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走进桃花源,看到朵朵含苞待放的桃花,情绪低落的她不禁眉开眼笑了。
B. 一个人如果目空一切,一意孤行,就很容易停滞不前,甚至迷失方向。
C. 相识犹如昨天,离别却又在即,回首逝去的日子,往事浮光掠影,历历在目。
D. 这座古朴与现代相得益彰的老城,将成为中国西部的物流中心和商贸中心。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梅花开在苦寒中,开在秃枝上,没有绿叶相映,特立独行,自荣自美。
B. 我市开展“创建卫生城市”活动以来,市容市貌的变化我是有目共睹的。
C. 今年入夏以来酷暑难熬,这使得原来滞销的空调一下子成了炙手可热的商品。
D. 当前,由人工智能引领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方兴未艾。
(原创)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心灵深处的老屋
梁惠娣
①闲读诗书,竟羡慕起古代的文人来。
②据说,吟出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千古名句的东晋文学家陶渊明,辞官归隐田园,在故乡筑舍种菊,把酒吟诗,过着神仙般的生活;为避“安史之乱”的杜甫,携家入蜀,在成都营建茅屋而居,交游赋诗,写出无数精彩的诗作;自号“稼轩居士”的南宋诗人辛弃疾,曾在江西上饶一带长期闲居,他筑稼轩,种稻田,过着自己无限向往的躬耕田园生活……对于古代文人来说,山水田园无疑是他们的心灵归宿地,我不由想到了我的故乡,想到故乡的老屋,那也是我的心灵归宿地。
③老屋门前有一片竹林,那青皮竹像高挑的仙子,伸出无数绿手臂,长袖善舞,与清风共舞一段动人的舞蹈。竹林一年四季都是蓊郁翠绿的,像一幅永不褪色的画竹图。到了夏天,竹林间筛下一片响脆的蝉唱,堪比天籁。夏夜,打着手电筒到竹林里甚至可以很轻易地捉到竹竿上蜕壳的蝉儿。后来念书时知悉,大画家郑板桥爱竹成癖,无竹不居,留下大量竹画和咏竹诗。大诗人苏东坡则留下“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的名言,才知道竹在中国文人心目中有着如此高尚的地位。于是跑回来审视了一番我那绿竹掩映下的老屋,才发现它是堪与古人媲美的“雅居”了。
④老屋门前的东边,有一棵高大的菠萝树,菠萝树的叶子光滑明亮,母亲常摘来包花生糯米糍粑,那是童年的味道。到了夏季,树上结了菠萝蜜,我就天天盼它们成熟,憧憬着吃那甜美的黄色果肉。
⑤老屋给我很多难忘的记忆。
⑥犹记得小时候的夜晚,关了灯,屋内是密仄仄的黑暗,我经常害怕得睡不着,后来学会了在黑暗中望屋顶的“天窗”。那“天窗”是夜晚唯一的光亮。月光像一匹银色的柔纱,从天窗口垂落下来,给屋里盖上一层梦幻般的乳白色。每晚我望着“天窗”,遥想着天上宫阙,嫦娥玉兔,桂花树与桂花酒……我就这样慢慢沉入梦乡。
⑦最喜欢下雨的日子。
⑧下雨时,雨水顺着屋顶的瓦片流下来,形成珠帘。我常常站在屋檐下看雨帘,看得痴了。有老母鸡带着一群小鸡躲到屋檐下避雨,叽叽喳喳地窃窃私语。这幅老屋“雨中即景”水墨画让人感觉如此安乐祥和。更喜欢的是下雨的夜晚,躺在床上听雨。瓦似乎是专为雨设置的乐器,一旦雨滴接踵而来,瓦的声音就叮叮地奏响了。那声音酷似古筝,清脆且韵味十足,在黑夜里向四面八方弥漫。雨势急,琴声就慷慨激越,如万马奔腾。雨势缓,音乐也跟着弱下去,像怀春的少女在花前低语。雨夜瓦屋听雨,像一曲美妙的天籁,又像一首动听的摇篮曲,这样的夜晚,梦最香甜。
