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生命的姿态
①论南方北方,川泽高原,哪里少得了柳。
②许多树木都是择水土而栖,柳树却不,随便在哪里插一枝,便会扎下根,稳住身,生长出一树繁茂来。正所谓“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就是这么随性,没有什么比释放生命更重要。
③其实柳是怀着小女儿心思的,敏感又多情。当第一缕春风轻轻吹过,柳便察觉了,悄悄探出嫩生生的小嘴,啄破冬的灰暗。很快的,其他树还懵懂着,柳叶却已由鹅黄转为嫩绿,在早春的风里舞蹁跹了。从树旁走过,柳枝会轻抚你的脸,或牵你的衣袖,温情款款,欲语还休。
④古代的文人墨客大都喜柳,咏柳诗俯拾皆是。“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贺知章的名句从小一直吟咏至今,但总觉得诗句过于浓丽奢华,远没有杜甫的“隔户杨柳弱袅袅,恰似十五女儿腰”来得自然清新,似一位可爱的邻家小妹,正倚着柴扉,回眸浅笑,使得诗人可以放下忧国忧民的沉重心怀,与小柳语笑嫣嫣,轻松一回。而杜牧的“含烟一株柳,拂地摇风久,佳人不忍折,怅望回纤手。” 也别有况味。佳人的愁思与柳的纤柔两相呼应,不免惺惺相惜,你孤独,我也孤独,既互相懂得,又怎忍心折你一枝?
⑤柳与“留”谐音,在古代,离别友人,要折柳相赠,表达依依不舍之情。“灞柳风雪扑满面”是“长安八景”之一,一条灞水,一道河堤,堤岸绿柳婆娑,一树挨着一树,每年阳春三月,绿柳杨花,柳絮犹如风雪扑面,令人迷醉,这里便是古人折柳赠友之地。送君送到灞桥头,长亭离别徒奈何,那么就折一枝柳吧,带着友人的一片心意,即使远去天涯,人生也不寂寞。
⑥不过杭州西湖边的垂柳才是最具风情的,枝叶分披,青丝缕缕,是一位南国女子在临水照影,对镜梳妆。湖岸边一树桃花一树柳,柳绿配桃红,是很绝妙的场景。
⑦以为柳就是这般纤柔、娇弱,媚态丛生了。其实错了。
⑧如果你去过陕北,一定会见到那触目惊心的场景:一棵棵柳树,被拦头砍去树冠,只留下半截身子,在黄土风沙中挺立,而断顶处,又有新的枝条蓬蓬勃勃生长出来,这就是“断头柳”。
⑨黄土高原土地贫瘠,干旱少雨,没有多少养分可供一棵高大的树木存活,而大西北风狂沙暴,如云的树冠也极易被摧毁。因此,即使从不挑剔生存环境的柳树,人们也只能在它长到一定高度和粗细时忍痛砍去其顶部。而这种断头居然不会影响柳树的生命,来年春天,柳树依然会在断头处长出无数新的枝条来。
⑩看这些断头柳,虽然还是柳的样貌,却已改变了生存姿态,柳枝不再倒垂,而是直插天空,像一只只昂扬的手臂,在勇敢地迎接阳光,迎接风雨,迎接一切考验。
⑪如果能够生存,砍断头颅又何妨!只要心不死,生命依然在。面对残酷的生存环境,选择死可以逃避,选择生,就要直面困厄。那么,为了能给贫弱的土地一点希望,砍去我的头颅吧,那只是生命的一场仪式,那将是一次新生!
⑫当粗老的树干一年年捧出新鲜的柳枝,似在诉说一个不老的神话。远古的刑天被天帝砍去头颅,仍然以乳为目,以脐为口,挥舞着斧子勇敢战斗。断头柳也附着了刑天的意志,即使没有头颅,也要直面风沙,顽强抗争下去。壮心不已,生命不止。纵然老到枯朽,只剩残桩断枝,只要春天一到,依然要倾尽全力,捧出一丛新绿来。
⑬只是一株柳啊,柔弱与刚强竟可以集于一身,和谐共生。如果需要,它可以柔情似水;如果需要,它可以刚烈凛然。生为一棵树,就要活出树的精神、树的尊严,就要为这世界撑起一片绿荫。
(文章有删改)
1.结合全文,说说文章突出了柳的哪些特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2.结合全文内容,分析第⑦段在文中的作用。
3.请从修辞和写法角度赏析第③段画横线的句子。
4.文章最后一句“生为一棵树,就要活出树的精神、树的尊严,就要为这世界撑起一片绿荫。”应如何理解?
