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积累: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工作组成员在“脱贫攻坚战”中直面困难,从不拈轻怕重,为当地老百姓办了许多实事。
B. 禁毒是全民舍生取义的任务,因为毒品危害个人健康,破坏家庭幸福,扰乱社会秩序。
C. 在火车站办理临时身份证明不用再花钱拍照,这项让旅客一文不名的规定值得赞扬。
D. 经过工作人员不知所措的努力,遵义市第二届职工文化艺术节顺利举办,圆满落幕。
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错误的一项( )
A.初春,乍暖还寒。我身着冬装,漫步在广阔的田野,仍觉得不寒而栗。
B.美国挑起贸易战,不择手段地维护其世界霸主地位,引起多国强烈不满。
C.近年来,我市因地制宜,努力打造“一路一景”,城市色彩愈加丰富。
D.一代代革命先驱孜孜以求的强国梦,从未像今天这样距离我们如此之近。
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当代劳动者奋斗在各自领域中,用精益求精的职业品质,彰显着“工匠精神”。
B.漫画往往用让人忍俊不禁的画面暗寓犀利的讽刺,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C.峨眉山的猴子,或相依相偎,或交头接耳,或追逐嬉戏,情态各异,栩栩如生。
D.林清玄在浪漫至真的文字中融入超然的禅趣,创作出的文化散文耐人寻味。
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走进桃花源,看到朵朵含苞待放的桃花,情绪低落的她不禁眉开眼笑了。
B. 一个人如果目空一切,一意孤行,就很容易停滞不前,甚至迷失方向。
C. 相识犹如昨天,离别却又在即,回首逝去的日子,往事浮光掠影,历历在目。
D. 这座古朴与现代相得益彰的老城,将成为中国西部的物流中心和商贸中心。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梅花开在苦寒中,开在秃枝上,没有绿叶相映,特立独行,自荣自美。
B. 我市开展“创建卫生城市”活动以来,市容市貌的变化我是有目共睹的。
C. 今年入夏以来酷暑难熬,这使得原来滞销的空调一下子成了炙手可热的商品。
D. 当前,由人工智能引领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方兴未艾。
(原创)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心灵深处的老屋
梁惠娣
①闲读诗书,竟羡慕起古代的文人来。
②据说,吟出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千古名句的东晋文学家陶渊明,辞官归隐田园,在故乡筑舍种菊,把酒吟诗,过着神仙般的生活;为避“安史之乱”的杜甫,携家入蜀,在成都营建茅屋而居,交游赋诗,写出无数精彩的诗作;自号“稼轩居士”的南宋诗人辛弃疾,曾在江西上饶一带长期闲居,他筑稼轩,种稻田,过着自己无限向往的躬耕田园生活……对于古代文人来说,山水田园无疑是他们的心灵归宿地,我不由想到了我的故乡,想到故乡的老屋,那也是我的心灵归宿地。
③老屋门前有一片竹林,那青皮竹像高挑的仙子,伸出无数绿手臂,长袖善舞,与清风共舞一段动人的舞蹈。竹林一年四季都是蓊郁翠绿的,像一幅永不褪色的画竹图。到了夏天,竹林间筛下一片响脆的蝉唱,堪比天籁。夏夜,打着手电筒到竹林里甚至可以很轻易地捉到竹竿上蜕壳的蝉儿。后来念书时知悉,大画家郑板桥爱竹成癖,无竹不居,留下大量竹画和咏竹诗。大诗人苏东坡则留下“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的名言,才知道竹在中国文人心目中有着如此高尚的地位。于是跑回来审视了一番我那绿竹掩映下的老屋,才发现它是堪与古人媲美的“雅居”了。
④老屋门前的东边,有一棵高大的菠萝树,菠萝树的叶子光滑明亮,母亲常摘来包花生糯米糍粑,那是童年的味道。到了夏季,树上结了菠萝蜜,我就天天盼它们成熟,憧憬着吃那甜美的黄色果肉。
⑤老屋给我很多难忘的记忆。
⑥犹记得小时候的夜晚,关了灯,屋内是密仄仄的黑暗,我经常害怕得睡不着,后来学会了在黑暗中望屋顶的“天窗”。那“天窗”是夜晚唯一的光亮。月光像一匹银色的柔纱,从天窗口垂落下来,给屋里盖上一层梦幻般的乳白色。每晚我望着“天窗”,遥想着天上宫阙,嫦娥玉兔,桂花树与桂花酒……我就这样慢慢沉入梦乡。
⑦最喜欢下雨的日子。
⑧下雨时,雨水顺着屋顶的瓦片流下来,形成珠帘。我常常站在屋檐下看雨帘,看得痴了。有老母鸡带着一群小鸡躲到屋檐下避雨,叽叽喳喳地窃窃私语。这幅老屋“雨中即景”水墨画让人感觉如此安乐祥和。更喜欢的是下雨的夜晚,躺在床上听雨。瓦似乎是专为雨设置的乐器,一旦雨滴接踵而来,瓦的声音就叮叮地奏响了。那声音酷似古筝,清脆且韵味十足,在黑夜里向四面八方弥漫。雨势急,琴声就慷慨激越,如万马奔腾。雨势缓,音乐也跟着弱下去,像怀春的少女在花前低语。雨夜瓦屋听雨,像一曲美妙的天籁,又像一首动听的摇篮曲,这样的夜晚,梦最香甜。
⑨长大后,我离开了家乡,经年行走,越走越远,老屋成了我心灵深处的故乡。在现代生活中沉浮的我们,在房子、车子、票子、孩子的“四子棋”中迷了局,疲于奔命,失眠症、偏头痛症就是这样缠上了我。在异乡,多少个失眠的夜晚,我做梦也想回到故乡的老屋里睡一觉,寻找雨敲屋顶下香甜的美梦。
(选自《思维与智慧》)
1.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写故乡的老屋的?请简要概括。
2.请简要分析文章第③段景物描写的作用。
3.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⑧段中画线句子的妙处。
4.文章最后一段写作者离开家乡,分析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