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原创)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毛笔的起源
夏 超
①毛笔是源于中国的传统书写工具,它记录了历史风云的变迁,是中华文明宝库中的瑰宝。毛笔的演变和发展,与中国书画艺术密切相关,又对书画艺术的变化、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②相传毛笔是秦朝名将蒙恬发明的,根据《辞源》记载:“恬始作笔,以枯木为管,鹿毛为柱,羊毛为被。”毛笔发明之前,中国的文字是用刀锲刻的。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命蒙恬率领30万大军,北击匈奴,收复河套,修筑万里长城。蒙恬率军边疆,经常要向秦始皇奏报军情,文书往来频繁,军情瞬息万变,用刀锲刻速度极为缓慢。一日,蒙恬随手从士兵手中的武器上,撕下一撮红缨,绑在竹杆上,蘸着点颜色在白色的丝绫上书写起来,写着写着,觉得速度较快,于是他命人如法炮制,做了许多能写字的工具。北方野狼较多,士兵经常打狼,剥制狼皮,做衣取暖,狼毛则制成笔头。塞外草原,人们多牧羊,因此也用羊毛制成笔头。这就是流传下来的狼毫笔和羊毫笔。
③ “毛笔创始于秦朝,蒙恬是毛笔祖师”的说法,在我国各地极为普遍。而从现有的考古发掘资料来看,在蒙恬以前已有毛笔。考古发现,毛笔创始于新石器时代,那时的彩陶上就留有毛笔描绘的痕迹。
④战国时期,毛笔已经有了文字记载,那时笔的名称繁多,燕国叫“弗”、楚国叫“幸”、秦国叫“笔”……秦始皇统一全国后,规定篆书为统一字体,“笔”也成了定名,一直沿用至今。
⑤东汉、魏晋时期,毛笔的制作技术逐渐趋于成熟,创造了披柱法,诞生了我国历史上最早记载毛笔制作工艺的文献:王羲之的《笔经》和贾思勰的《齐民要术》。这两部文献里,都记载了披柱法的制作方法。笔头外覆狼毫披毛,笔芯及锋由兔箭毛制成。披柱法的创始,是毛笔制作工艺的重大改革。这一时期,人们习惯跪坐在矮几前悬肘书写,因此笔管部分逐渐变短,笔锋的弹性也得到加强,以“鼠须笔”“紫毫笔”为代表的短杆笔深受文人的喜爱。著名的《兰亭序》就是王羲之用松鼠尾毫制成的“鼠须笔”所作。
⑥到了唐代,毛笔以笔锋粗短而硬劲为主要形制特点,其中较著名的有“鸡距笔”。“鸡距笔”因其笔头的形状像鸡爪后面突出的距而得名。白居易曾在《鸡距笔赋》中写道:“足之健兮有鸡足,毛之劲兮有兔毛。”这一时期,人们逐渐告别了跪坐的书写方式,改为坐在椅子上伏案悬腕书写,因此要求毛笔笔管较短,笔锋软中有硬。 “鸡距笔”属于有心笔,笔头短而尖锐,蓄墨量较小,使用范围有局限性,尤其书写行草书时不能肆意挥洒。柳公权曾评价“鸡距笔”:“出锋太短,伤于劲硬。”由于“鸡距笔”吸墨性不好且易干枯,唐代笔工后又改进制造出锋长柔软、吸墨性好的长锋笔。长锋笔书写流畅,适合行草,它的出现成就了以张旭、怀素为代表的草书大家,为唐代书法带来了纵横洒脱的新风。怀素的《自叙帖》就是长锋笔所书,全卷强调连绵之势。
⑦至宋代,制笔名家辈出。其中,诸葛高在继承传统工艺的基础上,为适应书画家对长锋毛笔的需求,大胆探索创新,制作出了无心散卓笔,促进了书画艺术风格的变化。诸葛高所在的安徽宣城,也成为唐宋时期全国的制笔中心,宣笔盛极一时,成为文人最喜爱的文房用具。唐宋宣笔主要用兔毫、竹竿制笔,以紫毫笔最为珍贵。宣笔在当时不仅是一种实用的文房用具,更是珍贵的工艺品。
⑧宋末元初战乱,大量的笔工迁往湖州,湖州逐渐取代了宣州,成为制笔中心。
⑨明清以后 ,由于碑学的兴起和生宣纸的应用,毛笔的形制和种类更为丰富了。
(选自《人民周刊》2018年第11期)
1.根据提示,完成梳理毛笔的发展史。
新石器时代,毛笔起源→秦始皇统一六国,毛笔的名称统一→①________________→唐代,鸡距笔→②__________________→明清时期,形制和种类更为丰富。
2.文章第③④段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3.文章第⑥段引用白居易《鸡距笔赋》中的句子,有什么作用?
