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是什么让视力发生改变 ①多年来,科学共识认为近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是什么让视力发生改变

①多年来,科学共识认为近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基因,目前,基因研究已经发现在基因组中有超过100个区域与近视相关。

②但是基因显然不是造成近视的唯一原因。1969年,对阿拉斯加北部因纽特人生活方式变化的研究,就是最明显的例子之一。在与世隔绝的社群中成长的131名成人里,只有2人患有近视,但他们的儿孙中,却有超过一半患有近视

③然而基因突变的过程十分缓慢,无法解释这种快速的变化,也无法解释世界各地激增的近视发病率。新加坡国立大学的苏新梅教授致力于研究近视的流行病学和遗传学,她谈道:“这种世代间的差别肯定是由某种环境因素造成的。”

④看书是显而易见的元凶。这个观点早在400多年前就出现了,当时的德国天文学家与光学专家约翰内斯·开普勒就将他的近视归咎于繁重的研究工作。此后,这个观念深深扎根在人们心里。19世纪的一些顶尖眼科医生也给了当时的学生一些建议,让他们在看书时使用头垫,防止离书本太近。

⑤逐渐上升的近视率也反映出,各地儿童会花更多时间阅读、学习或使用电脑和智能手机。在东亚国家这种情况特别明显,因为这些国家的人们看重学习成绩,会严格要求儿童花更多时间在学习上。去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一份报告显示,上海市一名普通的15岁少年平均每周在家庭作业上花的时间为14个小时,相比之下,英国为5小时,美国为6小时。

⑥研究人员注意到,教育方法与近视的发病率之间存在着很强的关联性。例如,科学家发现,与阅读书籍时间较少的普通学生相比,在以色列犹太法典学学院学习宗教典籍的青少年近视率要高得多。从生物学的角度来看,这似乎有些道理,长时间近距离工作可能会改变眼球的生长方式,从而配合进入眼睛的光线,将近距离的物像准确地聚焦在视网膜上。

⑦虽然这个观点很有吸引力,却站不住脚。在本世纪初,研究人员开始研究一些特定的行为,例如每周阅读书籍的数量,阅读的时间以及使用电脑的时间等,这些行为中没有一项是增加近视风险的主要诱因。

⑧不过,研究人员发现了一个确实会导致近视的因素。2007年,美国科学家穆蒂对500多个8~9岁,视力正常的儿童进行了一项追踪调查研究。研究小组对这些孩子的日常生活情况进行调查,同时了解他们的体育和室外活动的情况。

⑨五年后,他们发现这些儿童中有五分之一患上了近视,而唯一与近视风险明显相关的环境因素就是室外活动的时间。一年之后,澳大利亚科学家罗斯的研究也得出了同样的结论。在对悉尼4000多名中小学生进行了三年的研究之后,他们发现室外活动时间较少的儿童患上近视的风险更高。

⑩罗斯的研究小组发现室内的体育活动没有保护视力的作用,无论是运动、野餐或只是在沙滩上读书,只要他们在室外待的时间越长,患上近视的几率就会越低。另外,那些在室外待的时间较长的儿童并不一定减少了读书、使用电脑或近距离工作的时间。罗斯说:“我们发现,有些孩子在长时间待在室外的同时,也会长时间阅读或使用电子产品,但他们并没有患上近视。”近距离工作可能是会对视力有一定的影响,但室外活动的时间太少看来才是最重要的因素。

1.选文介绍了哪些可能引起近视的因素?

2.请分析第②段画线句子的说明方法及作用。

3.请简要分析第⑥段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1.基因、看书、教育方法、室外活动时间。 2.列数字、作比较。将成人的近视情况和他们儿孙的近视情况作对比,具体、突出地说明了基因显然不是造成近视的唯一原因。 3.“似乎”表示并不确定,与后文“虽然这个观点很有吸引力,却站不住脚”相照应,表示这个观点并不正确。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解析】 1. 首先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发现关键语句,如第①段“多年来,科学共识认为近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基因”;第④段“看书是显而易见的元凶”;第⑥段“教育方法与近视的发病率之间存在着很强的关联性”;第⑩段“室外活动的时间太少看来才是最重要的因素”,可从这些句子中提取相关信息,最后进行归纳概括即可。   2. 第②段画线句子除了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外,还将成人的近视情况和他们儿孙的近视情况进行对比,进而说明基因不是造成近视的唯一原因,使得说明对象更加鲜明突出。   3. 解答此题时,通过分析前后文句子可知,“似乎”一词不能删去。然后解释其原因,“似乎”意为“仿佛,好像”,有不确定的意思,“似乎”的使用表现了从生物学角度讲教育方法也许会影响到视力,与后文“虽然这个观点很有吸引力,却站不住脚”相照应,删除后则没有这种效果,所以不能删除,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材料一

