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名校模拟题改编)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书院清池 李方洛 ①乡野之间有许多池...

(名校模拟题改编)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书院清池

李方洛

①乡野之间有许多池塘,它们那天然的野趣,常引人驻足留连,特别是久住尘嚣的人,天天囚禁在鸽笼般的居室,几乎不知池塘为何物,自然更愿一唐春水或秋水照亮他们蒙尘的眼睛。我喜爱乡野的池塘,然而,我最珍爱的,是岳麓书院的那一方清池。每隔一段日子,我就要渡湘江而西,去它的身边小坐。

②我来时正是夏日午后,池周高树上的夏蝉正在操练那古老而常新的乐曲。唐代虞世南是它们的知音,只是不知它们懂不懂得他所写的“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的名句?除了年复一年的蝉声,就是终年不断的水声了。清池的身后就是岳麓山,山上百泉奔赴,潺潺的流水汇成了这永不干涸的一汪碧池。如一匹软缎的清池,水面上本来绿得一无所有,但池的对称两角,却有两丛夏荷绣出几铢青钱、数枝碧玉和几盏荷花。那红花是碧水也浇不灭的火焰,它会从夏日一直烧到秋深。要等到来过长沙的李商隐“留得残荷听雨声”的那一声喟叹,才会将它吹熄。红荷碧水,这本来已经动人心目了,但不时还有白蝴蝶和黄蜻蜓飞来,它们肯定是在说:这是一幅印象派的明丽水彩,怎么不让我们也来着色?

③书院清池的美使我倾心,它的静也令我徘徊。清泉之侧是学院历代山长的住所。晴明之日,粉墙青瓦飞檐的古建筑在池边拍一帧倒影;明月来时,碧水在池心将它洗得晶莹透亮,宛如李白小时候不认识的白玉盘不慎掉落水中。虽是千年书院,平时游人却不多,如果门庭若市,嚣声盈耳,如同时下的股票交易市场和日趋茂盛的夜总会,那就未免唐突山灵与水神而大煞风景了。这一曲清池,据说从前名“碧沼观鱼”,我以前来游时和友人说可以改为“洗心池”。人在世间忙碌奔波,或为柴米油盐,或为升沉荣辱。费尽了心计与心机,人也蒙尘,心也蒙垢。如果能到池边来对明镜而自鉴,濯清波以洗心,那不也是让灵魂净化的功课吗?如同仿效高僧之面壁,我此刻面池而坐,我的心池哪有这方明镜的纯净清明?

④世间也许还有不少这样的池塘,但是,像岳麓书院这一方清池那样富于文化意蕴的,恐怕还不多见吧?它“得地独厚”,不是深山中隐姓埋名的野水,也不是宫苑里荣华富贵的池塘,它栖身于千年书院之内,非那种无名氏或暴发户可比,此外,池以文传,历代有关的题咏且不去说它,南宋朱熹那首有名的《观书有感》,我就怀疑是这一方清池灌溉而成,宋代乾道三年(公元一一六七年)秋八月,时年三十八岁的朱熹来岳麓书院讲学,和抗金名将张俊之孙张轼寓居于清泉之侧的百泉轩,并题匾额“百泉轩”三字。

⑤朱熹写的是读书的感受,不也正是我眼前的清池景色?我想叩百泉轩的门环去请教朱老夫子,可是那里已经成了文房四宝等物的展卖厅,朱老夫子则早已不见踪影,只有注入清池的活水凉凉而潺潺犹似旧时。

⑥从滚滚红尘中偷跑出来,小坐在如此的清池之旁,读清池如同读一部佛典,可以消除你扰攘于尘世中的许多俗念与忧烦,好像远行人在赤日炎炎中于路边的一处凉亭歇息。不过,这清池究竟和什么相仿呢?如果有人说它像一方砚池,那我倒会欣然赞同,因为它们不仅外形相似,而且文房四宝之一的砚池也是书院中的必备之物。身为越来越商业化、功利化的社会中的文人,我也祈望清池能洗我俗肠,助我灵思,润我彩笔,让也写出可圈可点甚至鹏飞远举的文章来。于是,记不起是哪一天,我离开书院时就将这一曲清池一方名砚带走,至今珍藏在我的怀袖。

1.请简要概括作者笔下的书院清池有哪些特点?