(原创)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故乡的槐树
王琪
①我从小就喜欢槐树。那些生长在我家房前屋后、沟渠路畔、山间沟岔的槐树,就像我身边那些朴素的亲人、熟悉的朋友和尊敬的师长,长久地驻扎在我心底,伴随了我几十载的风雨人生,不离不弃,无怨无悔。
②春风吹来后,杨与柳都已翠叶青青,桃与杏也是繁华似火,但槐树却像那些阅尽千帆的智者,饱经沧桑的老者,从容不迫,淡定沉着。直到清明之后,它才睁开睡意朦胧的风眼,慢吞吞地爆出米般大小的嫩芽,挂一层星星点点的隐绿。一眨眼,浓香馥郁的槐花,像约好了似的,在一夜之间全都开放了,村里村外,山上山下,花影满天,花香满怀。那时生活艰难,时值青黄不接,村中的老人、孩子和妇女,就会纷纷出动,到槐林里采槐花。往往散学后,我们一帮顽童,就背着不多的几本课本,飞奔到河湾里或大滩山的槐林里,每人占一棵树,也不怕尖锐的刺,滋溜滋溜爬到树上,摘一把槐花,塞进嘴里,咯吱咯吱大嚼,又甜又香,轻轻咽下,腹也饱了,心也香了。生吃够了,就摘上一书包带回家。第二天就会吃到槐花饼、槐花糕之类的槐花美食了。在那个艰难的岁月中,槐花给予了我们生活最好的馈赠。
③轰轰烈烈的槐花槐香,给了我一个华丽而盛大的春天。而郁郁葱葱的槐枝槐叶,又给了我一个凉爽而惬意的夏日。槐花落后,槐树枝繁叶茂,巍巍然一派生机勃发。骄阳下如华盖蔽日,烈焰下送来阵阵清风。那些收割麦子的农民,寻一片田间地头的槐荫,歇乏趁凉。村庄里做女红的妇人们,在村头的老槐下,一边东家长、李家短的说长道短,一边手不停挥的飞针走线。而我和伙伴们常常在我家的槐树下,跳房子、打翻翻、荡秋千。闪闪摇摇的秋千,如闪闪摇摇的岁月,摇醒了多少儿时的梦想,又摇来了几多人生的风雨。
④槐树给了我一春的香,一夏的荫。到了秋日,又给了我一季的绿。那细碎稠密的槐叶,在秋阳的照耀下,碧绿晶莹,沉静若水。忽一日,秋风乍起,秋霜乍落,槐树们又晾开了它季节的艳装,曾经碧绿的槐叶,又以一种金黄的色调,向人们展示它生命的另一种辉煌。仿佛一夜之间,它们就痛痛快快、利利索索地离开了枝头,扑向大地,绝不拖泥带水,毫不优柔寡断,有如西北汉子一样大气豪迈。扫落叶的女人们,早早就来到一排又一排的槐树下,用长长的扫帚,扫一地落叶。唰唰的扫帚声,划破了地上的薄霜,也划破了黎明的宁静。那一堆堆黄色的树叶,就是一家人一个季节的温暖。
⑤冬日的槐树,则是别一样景致,别一样风情。槐叶尽落,独立天涯。如骨槐木,迎风斗雪,如针槐刺,傲视苍穹。横岭之上,一排排槐树,如一排排哨兵,守望山村;庭院之侧,一株株槐树,如一位位亲人,温暖故人。寒流来袭时,不露畏难之意;风雪相欺时,不诉消沉之音。倔强而孤独,自信而洒脱。槐枝秃时,鸟巢如拳,遥挂天际,显露生命真意;大雪过后,絮雪附枝,银光璀璨,真如槐花盛开。
⑥走过四季的槐树,犹如一幅走过四季的图画,每每回望,都会有一种感动,都会有一份思念。如今又是槐花盛开的季节,我走在古城的街道,左手是匆匆脚步,滚滚红尘,右手是一树新槐,无边春色。我又想起了故乡亲人,故乡的人事。然而,“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那天晚上,我在梦中听见了故乡槐花绽放的声音。
(选自《华夏散文》,有节选)
1.请根据文章内容简要概括槐树一年四季带给人的感动之处。
春天:
夏天:
秋天:
冬天:
2.请从修辞角度,赏析第②段和第⑤段画线句的表达效果。
(1)直到清明之后,它才睁开睡意朦胧的风眼,慢吞吞地爆出米般大小的嫩芽,挂一层星星点点的隐绿。
(2)横岭之上,一排排槐树,如一排排哨兵,守望山村;庭院之侧,一株株槐树,如一位位亲人,温暖故人。
3.文章第③段画波浪线的句子在全文中有怎样的作用?请结合文章内容作简要分析。
4.分析“故乡的槐树”都有哪些品质?
