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2012河南17~20题)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一)《邹忌讽齐王...

(2012河南17~20题)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一)《邹忌讽齐王纳谏》第二、三段

(二)齐威王召阿①大夫,语之曰:“自子守阿,誉言日至。吾使人视阿,田野不辟②,人民贫馁。昔日赵攻鄄③,子不救;卫取薛陵,子不知。是子厚币事吾左右以求誉也!”是日,烹④阿大夫及左右尝誉者。于是群臣耸惧,莫敢饰诈⑤,务尽其情,齐国大治,强于天下。

(节选自《资治通鉴·周纪一》)

注:①阿:古地名。②辟:开垦。③鄄(juàn):古地名。④烹:煮。古代的一种酷刑。⑤饰诈:掩饰,欺诈。

1.解释下面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1)今齐地方千里

(2)王之甚矣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在文中的意思。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3.邹忌是怎样讽谏齐威王的?

4.根据语段(一)(二)的内容,分条概括齐国能够“战胜于朝廷”“强于天下”的原因。

 

1.(1)土地方圆(土地纵横) (2)受蒙蔽 2.所有的大臣、官吏、百姓能够当面指责我的过错的,受到上等奖赏。 3.由己及君,从生活小事推至治国大事。 4.①有善于进谏的谋臣。②齐威王虚心纳谏。③齐威王不偏听,重实情。④齐威王对“饰诈”者惩治有力。 【解析】 1.无 2.无 3.无 4.细读两个语段,从语段(一)邹忌和齐威王的对话以及后文写齐威王鼓励群臣吏民进谏颁布的政策,可看出是因有善于进谏的谋臣和齐王纳谏。从语段(二)齐王派人实地考察,最后杀了饰诈的阿地大夫的事件,可看出齐王重实情,对“饰诈”者惩治有力。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下列小题。

(一)《邹忌讽齐王纳谏》全文

(二)秦假道韩、魏以攻齐,齐威王使章子将而应之。与秦交合而舍,使者数相往来,章子为变其徽章,以杂秦军。候者言章子以齐入秦,威王不应。顷之间,候者复言章子以齐兵降秦,威王不应。而此者三。有司请曰:“言章子之败者,异人而同辞。王何不发将而击之?”王曰:“此不叛寡人明矣,曷为击之?”倾间,言齐兵大胜,秦军大败,于是秦王拜西藩之臣而谢于齐。

(节选自《战国策》)

注:①交合而舍:对阵。②徽章:军旗。

1.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B.

C. D.

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3.语段(一)中邹忌劝谏齐威王的故事告诉了我们怎样的道理?

4.结合语段(一)和语段(二)的内容,简要分析齐威王是一个怎样的人?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下列小题。

(一)《三峡》全文

(二)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为此也。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

(节选自苏轼《石钟山记》,有删减)

注:①莫夜:晚上。②搏人:捉人,打人。③心动:这里是心惊的意思。④噌吰:这里形容钟声洪亮。⑤罅:裂缝。⑥窾坎镗鞳:窾坎,击物声。镗鞳,钟鼓声。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多生怪柏  绝:极高的山峰。 B.每至晴初霜旦晴初:天刚放晴。

C.属引凄异属引:接连引起。 D.哀转久绝哀转:声音悲凉婉转。

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2)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3.语段(一)在描写三峡春冬之景时采用了动静结合的写作手法,从语段中找出相关语句并简要分析。

4.两个语段都写到了山高,请结合语段具体分析作者使用了怎样的描写方法。

(拓展提升)

5.根据语段(一)和语段(二)的内容,用自己的话填空。

两个语段都是写山,语段(一)运用正面描写,简略地向我们展示了三峡山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语段(二)运用侧面描写,从________________(感官角度)两方面向我们展示了石钟山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下列小题。

(一)《三峡》全文

(二)江水又东,迳黄牛山下,有滩名曰黄牛滩。南岸重岭叠起,最外高崖间有石,色如人负刀牵牛,人黑牛黄,成就分明。既人迹所绝,莫得究焉。此岩既高,加以江湍纡回,虽途径信宿,犹望见此物。故行者谣曰:“朝发黄牛,暮宿黄牛。三朝三暮,黄牛如故。”言水路纡深,回望如一矣。

(节选自郦道元《黄牛滩》)

注:①既:极,很。②纡:弯曲,绕弯。③信宿:连宿两夜。

1.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B.

C. D.

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3.语段(一)为什么先写三峡的山再写水?

4.根据语段(一)和语段(二)的内容,用自己的话填空。

语段(一)“朝发白帝,暮到江陵”,侧重写水的______的特点。语段(二)用与之近似的“________________”(用原文语句回答),侧重写水的________的特点。这在写法上都属于________描写。

(拓展提升)

5.两个语段都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下列小题。

(一)《三峡》全文

(二)江水历峡东,径宜昌县之插灶下,江之左岸,绝岸壁立数百丈,飞鸟所不能栖。有一火烬,插在崖间,望见可长数尺。父老传言,昔洪水之时,人薄舟崖侧,以余烬插之岩侧,至今犹存,故先后相承谓之插灶也。江水又东径流头滩,其水并峻激奔暴,鱼鳖所不能游。行者常苦之,其歌曰:滩头白勃坚相持,倏忽沦没别无期。袁山松曰:自蜀至此,五千余里,下水五日,上水百日也。

(节选自郦道元《水经注》)

注:①火烬:未曾燃尽的木头。②薄:停。③白勃:白浪。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B.

C. D.

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3.语段(一)中作者笔下三峡的山、水各有什么特点?

4.两个语段结尾都引用了他人的话,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拓展提升)

5.两个语段均写了江水,共同运用什么手法表现了水势的迅急?请找出句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下列小题。

(一)《三峡》全文

(二)孟门,即龙门之上口也。实为河之巨阨,兼孟门津之名矣。此石经始禹凿,河中漱广。夹岸崇深,倾崖返捍,巨石临危,若坠复倚。古之人有言,水非石凿,而能入石,信哉!其中水流交冲,素气云浮,往来遥观者,常若雾露沾人,窥深悸魄。其水尚奔浪万寻,悬流千丈,浑洪赑怒,鼓若山腾,浚波颓垒,迄于下口,方知慎子下龙门,流浮竹,非驷马之追也。

(节选自郦道元《孟门山》)

注:①阨:这里指阻塞的地方。②漱广:因受流水冲击河床变宽。③倾崖返捍:水势猛冲山崖而又折回。④浑洪:水势直大的样子。⑤赑怒:发怒用力的样子。形容水势很大。

1.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B.

C. D.

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3.为了突出景物特征,语段(一)运用了多种修辞方法。试举一例,并简析其作用。

4.作者在两个语段中描写的水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分别是怎样体现出来的?

(拓展提升)

5.语段(二)中的“水非石凿,而能入石”的意思是什么?这句话带给你怎样的启示?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