(2018乌鲁木齐改编)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我国古代图书馆
刘绍义
①有人经常把书院与图书馆混为一谈。
②尽管古代的书院,如江西庐山的白鹿洞书院、湖南长沙的岳麓书院、河南商丘的应天书院、湖南衡阳的石鼓书院、河南登封太室山的嵩阳书院等,都有不少藏书,但它们与图书馆还不是一回事。图书馆是以藏书为主,书院是以讲学为主,其目的和设置都相差甚远。
③早在周代,我国就有了图书馆。只不过,那时不叫图书馆,叫“盟府”,主要保存盟约、图籍、档案等与皇室有关的资料。严格地说,这只是图书馆的雏形。老子堪称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图书馆馆长,据《史记》记载,老子“姓李氏,名耳,字聃,周守藏室之史也”。这个“守藏室”,就是藏书之所。
④到了西汉,皇室就开始大量收藏图书了,开国之相萧何还在宫内设置了专门用来藏书的石渠阁、天录阁,这也是后来人们常常把皇家图书馆称为“石渠”“天录”的原因。汉武帝算得上一位重视保存典籍的开明之君,他不但在宫里修建了专门收藏图书的“秘府”官舍,还以官方命令在全国广泛征集图书,来丰富皇室藏书。兰台、石室、麒麟阁,都是汉代收藏图书的地方。当时人们为了防火防潮,已经开始把藏书之所修建成石头的了,从“石室”的名称上,我们就可以知道。汉代收藏图书的书柜,多为铜色包边,所以也有人把图书馆称为“金匮”。
⑤东汉桓帝时设置的秘书监一职,即专门管理图书秘籍的官员。秘书监相当于现在的国家图书馆馆长,这一官职被后代沿用,到隋炀帝的时候,秘书监已经是正三品了。唐代的魏徵就曾经担任过秘书监一职,他为唐代的书籍整理,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⑥唐代以前,图书主要是由官府掌控,民间是不允许大量藏书的。有的朝代,比如秦朝就取缔了私人藏书。唐代民间私人图书馆的出现,开了我国历史上私人藏书的先河。唐代的私人藏书,是随着印刷业的发展而兴盛起来的。在那些逐本抄书的年代,私人要想收藏大量的书籍,经济情况就是个问题。有了先进的印刷技术,官府藏书大量增加,私人藏书也如雨后春笋,茁壮成长。韩愈就曾在自己的诗歌里,提过老友邺侯的藏书,“插轴三万卷”,由此可知唐代私人藏书之丰之盛了。
⑦到了明代,专门管理图书秘籍的秘书监一职就被废止了,图书馆馆长的职务也并入了翰林院。清代除了文渊阁、文津阁、文澜阁这些图书馆外,翰林院、国子监、内府等机构也收藏过图书。这些机构的长官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也负责管理这些图书,算得上是兼职的图书馆馆长了。
⑧那么,什么时候开始出现“图书馆”这一名称的呢?据记载,真正使用“图书馆”一词,还是从“江南图书馆”开始的。修建于清代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的江南图书馆,不但最先使用“图书馆”三个字,也把图书馆丰富的藏书推到了公众面前。
⑨所以说,“江南图书馆”开创了我国“图书馆”的新篇章,是一所真正的大众图书馆。
(选自《意读》2017年七月刊,有删改)
1.文章第③段主要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2.结合文章内容,说说本文的说明顺序是什么。
3.请从说明文语言的角度,赏析第⑤段中加着重号的词语。
4.根据第①段的文字,就内容方面提出一个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并简要作答。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中国墨
①古代文人曰:“有佳墨者,犹如将之有良马也。”墨在“文房四宝”中的地位不言而喻,好的墨锭常被冠以“金不换”的美名。2007年,乾隆的御墨在拍卖中拍出448万元的天价,“中国墨”引起了更多的关注。
②为什么墨的价值如此昂贵呢?这源于它制作工艺的复杂与考究。墨其实是一种“烟”,是一种以油烟、松烟等为原料纯手工制成的黑色颜料。它的制作,首先要点燃桐油、猪油等各种油类或松木取烟;再在烟中加入鸡蛋白、鱼皮胶、牛皮胶和各种香料、药材等,和成烟料团;然后将烟料团放入铁臼中捣练三万次左右,或用铁锤锤击一万次左右,制成墨团;最后把墨团放入墨模中,合紧锤砸即可制成松烟墨或油烟墨的成品——“烟墨”。
③烟墨的选择和应用直接影响到书画作品的神采,由于制作原料的差异,松烟墨色乌光泽度差,胶质轻,只宜写字;油烟墨色黑,有光泽,多用于绘画。中国画一般多用油烟墨,只有着色的画偶尔用松烟墨。墨的浓淡更是影响作品艺术效果的直接要素。浓墨书写时行笔实而沉,墨不浮,具有凝重沉稳,神采外耀的效果。淡墨介于黑白之间,呈灰色调,给人以清远淡雅的美感。涨墨是指过量的墨水在宣纸上溢出笔画之外的现象,这种墨法既保持了笔画的基本形态,又线面交融,富有朦胱的墨趣。