(原创)阅读下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我的外婆桥
王瑞
① 摇啊摇,摇啊摇,摇到外婆桥,外婆叫我好宝宝,外婆给我吃糕糕……”
②这首童谣,让我想起了我的“外婆桥”和我那年迈的外婆!泪水划过深夜,我仿佛看见外婆正提着篮子徘徊在那小桥头,张望着我们每次回家的小路……
③记得小时候,我们姊妹几个最爱去河对岸的外婆家玩,尤其过年时给外婆拜年最热闹。按习俗,每年正月初二出嫁的女儿要回娘家,母亲和两个姨,我们三家人常一同前往。十几个人提着拜年礼品有说有笑,不多时就来到我的“外婆桥”。这座桥用几根粗木头搭成,之所以亲切地唤它“外婆桥”,是因桥那头就是外婆家。我们排着队,小心翼翼地走在桥上,虽然有些怕,但又很开心,总要忍不住在桥上多走两个来回。过了桥,远远就瞧见外婆已站在院口迎我们,脸上露出笑容。未等大伙进屋,她便忙活起来,糖、瓜子、压岁钱一个劲地往我们兜里塞,又是白糖水又是茶水,一转身工夫她又钻进厨房给我们做好吃的。那时外婆身体还算硬朗,儿孙们回来她总是进进出出,忙得不亦乐乎。母亲和姨去帮外婆张罗饭,我们就在院子放炮、嬉闹……回忆里,外婆家的院子总是充满了欢乐、温暖……
④外婆今年85岁了,在我心里,她是像桥一样坚实、朴实的老人!外爷去世早,外婆硬是用瘦弱的肩膀、勤劳的双手撑起了贫寒的家,拉扯大九个儿女,还拼了命地把每个娃送进学校念书,让他们学知识。母亲也像当年的外婆一样靠她的坚毅、勤劳供养我和弟弟上学。我想,这是良好家风的延续,是爱的传递,从外婆、母亲、我,再到我的孩子,好家风就像一座更加坚实的“桥”,把我们一代代紧紧连起来。
⑤几年前移民搬迁,村里人都在新村盖了新房,舅舅要接外婆一起搬进新房,外婆说什么都不去。她总是说,人老了,偏就舍不得离开自己的老窝;人老了还能动,就不愿给儿女添一点麻烦。以前我总觉得外婆可怜,本该儿孙绕膝,尽享天伦,如今却孤身一人。今夜,我似乎突然懂了,外婆就是一座“桥”,是我们这个家的“桥”,也是中华好传统代代相传的“桥”。有她在,儿女们不管走得多远、飞得多高,总可以通过这座桥找到回家的方向。
⑥今夜在梦里,我看到了一位老人守着一个农家小院、三间土屋、几个蜂箱,步履蹒跚,提水、煮饭、砍柴、烧炕,那是我的外婆。我站在“外婆桥”头,大声呼喊着“外婆!外婆!……”她笑着答应着,蹒跚地走向我,手里还拿着那只磨得发亮的小木凳招呼我坐,桌上还有一杯白糖水……有妈在,家就在;有外婆在,我的“外婆桥”就在。忘不了的是至爱的亲人,离不开的是魂牵梦绕的故土,戒不掉的是每一次踏过“外婆桥”时眼角的热泪……
1.文章围绕“外婆”讲述了哪几件事情?请简要概括。
2.结合语境,理解下面两个句子的含意。
(1)好家风就像一座更加坚实的“桥”,把我们一代代紧紧连起来。
(2)外婆就是一座“桥”,是我们这个家的“桥”,也是中华好传统代代相传的“桥”。
3.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外婆桥”在文中的作用。
4.文中的外婆是怎样的一个人?请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
(原创)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大山行孝记
郭文斌
①我儿子叫大山。知道我喜欢吃榴梿,他会不时买一个,自己却只尝一口,然后就再不动勺子,凭你怎么动员。“对我来说,觉得吃一口和很多口是一样的,都是那个味道,后面的都是重复。”