⑨长大后,我离开了家乡,经年行走,越走越远,老屋成了我心灵深处的故乡。在现代生活中沉浮的我们,在房子、车子、票子、孩子的“四子棋”中迷了局,疲于奔命,失眠症、偏头痛症就是这样缠上了我。在异乡,多少个失眠的夜晚,我做梦也想回到故乡的老屋里睡一觉,寻找雨敲屋顶下香甜的美梦。
(选自《思维与智慧》)
1.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写故乡的老屋的?请简要概括。
2.请简要分析文章第③段景物描写的作用。
3.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⑧段中画线句子的妙处。
4.文章最后一段写作者离开家乡,分析其作用。
(模拟题改编)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和生命拉钩
①那时我在医院做阑尾炎手术,五岁的女儿像个小大人似的跑前跑后地照顾我,让疼痛不知不觉地渐渐远离了我。她就像一个小小的太阳,走到哪里,就在哪里点燃一个春天,哪里就会春意盎然,鸟语花香。
②女儿的乖巧使得病房里的每个人都很喜欢她,尤其是邻床的一个老太太,看来是个重病患者,行动很不方便,连说话都很吃力的样子,可是每当看到我的女儿的时候,她的一双眼睛便闪着光亮,跟着她的身影不停地转动。女儿也喜欢她,偷偷跟我说她像死去的奶奶。她常常爬到老人的床上去,缠着她讲故事。老人的故事很好听。但是很显然,她很累,每讲完一个故事,额头上都会沁出一颗颗豆大的汗珠来。但每隔一会儿,她还会把女儿叫过去,接着给她讲故事,她知道这是她唯一可以让孩子坐到她床边的办法。在讲过第5个故事之后,她咯血了。护士一边批评她一边给她按摩,她憨憨地笑着说:“俺只想跟孩子多说会儿话。”
③医生说她的病情非常严重,现在就是靠药物来维持着。当初是一个好心人救了她,把她送到医院来的,她靠拾荒为生,一个亲人都没有,拿不出钱来治病。医院已经为她垫付了2000多元了,医院召开了紧急会议,就是否继续为老人提供无偿治疗展开讨论,最后大多数人都认为那是一个“无底洞”,而医院毕竟不是慈善机构,都同意给老人停药。停药就意味着宣判了她的死刑。在拔掉那些针管之前,几个善良的医生凑钱给她买了新衣服。在给她穿上新衣服的时候,护士们低声和我们说,或许那是她的最后一个夜晚了。她也意识到属于自己的时间已经不多了,她和护士说出了她的心愿。
④谁都没有想到,她最后的心愿竟然是想搂搂我的女儿。连她自己都觉得这个要求是那样“过分”,谁会和一个将死的人躺在一个被窝啊!当医生向我们转达了她的愿望的时候,我们甚至来不及思考就一口回绝了,女儿不明就里,大声嚷嚷着要去,原因是可以听奶奶讲很多很多好听的故事。我完全可以理解一个没有亲人的老人将死的时候那种孤寂,那是比死亡更可怕的黑暗,可是我不能,也不敢让小小的女儿那么小就那么近距离地懂得死亡的含义。我叫家人把孩子领回家,孩子撅着嘴,很不情愿地跟着家人离开了。忽然,她像丢了什么东西似的又跑了回来。她来到老人床边,在老人耳边小声嘀咕着什么,还神秘兮兮地把手伸进老人的被窝里。我们看到,老人微笑着向她点了点头,仿佛她们之间已经达成了某种默契一样。
⑤小小的太阳走掉了,病房里顿时变成了萧瑟的秋天,处处弥散着衰败和哀伤的味道。那个夜里,我很难入睡。我朝老人她那里望过去,借着月光,我看到老人的身子不停地抖动着,但是没有一声痛苦的呻吟,我想她是在死亡的边缘挣扎着吧,却没有一个人,没有一双手可以帮帮她。那个夜晚很平静,没有因为死亡临近一个生命而感到惊惧,窗外的月光反而有些美丽,我不停地在想一个问题:女儿和老人偷偷地说了什么呢?