④由于人们对墨的喜爱,“墨”已经超过了它作为一种书写工具的内涵,成为构成中国文化的重要元素。从字形上看,“墨”字上“黑”下“土”,表明墨是用黑灰制成的;后来,“墨”因它的颜色而有了“黑色”的意思;“墨”又因用它创作的艺术作品的形式,引申为“诗文或书画”。“墨客”指的就是善于书写作画的文人,他们的作品被称为“墨迹”,珍贵的字画则被称为“墨宝”。
⑤成语“胸无点墨”用来形容一个人没有学问。“惜墨如金”形容绘画写作诗文的态度极其严谨,从不轻易落笔,“舞文弄墨”常指玩弄文字技巧,而“孟母三迁”更是把“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内涵演化到极致了。
(原文有则改)
1.阅读全文,说说本文是从哪些方面介绍中国墨的?
2.选文第③段画线句子主要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3.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能否删掉?为什么?
油烟墨色黑,有光泽,多用于绘画。
(2019原创)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
普通话的前世今生
潘佳
①普通话的“普通”是普普通通的意思吗?这是一个常见的问题,其实这里的“普通”是普遍通行的意思。
②人类的语言随着时间推移、社会进步产生变化,时空差异形成了方言,由于沟通的需要,同时也产生了通用语、共同语。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语言之一,也是世界上方言分歧较大的语言之一。
③早在先秦、两汉时期,汉语就已形成当时的共同语“雅言”和“通语”了。他们是我们当代共同语的远古“祖先”。《论语》中说:“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郑玄注“雅言”为“正言”。
④秦汉时代,语言的统一性更强。西汉扬雄的《方言》中出现了“通语”“凡语”,就是指当时的共同语。东汉时的洛阳话、唐代的长安话、宋代的汴梁话等,都曾先后成为汉民族的共同语。金、元、明、清四代都曾建都北京,北京话成为明代“官话”的基础语言,“官话”成了明清时期的“共同语”。
⑤清末变法维新的思潮中出现了推广民族共同语的呼声。1911年,清政府学部议决了《统一国语办法案》,代表着封建社会的“官话”退出历史舞台,旨在向士农工商普及的“国语”正式确立。民国时期开展的民族共同语运动,就叫“国语运动”。
⑥在中国最早提出普通话的是朱文熊,1906年,他对普通话的定义是“各省通行之话”。20世纪30年代,在文艺语言大众化的讨论中,瞿秋白、鲁迅等都使用了“普通话”这个术语,他们所指的是五方杂处的城市自然形成的一种互相能听懂的语言。1934年兴起的大众语运动最终对普通话有了基本一致的认识:普通话是以一种流行最广的方言为基础的,习惯上全国各地共同使用的,大众能说得出、听得懂、写得来的人民大众的口语,它是更具普遍性的“国语”和更接近人民口语的白话文。
⑦新中国建立后,国家推行民族平等、语言平等的政策。在1955年召开的全国文字改革会议和现代汉语规范问题学术会议上,决定把清末至民国的“国语”改名为“普通话”。1956年2月6日,国务院发布《关于推广普通话的指示》,完整地赋予了“普通话”科学的定义:“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这个定义从语音、词汇、语法三方面明确规定了普通话的标准。
⑧普通话以北京话为标准音,那么,普通话就等于北京话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这是不符合实际的。我们所指的以北京话为标准,是以北京语音的系统为标准,并不是北京土音,也不是把北京语音的一切读法照搬。因此,普通话不等于北京话。
⑨普通话的推行与方言的使用是和谐共存的关系。推广普通话并不意味着消灭方言,推广普通话既不以消灭方言为目标,也不以消灭方言为手段。我们不能把普通话和方言简单地对立起来,两者的功能和地位不同,处在不完全相同的时空之中。任何一种方言都有它的稳固性和不可替代的实用性。同时,普通话不仅是汉民族的共同语,也发挥着中华民族族际共同语的重要作用,这也并不妨碍各少数民族使用和发展本民族语言文字。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1.根据文章内容,用简洁的语言给“普通话”下定义。
2.文章第③段加横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3.文章③④两段运用了什么说明顺序?有何作用?