2.第①段为何要写乡野池塘?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

3.比较第②段画横线句和下面的语句,在写景上有何共同的写法?请分别赏析其妙处。

(1)那红花是碧水也浇不灭的火焰,它会从夏日一直烧到秋深。

(2)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的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

(鲁迅《社戏》)

4.作者觉得可将书院清池的雅号“碧沼观鱼”更名为“洗心池”,你觉得哪个名字更好?请说明理由(不少于两点)。

 

1.(1)秀美;(2)宁静、清幽;(3)富有文化意蕴。 2.①段对乡野池塘的描写,是为了衬托“我”对书院的那一方清池的喜爱。同时也自然地引出下文对书院清池的描写。 3.共同点:两句都是从视觉方面来写景的,都侧重于对色彩的描摹,而且两个句子都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1)句运用暗喻,突出了荷花色彩的鲜明,“红花”“碧水”相互映衬,使得荷花光彩照人。(2)句化静为动,运用比喻手法写连山,状形摹色,把夜里的山景生动地凸现出来,烘托出“我”去看社戏兴奋急切的心情。 4.示例一:我认为“碧沼观鱼”好:古代的书院培养的是有文化有教养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才,“碧沼观鱼”表现的是一种士大夫的雅趣。书院不是佛寺道观,不会去追求清心寡欲,不会像寺庙一样到处写满了“清”“净”“空”“灵”“绝尘”“离寰”一类的出世语言。所以,古人取名“碧沼观鱼”,是和书院的环境相吻合的。 示例二:我认为“洗心池”好:作者生活在喧闹的现代社会中,既有强烈的用世之心(写出可圈可点甚至鹏飞远举的文章来),又被商业化功利化的滚滚红尘弄得心绪不宁,所以他看重的是“洗心”(让疲惫的心得到片刻的休憩)。由更名可窥作者“明镜自鉴”的人生追求,从中表现了作者对世俗尘垢的反思和灵魂净化的向往,以及对人格的自我完善的美好襟怀。 【解析】 1. 此题考查整体感知文章,提炼概括内容要点的能力。抓住题干要求“书院清池的特点”,依次在文中寻找,锁定答题区域在②~⑤段。仔细分析这四段,抓住关键句、关键词进行概括即可。如第②段的第一句“书院清池的美使我倾心,它的静也令我徘徊”很明显这是一个承上启下的过渡句,再读②③两段内容进行验证,便可确定这两段写出书院清池“美”和“静”的特点。依照这种方法同样可以锁定第④段的第一句话为该段中心句,便可概括出书院清池“富有文化意蕴”的特点。 2. 此题考查对段落作用的理解能力。本段处于文章开头,细读文章会发现本文要写的是书院清池,但本段却描写的是乡野池塘,很明显是以“乡野池塘”来衬托“书院清池”;从该段的关键句子“我喜爱乡野的池塘,然而,我最珍爱的,是岳麓书院的那一方清池。”可看出写乡野的池塘是为了引出下文对书院清池的描写。 3. 此题考查对文章重要句子的理解和赏析能力,题型较新颖。解答此题可倒过来做,即以熟悉的来对照陌生的。第二个句子出自课内,进行赏析比较简单,调动积累,便可知道该句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群山”比作“铁的兽脊”,而且是化静为动,注重对色彩的描摹。再对照第一个句子,先判断是否运用了修辞,该句将“红花”比作“火焰”,便可明确两句都是用了比喻修辞;“红花”“碧水”都是颜色,明确都是视觉描写,描摹色彩。这样以课内知识对照迁移课外问题,即可得出答案。 4. 此题考查考生结合文章内容探究感悟的能力。首先要表明自己观点,即认为哪个名字好,其次要根据自己观点分析“碧沼观鱼”和“洗心池”各自的好处。因为本题命题者的意图是让考生阐述理由,表达见解主张。作答时一定不能脱离文本,如“碧沼观鱼”更侧重于和书院的环境保持协调,而“洗心池”则关乎作者心境,更能表现出作者自己的追求。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原创)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改变一生的转笔刀

