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原创)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创新到何处去——也谈当下的隶书创作
①隶书自秦篆被秦汉的官隶(吏)们简写、快写“隶变”产生以来,已经历了2000多年的生命历程。2000余年来,隶书衍生了章草、行书和楷书,而隶书本身的品质“蚕头燕尾”“一波三磔(zhé)”“形体方扁”,则一直保持着自己特有的光彩。
②近年来,一些当代隶书书写者,不甘寂寞,总是想方设法,要在隶书的书写创作上进行“创新”。这种“创新”意识自然是好的,是无可非议的。但是,如何进行“创新”?“创新”之后要把隶书引向何处去?这些问题则值得我们深思。
③对于隶书的“创新”,前人是有过探索的。隶书自汉代鼎盛之后,除了衍生出草、行、楷等书体之外,其本身的特征,在唐、宋、元、明等朝代,1000多年基本上都处在稳定的状态。只是到了晚清,一批书法、绘画大腕,对隶书的书写,进行了一些深入探索和创新实验,从而形成了隶书发展的一个新的鼎盛高峰,出现了很多隶书“巨擘”。这些隶书大家,在隶书的书写创新当中,给隶书注入了一些崭新的元素,将原本笔画均衡、结构平正的隶书,写得独具特色。比如金农,他的隶书用笔方扁,结体楷隶参合,风格浑朴高古。而邓石如则用篆法写隶,圆起圆收,笔画均匀圆浑,柔中寓刚,主笔波磔分明,蚕头燕尾精明,结体也蕴寄着柳公权的楷书间架。赵之谦、何绍基的隶书也从汉碑出发,或融篆法入隶,或融楷法入隶,各具特色。他们都算得上是晚清隶书书写的“创新”者,而且,都“创”出了自己的独特面貌。从他们的隶书作品看,都保持了隶书的基本特质,即主笔的“蚕头燕尾”“一波三磔”,结体的方正浑厚。也就是说,隶书要创新,要写出书家自己的隶书特色来,隶书的基本特质是务必保留而不能废弃的。
④我们今天的隶书“创新”到底该怎么“创”?我认为,大前提是务必保持隶书的基本品质不变。如果隶书的基本品质改变了,就会变成另外一种书体——“新隶”或是“新楷”。而目前有些人倾心“创新”隶书时,一头钻进新近出土的秦汉竹简,把竹简上那些夸张的隶书笔画,搬移到隶书创作上来,表面上看来,似乎写出了隶书的“新意”,在“创新”隶书,实际上则是在“效颦”初生儿的微笑,在“复古”最初始的隶书形态。这算不得隶书的真正“创新”。也有一些人在“创新”隶书的道路上,笔锋落纸,行笔迅疾,把隶书主画的“蚕头”和“燕尾”都减损不要,把波磔的运笔规律也飘然平直带过,隶书特征消失殆尽,这就让人感到困惑了,不免疑问:这样的“隶书”还是隶书吗?——算是“新隶”吧,又怕时人和书坛不会答应;算是“简隶”——即简写的隶书吧,又怕书写者自己不认。
⑤那么,隶书的“创新”到底该往何处行走呢?这个问题似乎不易回答。因为要让隶书的书写既适应当代人的快节奏生活需要,又要让隶书保有自己的本质特征,这仍需很多人在书写过程中不懈地探索和钻研。当然,晚清隶书大家的探索经验应该可以为我们今天的隶书创新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和借鉴。今后的隶书新样本到底会是什么样子?我们翘首以待。
(作者:黄建林。选自《中国文化报》2018年8月21日)
(注)磔(zhé):汉字的笔画,即“捺”。
1.作者对晚清隶书大家和目前一些人对隶书的书写创新各持什么态度?请分析原因。
2.请简要分析本文的论证思路。
3.如果用以下材料作为本文论据,你认为放在哪一段最合适?请简述理由。
(材料)伊秉绶①生前善书,兼喜绘画、篆刻,亦工诗文。伊氏的隶书具有鲜明的个性,他从汉碑取法,突出方整厚重的隶书特征,结体上也融入颜真卿楷书的间架,写出一种笔画平直凝重、布白宽容博大、形体严谨整饬、装饰趣味独特的隶书特征。
(注)伊秉绶:(1754-1815),字祖似,号墨卿,晚号默庵,清代书法家。乾隆四十四年举人,乾隆五十四年进士,历任刑部主事,后擢(zhuó,提拔)员外郎。
(拓展提升)
4.第③段中加点的“务必”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
