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表现诗人的chóng ① ...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表现诗人的chóng     ①    A.祟    B.崇)高理想与爱国精神。诗歌分为两部分:前半部分是对历史的回    ②    A. sù  B. shuò),叙述诗人的家世、出身以及辅佐楚王的经历;后半部分书写诗人对未来道路的探索     甲      A.历程      B.里程),通过神游天地寻求真理而不得的陈述,表达对理想的不懈追求。诗人大量运用“香草美人”的比兴手法、    乙    A.琳琅满目       B.丰富多彩)的神话传说和摇曳多姿的艺术想象,     丙      。

1.根据拼音为文中①处选择正确的汉字,为文中②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只填序号)

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文中括号内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分别填入甲、乙处。(只填序号)

______________    乙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三个句子填入文中丙处,排序恰当的一项是(       

①开创了中国浪漫主义诗歌的优良传统

②创作了文采绚烂、结构恢宏的不朽诗篇

③生动表现了抽象的意识和诗人高洁的志趣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②①③ D.③②①

 

1. ①B ②A 2. 甲A 乙B 3.D 【解析】 1. 此题考查学生对字音、字形的掌握情况,对汉字字形的正确书写能力。这就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音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多音字。“崇高”是意思是最高尚的,正确的字形是“崇”,故选B;“回溯”意思是回顾,回忆,“溯”应该读sù,故选A。 2. 选词填空首先要明确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然后再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来分析,可以从使用范围和语意侧重点角度来辨析。 “历程”意思是经历的过程,“里程”指路程,甲处“探索”与“历程”搭配比较恰当,故选A; “琳琅满目”形容各种美好的东西很多(多指书籍或工艺品),“丰富多彩”意思是内容丰富,种类多样,乙处用来修饰“神话传说”,用“丰富多彩”比较恰当,故选B。 3. 此题考查学生排列语序的能力。“生动表现了抽象的意识和诗人高洁的志趣”是对屈原作品《离骚》的直接评价,“创作了文采绚烂、结构恢宏的不朽诗篇”写的是屈原的艺术成就,“开创了中国浪漫主义诗歌的优良传统”揭示其历史意义,正确的顺序为③②①,这是层层递进的关系,故选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他无法理解劳动内涵、珍视劳动价值的根本原因是没有经历过劳动造成的。

B.能否在公众场所保持人与人之间的安全距离,是巩固防疫成果的重要前提。

C.参加庆功会的老科学家们欢聚一堂,兴致勃勃地畅谈祖国航天事业的未来。

D.通过搭建自然资源运营管理平台,使我市实现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平衡。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大道之行也,______________。(《礼记·大道之行也》)

(2)将军百战死,______________。(《木兰诗》)

(3)月下飞天镜,______________。(李白《渡荆门送别》)

(4)北风卷地白草折,______________。(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5)______________,甲光向日金鳞开。(李贺《雁门太守行》)

(6)浩荡离愁白日斜,______________。(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

(7)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中,引用典故表达词人希望被朝廷重用的心愿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论语>十二章》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强调兴趣对学习的重要性。

 

查看答案

(2019原创)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从“读书好”走向“读好书”

①世界读书日前夕,一项阅读调查显示,在半数成年国民更倾向于传统纸质图书阅读时,近一成国民更倾向于“网络在线阅读”,1/3的国民倾向于“手机阅读”。“屏”阅读,已与传统的“平”阅读平分秋色。

②几年前,就有人惊呼,我们已经进入读屏时代,青少年成为被电子屏夺走的一代;更有人简单将读屏与碎片化的浅阅读画上等号,呼吁多读书、少读屏。事实上,无需将读屏和读书割裂,乃至对立起来,不同的人群选择不同的阅读方式,无可非议。“布衣暖,菜根香,诗书滋味长。”有人在纸质书中嗅到了书香,感受到了阅读审美;也有人将视野浓缩于方寸之间,在手指翻飞的滑屏中获取信息,同样找到了阅读的乐趣。在互联网时代,却非要固守黄卷青灯不可,未免显得有些迂腐。