①一个转笔刀,改变了一个人的人生轨迹!直到现在,我都替这个叫霞的同学惋惜。

②霞是我的小学同班同学。这是个很文静的姑娘,穿得干干净净,学习也好,在我们班第一批加入了“红小兵”。

③三年级上学期,班上出了这么一档事:一个叫苗红的同学,暑假从上海归来,带回了一个有摇把的转笔刀。这可把我们稀奇坏了——因为当时的转笔刀,大都是那种一块橡皮大小、边侧一个小孔、靠手捻动铅笔旋转的那种。一下课,大家就都围着苗红“尝新鲜”,苗红自然是非常骄傲。

④但有一天下课,苗红突然哇哇大哭起来,说转笔刀不见了。

⑤这可不是一件小事!放学后,班主任把大家留了下来,讲了一通“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这样的做人道理,勒令偷了转笔刀的同学主动交出来,否则将严惩不贷。看没有效果,便让班干部挨个搜。结果,从霞的书包里搜出了那个转笔刀。

⑥大家都很意外!

⑦霞起初矢口否认,说一定是别人塞进她的书包里的。可人赃俱获,不由得她不承认。班主任严厉地批评了她,让她写检查,并在第二天上课前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念。

⑧她念检查时的场景我还有印象:从头到尾在哭,浑身颤抖,似乎马上会瘫倒。

⑨此后,班上无论谁再丢了东西,大家首先就想到了霞,她成了重点“过筛子”的对象。随着“过筛子”的次数越来越多,霞好像变了一个人,原本爱干净的她,邋里邋遢起来;性子也越来越泼,满嘴脏话,后来竟敢和男同学打架。

⑩中学没毕业,她就辍学了。我上高二那年,学校的化学实验室被盗。案破后,公安人员带嫌犯来学校指认现场。为首的竟是她。她浑不吝地冲我们做着鬼脸。

此后传来有关她的消息,总是和小偷小摸连在一起。

岁月流转,大家都踏上了不同的人生旅程。这个不着调的同学,早就淡出了我的记忆。有一年春节,几个中学同学聚会,谈起年少时的孟浪事,一个重点大学毕业后在北京一家重要机构工作的男同学说,其实那个转笔刀是他拿的。老师要追查时,他吓坏了,偷偷塞进了同桌霞的书包。

当时,我恨不得扇这个同学一嘴巴!如果没有转笔刀这件事,霞一定会和我们一样上了大学、有了一份可心的工作……

霞,让我想到了人的尊严问题。尊严是比金钱、地位甚至生命都更重要的东西啊!当尊严被尊重时,才会为自己的人生奋斗,个人的潜能才能发挥出来,才活得体面。而一旦尊严丧失,就如同脊柱折断,想站立而无力,“人活一张脸,树活一张皮”说的正是这个道理。

其实,不光是人,连动物也有尊严。

一条叫黑子的军犬能力超拔,屡立奇功。一天,军犬训导员突发奇想,想测试它受到委屈时会有什么反应。

他找来了十几个战士,让大家站成一排,然后让其中的一位去营房“偷”了一件东西藏起来,再站回队伍中。完成这一切后,他牵来黑子“破案”。

黑子很快就把“小偷”找了出来。

可训导员说找错了,让它再去找。黑子又迅速找出了“小偷”。训导员依然否定。如此再三,黑子便越来越不自信,可怜巴巴揣摩着训导员的眼色……最后,按照训导员的眼色把停在身边的那个人叼了出来——这当然是错的。

这个玩笑的可怕后果是:当黑子明白这是一场骗局后,几大滴热泪流了出来。此后,它不吃不喝,神情委顿,不再信任任何人。没办法,只好让它退役。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霞念检查时,“从头到尾在哭,浑身颤抖,似乎马上会瘫倒”这个细节表现了霞怎样的心理?

2.结合全文内容,分析第②段在文中的作用。

3.结合语境,请从表现手法角度和修辞角度赏析文章第段画线的句子。

尊严是比金钱、地位甚至生命都更重要的东西啊!当尊严被尊重时,才会为自己的人生奋斗,个人的潜能才能发挥出来,才活得体面。而一旦尊严丧失,就如同脊柱折断,想站立而无力。

4.有人说,文章第段的内容与文章没有任何联系,属于画蛇添足,应该删去,你认为呢?说说你的理由。

 

查看答案

(原创)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生命的姿态

①论南方北方,川泽高原,哪里少得了柳。

②许多树木都是择水土而栖,柳树却不,随便在哪里插一枝,便会扎下根,稳住身,生长出一树繁茂来。正所谓“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就是这么随性,没有什么比释放生命更重要。

