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第18首 登飞来峰(近12年未考) [北宋]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

第18首 登飞来峰(近12年未考)

[北宋]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1.这首诗的前两句展现了一幅怎样的景象?

2.请从写作方法的角度,任选一方面赏析“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3.“不畏浮云遮望眼”中的“不畏”表现了诗人怎样的精神品质?“浮云”这一意象指的是什么?

4.诗人善于把抽象事理寓于具体形象之中,这首诗揭示了哪些人生哲理?

5.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1.一座千寻高的宝塔伫立在飞来峰上,看起来十分壮观。每当雄鸡报晓时,站在高高的宝塔上,就能看见太阳升起的壮美景象。(符合诗意即可。) 2.示例一:“千寻”运用夸张的修辞方法,借写峰上古塔之高,表现了诗人的立足点之高。 示例二: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实写自己登高远望,虚写诗人在高塔上看到旭日东升的辉煌景象,表现了诗人朝气蓬勃、胸怀改革大志、对前途充满信心的情感。(任选一方面,意思对即可。) 3.“不畏”表现了诗人为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而勇往 (共2分) 4.①站得高才能看得远。②掌握了正确的方法,认识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就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就不会被事物的假象所迷惑。③人不能只为眼前的利益,应该放眼大局和长远处。(答出任意两点即可。) 5.①对前途充满信心的豪情。②不畏艰难、立志改革的政治抱负。(意思对即可。) 【解析】 1.无 2.无 3.无 4.无 5.无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第17首 观沧海(近12年未考)

2018全国视野:福建

[东汉]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请你展开合理的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所表现的画面描述出来。

2.“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四句诗中两个“若”字为人称道,请说说好在哪里。

3.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4.(统编课后思考探究)体会这首四言古诗质朴刚健、音调铿锵的特点,想象诗人登山临海的情景,说说你产生了怎样的感觉。

 

查看答案

(2019原创)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淡泊之心自高远

①“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南北朝人慧能的这首偈子,世世代代被人们所传颂。高僧淡泊名利的思想,以一种“世间万物皆空”的意念去面对尘世间的事物,以一种心中静若水,处事波澜不惊的心境去面对外界的诱惑,受到了后人的敬佩和称赞。

②“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淡泊”这个词,在字典里的意思是:不追求,不热衷。“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朗如日月,清如水镜。

③淡泊之心,说着容易,做起来难;尘世繁杂,谁又能真正静心于其中,哭过、笑过、恨过、痛过,不过是一场蹉跎;每个人的背后都有故事,每个人都有不公、难过、愤恨的时候,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处理方式。要经历一些事情,才真正看清人情世故,才真正体会人走茶凉的苦楚,也更坚定了自己的信念和人生的价值。常怀淡泊之心,才能让尘世的种种规划为零,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④真正的淡泊,不是力不能及的无奈,不是心满意足的自赏,更不是碌碌无为者虚伪的自嘲。淡泊,是一种功名利禄,繁华于我如浮云的心境,是一种坚守人生之道的气节。淡泊,抑或是仕道受阻后的醒悟,繁华过后的心归。但无论如何,淡泊者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心永远纯净,目光永远辽远,思维永远清晰,信念永远坚毅。

⑤漫漫人生路,看风起云卷,花开花落,蓦然回首浅浅一笑。守一颗淡泊之心,拥一份淡然之美。一切随心而为,嬉笑怒骂皆自由才是生活的本意,亮化自我心灵,放眼悠悠天地,淡泊之心自然高远。以淡泊之心对待名利,就是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贪如火,不遏则燎原;欲如水,不遏则滔天。”

⑥在人的生命历程中,轰轰烈烈是暂时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平淡中度过。只要怀有淡泊的心境和一生一世永不放弃的追求,就一定能获得生活馈赠的那份幸福和快乐,成功赋予的那份慰藉和乐趣。用一颗淡泊的心,怀着感恩的信念,对父母,对朋友,珍惜生命中的每一天,享受生命中的每一天,豁达地面对人生的得失,保持从容不迫的生活态度。我们所看到的世界,被我们浸染了内心的色彩,如果我们先把内心描绘得五彩缤纷,色彩斑斓,世界就是光明和美好的。

