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①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②书籍...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①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②书籍是造就灵魂的工具。(雨果)

③书卷可以把我们带到我们本身以外去。(安得列莫洛亚)

④书香人生,就是一个人从童年,到青年,到盛年,到老年,自有阅读能力始到无阅读能力止,书香相伴,以书为友,滋润心灵,终生阅读。(阎崇年)

读了上面的句子,你有怎样的感悟和思考?请以《书卷让我更____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可记叙经历,编写故事,抒发情感,发表议论。

要求:(1)补全题目:写出真情实感,不得套作、抄袭;(2)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范文 书卷让我更精彩 书籍提高了我的文学素养,给我带来了快乐,它是我生命中必不可少的精神食粮。黄庭坚说过的那句话我非常赞同:“一日不读书,尘生其中;两日不读书,言语乏味;三日不读书,面目可憎。”是啊,读书能够净化我们的灵魂,三天不读书,自然洗刷不掉那些人间烟尘。书卷,让我的世界更精彩。 小说在群书中最适合消遣,也是我最喜欢的类型。它的情节,时而轻快,时而沉重,时而缓慢,时而急促,尤其是到了情节的高潮处,更使人欲罢不能。读小说时,我能融入情节中,远离生活的喧嚣,将身心放松。当然,也有不少人认为小说就是闲书,没有什么营养,甚至都不屑去读。这肯定是大错特错的,多读小说,若是从学习方面来讲,能多吸收些书中精妙的语言、作者写作的手法,这自然是非常有益的,有助于锤炼自己的写作语言。 小说,使我的语言更精彩。 传记与小说比起来稍稍有些学术化,不过多了解些历史,了解一些人的生平故事又何尝不是件有趣的事呢?不过,我比较讨厌传记的一点就是,有些作者总是喜欢将自己对人物偏爱或偏见的色彩加入传记,这使我感觉传记的阅读体验并不是特别好。不过,我还是喜欢读些历史,这能补全我对浪漫大唐的想象,也能慰藉我对盛世大宋的向往。而人物传记也是极好的,它既能串通历史,又能揭开千百年前人物的神秘面纱,而更功利些来说,它也能为议论文提供素材,不至于“书到用时方恨少”,到想要举例时,却找不到合适的人物往上套。 传记,使我的知识更丰富。 诗词的美妙在于它的朗朗上口,也在于作者能在这短短几句之中蕴含丰富而又真实的情感。并且,许多好的诗词都是浅显易懂的,比如故事中说白居易每写完一篇作品,都会读给邻家的老太太听,看这位老妇是否能听得懂,如果听不懂,他就重新修改,达到能让“妇孺皆懂”的效果。诗词的韵味能让我们的心灵平静,每当你仔细品味一首诗的时候,那感觉就像你在细嗅清晨沾着露水的一朵花,花香似有若无,可当你感受到它时,是那么地沁人心脾。 诗词,让我的审美更精彩。 书籍是我们心灵的归宿,书籍是我们知识的来源,只有多阅读,才能够达到这种才思敏捷、文思泉涌的效果。书卷,确实让我的世界更精彩。 【解析】 本题考查半命题作文。先读懂提示材料。朱熹的“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常常用来比喻不断学习新知识,才能达到新境界。雨果的“书籍是造就灵魂的工具”启示我们,书籍可以塑造人的心灵、思想。安得列莫洛亚的“书卷可以把我们带到我们本身以外去”告诉我们,读书可以开拓视野,增长见识,增加阅历。阎崇年的“书香人生,就是一个人从童年,到青年,到盛年,到老年,自有阅读能力始到无阅读能力止,书香相伴,以书为友,滋润心灵,终生阅读”告诉我们终生阅读的益处,以书为友,可以滋润心灵。根据提示材料,补全题目。例如:书卷让我更充实,书卷让我更精彩,书卷让我更自信,书卷让我更丰盈等等。写作时,可选取自己的读书经历抒写自己读书的独特体验,可以写对读书的看法、感悟,与别人交流。根据选材内容不同,可选择不同的文体,记叙文、议论文皆佳。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按要求完成片段写作。

