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原创)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
材料一 中华武术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社会实践中不断丰富和积累起来的一项宝贵文化遗产。武术汲取了道家养生的思想方法,使武术具备了内功修炼体系。因此,道教与武术有着较为紧密的文化联系。
材料二 武术的精髓在于内外兼修,内练精气神,外练筋骨皮;在于节制自律,控制暴力而不是使用暴力;在于领悟神韵,品武术精髓,悟人生真谛;在于修炼德行,无欲则刚,有容乃大。
材料三 中国武术源于战争,毫无疑问,中国武术是能打的。但中国武术同时具有攻防、强身健体、益寿延年三重作用。现如今很多家长将子女送入嵩山少林寺,他们声称,送去少林寺练武不仅可以锻炼孩子的身体,还可以培养孩子的意志力。这总比孩子们窝在家打游戏强。
(1)结合材料二、材料三,简要概括武术具有哪些作用?
(2)材料一中画线句子有语病,请修改。
(3)下图为“中国武术协会”标识,请结合上述材料简述标识内容及设计意图。
(2019原创)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统编教材七年级下册综合性学习:天下国家)
材料一 ①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
②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林则徐
③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
——秋瑾
④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艾青
材料二 为了报答党的恩情,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沈阳军区某摩步旅藏族战士降巴克珠一家三代4人参军7次荣立军功,1人在剿匪战场牺牲。人人好善乐施,义务宣传党的理论路线和方针政策,自觉把民族传统美德融入社会进步潮流。缘何如此赤诚,缘何如此奉献和牺牲?其实,在他们的心里只装着一个朴素的真理,那就是没有国,哪有家。
材料三 漫画《以热爱祖国为荣》
(1)你从材料一和材料二中能体会一种怎样的精神?
(2)请介绍材料三中漫画的内容,并说说其用意。
(2019原创)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
材料一 古遗址作为人类活动的重要实物遗址,同出土文物一样,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的价值,由于古遗址能真实地反映历史事实,其在考古工作和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被文物保护工作者所重视。
材料二 古遗址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特点,囊括着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伦理道德和顽强不屈的民族精神和传统习惯,是民族共同体的历史生命在现实社会的延续,承载着本民族特有的价值取向和基本认识标准。保护古遗址就是保护民族的基本文化习性与民族精神的传承环境。
材料三 中国的旅游业特色在很大程度上即体现于东方特色的文物古迹,海内外游客出行游览,主要还是出于对中国文化体系的一种神秘感和欲望的满足。为此,保护好文物遗址,对于我国的旅游事业更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1)请结合以上三则材料的内容,提炼并概括保护古遗址的重要意义。
(2)下面是中国古遗址保护协会的待选徽标之一,请结合图案和文字,分析其设计意图。
(3)请为保护古遗址文化写一条具有倡导性的宣传语。
(2019原创)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统编教材八年级下册综合性学习:以和为贵)
材料一 ①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
②礼之用,和为贵。
(《论语》)
③和气生财、家和万事兴。
材料二 ①和平是当今世界发展的主题,只有和平相处,人类才能共存。
②和平是人类最持久的夙愿。只有人人珍惜和平,维护和平,人人汲取战争的惨痛教训,和平才是有希望的。
材料三 漫画(见下图)
(1)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的内容,用一句话概括你从中得出的结论。
(2)请介绍材料三中漫画的内容,并说说其寓意。
(2019原创)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
材料一 古往今来,人们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崇拜龙凤,造就了丰富的龙凤文化。龙以腾云驾雾、遨游在天的形象和蓬勃向上的气势,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凤以展翅翘尾、五色备举的形象和高雅美善的气质,成为世间祥瑞的象征。
材料二 闻一多先生在《龙凤》一文中写道:“龙与凤代表着我们古代民族中最基本的两个单元——夏民族和殷民族。……因之,把龙凤当作我们民族发祥和文化肇(zhào,开始)端可说是再恰当没有了。”
材料三 龙凤文化发展到现代,既是一种民俗文化的继续表达,也是每一位华夏儿女对祖国拳拳深沉的情感认知,是数千年来中华民族凝聚力的生动写照。——《文史中国》
(1)请综合以上三则材料的内容,写出你的探究结果:_________________。
(2)请根据以上三则材料的内容,完成对联。
上联:①________炎黄千载江山不老
下联:凤呈祥华夏万年②__________
(3)下面是一幅剪纸作品,简要描述该图案的内容,并分析其寓意:_______________。
(2018扬州改编)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
材料一 斝(jiǎ),其形状像爵,但比爵大。基本造型为侈口,口沿有柱,宽身,下有长足。斝的器身有圆形、方形两种,腹有直筒状、鼓腹状及下腹作分档袋状几种,底有平底、圆底,足有锥状空足、锥状实足、柱形足等。斝可作温酒和饮酒之用。
材料二 斝为酒器,当然也能作为茶具。如《红楼梦》第四十一回宝钗的茶杯上镌着“瓟斝”三个字。明清以后,因已发明了蒸馏酒,酒精度数增加,酒具也相应地变小了,斝作为酒器,彻底地消失了。
(1)阅读上面两则材料,说说古代的“斝”有哪些用途?
(2)根据下面两幅图示,指出古代“斝”和“爵”形状上的相同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