③其实柳是怀着小女儿心思的,敏感又多情。当第一缕春风轻轻吹过,柳便察觉了,悄悄探出嫩生生的小嘴,啄破冬的灰暗。很快的,其他树还懵懂着,柳叶却已由鹅黄转为嫩绿,在早春的风里舞蹁跹了。从树旁走过,柳枝会轻抚你的脸,或牵你的衣袖,温情款款,欲语还休。

④古代的文人墨客大都喜柳,咏柳诗俯拾皆是。“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贺知章的名句从小一直吟咏至今,但总觉得诗句过于浓丽奢华,远没有杜甫的“隔户杨柳弱袅袅,恰似十五女儿腰”来得自然清新,似一位可爱的邻家小妹,正倚着柴扉,回眸浅笑,使得诗人可以放下忧国忧民的沉重心怀,与小柳语笑嫣嫣,轻松一回。而杜牧的“含烟一株柳,拂地摇风久,佳人不忍折,怅望回纤手。” 也别有况味。佳人的愁思与柳的纤柔两相呼应,不免惺惺相惜,你孤独,我也孤独,既互相懂得,又怎忍心折你一枝?

⑤柳与“留”谐音,在古代,离别友人,要折柳相赠,表达依依不舍之情。“灞柳风雪扑满面”是“长安八景”之一,一条灞水,一道河堤,堤岸绿柳婆娑,一树挨着一树,每年阳春三月,绿柳杨花,柳絮犹如风雪扑面,令人迷醉,这里便是古人折柳赠友之地。送君送到灞桥头,长亭离别徒奈何,那么就折一枝柳吧,带着友人的一片心意,即使远去天涯,人生也不寂寞。

⑥不过杭州西湖边的垂柳才是最具风情的,枝叶分披,青丝缕缕,是一位南国女子在临水照影,对镜梳妆。湖岸边一树桃花一树柳,柳绿配桃红,是很绝妙的场景。

⑦以为柳就是这般纤柔、娇弱,媚态丛生了。其实错了。

⑧如果你去过陕北,一定会见到那触目惊心的场景:一棵棵柳树,被拦头砍去树冠,只留下半截身子,在黄土风沙中挺立,而断顶处,又有新的枝条蓬蓬勃勃生长出来,这就是“断头柳”。

⑨黄土高原土地贫瘠,干旱少雨,没有多少养分可供一棵高大的树木存活,而大西北风狂沙暴,如云的树冠也极易被摧毁。因此,即使从不挑剔生存环境的柳树,人们也只能在它长到一定高度和粗细时忍痛砍去其顶部。而这种断头居然不会影响柳树的生命,来年春天,柳树依然会在断头处长出无数新的枝条来。

⑩看这些断头柳,虽然还是柳的样貌,却已改变了生存姿态,柳枝不再倒垂,而是直插天空,像一只只昂扬的手臂,在勇敢地迎接阳光,迎接风雨,迎接一切考验。

如果能够生存,砍断头颅又何妨!只要心不死,生命依然在。面对残酷的生存环境,选择死可以逃避,选择生,就要直面困厄。那么,为了能给贫弱的土地一点希望,砍去我的头颅吧,那只是生命的一场仪式,那将是一次新生!

当粗老的树干一年年捧出新鲜的柳枝,似在诉说一个不老的神话。远古的刑天被天帝砍去头颅,仍然以乳为目,以脐为口,挥舞着斧子勇敢战斗。断头柳也附着了刑天的意志,即使没有头颅,也要直面风沙,顽强抗争下去。壮心不已,生命不止。纵然老到枯朽,只剩残桩断枝,只要春天一到,依然要倾尽全力,捧出一丛新绿来。

只是一株柳啊,柔弱与刚强竟可以集于一身,和谐共生。如果需要,它可以柔情似水;如果需要,它可以刚烈凛然。生为一棵树,就要活出树的精神、树的尊严,就要为这世界撑起一片绿荫。

(文章有删改)

1.结合全文,说说文章突出了柳的哪些特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2.结合全文内容,分析第⑦段在文中的作用。

3.请从修辞和写法角度赏析第③段画横线的句子。

4.文章最后一句“生为一棵树,就要活出树的精神、树的尊严,就要为这世界撑起一片绿荫。”应如何理解?