应该承认,好读书这个习惯的养成是很重要的。如果根本不读书或者不喜欢读书,那么,无论说什么求甚解或不求甚解就都毫无意义了。因为不读书就不了解什么知识,不喜欢读也就不能用心去了解书中的道理。一定要好读书,这才有起码的发言权。真正把书读进去了,越读越有兴趣,自然就会慢慢了解书中的道理。一下子想完全读懂所有的书,特别是完全读懂重要的经典著作,那除了狂妄自大的人以外,谁也不敢这样自信。而读书的要诀,全在于会意。对于这一点,陶渊明尤其有独到的见解。所以,他每每遇到真正会意的时候,就高兴得连饭都忘记吃了。

这样说来,陶渊明主张读书要会意,而真正的会意又很不容易,所以只好说不求甚解了,可见这不求甚解四字的含义,有两层:一是表示虚心,目的在于劝诫学者不要骄做自负,以为什么书一读就懂,实际上不一定真正体会得了书中的真意,还是老老实实承认自己只是不求甚解为好;二是说明读书的方法,不要固执一点,咬文嚼字,而要前后贯通,了解大意。这两层意思都很重要,值得我们好好体会。

(节选自马南邨《不求甚解》)

材料二

如果把阅读分开来说,一般科学的教科书应该偏重于阅,语言文字的教科书应该偏重在读。一般科学的教科书虽也用了文字写着,但我们学习的目标并不在文字上,譬如说,我们学地理、学化学,所当注意的是地理、化学上所记着的事项本身,这些事项除图表外还用文宇记着,但我们不必专从文字上记忆揣摩,只要从文字去求得内容就够了。至于语言文字的学科就不同,我们在国文教科书里读到一篇文章——假定是韩愈的《画记》,这时我们不但该知道韩愈这个人,理解这篇《画记》的内容,还该有别的目标,如文章的结构、句式的式样、描写表现的方法等,都得加以研究。如果读韩愈的《画记》,只知道当时曾有过这样的画,韩愈曾写过这样的一篇文章,那就等于不曾把这篇文章当作国文功课学习过。

(节选自夏丏尊《怎样阅读》)

材料三

根据不同的读书目的,可以选择不同的阅读内容。例如,如果是为了与课内学习沟通衔接,就要关注与课内关联度较高的内容;如果是为了写读后感,就要关注感受最多、体会最深的内容;如果是为了质疑批判,就要关注你认为可以商讨、指瑕的内容。

阅读不同的文本,可以采取不同的读法:例如,实用文体可以采取“冷读”的方法,阅读时头脑冷静,心平气和,这样有利于把提概念,抓住要点,深入理解;文学作品则可以采取“热读”的方法,阅读时可以调动感情,鼓舞精神,一气贯注,达到感同身受或身临其境的效果,再如,理解、记忆性阅读,可以采取默读的方法;评价、探究性阅读,可以采取评点批注的方法;消遣、娱乐性阅读,可以采取浏览跳读的方法。

(节选自《读书方法指导》)

1.以上三则材料主要是围绕读书的哪些方面展开论述或说明的?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提倡学习陶渊明的“不求甚解”,提出读书时要虚心,不要固执一点,而要前后贯通,了解大意。

B.材料二中“我们不必专从文字上记忆揣摩,只要从文字去求得内容就够了”的“专”字去掉不改变原句意思。

C.材料三第二段采取分类别和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说明“阅读不同的文本,可以采取不同的方法”。

D.这三则材料在表达方式上是有所不同的,材料一属于论述性文字,材料二、三属于说明性文字。

3.以下是《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目录”与“单元导读”,请你结合材料二、三,谈谈学习本单元为什么“要重视朗读课文”?