⑥第二天早晨,护士来给老人把脉,发现老人的脉搏跳动正常,老人还活着,而且呼吸还比前些天顺畅了许多。第三天,老人说她有饿的感觉了。她喝了我的家人为她熬的鸡汤。接下来的几天里,老人一天比一天好了起来,让人不可思议的是,她能自己支撑着坐起来了。这在我们这个医学落后的城市,完全可以称得上是一个奇迹。
⑦一周后,女儿来了,她给老人带来了一个毛茸茸的布娃娃,她说那个布娃娃就是她,让奶奶晚上搂着睡觉,就像搂着她一样。老人的眼睛又开始闪着光亮,跟着她的身影不停地转动。女儿忽然“严肃”了起来,她握住老人的手,当着所有人的面,对我说:“爸爸,我又有奶奶了,我想让奶奶回家去住。”我被这突如其来的“郑重决定”弄了个措手不及。女儿说她离开医院的那天,跟老人许下了一个诺言,她让老人等着她再来。她要给她一个大布娃娃,还要认她做奶奶。“说话就要算数,我们还拉钩了呢,”女儿怕我不同意,强调说:“拉钩,上吊,一百年不许变……”。我使劲地点了点头,眼里含满泪水。为老人,也为我的女儿。
⑧院长听说了女儿和老人拉钩的故事之后,又一次召开了紧急会议,决定尽全力医治老人的病。“就算是为了一个孩子纯真的心愿。”那是院长在会议上说的最后一句话。
⑨老人出院,住到了我们家。女儿终于如愿以偿地睡到了老人的身边,她又缠着老人讲故事了,老人有些累,说明天给你讲两个,把今天的补上。“好,拉钩。”我又听到女儿说:“拉钩,上吊,一百年不许变。”
⑩夜里的时候,我过来给她们盖被子,我看到那双嫩嫩的胖乎乎的小手和那双骨瘦如柴的苍老的手握在了一起,像一幅摄影作品,极尽和谐之美。像这个世界某个地方正在完成的某种仪式,向我暗示着一种生命的真谛:生命需要爱来传递。爱,会让生命生生不息。
1.选文“和生命拉钩”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2.文章两次写到医院对老人的医治问题召开紧急会议,作出了不同的决定。请你概括出医院作出的决定及每次的原因。
(1)第一次:
(2)第二次:
3.赏析下面的句子。
她就像一个小小的太阳,走到哪里,就在哪里点燃一个春天,哪里就会春意盎然,鸟语花香。
4.文章的结尾说,“生命需要爱来传递。爱,会让生命生生不息”请联系文章的内容,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原创)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一个走运的人
秦文君
在我家附近的一个路口,有一株高大茂密的香樟树,粗大苍劲的树干,四面伸长的枝叶,昭示这是一株历经沧桑的百年古树,香樟树的清幽常引人驻足。
香樟树下卧着一个小小的杂货铺。小商铺出售一些糖果、烟草之类的小东西,那些瓶瓶罐罐上没有一点积尘。
女店主是一个端庄美丽的女子,她最喜欢说的一句话是:“真走运啊!”