5.第④段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6.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作者对隶书书写创新的态度给你怎样的启示。
(2019原创)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守护汉字之美
①提笔忘字,这是许多人都有的经历。在生活和工作中,年龄大了,或是写字的时候少了,就容易这样。但在键盘敲击的时代,“失写症”正在逐步蔓延,许多青年也会出现这样的状况。书写能力差,与硬笔的出现有关,虽然硬笔也有书法,但与软笔相比,其书写艺术要大打折扣;更与键盘的敲击密不可分,在信息化时代许多人已经不习惯动笔了。这正应了网上的一句话:钢笔的出现,毁了毛笔;一手好字,愣让键盘给毁了。针对这一现象,很多专家呼吁:作为炎黄子孙,中国人有责任守护汉字之美。
②要守护汉字之美,首先要了解汉字之美。汉字,作为世界上产生较早的文字,是中华民族最伟大的发明之一,是中华民族的基本标识,也是文化自信的重要载体和重要支撑。时下的汉字教学,着眼于让孩子们早认字、多认字,虽然高效,但往往牺牲了汉字特有的魅力。每一个汉字的构成,不仅有规律,更有丰富内涵。比如,“日”字的演变、儿女双全为“好”、三人为“众”等汉字,都蕴含了诸多传统文化因素。要挖掘这些因素,教学则须富有文化担当,如此才能让孩子们充分认识汉字的美丽,培养孩子对母语的认同感与亲和力。
③要守护汉字之美,应该大力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在文化传承的过程中,汉字书写不仅有承载文化的作用,更可以展现中国传统美,因此显得尤为重要。追求书法之美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现象,书法大家如群星闪耀,为世人所敬仰,“一字难求”“墨宝”成为书法艺术珍贵的代名词。汉字书写如果得不到重视,长此以往,不仅会引发部分国人对文化的淡漠,文化自信也将大打折扣,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更无从谈起。
④学校作为教书育人的主阵地,需积极开设书法课。正确校正孩子的握笔姿势,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让每个孩子从一撇一捺的笔画中领会到汉字的精髓要义,从方方正正的汉字中感受中华文化之美。
⑤然而,现在书法教育实施情况并不乐观。中小学校书法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书法教师相对短缺、开课率严重不足等因素,已经严重影响了学生的书写能力。在传统应试考试的压力下,书法课并不受到重视,一些学生和家长认为上书法课是在浪费时间,越是课业紧,书法课就越容易成为摆设。有的人甚至上了高中、大学,都不知道正确的握笔姿势,这颇值得警醒。
⑥要守护汉字之美,还需要向全民普及汉字文化。宣传部门可以通过电视、广播、新媒体等大众传媒打造“振兴文字文化”类精品节目,吸引观众同步参与,在社会文艺中领略汉字之美,学习汉字知识。同时也要认识到,守护汉字之美并不能与时代的趋势相背离,要更好地守护我们的汉字之美,还得顺应时代潮流,与时俱进、努力创新,借助新科技、新理念弘扬汉字之美。
⑦守护汉字之美,是对历史负责,也是对传统文化负责。我们要让每个孩子都能从书写汉字中体悟到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激发起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自豪之情,真正写好中国字,做好中国人。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选文第②段画线句主要采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3.请分析第⑤段在文中的作用。
4.简要分析本文的论证思路。
(拓展提升)
5.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为什么要守护汉字之美。
6.结合文章内容,谈谈如何做到守护汉字之美。