⑦人贵有淡泊之心。有了淡泊之心,面对失败才能不灰心丧气,面对成功才会不骄傲自满,始终保持一种平和淡泊、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有了淡泊之心,才能用一种超然的心态去对待眼前的一切,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做世间功名利禄的奴隶,也不为凡尘中各种烦恼左右,使自己的人生不断升华;有了淡泊之心,我们才能抛开一切名利的束缚,让人性回归本真状态,从而获得心灵的充实、丰富、自由、纯净。

⑧学会淡泊,你就获得了打开幸福之门的钥匙;拥有淡泊,才能体会超然的人生。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阅读文章,简要分析作者为什么说“淡泊之心,说着容易,做起来难”。

3.说说文章开篇引用高僧慧能的一首偈子有什么作用。

4.本文最后一段有什么作用?

5.第⑥段中加点的“大部分”能换成“全部”吗?为什么?请结合上下文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2018衡阳改编)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信息时代更需经典阅读

①信息时代为我们提供了获取信息的便利,世界变得既立体又平面。所谓立体,是指信息的丰富性使我们很容易较为全面地了解事物,使我们处在一个与世界的立体联系之中;所谓平面,是指大家处于同一个平面上,凌驾于人们之上的权威似乎在逐渐消逝。

②对于年轻人来讲,这似乎是一个无所不能的时代,也应该是一个幸福的时代。然而,事实似乎并非如此,普遍的焦虑弥漫在年轻人中间:我想知道一切,我也似乎能够知道一切,但却不知道我应该知道什么——选择的自由,使年轻的朋友们感受到了前辈们从未有过的恐慌。

③网络信息与传统出版业最大的不同,是前者较少受到社会理性的约束和过滤。网络上,越具有个人色彩的东西就越具有吸引力,越容易受到追捧,这样的东西有很大几率是“脾气”,而不是具有深厚时代文化内容的个性。阅读上的羊群效应使人产生从众心理,很多青年人在潜意识里以为通过这种“海量”阅读就可以产生知识和智慧,就可以建立“三观”,但最终,他们得到的却只有空虚和焦虑。

④这时候,基础阅读或者叫经典阅读的重要性就显现出来了。经典是什么,经典就是永不过时的东西,它是人类按照自己的根本利益共同选择下来的文明成果,是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的文化基础。

⑤经典阅读,会在潜移默化中让人习得珍贵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尤其是在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比如读四大名著,孩子首先会为故事所吸引,而这些故事本身,都深深镌刻着中国人在漫长历史过程中总结出来的思维模式和价值观念。故事的演进,会帮助孩子们辨别正邪、建立是非观念,也使他们从中感受到扶危济困、除暴安良的快乐和坚忍不拔的精神,燃起追求正义的热情等等,而这些,都是生活的精神原动力。

⑥如果说小说主要作用于人的思维方式,诗词则直接作用于人的情感模式。比如小儿皆可诵的《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春光美好,生命美好,不能因贪睡而错过,对春光的珍爱与对生命的珍惜已拆解不开,春光与生命,时代与生活是如此让人爱恋,以致使人们不愿放弃片刻的光阴;诗中即使含有一丝丝的伤感,也立刻在这种青春的情绪中蒸腾为对生活与生命的深情感受。爱读这些诗的孩子,一定是热爱生活的。

⑦打个比方,经典阅读带来的思维模式和情感模式,就像是我们大脑的最佳操作系统。越早安装越好,任何时候安装都不算晚。有了这个操作系统,我们就能更从容地面对海量的信息,摆脱喧哗和浮躁,消除恐惧和焦虑,在令人眼花缭乱的世界里沉静下来,知道哪些是要选择的,哪些是可以忽略的,世界因此会变得更加真实和有意义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通读全文,你认为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阅读文章第③自然段,说一说,与传统出版业相比,网络信息具有哪些局限性?