 

查看答案

(原创)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故乡的槐树

王琪

①我从小就喜欢槐树。那些生长在我家房前屋后、沟渠路畔、山间沟岔的槐树,就像我身边那些朴素的亲人、熟悉的朋友和尊敬的师长,长久地驻扎在我心底,伴随了我几十载的风雨人生,不离不弃,无怨无悔。

②春风吹来后,杨与柳都已翠叶青青,桃与杏也是繁华似火,但槐树却像那些阅尽千帆的智者,饱经沧桑的老者,从容不迫,淡定沉着。直到清明之后,它才睁开睡意朦胧的风眼,慢吞吞地爆出米般大小的嫩芽,挂一层星星点点的隐绿。一眨眼,浓香馥郁的槐花,像约好了似的,在一夜之间全都开放了,村里村外,山上山下,花影满天,花香满怀。那时生活艰难,时值青黄不接,村中的老人、孩子和妇女,就会纷纷出动,到槐林里采槐花。往往散学后,我们一帮顽童,就背着不多的几本课本,飞奔到河湾里或大滩山的槐林里,每人占一棵树,也不怕尖锐的刺,滋溜滋溜爬到树上,摘一把槐花,塞进嘴里,咯吱咯吱大嚼,又甜又香,轻轻咽下,腹也饱了,心也香了。生吃够了,就摘上一书包带回家。第二天就会吃到槐花饼、槐花糕之类的槐花美食了。在那个艰难的岁月中,槐花给予了我们生活最好的馈赠。

轰轰烈烈的槐花槐香,给了我一个华丽而盛大的春天。而郁郁葱葱的槐枝槐叶,又给了我一个凉爽而惬意的夏日。槐花落后,槐树枝繁叶茂,巍巍然一派生机勃发。骄阳下如华盖蔽日,烈焰下送来阵阵清风。那些收割麦子的农民,寻一片田间地头的槐荫,歇乏趁凉。村庄里做女红的妇人们,在村头的老槐下,一边东家长、李家短的说长道短,一边手不停挥的飞针走线。而我和伙伴们常常在我家的槐树下,跳房子、打翻翻、荡秋千。闪闪摇摇的秋千,如闪闪摇摇的岁月,摇醒了多少儿时的梦想,又摇来了几多人生的风雨。

④槐树给了我一春的香,一夏的荫。到了秋日,又给了我一季的绿。那细碎稠密的槐叶,在秋阳的照耀下,碧绿晶莹,沉静若水。忽一日,秋风乍起,秋霜乍落,槐树们又晾开了它季节的艳装,曾经碧绿的槐叶,又以一种金黄的色调,向人们展示它生命的另一种辉煌。仿佛一夜之间,它们就痛痛快快、利利索索地离开了枝头,扑向大地,绝不拖泥带水,毫不优柔寡断,有如西北汉子一样大气豪迈。扫落叶的女人们,早早就来到一排又一排的槐树下,用长长的扫帚,扫一地落叶。唰唰的扫帚声,划破了地上的薄霜,也划破了黎明的宁静。那一堆堆黄色的树叶,就是一家人一个季节的温暖。

⑤冬日的槐树,则是别一样景致,别一样风情。槐叶尽落,独立天涯。如骨槐木,迎风斗雪,如针槐刺,傲视苍穹。横岭之上,一排排槐树,如一排排哨兵,守望山村;庭院之侧,一株株槐树,如一位位亲人,温暖故人。寒流来袭时,不露畏难之意;风雪相欺时,不诉消沉之音。倔强而孤独,自信而洒脱。槐枝秃时,鸟巢如拳,遥挂天际,显露生命真意;大雪过后,絮雪附枝,银光璀璨,真如槐花盛开。

⑥走过四季的槐树,犹如一幅走过四季的图画,每每回望,都会有一种感动,都会有一份思念。如今又是槐花盛开的季节,我走在古城的街道,左手是匆匆脚步,滚滚红尘,右手是一树新槐,无边春色。我又想起了故乡亲人,故乡的人事。然而,“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那天晚上,我在梦中听见了故乡槐花绽放的声音。

(选自《华夏散文》,有节选)

1.请根据文章内容简要概括槐树一年四季带给人的感动之处。

春天:

夏天:

秋天:

冬天:

2.请从修辞角度,赏析第②段和第⑤段画线句的表达效果。

(1)直到清明之后,它才睁开睡意朦胧的风眼,慢吞吞地爆出米般大小的嫩芽,挂一层星星点点的隐绿。

(2)横岭之上,一排排槐树,如一排排哨兵,守望山村;庭院之侧,一株株槐树,如一位位亲人,温暖故人。

3.文章第③段画波浪线的句子在全文中有怎样的作用?请结合文章内容作简要分析。

4.分析“故乡的槐树”都有哪些品质?