 

查看答案

(原创)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如何应对学习中的“高原现象”

我们在学习过程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当你开始学习某门知识时,学得很快,学习效果也显著,随着时间的延长和难度的增加,到了某一阶段,你会感觉头脑不再清晰,学习效率大大降低,出现学习成绩停步不前甚至下滑的局面,在心理学上称此现象为“高原现象”,也叫高原期。

“高原现象”经常在中考和高考之前的毕业年级出现。越是临近考试,学生就越是感到时间的宝贵,学习动机过于强烈,反而降低学习效率。接踵而至的各类考试,还有堆积如山的习题、讲义,再加上长时间的学习又缺乏体育锻炼,有的还要承受来自父母、学校或社会的压力,这些都会让学生因身心疲劳而产生“高原现象”。这种学习上的“高原现象”很容易让学生变得身心疲惫,缺乏学习兴趣,甚至自暴自弃。

(专业观察)

早在1897年布瑞安等人就做了相关的研究,证明“高原现象”的存在。“高原现象”在学习中是常见的。但并不是所有的学习中都必然存在高原现象。

学习者的学习过程一般要经历四个阶段。一是开始阶段,提高较慢。二是迅速提高阶段。三是学习高压期。这时由于已经掌握了一些知识,剩下的多是难点,加之精神、心理等多种因素影响,学习进步速度突然放慢,尽管每天的练习也很用心,但总体上处于一种停滞状态。四是再次提升阶段。当学习者坚持学习不断改进学习方法,克服了学习途径上的困难,掌握新的规律或技巧后,学习成绩又开始逐步上升。

“高原现象”是学习过程中常常经历的四个阶段之一。当进入高原期,你要认真诊断,找出症结所在,对症下药,就能冲上去到达另一个台阶,即克服“高原现象”,取得新的成绩,否则会止步不前。

(克服方法)

要克服“高原现象”,首先就要找出自己的不足。针对自己的“不足”,找一些质量较高的并且有针对性的资料来弥补自己的弱项。在这方面,可多求助于老师。然后安排一定时间,针对自己的不足进行定点训练。这个方法也就是查缺补漏,尽量减少自己知识上的盲点,让学习上的“黑洞”尽可能的消除。根据心理学的规律,这一环节以1个月左右为宜,分3个阶段进行,每个阶段大约10天,其中前7天用于练习,然后选择一套难度适中、质量较高的综合试卷进行自测。这样就增加了学习的针对性,克服了盲目性,因而不仅增强了效果,节省了时间,又避免了大量无效劳动。

1.根据材料内容,概括“高原现象”是什么。

2.根据上述材料,简析“高原现象”的特征。

3.你的同桌小影最近在学习上出现了“高原现象”,请你结合上述材料,给她提供四个应对办法。

 

查看答案

(2018台州椒江模拟)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读书方法指导

圈点批注法是古人读书时常用的传统方法。

这种读书方法可以凝聚阅读的注意力,便于复习、巩固、查考,也是一种治学的方式。宋代大学者朱熹,每读一遍书用不同颜色的笔进行勾画,从而把思考引向精深境地。金圣叹对《水浒》的评点,毛宗岗对《三国演义》的评点,脂砚斋对《红楼梦》的评点,都是中国古典小说批评史上的经典。

运用圈点批注法,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圈点虽然是随手勾画,但勾画的内容应该是文章的重点、难点、疑点,或者是自己深有体会之处。

二、批注可以从作品的内容,结构、写作手法、语言特色等方面着手,或展开联想、想象,补充原文内容,或写出心得体会,提出自己的见解。

三、经典作品需要反复阅读,每次圈点批注可以有不同的侧重点。一般是循着由易到难的顺序进行的,从解决字词方面的疑问,到重点语句的理解,再到全篇内容的把握。

四、可以给自己设定一些圈点和批注的符号。如用圆点或圆圈表示精警之处,用问号表示质疑,用叹号表示强调,用直线表示需要着重记忆或领会,用波浪线表示重要语句,用竖线或斜线表示段落层次的划分等等。符号设定之后,每个人要养成固定使用的习惯,这样在整理读书笔记时才不至于凌乱。

材料二:

如何用圈点批注法读文章

叶圣陶先生说:“阅读程度不够的原因, 阅读太少是一个,阅读不得法尤其是重要的一个。多读固然重要,但尤其重要的是怎样读。”因此,我们在阅读中必须充分重视阅读习惯的养成、阅读方法的运用。在读书中,用圈点、批注的方法阅读文章效果颇佳。

初读时,圈点的重点是生字生词、自然段的序号、文章的中心句或重点语句。此次阅读主要是读通文章,粗知作者思路,整体感知文章的大概内容,对以后的深入阅读起确定方向的作用。建议阅读时采用速读的方式。

再读时,批注的重点是解决初读时圈点的问题。圈点的重点应是文章的重难点和疑点、有欣赏价值的佳句以及感受最深的句子等。此次阅读主要是读懂文章,培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不断提高自学能力,并养成边读书边动脑的良好习惯,从而终身获益。阅读时多采用精读的方式。

