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寇恂字子翼,上谷昌平人也,世为著姓,恂初为郡...

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寇恂字子翼,上谷昌平人也,世为著姓,恂初为郡功曹,太守耿况甚重之。

王莽败,更始立,使使者徇郡国,曰:“先降者复爵位。”恂从耿况迎使者于界上,况上印绶,使者之,一宿无还意,恂兵入见使者,就请之。使者不与,曰:“天王使者,功曹欲胁之邪?”恂曰:“非敢胁使君,窃计之不详也,今天下初定,国信未,使君建节衔命,以临四方,那国莫不延颈倾耳,望风归命,今始至上谷而先堕大信,沮向化之心,生离畔之隙,将复何以号令它郡乎?且耿府君在上谷久为吏人所亲今易之得贤则造次未安不贤则只更生乱为使君计,莫若复之以安百姓。”使者不应,恂叱左右以使者命召况。况至,恂进取印带况。使者不得已,乃承制诏之,况受而归。

(节选自《后汉书·寇恂列传》)

(注释)①更始:指“更始帝”刘玄,他夺取王莽政权,登上帝位,②建节:执持符节,①沮:毁坏。

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使者之        纳:收下 B.兵入见使者  勒:率领

C.计之不详也  伤:担忧 D.国信未        宣:宣布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且耿府君在上谷久为吏人所亲今易之得贤则造次未安不贤则只更生乱

A.且耿府君在上谷/久为吏人所亲/今易之/得贤则造次未安/不贤则只更生乱

B.且耿府君/在上谷久为吏人所亲/今易之得贤/则造次未安/不贤则只更生乱

C.且耿府君在上谷/久为吏人/所亲今易之/得贤则造次未安/不贤则只更生乱

D.且耿府君/在上谷久为吏人/所亲今易之/得贤则造次/未安不贤则只更生乱

3.下列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寇恂出身名门望族,起初担任上谷郡功曹时,很受太守的器重。

B.使者拒绝了寇恂提出的发还耿况印绶的请求,指责他威胁自己。

C.寇恂指出使者的行为会毁掉国家信义,将无法再号令其他郡国。

D.经过寇恂的劝说,使者下令召来耿况,以新帝的名义任命了他。

4.将文言语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为使君计,莫若复之以安百姓。

 

1.D 2.A 3.D 4.(我)替您考虑,不如恢复耿况的爵位来安定百姓。 【解析】 1. 本题考查文言实词。国信未宣:国家的信用还未宣扬。宣:宣扬。故D错误,选D。 2. 本题考查文言断句。技巧:把握文章翻译,根据分句意思断句。且耿府君在上谷(况且耿府君在上谷郡)/久为吏人所亲(一直都被官吏百姓所拥戴)/今易之(现在如果更换太守)/得贤则造次未安(即使能找到贤才也不能在仓促之间安定局面)/不贤则只更生乱(用了不贤能的人就只会更加混乱),故选A。 3. 本题考查内容分析。结合“使者不应,恂叱左右以使者命召况。况至,恂进取印带况。使者不得已,乃承制诏之,况受而归”可知,寇恂劝说后,使者沉默,并没有下令召来耿况,是寇恂叱令左右的人用使者的命令召见耿况,寇恂上前拿了印绶给耿况带上,使者不得已,只好用更始帝的名义任命耿况,故D错误,选D。 4. 本题考查文言翻译。要求:完整,流畅,准确。注意:为,为了,替。计,考虑。莫若,不如。复,恢复。以,来。安,安定。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题。

答人

(唐)太上隐者

偶来松树下,高枕石头眠。

山中无历日,寒尽不知年。

(选自《千家诗》)

下列对本诗内容情感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第一句的“偶来”可以看出诗人的随心随性。

B.从第二句的“高枕”可以体会到诗人悠然自得的心境。

C.从三、四句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并不在意生活的窘迫。

D.从整首诗来看,隐者形象是无拘无束、超凡脱俗的。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读书就是要“过河拆桥”

①我的读书经验总结起来有四点:精其选,解其言,知其意,明其理。

②先说第一点,古今中外,积累起来的书真是浩如烟海,书虽多,有价值的还是少数。可以把书分为三类,第一类是要精读的,第二类是可以泛读的,第三类是仅供翻阅的。

③哪些书是值得精读的呢?自古以来,已经有一位最公正的评选家,有许多推荐者向它推荐好书。这个评选家就是时间,这些推荐者就是群众。历来的群众,把他们认为有价值的书推荐给时间,时间照着他们的推荐,把那些没有永久价值的书都刷下去了,让那些有永久价值的书流传下来,现在我们所读的古典著作都是经过时间考验的,这一类的书都是应该精读的。当然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历史的发展,这些书之中有些还要被刷下去,不过直到现在为止,它们都是榜上有名的。