 

查看答案

(原创)阅读下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我的外婆桥

王瑞

    摇啊摇,摇啊摇,摇到外婆桥,外婆叫我好宝宝,外婆给我吃糕糕……”

②这首童谣,让我想起了我的“外婆桥”和我那年迈的外婆!泪水划过深夜,我仿佛看见外婆正提着篮子徘徊在那小桥头,张望着我们每次回家的小路……

③记得小时候,我们姊妹几个最爱去河对岸的外婆家玩,尤其过年时给外婆拜年最热闹。按习俗,每年正月初二出嫁的女儿要回娘家,母亲和两个姨,我们三家人常一同前往。十几个人提着拜年礼品有说有笑,不多时就来到我的“外婆桥”。这座桥用几根粗木头搭成,之所以亲切地唤它“外婆桥”,是因桥那头就是外婆家。我们排着队,小心翼翼地走在桥上,虽然有些怕,但又很开心,总要忍不住在桥上多走两个来回。过了桥,远远就瞧见外婆已站在院口迎我们,脸上露出笑容。未等大伙进屋,她便忙活起来,糖、瓜子、压岁钱一个劲地往我们兜里塞,又是白糖水又是茶水,一转身工夫她又钻进厨房给我们做好吃的。那时外婆身体还算硬朗,儿孙们回来她总是进进出出,忙得不亦乐乎。母亲和姨去帮外婆张罗饭,我们就在院子放炮、嬉闹……回忆里,外婆家的院子总是充满了欢乐、温暖……

④外婆今年85岁了,在我心里,她是像桥一样坚实、朴实的老人!外爷去世早,外婆硬是用瘦弱的肩膀、勤劳的双手撑起了贫寒的家,拉扯大九个儿女,还拼了命地把每个娃送进学校念书,让他们学知识。母亲也像当年的外婆一样靠她的坚毅、勤劳供养我和弟弟上学。我想,这是良好家风的延续,是爱的传递,从外婆、母亲、我,再到我的孩子,好家风就像一座更加坚实的“桥”,把我们一代代紧紧连起来。

⑤几年前移民搬迁,村里人都在新村盖了新房,舅舅要接外婆一起搬进新房,外婆说什么都不去。她总是说,人老了,偏就舍不得离开自己的老窝;人老了还能动,就不愿给儿女添一点麻烦。以前我总觉得外婆可怜,本该儿孙绕膝,尽享天伦,如今却孤身一人。今夜,我似乎突然懂了,外婆就是一座“桥”,是我们这个家的“桥”,也是中华好传统代代相传的“桥”。有她在,儿女们不管走得多远、飞得多高,总可以通过这座桥找到回家的方向。

⑥今夜在梦里,我看到了一位老人守着一个农家小院、三间土屋、几个蜂箱,步履蹒跚,提水、煮饭、砍柴、烧炕,那是我的外婆。我站在“外婆桥”头,大声呼喊着“外婆!外婆!……”她笑着答应着,蹒跚地走向我,手里还拿着那只磨得发亮的小木凳招呼我坐,桌上还有一杯白糖水……有妈在,家就在;有外婆在,我的“外婆桥”就在。忘不了的是至爱的亲人,离不开的是魂牵梦绕的故土,戒不掉的是每一次踏过“外婆桥”时眼角的热泪……

1.文章围绕“外婆”讲述了哪几件事情?请简要概括。

2.结合语境,理解下面两个句子的含意。

(1)好家风就像一座更加坚实的“桥”,把我们一代代紧紧连起来。

(2)外婆就是一座“桥”,是我们这个家的“桥”,也是中华好传统代代相传的“桥”。

3.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外婆桥”在文中的作用。

4.文中的外婆是怎样的一个人?请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

 