女店主总是端坐在那里,含笑着招呼客人。闲下来时,她就低下头用丝线编织些小饰物,诸如手链啦、发带啦,随后就挂在店里,有谁喜欢就买走。
最初,我到她的店里,就被她编的一个精巧的笔袋所吸引,淡绿色的,像很娇嫩的草。
“这笔袋就像春的颜色。”我说,“特别美。”
“我真走运,”她的眼里漾起了春光,“遇到了一个知道我心思的人。”
她见我喜欢,随即从桌子下面拿出她编的各种小饰物,我惊讶地发现,整个世界都在她的手上呢:天空的云朵,海上的浪花,草原的骏马,还有那永远开不败的四季花。
我买下了笔袋,也牢牢地记住了这位制作者,也许是受到了她友好的对待,也许是她单纯的眼神,也许是她那句“真走运啊”。
我常会顺道去看看那家杂货店,有时买些东西,有时只是看看。因为在我的生活圈里很少有人认为自己很幸福。有些人在外人看来已经过得相当不错了,但他们本人总觉得还缺点什么,远远谈不上“走运”。
可这店主,多么平凡。她终日坐着,等待人们的光顾,还得一张一张抚平那些乱糟糟的零钱。但就是这个人,每天穿着得体的衣裳,还把头发梳得漂漂亮亮。
有一天中午,我路过后门口,她正在吃午饭,就着开水吃一只大大的糯米团。看见我她笑笑,又说自己真走运,吃到了香甜的团子。
“你该到对面的店里吃一碗热面。”我说,“那才舒服。”可她说,那团子可不是普通的东西,是她的一位老顾客亲手蒸的。那老太太已经八十多岁了,非常健康,还能爬山呢。
“我有这样的朋友,”店主说,“真走运。”
还有一次,我到店里买了她编的发卡,绾头发用的,我说去爬黄山时,用它来盘头发。
她让我归来时替她带一张黄山的风景照。她又说:“真走运啊!”像是恭喜我,又像是在说她分享了这个“走运”。
归来后,我如约前去把我拍摄的最好的一张照片带给她。我还怂恿她,哪天请人照看一下杂货铺,亲自爬上黄山。“有缆车吗?”她问,“真的有?和我想的一样,真幸运啊,要有一天我也能去看看就好了!”
“不必坐缆车,慢慢往上攀,爬上天都峰!”我说。
“是啊!是啊!”她微笑着,沉醉着,“我梦到过。”
后来我搬了住处,好久没有去店里。有一天,我忽然想念起她来,便匆匆赶去。
可到了那,香樟树依旧挺立,却不见了小商铺,也不见了女店主,只有石凳上一住八十多岁的老太太!我惊诧极了,连忙上前打听,老太太说:“搬迁了。”
“那您知道女店主去哪儿了吗?”“不知道。”老太太浑浊的眼里一片黯淡。
“不容易呀,一个下肢瘫痪的女子!”
“谁?”“女店主啊,你不知道?”我瞪大眼睛,张着嘴却说不上话。原来她是个不能行走的女子!她是坐在特制的轮椅上看管小店的!而我,由于她阳光一样的笑容,却从没在意她缺少什么,还怂恿她去登黄山……
一瞬间,歉疚与失落漫上心头。或许今生再难相见了!
夕阳中,历尽沧桑的香樟树依旧高峻挺拔,依旧香远益清,淡淡的幽香沁入心脾。抬头间,那灿烂的笑容似在眼前……
(有删改)
1.小说围绕“我”与女店主的交往,写了四件事。请概括其中两件事。
第一件事:“我”被女店主编织的精巧笔袋所吸引,买下了笔袋。
第二件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件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四件事:“我”送照片给女店主,并怂恿她去登黄山。
2.小说中的女店主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具体内容简要分析。
3.结合语境,品析下列加点词语和画线句子,分析其表达效果。
①我瞪大眼睛,张着嘴却说不上话。
②夕阳中,历尽沧桑的香樟树依旧高峻挺拔,依旧香远益清,淡淡的幽香沁入心脾。抬头间,那灿烂的笑容似在眼前……
4.作者在后文才巧妙地揭示女店主是一个下肢瘫痪的女子,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
(原创)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篱笆也有温暖的回应
汤永海
