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古诗文默写。 (1)________________,猿鸣三声泪沾裳。(郦道元《...

古诗文默写。

(1)________________,猿鸣三声泪沾裳。(郦道元《三峡》)

(2)折戟沉沙铁未销,__________________。(杜牧《赤壁》)

(3)杜甫在《望岳》一诗中化用孔子名言“登泰山而小天下”,表达自己勇攀高峰的凌云壮志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友情,是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借月向友人寄托满怀愁思的知交情深;是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邀友人举杯痛饮以振奋精神的互励互勉。

 

巴东三峡巫峡长 自将磨洗认前朝 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君直到夜郎西 今日听君歌一曲 暂凭杯酒长精神 【解析】 无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古诗文默写。

(1)________________,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2)山河破碎风飘絮,____________________。(文天祥《过零丁洋》)

(3)刘禹锡在《陋室铭》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陋室的自然环境宁静雅致却又生意盎然。

(4)以声传情,情真意切;以声绘景,形象生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以杜鹃悲啼烘托出自己闻听友人远谪时哀伤愁恻的气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贺《雁门太守行》)以边塞号角声长鸣将苍凉悲壮、惊心动魄的战斗场面展现了出来。

 

查看答案

古诗文默写。

(1)____________,并怡然自乐。(陶渊明《桃花源记》)

(2)会当凌绝顶,______________。(杜甫《望岳》)

(3)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达他至死仍牵挂国家的一腔热情。

(4)枯燥的数字嵌入诗歌,或通俗易懂,或含蓄隽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写诗人谪居荒凉之地许久,感慨时乖命蹇;“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李白《行路难(其一)》)以夸张手法描绘了宴饮之盛大、排场之奢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将北风吹过一夜后,塞外银装素裹的苦寒之景“妙手回春”。

 

查看答案

古诗文默写。

(1)__________________,奉命于危难之间。(诸葛亮《出师表》)

(2)沉舟侧畔千帆过,__________________。(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3)郦道元的《三峡》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只能在正午见日、子夜见月从侧面表现三峡隐天蔽日之势。

(4)建筑本无情,但人有情。如杜甫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以悲天悯人之心,为天下寒士思广厦之庇;张养浩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山坡羊·潼关怀古》)借已化尘土的秦汉宫阙,诉说朝代兴衰变迁。

 

查看答案

古诗文默写。

(1)__________________,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2)春蚕到死丝方尽,____________________。(李商隐《无题》)

(3)陆游在《游山西村》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寓意于困境中漫漫求索,终究会出现豁然开朗的人生境界。

(4)以剑入诗,文人将碧血写成丹青。李白仕途失意,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行路难(其一)》)抒写自己执剑入手却心内茫然的抑郁之感;辛弃疾壮志难酬,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抒写自己醉中观剑,于梦中忆往昔峥嵘岁月的愤懑之感。

 

查看答案

(2018葫芦岛改编)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送儿子去美国留学的前一夜

①母亲显得非常兴奋,她的大儿子要去美国留学了,是村里第一个走出国门留学的人,此刻,她在帮着儿子检查旅行箱,保证儿子带齐了所有该带的物件。

②“儿子,你带针线了吗?我在你包里没看到啊。”

③“没有,妈,带针线干吗?”

④“你衣服要是在那边坏了,好自己补一补嘛。这么重要的东西怎么能够不带过去呢?”

⑤“好吧,你塞进去,但你放了也没用,我不会用的。”

⑥母亲从衣橱里拿出了几团棉线,有黑色的、绿色的、红色的、白色的……她将一团团棉线分别别上一根细针,然后打包好放进了我的行李箱。

⑦“儿子,你行李箱里的布鞋呢?昨晚我给你检查箱子的时候还在,怎么现在不在了?”

⑧“我早上拿出来了,行李箱已经装满东西了,再装就会超重。”行李箱中其实还能装不少东西,只是我不想要这几双土气的布鞋。

⑨“一双鞋能添多少重量?儿子,把鞋都放进去,鞋是我今年春天的时候新做的,棉花也是新采的,肯定保暖,你带过去穿着一定舒服。”

⑩“那就放一双吧,我到美国不会穿布鞋。”

⑪“还有,你要不要带点吃的?我特地到田里捕了不少黄鳝、泥鳅,用陈年的木头锯出的木屑熏好了,要不要放些进去?哦,对了,家里的剁辣椒你最爱吃,在美国不一定有,也带几瓶吧。”

⑫“妈,我不是跟你说了吗?飞机上不允许带吃的,尤其是肉,过海关的时候查得严。”