3.(原创)请分析文章第③自然段中“脾气”一词的表达效果。

4.文章第⑤自然段在论证过程中主要使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何作用?

5.结合本文内容和你的阅读经验,谈谈你对第⑦自然段画线句的体会。

 

查看答案

(2019原创)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古诗文背诵:是负担,还是捷径?

①新修订的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增加了古诗文的背诵篇目,由过去的14篇增至72篇。有论者认为,这给学生增加了很大负担。其实,概览之前的语文教育经验,背诵并不能以负担论之,反而有审美享受的作用,甚至可以算一种学习的捷径。

②58篇的增加数量确实较多,但与传统中国语文教育的要求相比,要求背诵的篇目仍然是很少的。在传统语文教育中,学子需要背诵数十万字。唐宋以来,为参加科举考试,考生必须将《论语》《孟子》《左传》等40多万字的典籍全部精读熟背。有些人背诵得更多,如顾炎武、戴震能够将十三经全文背诵,甚至连“注”都能背诵下来。民国时期的一些学者接受的是传统教育,也有出色的背诵功夫。国学大师姜亮夫曾说,他在清华国学院时,同乐会上梁启超、王国维即兴表演节目是背诵古代文学作品,梁启超背诵一大段《桃花扇》,王国维则背诵了《西京赋》。

③传统教育在背诵方面有数千年的探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能够帮助背诵。在传统语文教学中,朗读本身就是多感官参加的活动,需要同时动用眼、口、耳、脑,甚至加上头、身体的动作,这有助于提高背诵的效率。正如俄罗斯教育家乌申斯基指出的:“参与接受某种印象或是一组印象的感觉器官越多,那么,这些印象就会越牢固地在我们的机械的和神经的记忆中扎根,同时也就会越真实地保存在记忆之中,以后回忆起来也会更加容易。”

⑤少年时发挥听觉记忆的作用,能够帮助背诵。少年的一个特点是对声音非常敏感,这使他们能够通过“听”轻松地记住那些语言优美的古诗文。语言学家赵元任回忆儿时的学习情景时也说:“晚上念诗我们都觉得比白天念书轻松一点儿,我觉着也好玩一点儿。我念的是《唐诗三百首》。我哥哥跟姊妹们另外还念《千家诗》跟别的诗集。他们念的诗,我就是没念也渐渐地背得出来了。”他们都是通过“听”,记住了这些作品。

⑥重视最初的记忆,能够帮助背诵。在中国传统语文教学中,背诵量是逐渐加大的。最初的记忆量很小,而且要求学生必须做到滚瓜烂熟,能够不假思索地背诵出来。这些内容在学生的记忆中深深扎根,成为后来背诵相关内容的基础。教育学家、心理学家对此早有研究,如乌申斯基就说:“儿童在学习中所学到的这些最早的形象在他们的记忆中扎根越深,那么,以后的形象也就能够越容易和越巩固地为他们所记住,自然,如果在最早的和以后的形象之间有联系的话。”传统语文教学也是如此。每一次都是要求学生扎扎实实地背诵下来一些句子,这些句子作为“最早的形象”,“在他们的记忆中扎根”,成为后来背诵的基础。中国传统语文教育的一大特点就在这里:老师对学生最初的背诵要求非常严格,必须是记得非常牢靠,这些内容记得牢靠了,以后的记忆就容易了。

⑦从这个视角看新修订的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更能明白,增加古诗文背诵恰恰是为了长远的“轻松”打基础。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论点是怎样提出的?

2.根据内容,把第④段的第一句话补充完整。

3.下面的材料放在文章哪一段最合适?为什么?