4.选文第⑥段中加着重号的词语“基本”能否删除?为什么?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起死回生的针灸术
①我国的传统医学和中华民族的历史一样,可谓是源远流长。其中属针灸术的历史最为久远,大约可以追溯到旧石器时代,算得上是整个中医的开端。针灸是针术和灸术的统称,它们都是通过刺激穴位使得经络畅通来治疗疾病。
②关于针灸的起源,古书记载颇多。如图世纪皇甫谧编纂的《帝王世纪》中记载伏羲氏“尝味百草而制九针”,7世纪时孙思邈《千金要方·序》又说“皇帝受命,创制九针”等等。这些早已无从考证,但可以确定的是,无论是针具还是针灸术都是人类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在与大自然斗争磨合中逐步演化而来的,是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而不是个人的发明创造。
③如此神秘的针灸医术是如何演化来的呢?
④早在远古时期,生活条件恶劣,我们的祖先经常会受伤。很多时候创口部位会感染化脓。实在是疼痛难忍,原始人会用尖锐的石块或是磨尖的石器刺破患处,排出脓放出血来减轻疼痛。后来发展到对于其他一些疼痛,比如头疼、肚子疼或是四肢关节处的酸疼,他们也会无意识地捡起石头敲几下。渐渐地,他们发现敲一敲之后疼痛竟然减轻了许多。这样的情况出现的次数越来越多,引起了古人的注意:刺伤或是敲打身体的某一部位反而能缓解疼痛。久而久之,聪明的先人发明了针刺疗法。到了新石器时代,人们制作石器水平有所提升,石器被磨得更加光滑。更多精致、样式各异的石器被磨制出来专门用来治病,这就是“砭石”。
⑤“砭石”算得上是最古老的医疗器械和外科手术工具。《黄帝内经·异法方宜论》中记录着砭石的由来:“东方之域……其病皆为痈疡,其治宜砭石。故砭石者,亦从东方来。”东汉的许慎《说文解字》中也有提及:“砭,以石刺病也。”
⑥后来,冶金技术的发明促使了针刺用具的改进,战国时期,青铜针、金针、银针、铁针等相继问世,代替了砭石、骨针等简单磨制而成的自然针。金属针更为精细、尖锐,增加了进针深度,减轻了治疗时的疼痛。这一改革扩大了针刺的应用范围,加快了针灸术的发展进程。
⑦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后,针灸疗法迎来了第二次的改革。这次改革得益于低频低压脉冲电流的引入。超短波、微波、共鸣火花、激光、超声波等运用到针灸疗法中,相比于中华传统的创伤疗法,激光针、超声波针不仅减轻疼痛,还解决了可能感染的问题,受到患者的欢迎。
⑧我国广大的科研人员,本着继承扬弃中华传统的观点,对针灸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发展并创造了指针、鼻针、头皮针、腕踝针等各种治疗方法,丰富了针灸学。
(选文有改动)
1.结合选文第④段内容,说明什么是“针刺疗法”。
2.选文第④~⑦段的位置能否调换?为什么?