②妻说,上幼儿园时,姥爷姥姥到县城,儿子回来从兜里掏出两块蛋糕,说,这是阿(我)给阿姥爷姥姥的。姥姥闪着泪花说,这么大的一点人儿,咋想起来的,知道给姥爷姥姥留着吃。妻说,儿子把两块蛋糕装回来,意味着一顿没有吃主食。妻说,每逢发了新鲜的东西,儿子都要装回来让她尝,虽然每次都要挨她一顿训斥,但他老是“旧病复发”。
③在儿子身上,我真切地体会到了什么是“顺”。小学三年级时,亲戚把给妻还的钱放在棉衣夹层让孩子从老家带过来,但妻翻遍衣服也没有找见。我便断定是儿子拿了。妻说从未发现儿子有此毛病,平时花一块钱,都是向她要的,如果不给,绝不自己动手取。但我那天感觉儿子神态有点不对。就举起竹竿,让儿子说实话。儿子的眼泪夺眶而出,但我的竿子还是下去了,心想在品德教育上不能手软。不想在我抽第二下时,儿子突然止了哭声,说,你说是我就是我吧,要打要杀由你吧。然后转过身去,坐在桌前写作业,把后背给我,意思是,本人没时间正面奉陪。我手中的竹竿就尴尬在空中。晚上,妻在亲戚家孩子的鞋子里找到了钱,我才知冤枉了儿子。十分不安,默默站在儿子身后,看着他脖颈里红肿着两绺,心里很难过。想说一声对不起,却无论如何出不得口,就温了一块毛巾,敷在他脖子上,算是道歉。
④去上大学那天,表哥表姐来送行,他拉了行李箱都要出门了,却掉转身,把我和妻叫到卧室,关上门,让我们并排坐在床上。我说,干吗啊?寻思间,他已经跪在地上,说,爸,妈,儿子给你们磕个头。起身磕第二个时,眼里已经含满泪水。送走儿子,我回到电脑前,想写一段文字,但好长时间,却不知写什么。儿子用三叩首表达了他想表达的,我却无法用文字表达我想表达的。但我分明听到心里有一个声音在说,从今天开始,做一个好父亲。
⑤一度时间,我的写作有些背离方向,他就提醒我,钱这个东西,只不过是银行账户上的一串数字,说有就有,说无就无,手头宽余了日子可以过舒适一些,不宽余了日子可以过清淡一些,不必为了挣稿费降低写作格调,说得我心里一震。为此,他的生活会更加“吝啬”。一次,我在北京出差,正好遇到他放假,他就邀请我一起坐火车回,但是已经买不上票,我就让他退掉火车票,和我同坐飞机回,他说什么都不干,说,等我啥时能挣来飞机票的钱再坐飞机。和他一起出门,没有赶急的事,你就别想打的,要么坐公交,要么步行。
⑥一次回老家,晚上哥安排我单独睡一屋,因为我的瞌睡轻,怕人惊动。不想儿子悄悄跟过来说,你应该和我爷爷奶奶睡,一年睡不了几次。我说,你爷爷打鼾。他说,那也没关系,听爷爷打一晚上鼾也挺好,不然将来您老会后悔的。觉得有道理,遂去父母身边睡。果然睡不着,但听着父亲平添了许多老态的鼾声,就更加佩服儿子……
⑦曾有朋友问我,怎么老是那么知足?我说,儿子已经把我的心装满,又有何求?
⑧也有朋友问我,怎么听不到你的抱怨?我说,此生已经拥有这样的儿子,又有何怨?
(选自《散文海外版》,有删改)
1.联系全文,分条概述文章从哪几方面写了儿子的“行孝”。
2.结合语境,理解下面两个句子的含意。
(1)想说一声对不起,却无论如何出不得口,就温了一块毛巾,敷在他脖子上,算是道歉。
(2)起身磕第二个时,眼里已经含满泪水。
3.“大山”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简要分析。
4.第⑦⑧段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以此结尾有怎样的表达作用?
