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下列小题。
(一)《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全文
(二)孟子谓戴不胜①曰:“子欲子之王之善与?我明告子。有楚大夫于此,欲其子之齐语也,则使齐人傅诸?使楚人傅诸?”曰:“使齐人傅之。”曰:“一齐人傅之,众楚人咻②之,虽日挞而求其齐也,不可得矣。引而置之庄岳③之间数年,虽日挞而求其楚,亦不可得矣。子谓薛居州,善士也,使之居于王所。在于王所者,长幼卑尊皆薛居州也,王谁与为不善?在王所者,长幼卑尊皆非薛居州也,王谁与为善?一薛居州,独如宋王何?”
(节选自《孟子·滕文公下》)
注:①戴不胜:人名,宋国大臣。②咻(xiū):喧哗干扰。③庄岳:齐国的街里名。
1.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乱 B.过
C.作 D.患
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3.语段(一)中作者开篇不惜笔墨列举六位历史人物的意图是什么?
4.根据语段(一)和语段(二)的内容,用自己的话填空。
语段(一)(二)共同提到了一个国家或君王想要立身处世的重要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语段(一)中采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论证方法,说明了忧患可以激励人奋发向上,从而阐明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观点;而语段(二)则借环境对个人学习某种语言的影响来进行类比以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下列小题。
(一)《桃花源记》第一、二、三段
(二)水益涩①,曳②舟不得进,陆行六七里,止药师寺。寺负紫芝山,僧多读书,不类城府。
越信宿,遂缘小溪,益出山左,涉溪水,四山回环,遥望白蛇③蜿蜒下赴大壑,盖涧水尔。桑畦麦陇④,高下联络,田家隐翳竹树,樵童牧竖⑤相征逐,真行画图中!欲问地所历名,则舆夫朴野,不深解吴语,或强然诺,或不应所问,率十问仅得二三。
越二岭,首有亭当道,髹书⑥“雪窦山”字。
(节选自邓牧《雪窦游志》)
注:①涩:不通畅。②曳:拖,拉。③白蛇:喻指清澈而细长的水流。④陇:通“垄”。⑤牧竖:牧童。⑥髹(xiū)书:用赤黑色的漆写。
1.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异 B.舍
C.去 D.道
2.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3.语段(一)寄托了作者怎样的社会理想?
4.根据语段(一)(二)的内容,分条概括雪窦与桃花源的相似之处。
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下列小题。
(一)《桃花源记》全文
(二)今大道既隐①,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②世及③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④,以贤勇知,以功为己。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选也。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谨于礼者也。以著其义,以考其信,著有过,刑仁讲让,示民有常。如有不由此者,在埶⑤者去,众以为殃⑥。是谓小康。
(节选自《礼记·礼运》)
注:①隐:消逝。②大人:指天子诸侯。③世及:父子相传叫“世”,兄弟相传叫“及”,意为世袭。④以立田里:划分田地和住宅。⑤埶(shì):权势,形势。⑥殃:祸害。
1.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闻 B.乱
C.具 D.得
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3.语段(一)中故事情节波澜起伏,多次运用伏笔,请找出一例并分析其作用。
4.语段(一)和语段(二)的作者为我们描绘出了一个怎样的社会?
(拓展提升)
5.语段(二)中所写的“小康社会”与语段(一)中的“桃花源”中人们的生活有什么异同?
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下列小题。
(一)《桃花源记》全文
(二)陶潜,字元亮,少怀高尚,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羁,任真自得,为乡邻之所贵。尝著《五柳先生传》曰:“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其自序如此,时人谓之实录。其亲朋好事,或载酒肴而往,潜亦无所辞焉。每一醉,则大适融然①。未尝有喜愠之色,惟遇酒则饮,时或无酒,亦雅咏不辍。性不解音,而畜②素琴一张,弦徽③不具,每朋酒之会。则抚而和之,曰:“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
(节选自《晋书》)
注:①融然:和悦快乐的样子。②畜:同“蓄”。③弦徽:琴弦与琴徽,琴弦即琴弦音位的标志。
1.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穷 B.才
C.悉 D.寻
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2)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3.语段(一)中,第一段对桃林美景的描绘有何作用?
4.从两个语段的内容来看,陶渊明具有怎样的社会追求?
(拓展提升)
5.由语段(一)和语段(二)的内容可以看出陶渊明怎样的性格。
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下列小题。
(一)《邹忌讽齐王纳谏》全文
(二)齐王一日临朝,顾谓侍臣曰:“吾国介于数强国间,岁苦支备①,今欲调丁壮,筑大城,自东海起,连即墨,经太行,接轩辕,下武关,逶迤四千里,与诸国隔绝,使秦不得窥吾西,楚不得窃吾南,韩、魏不得持吾之左右,岂不大利邪?今,百姓筑城,虽有少劳,而异日不复有征戍侵虞之患,可以永逸矣。闻吾下令,孰不欣跃而来耶?”艾子对曰:“今旦大雪,臣趋朝,见路侧有民,裸露僵踣②,望天而歌。臣怪之,问其故,答曰:‘大雪应候③,且喜明年人食贱麦,我即今年冻死矣。’正如今日筑城,百姓不知享永逸者在何人也。”
(节选自《艾子杂说》)
注:①支备:调度战备。②踣:跌倒。③应候:顺应时令。
1.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朝 B.诚
C.私 D.间
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3.语段(一)中齐威王说的一个“善”字蕴含了哪几层意思?
4.两个语段都是关于劝谏君主的故事,语段(一)中的邹忌和语段(二)中的艾子在劝谏上有何相似之处?
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下列小题。
(一)《邹忌讽齐王纳谏》全文
(二)春①,公将如棠观鱼者。臧僖伯②谏曰:“凡物不足以讲大事,其材不足以备器用,则君不举焉。君将纳民于轨物者也。故讲事以度轨量,谓之‘轨’。取材以章物采,谓之‘物’。不轨不物,谓之乱政。乱政亟行,所以败也。故春蒐③、夏苗、秋狝、冬狩,皆于农隙以讲事也。三年而治兵,入而振旅,归而饮至,以数军实。昭文章,明贵贱,辨等列,顺少长,习威仪也。鸟兽之肉不登于俎,皮革、齿牙、骨角、毛羽不登于器,则君不射,古之制也。若夫山林川泽之实,器用之资,皂隶之事,官司之守,非君所及也。”
(节选自《左传·隐公五年》)
注:①春:指鲁隐公五年(前718)春季。②臧僖伯:名彄(kōu),字子臧,封于臧(今郯城县),伯为排行,僖是谥号。③蒐(sōu):同“搜”,“蒐”和下文的“苗”、“狝”(xiǎn)、“狩”,分别为春夏秋冬四季狩猎的称谓。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而形貌昳丽 昳丽:光艳美丽。 B.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左右:君主左右的近侍之臣。
C.谤讥于市朝谤讥:诽谤。 D.时时而间进时时:常常,不时。
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2)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3.语段(一)中的最后一句“此所谓战胜于朝廷”有什么作用?
4.语段(一)中邹忌与语段(二)中臧僖伯劝谏的角度有什么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