③对于那些互联网原住民来说,他们选择读屏,拥抱更简捷的阅读方式,实则属于阅读本能。而一些人爱读纸质书报刊,也多与阅读习惯有关。双方不妨少一些“洁癖”,多一些接纳。两种阅读方式并存,相得益彰,共同构成了多元化的阅读时代。无论读屏还是读书,要义在“读”。与其纠结于读屏与读书之间的轩轾,不如反身自问:今天我阅读了吗?有人说,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阅读史。读书也好,读屏也罢,唯有热爱阅读,精神才能挺立,深切理解“再卑微的骨头里也有江河”;把阅读当成生活方式,才能腹有诗书气自华。每个人的心怀都是一道河水,多阅读多吸收,方能心灵丰沛,奔流向前。

④对于热爱阅读的人来说,这是一个堪称最丰盛的时代。然而,与过去单一的选择相比,如今“过剩”的选择机会,也让人困惑与惶恐。在五花八门的新书中,什么书才是好书?有作家说,在信息海啸中,读书要会做减法,要学会找“小岛”、找“海床”、找“支点”、找“自己”。诚哉斯言!当前,“读书好”已是社会共识,但得承认,“好读书”和“读好书”仍是需要努力的目标。更堪忧的是,为数不多的阅读时间,往往被营养价值不大的无效信息所裹挟,被缺乏深度的平庸书籍所填塞。于是,我们变得无所不知,却无一精通;我们看似很忙,实则很盲。更有甚的是失去了自我。这愈发证明:读屏时代,更需价值坚守。

⑤蒲松龄尝言:“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就等于把生活中寂寞的辰光换成巨大享受的时刻。把阅读作为一种追求、一种爱好、一种生活方式,这样的人一定拥有开阔的精神版图;建设书香社会,提升全民阅读的品质,这样的国家一定拥有勃勃生机和巨大潜力。

(摘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作者认为应怎样看待“读屏”与“读书”?

3.请结合第④段中画横线的句子,分析其语言的生动之处。

4.本文第⑤段有什么作用?

(拓展提升)

5.文章结尾说“建设书香社会”,请你再为“读书有益”补充一个道理论据。

 

查看答案

(2018河师大附中三模)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因为成熟,所以低头

①生活中,感悟无处不在,哲理时刻在心。喜欢垂钓,经常驱车到城郊,每当路过一片片成熟的稻田时,心中感触颇深,触景生情,突然从心底冒出一句话:稻子熟时头自低。

②在春风乍起的时节,绿油油的稻子昂首挺胸,颇有少年狂气,任凭风的吹拂左右摇摆,好不得意。它曾经历过春的阳光雨露,也曾经历过夏的暴风骤雨,正因为渐渐品味了岁月的沧桑,所以一到秋天,它饱含稻穗的头就悄然低下,那里面充满了智慧和感悟。

③现实中,或许只有当心中充满智慧和爱时,我们才会学着低下头。低下头感激曾被给予的种种恩泽;低下头反思自己的境遇;低下头躲避风雨肆虐……或许有人说低头是懦弱和胆怯,是软骨头。自然法则告诉我们:其实急流勇退,规避锋芒,避实就虚往往可以使你消灾免难,受益匪浅。

④恰当的低头是一种睿智。水是万物中至柔之物,它无形无状,岩石下有其足迹,石缝中有其身影,它甘于低头,善处万物之下,因此睿智的它才会拥有水滴穿石般以柔克刚的力量。倘若我们有水这样能屈能伸的精神,或许我们就能无往而不胜。当我们被一堵墙挡住时,用力推倒它无疑是一种好办法,而绕过它又何尝不是另一种省时省力简单有效的妙招呢?

⑤今天的低头是为了明天的昂首。司马迁遇李陵之祸惨遭宫刑,受尽了精神和肉体上的折磨,他本可以像屈原一样一死了之,来维护固有的尊严,但是他并没有这样做,而是毅然决然地选择活下去。这个痛苦的灵魂用双手叙写悲愤,用智慧创作了“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千古名书《史记》,更是谱写了一曲荡气回肠的千古文化赞歌。他的低头并非是为了能苟延残喘,而是用片刻的“懦弱”换来了不朽的光辉。反观当今社会普遍存在的自杀现象,在遭遇不幸或是不公时,他们为何就不能痛定思痛,冷静思索,趋利避害,选择暂时的低头呢?