美学家朱光潜回忆自己的学习经历时说:“五经之中,我幼时全读的是《书经》《左传》。《诗经》我没正式地读,家塾里有人常在读,我听了多遍,就能成诵大半。于今我记得最熟的经书,除《论语》外,就是听会的一套《诗经》。”

4.从全文来看,结尾段在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

(拓展设问)

5.本文第②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6.请为本文补写一则关于阅读古诗文好处的道理论据。

7.请简述第⑥段的论证思路。

 

查看答案

(2018潍坊改编)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胸存大道自从容

周铁钧

①大道生万物,百态出自然,天地人寰统归大道。《礼记·礼运》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大道不是小道,不是小我;大道是理想信念、天性尊严、国家社稷、百姓黎民。胸存大道,就会处变不惊,淡定从容,蕴含浩然正气,尽展光风霁月。

②“竹林七贤”之一的嵇康因人诬陷,被处极刑。在刑场上,他给来送行的太学生弹奏了古曲《广陵散》。他面琴席坐,神色安详,初起音律幽淡,逐渐沉郁悲愤。弦断音止,嵇康仰天大笑,起身信步走向断头台。他拒绝与司马氏合作,愤世抗俗,用生命维护了高洁傲岸的尊严;他不卑不亢,激昂豪迈,用琴声演绎了一曲大道从容的千古绝响。 东晋时期,北方大部分土地被金人占领,司州主簿祖逖和刘琨两人想要收复北方的领土,他们经常畅谈到深夜,然后听到公鸡打鸣就起床练剑。经过一段时间的刻苦训练,祖逖带兵北伐,收复了黄河以南的大片土地 。因此创下了富有教育意义的成语“闻鸡起舞”。

③苏东坡密州治蝗,徐州抗洪,杭州修堤,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虽屡遭贬谪,九死一生,他依然能在孤独中不断成熟,修得淡泊与宁静。“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这是经过了自省的沉淀、 洗刷了偏激的淡定,是无须声张的厚实、散发光辉的睿智。他于灾难之后重生,宠辱不惊,一心为国家社稷,一心为黎民苍生。

④可见,胸存大道就是信念坚定,爱憎分明;胸存大道就是叩问人生,心系百姓。践行大道,就要不忘初心,始终如一,纵然形势千钧一发,生死攸关,依然如朝阳般喷薄,似苍松般挺拔。自古及今,中华优秀儿女都在用生命和激情诠释着大道从容。

⑤北宋抗金名将岳飞在惨遭迫害、国破家亡时,仍胸怀收复失地、雪耻报国的激昂,这是古代民族英雄气节崇高的大道从容;西南联大师生在山河破碎、颠沛流离时,仍与国家民族共进退,这是现代知识分子救亡图存的大道从容;        。他们的大道从容表现为坚守节操,心存家国,恪尽职守。

⑥普通百姓,或许少有气吞山河的舞台,也没有慷慨悲壮的机遇,但诚实友爱、奉献互助,担家责、 守国法,就是烟火平民的处世大道。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时代,我们唯有胸存大道,才能无所畏惧,勇于担当,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选自《思维与智慧》,有删改)

1.第③段运用的论证方法是什么?论证的分论点是什么?

2.文章第④段在结构上有何作用?请结合全文分析。

3.从下列材料中选取最恰当的一个事例,加以改写,作为论据补到第⑤段横线处。要求:切合文意,与上文句式相似。

①美国拳王阿里,虽备受歧视且曾被判入狱,但他仍积极争取黑人平等,呼吁世界和平。他的座右铭是:“死神面前,我大笑。”

②2015年5月,杨科璋在执行灭火救援任务中,奋勇冲进火海,救出一名幼童,尽到了消防战士的职责,却献出了年仅27岁的生命。

③开国元勋陈毅血战梅岭时,面对重重敌兵,他抖抖军衣,掸掸军帽,安然落笔:“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

(拓展设问)

4.(原创)文章第②段有个事实论据不恰当,请找出来并说明理由。

5.(原创)请简要分析本文的论证思路。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