泉水在草丛中时隐时现。沮洳,本义是潮湿的地方。④鸲鹆(qú yù):鸟名,俗名八哥。⑤篁筱:竹林。⑥磨戛:摩擦相碰。

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含义。

(1)有蹊介然,仅可   __________

(2)暮,皆宿         __________

(3)如在人上         __________

(4)声切切不         ___________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   )

A.上有鸟                  真不知马也

B.相扶携上                余强饮三大白

C.得出                    悟前狼假寐

D.森然如鬼魅离立突鬓状   吾妻美我者

3.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既坐,山风飒然而至。

(2)二三子又相顾魄动而不得寐。

4.同是写景,本文与《醉翁亭记》所绘之景都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结合文章,简要分析两文所描绘的景物蕴含的感情有什么不同。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