查看答案

(原创)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大山行孝记

郭文斌

①我儿子叫大山。知道我喜欢吃榴梿,他会不时买一个,自己却只尝一口,然后就再不动勺子,凭你怎么动员。“对我来说,觉得吃一口和很多口是一样的,都是那个味道,后面的都是重复。”

②妻说,上幼儿园时,姥爷姥姥到县城,儿子回来从兜里掏出两块蛋糕,说,这是阿(我)给阿姥爷姥姥的。姥姥闪着泪花说,这么大的一点人儿,咋想起来的,知道给姥爷姥姥留着吃。妻说,儿子把两块蛋糕装回来,意味着一顿没有吃主食。妻说,每逢发了新鲜的东西,儿子都要装回来让她尝,虽然每次都要挨她一顿训斥,但他老是“旧病复发”。

③在儿子身上,我真切地体会到了什么是“顺”。小学三年级时,亲戚把给妻还的钱放在棉衣夹层让孩子从老家带过来,但妻翻遍衣服也没有找见。我便断定是儿子拿了。妻说从未发现儿子有此毛病,平时花一块钱,都是向她要的,如果不给,绝不自己动手取。但我那天感觉儿子神态有点不对。就举起竹竿,让儿子说实话。儿子的眼泪夺眶而出,但我的竿子还是下去了,心想在品德教育上不能手软。不想在我抽第二下时,儿子突然止了哭声,说,你说是我就是我吧,要打要杀由你吧。然后转过身去,坐在桌前写作业,把后背给我,意思是,本人没时间正面奉陪。我手中的竹竿就尴尬在空中。晚上,妻在亲戚家孩子的鞋子里找到了钱,我才知冤枉了儿子。十分不安,默默站在儿子身后,看着他脖颈里红肿着两绺,心里很难过。想说一声对不起,却无论如何出不得口,就温了一块毛巾,敷在他脖子上,算是道歉。

④去上大学那天,表哥表姐来送行,他拉了行李箱都要出门了,却掉转身,把我和妻叫到卧室,关上门,让我们并排坐在床上。我说,干吗啊?寻思间,他已经跪在地上,说,爸,妈,儿子给你们磕个头。起身磕第二个时,眼里已经含满泪水。送走儿子,我回到电脑前,想写一段文字,但好长时间,却不知写什么。儿子用三叩首表达了他想表达的,我却无法用文字表达我想表达的。但我分明听到心里有一个声音在说,从今天开始,做一个好父亲。

⑤一度时间,我的写作有些背离方向,他就提醒我,钱这个东西,只不过是银行账户上的一串数字,说有就有,说无就无,手头宽余了日子可以过舒适一些,不宽余了日子可以过清淡一些,不必为了挣稿费降低写作格调,说得我心里一震。为此,他的生活会更加“吝啬”。一次,我在北京出差,正好遇到他放假,他就邀请我一起坐火车回,但是已经买不上票,我就让他退掉火车票,和我同坐飞机回,他说什么都不干,说,等我啥时能挣来飞机票的钱再坐飞机。和他一起出门,没有赶急的事,你就别想打的,要么坐公交,要么步行。

⑥一次回老家,晚上哥安排我单独睡一屋,因为我的瞌睡轻,怕人惊动。不想儿子悄悄跟过来说,你应该和我爷爷奶奶睡,一年睡不了几次。我说,你爷爷打鼾。他说,那也没关系,听爷爷打一晚上鼾也挺好,不然将来您老会后悔的。觉得有道理,遂去父母身边睡。果然睡不着,但听着父亲平添了许多老态的鼾声,就更加佩服儿子……

⑦曾有朋友问我,怎么老是那么知足?我说,儿子已经把我的心装满,又有何求?

⑧也有朋友问我,怎么听不到你的抱怨?我说,此生已经拥有这样的儿子,又有何怨?

(选自《散文海外版》,有删改)

1.联系全文,分条概述文章从哪几方面写了儿子的“行孝”。

2.结合语境,理解下面两个句子的含意。

(1)想说一声对不起,却无论如何出不得口,就温了一块毛巾,敷在他脖子上,算是道歉。

(2)起身磕第二个时,眼里已经含满泪水。

3.“大山”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简要分析。

4.第⑦⑧段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以此结尾有怎样的表达作用?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