(2019原创)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诗词文化普及不能止于记诵
①在近日刚结束的上海书展中,古诗词相关的图书、分享会、谈话活动等都备受读者青睐,这也是近年来古诗词热的一个缩影。而包括《中国诗词大会》在内的电视综艺节目的热播,正展现了人们对古诗词文化的热情。但若要避免古诗词文化成为“快餐文化”,使其能够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滋养读者的心灵,把握古诗词文化普及的方向并作有效的引导,是至关重要的。
②古诗词文化的普及,首先要面对的问题就是,所谓“普及”究竟指向何处?目前来看,社会上对古诗词的弘扬,着力点主要在于记诵。古诗词文化的普及固然应包括记诵乃至创作,但仅停留在这些“技”的层面实则并非真正的普及。我们的社会既不需要“有脚书柜”,也不期望人人都成为诗人。古诗词及其传承有其自身的特性。作为“有意味的形式”,诗词所承载的是人的情感。而一首诗词能够超越时空的界限流传至今并成为经典,这是我们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共同选择的结果,这些诗词中的“意味”也因此而包含了历史合理性。
③其次,我们也应认识到,诗词中的这些“意味”并不是僵化的,而是在一代又一代读者的理解与体认中被不断丰富,从而不断生成利于社会发展的、深契我们民族文化心理结构的“意味”。古诗词中的每一个意象与典故,所承载的都是人们的情感积淀与思维方式。所以,我们吟诵古诗词的过程,其实也是对这些“意味”产生情感认同和审美体认的过程,将最终潜移默化地影响我们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
④诸如“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等等这些经典的诗词,它们各自虽有其不同的风格与历史文化语境,却往往蕴含着相似的主题:对人生价值的追寻、对本真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情感的珍视。而如李白、杜甫、白居易、苏轼、陆游、辛弃疾等人的作品之所以能够成为经典,也正是因为这些作品中所传达的对于人生的思考与选择具有跨越古今的普遍性意义。因此,长期的吟诵与体会便会使这些诗词中的意蕴积淀到人们的文化心理中,对人的价值建构与心灵成长都有着积极的作用。
⑤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今天,古诗词文化普及所指向的,应是每位读者道德和情感的自觉能力的提升,而每一个个体人文素质的提升,也将为我们民族走向未来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记诵是我们体认古诗词的途径,以记诵为评判标准的文娱节目对于古诗词文化传播也确有其借鉴意义,但仅从记诵层面“普及”古诗词文化,其局限性是不言自明的。这就需要我们有更多的学者站在历史文化的高度来体认、解读古诗词的文化意蕴,为读者与古诗词之间架起有效的桥梁。
(作者:宋春光。选自《光明日报》2018年9月12日)
1.作者针对“诗词文化普及不能止于记诵”提出了哪些方面的见解?
2.请简要分析本文的论证思路。
3.第④段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4.下面哪一则材料适合作本文的论据?请简述理由。
材料一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一边是边关功业,一边是亲情、友情和爱情,两难选择形成了巨大的张力,诗的艺术魅力由此氤氲开来,人们沉浸其中,对自我不断进行着发现、认识和确认,心灵也在不断成长。
材料二 江西某知府欲砍掉一棵数百年的古树。有位路过行人得知,觉得甚是可惜,于是在树上题诗一首:“遥知此去作栋材,无复清阴覆绿苔。只恐月明秋夜冷,误他千岁鹤归来。”知府读了后,为古树感伤可惜,于是撤消了砍树的命令。
(拓展提升)
5.第①段从“刚结束的上海书展”和“热播的《中国诗词大会》”说起,有什么作用?