④在读书的时候,先要解其言,就是要攻破语言文宇关。攻这道关的时候,要先做许多准备,用许多工具,如字典和词典等工具书之类。

⑤有句老话“言不尽意”,意思是说,他所说的话总比他的意思少,因为语言总离不了概念,概念对于具体事物来说,总不会完全合适,不过是一个大概轮廓而已,有些意是语言文字所不能完全表达出来的。

⑥所以在读书的时候,即使书中的字都认得,话全懂了,还未必能知道作者的意思。从前有人说,读书要注意字里行间,又说读诗要得其“弦外音、味外味”,这都是说要在文字以外体会它的精神实质。这就是知其意。

⑦意,是离不开语言文字的,语言文字是帮助了解书的意思的拐棍。既然知道了那个意思,最好扔了拐棍。这就是古人所说的“得意忘言”,在人与人的关系中,过河拆桥是不道德的事。但是,在读书中,就是要过河拆桥。

⑧知其意之后,还要明其理,理是客观的道理;意是作者主观的认识和判断,也就是客观的道理在他主观上的反映。

⑨理和意既然有主观客观之分,意和理就不能完全相合。人总是人,做不到全知全能。他主观上的反映、体会和判断,和客观的道理总要有一定的差距,所以读书仅至知其意还不行,还要明其理,才不至于为前人所得的意所误。如果明其理,就有自己的意。我的意当然也是主观的,也不完全合乎客观的理,但我还可以把我的意和前人的意互相比较,互相补充,互相纠正,得出的意就可能比较正确,这个意是我的,我就可以用它处理事务,解决问题。

⑩读书到这个程度就算是把书读活了,就是书为我所用、读书就算读到家了。

(原文/冯友兰,基于命题需要改写)

1.下列对读书“精其选”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读书要“精其选”是因为书籍虽繁多,但有价值的书还是不多。

B.时间是“精其选”最公正的评选家,相对而言,读者只起推荐作用。

C.我们今天所读的古典著作,都是经过时间考验能够永久流传的。

D.时间精选出来的作品是值得精读的,需要细细品味,反复咀嚼。

2.下列对读书“知其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读书要“知其意”,因为与丰富的意相比,受概念限制的语言,表意是有限的,会出现“言不尽意”的情况。

B.读书要“知其意”,就需要把功夫下在文字之外,扔掉语言文字这个拐杖,才可体会文字以外的精神实质。

C.“知其意”需要在了解字面意思的基础上,领会字里行间的意思,体会“弦外音”“味外味”。

D.本文的标题是“读书要‘过河拆桥’”,这里的“过河拆桥”指的是“知其意”之后的“得意忘言”。

3.下列对读书“明其理”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因为作者表达的意与客观的理会存在一定的偏差,所以读书还要进一步“明其理”。

B.“明其理”是在把握作者主观认识和判断的基础上进一步把握他所反映的客观的理。

C.“明其理”的过程中,读者之意和作者之意经过比较、补充、纠正,能得到客观的理。

D.“明其理”之后,读者会获得较为正确的意,就可以在它指导下处理事务,解决问题。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的一项是(   )

A.文学的条件很简单:有话值得说,说得恰到好处。有话值得说,内容才充实;说得恰到好处,形式才完美。

B.雪花六角,晶莹且轻盈,可谓天之魂魄,雨之精灵。自高天降落,即是一生;雪者,天下之奇也。

C.风大起来了,湖畔的树木花草开始摇动起来。树叶的摩擦声响起来,一直响到整个世界都充满它们的喧哗、呼啸。

D.大自然给予人类的诗意是缤纷多姿的。如果你愿意去寻找,去感受,它就会时时出现在你的眼帘,荡漾在你的心胸。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中央对武汉的政策支持,为疫后经济重振和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一股强劲动力。

B.北斗系统在其“收官星”发射后成功布阵太空,将为全球用户提供高精度定位导航服务。

C.疫情期间严格而专业的信息发布制度,第一时间有效地回应了公众关切和社会共识。

D.为解决因管网“肠梗阻”导致的渍水问题,我市一批排水明渠的改造工程相继上马。

 

查看答案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每个时代都有属于它自己的新词语,有些被时光的河流所______,有些则______下来,______与生动了平稳的语言之湖,更能______新时代的观念与行动方式。

A.冲散   沉淀   丰富   贴合 B.冲刷   沉淀   丰富   适合

C.冲散   沉没   丰厚   贴合 D.冲刷   沉没   丰厚   适合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