①表哥开了一家电瓶车店,隔壁是一家卖钢筋的,都是沿街的店铺,店铺面前都有五六米宽的水泥空地,刚好可以摆放各自的货物。每天开张,表哥会把一辆辆崭新的电瓶车,整齐地停放在门口。还别说,挺有广告效应,不时有人来问问、试试,然后中意的就买走了。
②隔壁卖钢筋的更省事,每天只需把店门一提,就算开张了,因为钢筋就堆在门口。遇上要买钢筋的,就按尺寸直接用切割机割好长度,用车拉走。
③一开始,大家也是相安无事,可后来就发现问题了。好几次,有客人买走电瓶车之后,很快就回来退货。一个说,车上有刮擦过的细微痕迹,好几处油漆花了,要求调换,表哥只好答应了;还有几个甚至说电瓶车是二手货,因为打开盖板里面有很多灰尘,碎屑,好说歹说,总算不退货了,又给换了车。表哥想来想去不明白,后来发现这几辆车都停放在靠钢筋店那一边,就明白了:________________。
④其实,两家店之间的场地,是有五十厘米左右的一条小沟的。大家为了充分利用场地,都将各自的货物紧挨在沟边,甚至还会有意往外延伸一点,这条小沟也就日渐狭窄了。后来,又习惯将清扫的垃圾倒进小沟里,小沟已快被填满了。虽然那边的人也是小心翼翼,但钢筋与电瓶车的亲密接触还是时有发生。
⑤表哥觉得为了牢靠一点,还是自己主动来隔离一下。于是,请来水泥工,用砖块在小沟里砌了半人高的篱笆。心想,这总安全了吧。
⑥没想到,第二天,钢筋店老板就不高兴了。叼着根烟,气鼓鼓地说:“咋啦,这地是你的,说隔就隔啦,也不打个招呼。”表哥被噎得一句话都说不出来。本来两家在一起做生意还和和气气的,现在突然就形同陌路。真是鸡犬之声相闻,从此不相往来。
⑦说来也怪,自从砌上篱笆后,生意也明显下降了。原来这道墙,把两家的路给隔断了,许多顾客到这里后都要从外面绕过去,有些不方便。那边钢筋店,有时钢筋太长放不下,索性就搁到篱笆墙上。这道墙就像鱼刺卡在两家的喉咙里,进退不得。
⑧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篱笆莫名就被推倒了。大家谁也不去清理,就让一堆断砖填在小沟里。又过去了一段时间,砖堆里竟然钻出来一些藤蔓,长出片片绿叶。最后,覆盖砖堆的藤蔓竟然还开出了紫色的花朵。
⑨早晨,当表哥将电瓶车推出来时,眼前的景象在他心里狠狠蜇了一下,忍不住停下来好好看看。而对面钢筋店老板,也正笑眯眯朝这边张望。四目相对,都自然地点头打招呼。要知道,这是隔围墙之后,两人第一次打招呼。
⑩中午,当表哥在清理砖堆时,钢筋店老板也凑过来帮忙。
⑪“打算把砖块搬走啦?”钢筋店老板问道。
⑫“没有。”表哥边说边干:“把这花清理出来,然后再砌墙。”
⑬“你——”钢筋店老板有些诧异。
⑭“是砌几个花坛,中间有间隔,这样可好?”
⑮“喔——好,好。”
⑯几天后,两家店中间的小沟里,出现了三个砖砌的花坛,里面不仅有原来的藤蔓花草,还有新买的一些花草,都挤挤挨挨顶着脑袋,张着笑脸。
⑰表哥将电瓶车安心靠在花坛边,钢筋店老板则将长的钢筋伸到花坛的间隔里,更是将切割机远离了花坛。用他的话说,溅出来的铁屑会把花草熏死的。
⑱同样是用来隔离的篱笆,变个样用花儿装点效果就完全不同了。
⑲隔离,并不是拒绝;篱笆,也需要温情。当我们用美丽提醒别人时,也终将得到别人温暖的回应。
(选自《思维与智慧》,有删改)
1.请阅读选文,在表格A、B处填写恰当的词语。
事 件 | 产生的效果 |
同做生意 | 相安无事 |
砌墙隔离 | A |
墙倒花开 | B |
花坛间隔 | 温暖回应 |
2.请结合语境,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对选文第⑯段画线句进行赏析。
里面不仅有原来的藤蔓花草,还有新买的一些花草,都挤挤挨挨顶着脑袋,张着笑脸。
3.请发挥想象,在第③段的横线处补一段话,将表哥明白的内容写出来。
4.文章结尾说“当我们用美丽提醒别人时,也终将得到别人温暖的回应”,你在生活中一定也见到或者经历过这样的美丽提醒,请你用简洁的语言写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