6.赏析第④段中画波浪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它们各自虽有其不同的风格与历史文化语境,却往往蕴含着相似的主题:对人生价值的追寻、对本真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情感的珍视。
(2018洛阳一模)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在“诗和远方”中涵养文脉
①没有华美的舞台,没有绚丽的灯光,只是一尺方桌、一位读者、几封书信,却如涓涓山泉,沁人心脾,在荧屏内外,收获掌声无数。近期,一档旨在“用书信打开历史”的读信节目——《见字如面》,持续霸屏朋友圈。同样,被誉为“综艺清流”的《中国诗词大会》和《朗读者》,也以高而不冷的文化格调、温暖厚重的人文情怀,接连赢得超高口碑。典雅文化与大众娱乐的碰撞,不仅让观众得以在屏幕上邂逅诗和远方,更是引发人们对传统文化的集体回望。传统的文化形式,何以能够跨越时间的长河,却依旧散发光泽、触动人心?
②人的情感都是相通的,最能打动人的无疑是那份最纯粹的情感。就拿写信来说,作为私人内心话语的承载,一笔一画、一字一符,无不灌注着写信人的真诚。而字迹又往往能印刻下书写人的性情,古人甚至有“尺牍书疏,千里面目”的说法,见信如晤,读信之人见字便能捕捉对方写信时的表情。字如其人,不加掩饰地将自己完整地展现在对方面前,正是这种纯粹和真诚,更令人神往。我们会被画家黄永玉给曹禺写的信感动,恐怕就是因为“心在树上,你摘就是”的直白。而歌手蔡琴写下的“杨德昌,你怎么可以就这样走了呢”,让人直叹“看哭了”,也正在于其真挚的感情。
③如果说,信件是人们内心的琴弦,那么,声音就是撩动琴弦的拨片。正如《朗读者》的主持人董卿所言,“文字的背后是情感的承载,而朗读就是用最美、最直接的方式来表达情感、传递爱”。当普通夫妇对念起朱生豪的情书,“不要愁老之将至,你老了也一定很可爱”,我们很难说不感动于斯;当96岁高龄的翻译家许渊冲说到动情处,感慨“生命并不是你活了多少日子,而是你记住了多少日子”时,我们心中也很难不起敬意。“将值得尊重的生命和值得关注的文字完美结合,它如一股清风唤醒了大众许久未被触摸的文化脉搏。”这样的评价,也足以道出这几档文化节目受观众欢迎的一个重要原因:并不在于怀旧,而在于真情实感。
④饱含书卷气,是这几档综艺节目的另一个显著特征。人们常说,腹有诗书气自华。文化素养能改变一个人的气质。曾经有人问道:“为什么要学习古代诗词?”一个得到最多人点赞的答案是这样的:举个例子,当看到天边飞鸟,你会说:“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而不是:“哎呀,好多鸟。”当你失恋时,你低吟浅唱道:“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而不是千万遍地悲喊:“蓝瘦,香菇!”更重要的是,随气质改变的,还有人的精神生命。经典之所以为经典,传统文化之所以能散发恒久魅力,就在于它能滋养心灵,拓展精神疆域,是我们抵抗庸俗的利器。而这,恐怕正是“综艺清流”走红的另一个原因。
⑤很难说,这几档节目受到热捧,就意味着综艺节目的格局就此改变。但这至少证明,诗和远方并非是博物馆里的陈列品,传统文化更非与现代文明格格不入。只不过,传承文脉也需要大众传播的载体。“每个人都需要了解和思考自己以及所处的世界,找到自己的位置和生命的价值,很多体验若不能亲历,就会期待在别人的故事里找到启发和依据。”《见字如面》导演关正文的总结,大概也是人们内心的呼唤吧。
(作者:陈凌。有删改)
1.纵观全文,请简要概括“综艺清流”的共同特征。
2.第①段在文中有何作用?
3.第②段画线句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4.简述本文的论证思路。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1.结合“千寻”一词,分析前两句在全诗中的作用。
2.“不畏浮云遮望眼”中的“不畏”表现了诗人怎样的精神品质?
3.“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两句诗中蕴含着哪些哲理?
4.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泊秦淮
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1.请从炼字的角度赏析首句连用两个“笼”字的妙处。
2.请描述诗歌前两句所展现的情景。
3.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什么人?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