(原创)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窗外街景
满志远
①工地上的人都说,嘎子日后保准会有出息。论身板,铁塔似的,看那胳膊腿儿的肌肉块,有棱有角的,脱光了,绝不亚于健美比赛的那些人,没准儿,会惹来一大帮的俊妞俏媳妇。嘎子不爱听这话,总是脸一红,把头一扭,低声说一句:俗气!但他爱听那些人说他聪明,说他垒砖砌角,是整个工地一流的。干起活来,干净利索,削萝卜似的,咔嚓咔嚓的。可是眼下,他却在医院的病榻上,痛苦绝望地躺着。他累极了,扯着嗓子喊了一整天了。“我要眼睛,我要眼睛,我不能没有眼睛……”。他清楚记得,他从施工的楼上掉了下来,于是一阵昏迷,眼睛就什么也看不见了。
②在疼痛中,他隐约听见临床的病友嘴里不知道在嘟囔着什么,或者在讲述着什么。过了好长时间,疼痛疲乏让他安静下来。他这才听清这是一位老人的声音。“窗外,这街景太美了。可以说是如诗如画的。那灯光,那么多颜色,一转一旋的,好迷离呀。比我做的梦还好看呢。那桥儿,真是桥儿,宽敞光滑。跑着那么多的车,像条长龙一般,扭起来,蜿蜒起来,就是街上的狮子舞啊……”嘎子听着,他的眼睛里就闪出这些景象,渐渐地,他于这些景象的幻影里睡去了。
③第二天早上,他还没有完全醒来,就听老人又絮叨起来。“哇塞,这太阳才叫太阳呢,比苹果还红,比刚摘的大柿子还新鲜。那一个个的小轿车,亮亮堂堂的,我要是年轻,肯定买一辆。那白云,白雪似地,飘飘悠悠的,真自在,还美滋滋的呢。哦,天上还跑着飞机呢,是个客机,哪天我一定去坐一把,享受享受……”嘎子在老人的絮叨里,幻影迭出,想象着老人絮叨出的那些美丽的景致。可是,这一切,几乎和我无缘。我的眼睛什么也看不见哪。他这么一想,立刻像杀猪似地猛来一嗓子,大声地嚎叫起来:“你不要说了!敢情你有眼睛了,你少刺激我!我恨你——”
④老人被他这么一吼,真的就什么也不说了,只是长长地叹息了一声。于是,病房死一样的沉寂起来,死一样地黑暗。也不知过了几天,过了多久,黑暗魔鬼那般死死地缠绕着他,让他每天都在黑暗里愣愣的,怔怔的。叫他一阵一阵地惧怕着。面前总是闪出张牙舞爪的人头像,就像庙里的凶神恶煞来抓他来了似的。梦里不时地被吓醒。他需要老人的絮叨,需要老人的声音。于是,老人又开始了他的絮叨。“那月亮,那么圆,那么亮。那星星,一眨一眨的,就是你们的眼睛啊,你们都快看见了。我祝福你们。小伙子,你也快看见了,白天大夫都说了……”嘎子听着,慢慢地进入了一个甜美的梦乡。
⑤就这样,老人每天都绘声绘色地絮叨着窗外的景色。记不起过了多少时日,嘎子终于迎来了喜悦的时刻,缠在他眼睛上的那层厚厚的白色纱布,被护士一点一点地拆了下来。他看见了,隐约之中看见了护士对他微笑的面孔,接着,看见了病榻,看见了医生,看见了那扇敞开了的大窗户。此刻,他哭了,转瞬又笑了。他猛地想起那位絮叨的邻床的老人。老人在病榻上侧然而坐,满头的白发,苍皱的背影,他正远眺着窗外的风景。嘎子走过去,用他那棱角分明的双臂拥抱老人。“谢谢你老人家,是你的絮叨帮了我,是你的祝福帮了我。我现在什么都看见了!”可是,就在这一瞬间,他发现这个老人的眼睛里,白白的凹陷着,是一片枯涩。他惊呆了,傻了,不知所措了。原来老人双目失明了,而且没有希望能够治好。他的眼睛一瞥,又看见了老人念叨的窗外。他凑上去细瞅,窗外什么也没有,只是一片空旷的野地……
1.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第②③段的主要内容。
2.结合全文内容,分析第①段在文中的作用。
3.选文第③段中嘎子“大声地嚎叫起来:‘你不要说了!敢情你有眼睛了……’”与第④段中“于是,老人又开始了他的絮叨”这两句话是否矛盾?为什么?