⑬“那些烘干的长豆角、黄瓜皮、白辣椒和蕨菜总没问题吧?你都塞点,免得没带过去你又后悔。”

⑭去美国那天,我们一家人吃完早餐,围坐在一起聊家常,可是话刚起了个头,却又撂了下来。一家人沉默地坐着,等待从村里进城的汽车。母亲似乎有什么话想和我说,但欲言又止。她再次拉开我行李箱的拉链,简单地查看了一下,又合上了,然后走进厨房,倒了一杯温水,递给我。我摇了摇头,告诉她我已经喝饱了水。“你就不用瞎忙活了,干吗不坐着?”我的语气中带着几丝不耐烦。于是,母亲把水放下,望着窗外晨光照耀下的村落。

⑮村中的汽车站很简单,就是在路边立了一块牌子,牌子旁边是一条很深的水渠,初秋时候菱角刚好成熟,深绿的菱角叶上沾着露水,在清晨的微弱光线下,看起来十分漂亮。一家人提着行李来到汽车站旁。几个乡邻背着锄头在田埂上除草,看着我们一家人都提着行李,就问谁要远行。

⑯“我的大儿子。”母亲的口吻里充满了自豪。她告诉他们,她的儿子要去美国,那个只在电视新闻里听说过的国家。

⑰很快,一辆汽车拖着扬起的灰尘,驶入村中的公路。我朝汽车看了看,而母亲在此刻却将视线移到了我的身上。她想笑,却又有点伤感。

⑱母亲并不知道该说什么,那些动情的离别赠言,她只在电视剧里看过。她笨拙地握住我的手,尽管这个动作在她看来显得那么不自然。我显然也感受到了这份不自然,故意说要去提包,顺手甩开了她的手。母亲大概明白我的意思,于是,她也弯腰去帮我提包。母亲和我就这样提着本可以放在地上的包,静静地等着汽车到站。

⑲“儿子,你还记得菱角是什么味道吗?现在正是采菱角的时候。”母亲指着水渠边的菱角问。

⑳“当然记得呀。这是小时候我们经常吃的零食,怎么会忘了呢?”我笑了笑,“我上次吃菱角还在上大学之前,一转眼已经过去四年多了。”

(21)“你想不想吃几个菱角?美国吃不到。”我点点头,但感觉来不及了。

(22)“你等等我,我这就去弄几个来。”话音还没有落,母亲放下包,朝水渠边跑去。她趴到地上,想用手抓住靠近岸边的菱角叶,可她的手不够长,怎么也够不着。我看了便阻止道:“我下次回来再吃吧。”母亲根本听不进我的话。

(23)乘客已经陆续上了到站的汽车,我一个人站在车门边,看着母亲正努力拔菱角的背影。“妈,算了吧,我上车了。”我喊着。

(24)母亲急了,她站了起来,脱掉鞋子,抓住水渠旁边的草,一点点滑进了水渠。“哗啦!”母亲踩进了水渠的深泥巴里。我听到响声,惊讶地回头,只见母亲在齐胸的泥巴水里走着,碰到水渠里长熟了的菱角便抓进手里,扯掉菱角叶,在水渠里洗了洗,便朝着岸上扔了过来。“儿子,快捡几个大的赶紧上车去。别看我,朝我看干啥?我待会儿回家换身衣服就好了,你快点捡几个菱角上车去!”

(25)我满眼泪水地站在车旁,看着还在水渠中笑着的母亲,我想告诉母亲自己有多么爱她,可是,乡里孩子很少会用“爱”这个字,即便是母子之间。

(26)我不知该和母亲说些什么,捡起菱角,在裤脚擦掉了沾在菱角上的泥巴,用牙齿咬掉了硬壳,把菱角掰成两半,跑到母亲身边,递了一半给她。母亲站在水里接过去咬了一口,我站在岸上咬着带汁的另一半菱角。

1.送儿子去美国留学的前一夜,母亲帮儿子检查旅行箱时具体做了哪些事?

2.选文第⑰段中母亲为什么“想笑”却又有些“伤感”?

3.揣摩选文第⑱段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笨拙地握住我的手,尽管这个动作在她看来显得那么不自然。

4.选文第(23)段中画线句子运用了哪种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5.请品析选文最后一段的妙处。

(拓展设问)

6.(原创)阅读第⑱段画线句,分析其表达效果。于是,她也弯腰去帮我提包。母亲和我就这样提着本可以放在地上的包,静静地等着汽车到站。

7.(原创)母亲为“我”采摘菱角,前文已有伏笔,请将它找出来,并结合前后文分析其作用。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