星月流转,四李轮回,转眼间,就到了要告别初中生活的时刻。班里的同学们准备齐心协力,创编一本班史,来记录三年来美好的回忆。

请你为班史专栏“定格在记忆中的画面”写一段文字。

要求:选取特定的画面,进行具体描述:字数不少于200字;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①中国传统的天地人三才之道,一方面认为人具有无与伦比的地位与作用,强调“人者,天地之心也”;另一“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人文精神是中华文化最醒目的标识之一。习近平同志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其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不仅是我们中国人思想和精神的内核,对解决人类问题也有重要价值。所以,我们要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人文精神养分,使之与现代文化相融相通,更好地实现以文化人。

②“以民为本”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别是政治思想的核心内容。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出现民本思想的国家,中华文化从西周以来就确立了人本理念。《论语》记载,孔子家的马棚失火,孔子首先问:伤着人了吗?对人的重视可见一斑。正是基于对人的尊重,孔子赋予“仁”这个概念丰富的伦理涵义:“仁者,人也”“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为仁”。仁的外在表现是礼,礼的精神内核是“敬”,《礼记》所谓“毋不敬”。孟子说:“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者人,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敬”不仅是对他人,对施礼对象的尊敬,而且是自己人格尊严的体现。彬彬有礼是尊重他人,也是自尊自重。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保护人民人身权、财产权、人格权。这就需要将礼仪之邦的精神气质与时代要求相结合,让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蔚然成风、

③仁是儒家思想体系中的最高范畴和核心理念,包括对己和对人两方面内容,所谓“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对己主要是克己,以求达到仁的境界;对人主要是爱人。每个人无论出身如何,都应不断修身,以臻于至善之境。儒家经典《大学》中写道:“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明明德”,就是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亲民”包括“新民”,教人去恶从善、弃旧图新,由个人、家庭到国家与天下,由爱亲人、爱他人到爱国家与天下,将家庭、社会和国家融为一体,天下情怀与爱国主义并行不悖、相得益彰,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公宽信敏惠,对于其中体现的思想精华、优良品格,我们要结合时代要求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自觉用于提升人格境界和道德修养。

④中华人文精神的伟大,还在于它将人、社会与自然看作一个鲜活的生命整体,“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孟子将仁从亲人之爱推及人类之爱,由人类之爱旁通万物之爱。庄子认为,世间所有生命同源同种,不存在本质上的不同。这与西方主客观对立的自然观明显不同,被称为“有机自然观”或“有机宇宙观”。它尊重生命、敬畏自然,认为人与自然应当和谐相处,强调人应当效法天地、欣赏万物。中国传统的天地方面又强调天地的伟大价值,所谓“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主张人道以天道为准则。即使是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荀子,也强调春生夏长之时“斧斤不入山林”“毒药不入泽”,为的是“不夭其生,不绝其长”。这启示人们要将积极有为的人生观与生态环保的可持续自然观统一起来,一方面着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一方面勇担千秋生态大业,努力建设生态文明。

(作者:杨小明、任春光)

1.通读全文,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

2.文章第②段画线句子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何作用?

3.简析文章第③段的论证思路。

4.下述材料可以作为本文的论据吗?请说明理由。

(链接材料)

疫情发生后、习近平总书记就第一时间做出明确要求,“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并在多个有关疫情防控的上工作部署会议上反复强调,把捍卫人民的生命权作为疫情防控的“头等大事”,要千方百计保障救治、防护等物资和群众基本生活必需品的供应,努力提高收治率和治愈率、降低感染率和病死率等等。特别是面对井喷式增长的确诊患者,以超越常规的速度,快速建成火神山医院、雷神山医院等方舱医院,投入使用,迅速扭转了“一床难求”的局面,由“人等床”转变为“床等人”,实现了患者的及时收治。这些都充分彰显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治国理政思想,精准回应了疫情威胁下人民群众最根本的需要,充分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人本主义价值观。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5G技术,走进你我生活

①1G技术实现移动通话,2G技术收发短信,3G技术满足图片传输,宽带化的4G技术让即时通信、移动支付等蓬勃兴起。作为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5G有望在多种场景下形成丰富的标志性应用,深刻改变人的生产生活。

②5G的技术优势要通过应用体现出来,5G时代,一盏路灯会变成什么?