三读时,主要解决再读过程中圈点的内容,作批注,写感悟。有的语句之所以让人感到美妙,是因为表达的意思深刻、精辟,给人以深刻的启迪和警策,例如鲁迅的小说《故乡》的结尾一段话就具有丰富的内涵和深刻的哲理。这时可以把自己的感悟写在旁边。比如:有的同学写道:“路在脚下延伸”;有的同学写道:“有希望和奋斗,生活就是充实的、丰满的”。这些批注都很精到。此次阅读主要是读透文章,真正走进作品,真正有自己的创见。这对于提高鉴赏能力、批判能力、创造能力是极好的。阅读时多采用品读的方式。

(根据网上资料整理)

1.结合上述两则材料,解释什么是“圈点批注法”。

2.下面是根据材料二画出的思维导图,请按要求回答问题。

(1)所画的思维导图中,有部分内容不符合文意,请指出来并加以改正。

(2)将思维导图中空缺的内容补充完整。

3.依据上述两则材料,联系文本内容,对马小跳同学所做的圈点批注加以评析。

  地名他很熟习,即使有时候绕点儿远也没大关系,好在自己有的是力气。拉车的方法,以他干过的那些推、拉、扛、挑的经验来领会,也不算十分难,况且他有他的主意:多留神,少争胜,大概总不会出了毛病。至于讲价争座,他的嘴慢气盛,弄不过那些老油子们。知道这个短处,他干脆不大到“车口”上去;哪里没车,他放在哪里。

在这僻静的地点,他可以从容地讲价,而且有时候不肯要价,只说声:“坐上吧,瞧着给!”他的样子是那么诚实,脸上是那么简单可爱,人们好像只好信任他,不敢想这个傻大个子是会敲人的。即使人们疑心,也只能怀疑他是新到城里来的乡下佬儿,大概不认识路,所以讲不出价钱来。及至人们问到,“认识呀?”他就又傻、又像耍俏地那么一笑,使人们不知怎样才好。

(节选自《骆驼祥子》)

(批注①)“嘴慢气盛”写祥子的性格,优劣分明。

 

 

 

 

(批注②)祥子的相貌气质是他的保护色吗?

 

(批注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批注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2014爱知中学2月模拟考试改编)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三代同堂

①在中国人眼里,获得四代、五代同堂的经历,才算是达到了人生最幸福的境界。从人类进化的历史上看,这不仅仅是中国人的幸福观,更是整个人类的幸福观。

②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别说是四代、五代同堂,就是三代同堂,也曾经是人类一个很遥远的梦。

③前不久,人类学家对原始人的牙齿化石进行了研究,发现在13万年前,没有一个人的寿命超过30岁,而这正是他们变成祖父母的年龄。在这个年龄之前,他们的孙辈们还没有出生,所以他们不可能实现三代同堂的美梦。但当人类学家着眼于新石器时代早期的欧洲人时,竟然发现老年人和年轻人的比例是2:1,这意味着此时有很多人已经可以见到他们的孙辈出生。换句话说,直到大约3万年前,多数人类祖先才圆了三代同堂的美梦。

④人类学家指出,人类能圆三代同堂的美梦,是一个很伟大的进步,它对促进人类飞速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⑤早些时候,以色列研究人员利用遗传学技术,从非洲克瓦人、桑人等土著人身上采集了600多个完整的线粒体DNA基因组样本。通过样本对比,得出一个惊人的结论:约7万年前,人类一度濒临灭绝,只剩下2000来人。但为什么没有灭绝呢?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那时剩余的人类生存能力很强,因而平均寿命也比较长,超过30岁的人已经出现了,这说明三代同堂的现象已经出现了。这让祖父母们可以把传统狩猎技术等知识传授给后代。无疑,这些知识武装和保护了后代。正是凭借这些,人类才最终走出濒临灭绝的险境,又重新发展壮大起来。因此,我们可以说三代同堂的最大作用是增强了人类自身抵抗灭绝风险的能力。

⑥最新的研究表明,在现代人身上,也能看到三代同堂对人类发展的切实帮助。美国生物学家发现,与孙辈生活在一起的老人更加积极乐观,也更愿意参加体育运动,他们得病的几率比那些不能与孙辈一起生活的人要低20%。而他们的孙辈则更活泼,更健康,反应也更快。这说明,三代同堂对促进人类自身的健康发展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而这种作用在早期人类社会中,意义更重大,好处也更多。