⑥明智的低头更是一份成熟。生活在现代都市中,有些所谓的坚强和坚持已经不再具有现实意义了,灵活的变通才是一张通行证,因为睿智的低头是一种达观和开明。当然,这里的变通是基于道德的前提下,不是出卖灵魂和肉体。正如古人所说:人在屋檐下,怎敢不低头。与其坚守一些无谓的尘风旧土,还不如手持通行证来得舒坦、便捷。因为人是万物之灵,正所谓: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⑦适时低下头,与成熟牵手,与睿智做伴,感受水的智慧,体味人生百态。识时务者为俊杰,让我们学着低下头,用智慧开辟一条风平浪静,没有暗礁的航道,让生命之舟躲过狂风暴雨,礁石浅滩,驶向那心驰神往的成功彼岸。

(作者:张兴旺。有删改)

1.用自己的话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

2.理清文章结构,写出本文的论证思路。

3.第⑤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请分析其作用。

4.文章语言不乏生动之处,请结合第③段画线句具体分析其表达效果。

低下头感激曾被给予的种种恩泽;低下头反思自己的境遇;低下头躲避风雨肆虐……

(拓展提升)

5.本文从哪些方面论证了中心论点?

 

查看答案

(2018信阳二模)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非凡皆自“愚处”起

①有位画家用四年工夫画出一幅作品,引起轰动。一位青年人向他请教:“我能一天画一幅画,可卖出它却要一年的时间。”画家对青年说:“你可以试着换一下,用一年时间去画一幅画,看能不能在一天内卖出去。”

②好作品出自反复打磨,凡事亦需拼一番笨功夫。习武之人常说“入门先站三年桩”,如果不能打牢站桩的功底,到头来学到的不过是花拳绣腿。做人做事莫不如此,稳扎稳打,耐心付出,成功才会有可能。如果急于求成,偷懒耍滑,到头来只会一事无成。

③“天下之至诚,能胜天下之至伪;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非凡皆自“愚处”起。不少古人“尚拙”,更在“拙”处建功。清人曾国藩学习上讲求“读书立志,须以困勉之功”,其行事风格被同僚讥笑为“迂拙”。然而在他看来,“凡奇谋至计,总在平实处”。客观说来,“笨拙”的好处在于,不投机取巧,虚心以待事,耐心以经事,遇到困难和矛盾只知扛过去,而决不会绕着走、躲着跑。如此“笨拙”,反而更能打牢基础,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走下去。

④想起一位大学老师的话:“今天的问题,不是知识不够多,而是知识太多;不是不够聪明,而是过于聪明,缺少从愚处做起的踏实精神。”细细想来,但凡各个领域的名家大师,哪个不是靠着守愚尚拙的精神成功的?于敏院士为研究氢弹,甘愿隐姓埋名28年;一代代航天人创造中国载人航天的奇迹,秘诀在于“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

⑤不可否认,时代瞬息万变,机遇稍纵即逝,我们确实需要创新求变、弯道超越。也不是说我们凡事只能使“笨劲”,不能用“巧力”。但必须懂得,走捷径并不等于投机取巧。捷径的获取,靠的是日积月累的能力,而不是挖空心思的妄想;捷径的完成,靠的是持续不断的拼搏奋斗,而不是一劳永逸、一步登天。很多人“一举成名”的背后,是“十年寒窗”的苦功。天底下没有坐享其成的好事,也没有天上掉馅饼的机会,真正的捷径,其实只有苦干这一条。

华罗庚写道:“妙算还从拙中来,愚公智叟两分开。积久方显愚公智,发白才知智叟呆。埋头苦干是第一,熟练生出百巧来。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劳一分才。”硬要把“伪聪明”当作真聪明,不过是真愚夫的做法。做事情,总还是要拿出那么一点“愚劲”、那么几分“拙气”的。

(作者:尉承栋。  有删改)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第①段在文中有何作用?

3.请简要分析本文的论证思路。

4.下面哪一则材料适合作为第④段的论据?请简述理由。

材料一:文学家苏轼屡遭贬谪,仕途受到很大的挫折。在这期间他写过一首《洗儿戏作》:“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 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

材料二: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屠呦呦,为研制防治疟疾的药方,从包括各种植物、动物、矿物在内的2000多种中草药制剂中整理出640种,再从中进行100多个样本的筛选,最终获得青蒿素样本。

(拓展提升)

5.本文第⑥段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