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
如果说文化是一种教养,那么,母语就是教养的基本功,__①__。一个语言粗鄙的人,我们会立刻断定他没文化;一个语言华而不实的人,我们也可以立刻断定他伪文化。举止上的高贵风度来自平时一丝不苟的训练和自我训练,__②__。不用说写公开发表的文章,哪怕是只写给某一个人看的信,只给自己看的日记,都讲究用词和语法的正确,文风的端正,不肯留下一个不修边幅的句子,如此持之以恒,良好的文字习惯就化作本能了。而这便是文字上的教养,因为教养无非是化作本能的良好习惯罢了。
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内容,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
有人认为,读书太多,容易脱离生活。①______,读书并不是要逃离这个世界,而是要让人拥有平视世界的眼睛,阅读本身就是为了②______。正如哲人所言:“一个人和书籍接触得愈亲密,他便愈加深刻地感到生活的统一,因为他的人格复化了,他不仅用他自己的眼睛观察,而且运用着无数心的眼睛。”既塑造丰盈的内心,又给人以丰富的生活,这恐怕便是阅读之于人生的独特意义。
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
在如今这个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微信代替了书信。①______ ,已似经年的墨迹悄然褪去了,从前那种品一杯清茶、读一封信的慢时光已经成为一种奢侈。中央电视台《信中国》节目,选取近百年来共产党员的书信,通过读信以及讲述书信背后的故事,传递出书信的精神力量。书信,似春风带给我们温暖;书信,似甘霖滋润我们心田;②______。同学们,闲暇的时候,给你的亲人、老师、朋友写封信吧!
第33首
黄鹤楼
[唐]崔颢
(2019全国视野:广西梧州,黑龙江大庆,辽宁朝阳)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1.诗歌中有两个“空”字,请结合诗意进行赏析。
2.“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3.诗人是从哪些方面来写黄鹤楼的?
4.李白登临黄鹤楼曾言:“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细读全诗,简析此诗在写景方面的精妙之处。
5.李白用“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来评价该诗,难道这首诗仅在写景方面有独到之处吗?请说说你的看法。
6.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7.(统编教材思考探究)《黄鹤楼》一诗是怎样将神话传说与眼前景物融为一体的?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第32首
登幽州台歌
[唐]陈子昂
(全国视野:云南曲靖)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1.诗人登上幽州台远眺,产生了怎样的联想?由此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2.试赏析“悠悠”一词的表达效果。
3.如何理解这首诗歌所蕴含的深刻哲理?
第31首
山坡羊·潼关怀古
[元]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1.(2019郑州八中联考)“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出来。
2.“聚”和“怒”两个字用得好,好在哪里?
(变式设问)赏析“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一句中“聚”“怒”二字的作用。
3.作者是如何从“潼关路”联想到朝代兴亡的?
4.曲中“踌躇”一词用得好,请说说好在哪里。
5.联系全文,说说作者为什么而“伤心”。
6.(统编教参设问)如何理解“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它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
7.(统编教参设问)作者是怎样将写景、怀古、议论三者有机结合的?
8.(统编教参设问)反复朗读课文,说说这首散曲根据内容可以分为几层?每层写的是什么?
(鉴赏提升问)
9.同是伤心落泪,“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与“独怆然而涕下”有哪些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