⑦但由此也引发了一个新鲜有趣的问题:如果未来人类能够实现六代、七代同堂的美梦,那么它还会促进人类社会的迅猛发展吗?现在看来,我们还不能在人类寿命延长与人类社会迅猛发展之间简单划等号,因为人口老龄化问题已经成为现代社会发展的一个明显阻碍。但不管怎样,我们都必须承认,人类历史上的三代同堂确实对人类社会发展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促进作用。

(选自《大科技》,有删改)

1.选文说明的中心内容是什么?请简要回答。

2.第⑥段画线句子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请写出一种并分析其作用。

3.请简要说明④⑤⑥三个自然段的顺序不可以调换的原因。

 

查看答案

(2017原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臭氧污染看不见,却比PM2.5更可怕

李牧鸣

①与“张牙舞爪”的雾霾相比,臭氧要“低调”得多,悄悄地“隐藏”在万里晴空中,却成为近几年夏天列入监控指标以来众多城市的大气环境污染元凶。以去年6月为例,全国74个城市空气质量统计显示:所有超标天数中,臭氧为首要污染物的天数最多,超过了PM2.5为首要污染物的天数。与之呼应,广东省次月公布的2015年第二季度全省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状况显示,臭氧成最常见首要污染物。

②被公众熟知和关心的PM2.5,何以会被臭氧“超越”?臭氧超标对人体有哪些危害?

③相对于发黑发臭的水污染、发黄发黑且有刺鼻气味的烟污染,以及夹杂着细小颗粒的雾霾污染等有形污染,公众乃至环保部门对无色无味的臭氧污染一直“掉以轻心”。但臭氧其实比PM2.5更可怕。

④臭氧几乎能与任何生物组织反应,对呼吸道的破坏性很强。对患有气喘病、肺气肿和慢性支气管炎的人来说,只要暴露在低浓度的臭氧中,都可能对他们产生明显的危害。

⑤同样,臭氧也会刺激眼睛,使视觉敏感度和视力降低。它也会破坏皮肤中的维生素E,让皮肤长皱纹、黑斑;当臭氧浓度在200微克/立方米以上时,会损害中枢神经系统,让人头痛、胸痛、思维能力下降。

⑥此外,臭氧会阻碍血液输氧功能,造成组织缺氧;使甲状腺功能受损、骨骼钙化。美国斯克利普斯应用科学研究所的保罗·温特沃斯教授曾经做过研究,发现臭氧会破坏人体的免疫机能,诱发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损害某些酶的活性和产生溶血反应。

⑦哪怕对植物来说,臭氧也不是什么受欢迎的好东西。西班牙瓦伦西亚大学的生物学家曾在2006年发表了一篇论文,提出臭氧会让植物的叶绿素、类红叶素和碳水化合物浓度降低,对光合作用产生影响,从而降低农作物的产量。

⑧既然臭氧的危害这么大,那它的高发期是什么时候呢?

⑨据中科院“有机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介绍,臭氧的时间性和季节性都很明显。臭氧浓度在清晨是非常低的,8点之后,随着形成臭氧的废气越来越多,日照时间越来越长,臭氧浓度也逐渐升高,于14点到16点之间达到峰值,之后再缓慢降低,到晚上8点后,臭氧浓度又恢复了最低状态。一年之中,臭氧浓度的最高峰集中在夏季。这期间,对臭氧的形成可谓是“天时地利人和”:日照强、云量少、风力弱。这就是看似风和日丽的时候,人们游玩时却会出现喉咙、眼、鼻不适的原因。

⑩“与其说臭氧污染,不如称之光化学污染。汽车、工厂等污染源排入大气的挥发性有机污染物(VOCs)和氮氧化物(NOx)等一次污染物,在强烈的阳光紫外线照射下,吸收太阳光的能量,使原有的化学链遭到破坏,发生光化学反应,生成臭氧、过氧乙酰硝酸酯(PAN)等二次污染物。参与光化学反应过程的一次污染物和二次污染物的混合物称之为光化学烟雾。臭氧是光化学烟雾的主要成分。人们在监测这些污染物时,臭氧浓度也是最主要的指标。”中国气象局在自己的官方博客如此介绍。

⑪臭氧污染是一个国际性话题。美国洛杉矶经过几十年治理,情况大有好转,但每年仍有几天臭氧超标。与美国单一的臭氧污染不同,我国是臭氧与PM2.5交织,相互作用,再加上刚刚起步,因而治理难度更大。

(《人民周刊》2016年12期))

1.本文主要从哪几个角度对臭氧进行了说明?

2.第④段加点词语能否删去,为什么?

3.第⑥段画线句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