③除了照明,它可能是二个通信小基站,无论从高度、间距还是电源配套,城市灯杆都能满足5G的建站需求;它可能是物联网传感器的终端,具备对环境、人流、车流感知监测的能力;它还可能是路口的边缘计算站,各类数据在路灯的边缘服务器内汇聚、解析和转换,把分析结果推送到显示屏上……

④一盏路灯点亮的,其实是5G时代万物互联的新场景。在北京2019世界5G大会的展览现场,远程驾驶、4K高清同步课堂、网联无人机等全新应用亮相,延伸着人们关于未来数字世界的想象空间。作为下一代通信基础设施,5G技术铺就的信息高速公路将带动形成多样化的应用。中国信息通信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余少华院士说:“同4G相比,5G传输速率提高了10至100倍,峰值速率达到10Gbps(古比特每秒),时延达到1毫秒,能够实现每平方公里100万的海量连接。这分别对应着三大技术场景,即增强移动宽带、大规模移动通信、高可靠和低时延。”

⑤余少华表示,5G技术有望在五大行业中得到率先应用,包括超高宽带个人消费、车联网、远程控制、工业互联网和城市智能体。具体来说,包括自动驾驶、8K超高清视频、超视距联网无人机等。“从人人互联、人物互联,到物物互联,再到人网物三者的结合,5G技术最终将构建起万物互联的智能世界。”

⑥华为公司高级副总载车海平认为,5G带来的超强、高密度的接入能力和高速上传能力,让物联网设备更容易部署。有了全方位、高密度的物联网接入,很多传统行业和企业才能真正拥有大数据,工业互联网、车联网等应用才能成为可能。

⑦同前几代通信技术相比,5G被认为是“技术跑到了应用前面”。关于5G技术能不能用、好不好用,也曾有过争论。华为公司轮值董事长徐直军认为:“每一代移动技术的引入,人们都曾为此争论、苦恼、纠结过,历史证明意义不大。”

⑧“2G的时候出现了分组交换的技术,当时谁都不知道有什么用,后来发现这是移动互联网最初期的形式;2000年前后,大家也不知道3G有什么用,直到几年后智能手机出现,我们才知道手机能上网,还有如此丰富的应用。”全球移动通信协会高级顾问王建宙直言,5G的技术优势必须通过应用才能体现出来,无论是消费级的应用,还是行业级的应用。

(作者:谷业楷  有删改)

1.根据选文,概括5G技术应用的主要优势。

2.请分析选文第④段画线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3.选文引用了多位通信技术方面专家的话,有何用意?

4.你认为将来会有6G、7G技术吗?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窗花

①在大雪封山的日子里,是这些贴得红堂堂的窗花告诉我,在被雪埋得很深很死的山坡上,还有人家。或许是命里有缘,每次到陕北,都能遇上一些让我动心的剪纸人,并且在回城后很长的时间里,都一心想着她们的面容。就是这次踏雪北上,在除了雪的白色几乎无别的色泽可寻的时候,也有一些生动极了的窗花,会突然从一个极不显眼的地方,亮在一条村道上

②说句真话,最初让我倾倒,并把窗花看得神物似的,是在好奇地抓住一位剪纸老人的双手的那一次。现在坐下来,坐在这一目了然的雪原上,用没有尘土的心想一想,我迎着风的脊背,也会冒出一层很热的汗来。那时,我就等在她的对面,看她像侍弄土地一样,在一块红纸上剪些什么。一剪一剪,随着一阵嚓嚓的剪刀之声,红粉似的纸屑,落了一怀。她每动一次剪刀,我的心都会收缩一次。在陕北,能让心一次次收缩的东西太多了。细数一下,有一路冲刷出来的壶口瀑布,有震动整面山坡的安塞腰鼓,有躺在沙漠中的红石峡,有悬在黄河上的白云山,还有绥德的狮子,清涧的石板,以及从每一道沟里,甚或每一块庄稼地里,都会随时响起来的信天游。而唯一让我的心收缩得发疼的,是她为我剪一幅窗花的全过程。守在她安详的神态里,我最初的浮躁,也像多余的纸片,被一剪一剪地铰去了,剩下的,正如在她手上成形的窗花,完全是一种艺术化了的东西。我不想说破,她剪给我的那一对窗花叫什么,但我要说,那里面一定藏着一个很美的传说。那是在陕北的山坡上,比荞麦和苜蓿花还开得热烈的传说呵。那传说中的主角,正盘腿坐在一方土炕上,内心热烈如火,亦平淡如水地为我铰着她的故事……