3.选文第⑤段中加着重号的字可以删掉吗?请说明理由。
(2018原创)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唐代城市居民的文化娱乐生活
王永平
①随着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与流动,唐代城市的规模不断扩大,数量也有所增加,城市居民的构成成分越来越复杂,无论是达官显贵、富商巨贾,还是贩夫走卒、市井百姓,对文化娱乐的需求都越来越旺盛,品质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在无形中促进了城市文化娱乐生活的活跃与繁荣。
②唐代城市文化娱乐生活的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可以分为琴棋书画、花鸟虫鱼、乐舞百戏、游戏竞技、节庆游赏等几大类,既有适合城市社会各阶层口味的大众文化娱乐活动,也有满足特定阶层和在少数人中流行的文化娱乐项目,如音乐歌舞是城市中较为常见的文化娱乐形式,而琴棋书画则主要流行于城市上层与文人雅士群体当中,秋千、风筝则是广大妇女儿童喜好的游戏项目。
③城市文化娱乐生活的发展必然会刺激公共娱乐生活空间的扩大与增加。唐代城市居民的文化娱乐场所除了传统的以家庭为单位的私人空间外,城市中大量出现了旗亭、酒肆、妓馆、寺观、园囿等公共活动空间,甚至街道、广场等更具开放性的场所,其文化娱乐功能都较以往有了较大的开发与利用,尤其是戏场、毬场等专门的公共娱乐场所的出现,更是彰显出唐代城市文化娱乐生活的繁荣状况确非往昔可比。
④街道、广场作为城市的公共活动空间,在人们的日常社会生活中具有重要的政治象征意义。政府经常在这里组织一些大型的文娱活动,《开天传信记》说:“上(唐明皇)御勤政楼大酺,纵士庶观看。百戏竞作,人物填咽。”一些自发性的群众文化娱乐活动也经常在这里举行,如长安市民经常在天门街举行民间音乐比赛活动。《李娃传》甚至还描写了长安东、西二肆从事殡葬服务业的商人,在天门街举行比赛殡仪用品和挽歌优劣的活动。
⑤唐代城市公共文化娱乐空间的拓展与延伸,催生了专门娱乐场所的出现,为城市居民的文娱生活提供了更多、更好的场所与选择。
⑥唐初城市实行严格的坊市管理制度,城门和坊市门在夜间一律关闭,禁止居民在大街上自由活动。但是在宫禁大内和上流阶层的府邸,以宴饮聚会为主要形式的夜生活才刚刚拉开序幕。
⑦唐玄宗时下令,在正月十五日前后三日开放夜禁,让市民们纵情游乐观灯。苏味道《正月十五夜》诗生动地描写道:“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从此上元观灯作为一项重要的民俗活动被正式确定下来。
⑧到中唐以来,坊市宵禁制度逐渐被打破,城市居民的夜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京城中夜生活最热闹的地方莫过于与平康坊南北毗连的崇仁坊,进京赶考的举子,大多在此歇脚,“因是工贾辐辏,遂倾两市,昼夜喧呼,灯火不绝,京中诸坊,莫之与比”(《长安志》)。在一些城市中还出现了夜市,王建《夜看扬州市》诗说:“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
⑨城市文化娱乐生活总是与岁时节俗活动相结合。唐代的节日名目繁多,既有历代传承下来的古老节日,如年节、上元、上巳、寒食、端午、七夕、重阳等,也有唐代出现和定型的新兴节日,如中和、清明、中秋等,还有皇帝的诞节,如唐玄宗规定自己的诞辰为全国性的节日,称千秋节,从此成为惯例。由于节日所处的季节不同,节日的性质和过节方式也各异,如上元观灯、清明踏青、端午赛龙舟、七夕乞巧、中秋赏月、重阳登高等。而各具特色的过节形式也往往与综合性的文化娱乐活动交织在一起,如踏青时,还会野餐聚饮,并举行斗鸡、马毬、蹴鞠等许多游艺活动。
(《光明日报》2017年6月26日,有删改)
1.简要概括选文第④段的内容。
2.第②段画线句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3.请简要分析第⑨段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4.第⑥~⑧段是按照什么顺序来介绍“唐代的城市文化娱乐生活”的?请结合内容具体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