4.赏析第⑤段画横线的句子,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分析表达效果。
(原创)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大先生
赵威
①先生姓凌,有绝活儿,能把戏里的场景搬到木头上,一块巴掌大的破木板,只需半炷香的工夫,就能让人瞧明白刻的是“桃园三结义”还是“三英战吕布”。所以凌先生起初是凌木匠。
②凌木匠不是本地人,早年间逃荒来的。凌木匠来到村里的日子,是那年冬天日头最短的时候。北风裹挟着雪片,在空中横扫。风雪中,先是一根打狗棍进了三叔家的院门,继而是一个身影,像用那根棍子挑进来的,破衣旧絮,褡裢挂在肩头,趿拉着一双单布鞋的脚,有一只似乎受了伤,缠着破布条。正在院里喂鸡的三婶,委实被吓着了,以为大白天撞到鬼。刚要喊人,“鬼”却先开口,怯生生地道:“大娘啊,给口水喝吧。”三婶仔细一瞧,只见他端着搪瓷缸子的手捂在胸口,声音就是从那里发出来的。三叔三婶看他可怜,天又冷,给了他吃的,又留他在磨坊里过夜。凌木匠望着三叔三婶,眼睛变得浑浊了。天亮后,他见磨坊里堆着打磨了一半的木料,知道这家要盖房。就对三叔说,他会做木工,可以帮忙。三叔寻思,正好雇的木匠有事,就让他试试吧。没想到,凌木匠的手艺精得很,不但会做门窗,还会木雕,窗棂花饰、门簪颂语,好看极了。就这样,他留在了我们村,经常帮村里人做木工活,成了远近闻名的凌木匠。
③后来,村里人又知他不光有好手艺,还装着一肚子墨水。嘿,正好村里小学缺个先生。于是,他就成了凌先生。“手艺人”在村里人口中格外尊贵,而凌先生的尊贵,一部分来自他的手艺。一部分来自肚子里的墨水。因此,“手艺人”和“先生”似乎都配不上凌先生了,村里人便称他为“大先生”。
④大先生活儿细,字儿好,闷头做活儿可以,写信作文也行,只是嘴太笨,肚子里的学问也便像茶壶里的饺子,倒不出来。而大先生就是理儿多,不光要讲个“知其然”,还要讲个“知其所以然”,可是越讲我们越糊涂。渐渐地,他就不受娃们待见,娃们老是捉弄他。
⑤大先生喜欢讲唐诗,尤其是李白的诗。“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大先生说李白的床不是床,而是井栏。说这话时,身为木匠的大先生显得颇有把握。我们却哄堂大笑,床就是床,怎么可能是井栏呢?每次我们一笑,他就一窘,提高了嗓门,说:“你们想想,床在屋里,窗户是木头的,还贴着纸,哪会看得见月光?在院子里,就着月光,看到井栏,才会思乡,背井离乡嘛!”
⑥讲到这里,他突然停住了,扭头望着窗外,我们也停止了议论,只有窗外不知谁家的羊在不知趣地叫着。大先生陷入沉思,眼睛变得浑浊。然后,他又扭过头来,说:“这是思归之辞也!”教室里又是一片笑声:“‘死鬼之词’,大先生骂李白是个死鬼哩……”不知从哪儿冒出来的灵感,我站起来说了一句:“就是想家了嘛!”大先生点点头,念叨了一句:“孺子可教也。”
⑦农特撤点并校后,大先生也退了。教了几十年的书,一下子闲下来,不知所措,于是,他又拾起了木匠活儿。让他意想不到的是,国家针对民办教师的新政策出台后,给他补上了退休待遇。头次领工资,他就跑到支书家里,说:“我教书时,每月不到300块,现在不教了,怎么还拿3000块呢?不能白拿这钱。”支书命令道:“国家的政策,拿着!”大先生的眼睛又变得浑浊起来。
⑧后来,大先生用每月领到的钱设了助学金,村里谁家的孩子考上大学,他就赞助一笔。直到有一天,他心满意足地躺进自己打制的棺材。
⑨大先生死的那天,我特地查了《辞海》,其中一条写:“床,井上围栏。”
(选自《人民日报》)
1.结合文章内容,在表格中填入恰当的内容。
称谓 | 用四个字概括评价 | 事例 |
凌木匠 | A | B |
凌先生 | 不善言辞 | 嘴太笨,越讲越糊涂,化简单为复杂 |
2.第②段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人物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3.结合全文内容,分析第③段在文中的作用。
4.大先生是个怎样的人,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