③看着窗花,我突然想起,陕北人在如此严实的窑洞里,为什么要安这么大的窗子这么大的门?在这么大的门窗上,为什么要贴这么多的窗花?应该这样说,他们守望的几孔窑洞,仅仅是家园的一部分,而更广大的,还有他们一生躬耕着的土地。他们住在窑洞里,土地上一年的收成,不能把他们送入梦乡。只有这些贴在窗户上、囊括各种风物的窗花,才会让他们觉出,日子在这片贫瘠之乡,还过得很瓷实。因此,再不讲究的人家,也不会忘记在贴得拥挤的窗棂上,再添些新窗花上去。

④我不是地道的陕北人,无法说透这些剪纸艺术的真正奥妙。但我深刻地记得,许多剪纸艺人只要一握起剪刀,就进入一种半癫状态。有的剪到入神时,一两天不吃不喝。有的边剪边唱,嘴里尽是些无字句的歌。看着她们,你一定会想,真正的艺术在哪里?真正的大师又是谁?对于这群以食为天之民,剪刀的分量会比镰刀重么?

⑤在陕北,这些出现在剪刀下,一看就勾魂的俗物,能让人一眼望出一条吐纳百川的文化之河。由此,我在对这些窗花惊叹之余,最为看重的,就是创造这种艺术的工具:一把普通的剪子。在这些婆姨们手上,一把剪子,就是一个大千世界,它能真实或者夸张地铰出存在于陕北的所有物象。谁会相信,这些很抽象的窗花是出自一群文化水平极低的陕北女人之手?有时,我更愿意这样说:窗花,是一种与人俱存的艺术。

⑥当我冒着一天的雪花,要敲开一户人家的窑门时,我想,在紧挨着窗户的炕头上,应该坐着一位铰窗花的老人。她那不停的剪子声,应该是在雪的覆盖下,唯一剩下来的一种超越感觉的响动,我也应该在开口说话之前,先去摸一摸这双虽被剪子磨僵,却能铰活陕北的手。

⑦站在贴得红堂堂的窗花里,我敲门的手,好光亮呵。

(作者:耿翔  有删改)

1.选文第①段画线句中的“亮”是什么意思?这一句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2.从全文看,窗花文化包含哪些内容?请分条简要回答。

3.请赏析选文第②段画线句的表达效果。

4.文章结尾,作者想象一位老人在炕上剪窗花的情景,对表现文章的主题有什么作用?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子少时读书,一见辄能诵。然此自放,喜从滑稽饮酒者游。旬朔之间,把卷无几日。故虽有强记之力,而常废于不勤。比数年来,颇发愤自惩艾,悔前所为;而聪明衰耗,殆不如曩时十一二。每阅一事,必寻绎数终,掩卷茫然,辄复不。故虽然有勤劳之劳,而常废于善忘。比读《齐史》,见孙搴答邢词曰:“我精骑三千,足敌君羸卒数万。”心善其说,因取“经”“传”“子”“史”事之可为文用者,勒为若干卷,题曰《精骑集》云。噫!少而不勤,无如之何矣。长而善忘,庶几以此补之。

(选自秦观《<精骑集>序》)

 

(注释)①比:近来。②惩艾:惩治、惩戒。③曩:从前。④寻绎:推求探索。⑤勒:编辑。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①然此自放                       ②辄复不

2.翻译下面句子。

①我精骑三千,足敌君羸卒数万。

②长而善忘,庶几以此补。

3.结合选文,说说秦观把他编写的散文集命名为“精骑集”,其含义是什么?

4.联系《送东阳马生序》,谈谈宋濂和秦观在学习态度方面有何异同?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