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记忆是否可以被改变
章仪
①今年,麻省理工学院研究团队发表了一项最新的关于长时记忆形成的研究成果,该成果将带领我们更进一步走进记忆的神秘世界。
②那么,关于记忆和遗忘这些看似平常、每天都在发生的事情,我们真的了解吗?
③从脑科学的角度来看,记忆就是在头脑中保存和积累所学习的信息的过程,是人脑对外界输入的信息进行编码、存储和提取的一个过程。学习则是我们不断获取新的知识和新的信息的过程。从生物适应环境的生存角度上来看,学习和记忆又是大脑对外在环境的适应性过程;它使得我们在遇到与以往相似的情景事件时可以更好、更迅速的做出反应。例如,当我们的祖先在外出狩猎时遇到了猛兽的攻击,那么先前和猛兽进行搏斗的经验和记忆就会使他们更迅速地做好准备,并找到更有效的击败猛兽的方法,获得更多的生存机会。
④在日常的生活中,遗忘和学习一样常见。某些大脑损伤或者脑疾病会引起“失忆”现象。一般来说,大脑损伤后引起的遗忘方式有两种:顺行性遗忘和逆行性遗忘。逆行性遗忘是指对于脑损伤发生之前的事情丧失记忆。臂如,某些电影中,主角发生车祸后不能回忆起以前的事情。逆行性遗忘则相反,患者在脑损伤后不能形成新的记忆。
⑤亨利·莫莱森是一位癫痫病患者,反复发作的癫痫病严重影响了莫莱森的生活。1953年,医生为莫莱森进行了大脑双则颞叶切除手术,(一种治疗重度癫痫的常用方法)。术后,他的癫痫症状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但是却出现了另一项无可挽回的损伤——他似乎再也不能形成新的记忆。在一系列的后续研究中发现,莫莱森的智力、性格、知觉能力等一切正常。在进行任务训练的时候他表现出了正常的学习能力,但是任务结束时,他却不记得自己之前进行了这项任务。然而,莫莱森仍有生动的童年记忆,1950年以前的记忆也是完美很完好无损的,他能想起自己家老房子的地址,却怎么也记不住新房子的地址。
⑥莫莱森术后拥有正常的短时记忆却无法形成新的长时记忆,这给研究者们带来深刻的启发。
⑦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莫莱森无法拥有新的长时记忆?20世纪80年代,加利福尼大学的研究者进行了一系列实验发现:原来在大脑内颞叶有一组相互联系的结构在陈述性记忆的巩固中起着重要作用,即海马提及其附近皮层——内嗅皮层,嗅周皮层。正因为莫莱森的内侧颞叶的重要结构遭受损坏,所以导致记忆无法加工传送至前额叶形成长时记忆。
⑧今年麻省理工团队的最新研究发现,记忆是同时在海马体和前额叶中形成的。前额头中的记忆会先处于沉默状态,需要两周左右的时间逐渐成熟,最终形成长时记忆。随着前额叶记忆的成熟,海马体中的记忆会逐渐沉默。
⑨目前,由于技术限制只能监测大约两周的记忆痕迹细胞,但是研究人员正在努力使检测时间变长,从而可以进一步研究以确定记忆是否会完全从海马体中消失。参与该研究的科学家北村认为,一些记忆痕迹可能会重新激活,人们可以检索详细的情景记忆,即使这些情景发生在很久以前。
⑩那么,根据目前这一研究,我们可以大胆地开一个“脑洞”,随着对记忆的深入研究和技术的发展。在不久的将来我们是否可以随意“激活”自己遗忘的往事或者“关掉”自己的不愉快记忆呢?
(选自《百科知识》2017.10B,有删改)
1.仔细阅读第③段,为“记忆”下一个定义。
2.选文第⑤段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3.选文中第④段加点词能否删去,为什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为个人信息加把“锁”
喻思娈
①2017年6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以下简称《网络安全法》)正式施行。这是我国首部网络安全法,保护个人信息是其重要内容。
②近年来,我国个人信息泄露事件频发,窃取个人隐私手段不断翻新。“老同学聚会拍的照片你自己看吧,哈哈,大家没怎么变呢。查看请点开下面链接……”不久前参加过同学聚会的郭先生收到这条短信后,没多想就点了链接,但没看到同学聚会的照片。几天后他用手机登录银行账户时出现异常情况,就到银行柜台询问,结果被告知账号已被盗。
③让郭先生中招的是一种名为“相册”的木马病毒,它能在手机中植入窃取信息的恶意程序,手机感染后不仅会造成信息泄露,甚至还可能引发财产损失。
④移动互联网应用(APP)也是恶意程序的重要传播载体。一些冒牌应用或带有恶意程序的应用,威胁着个人信息的安全。《综述》显示,2016年,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通过自主捕获和厂商交换获得移动互联网恶意程序数量205万余个,近7年来持续保持高速增长的态势。
⑤截至2016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7.31亿人,手机网民规模达6.95亿人。购物、支付类应用场景的增加,也让个人信息更有牟利价值。
⑥另一种对个人信息安全造成威胁的是网络运营平台信息泄露。2013年底,一家为全国4500多家酒店提供网络服务的公司因系统存在安全漏洞,致使全国2000万条宾馆住宿记录泄露,泄露的信息包括用户姓名、证件号、联系方式、住宿时间等等。
⑦专家认为,个人信息泄露之所以频发,很重要的原因是个人信息被暴露的环境和应用场景增加。网络犯罪是人类社会违法活动的网络化呈现,只要有利可图就难以从根本上杜绝。
⑧其次,法律缺失也是个人信息违法活动猖獗的原因之一。在《网络安全法》出台之前,相关管理部门虽然制定并颁布了多个网络信息安全的规定和办法,但立法层级比较低,对一些网络安全违法行为界定不清晰,处罚力度不够,缺乏足够的威慑力。
⑨另外,个人信息获取、存储和利用的环节更加复杂,线下和线上传播具有隐蔽性和复杂性,也是窃取个人信息违法活动屡禁不止、打击黑客难度大的一个重要原因。与此同时,追本溯源成本高,发现、查处难度大,处罚、赔偿力度小,也使贩卖及非法使用个人信息黑灰色产业链有了巨大的投机空间。
⑩针对个人信息保护的痛点,《网络安全法》在信息收集使用、网络运营者应尽的保护义务等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比如,网络运营者不得泄露、篡改、毁损其收集的个人信息,未经被收集者同意,不得向他人提供个人信息,但是经过处理无法识别特定个人且不能复原的除外。
⑪专家指出,保护个人信息,个人用户也要提高自身安全意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民日报》2017.06.02,有改动)
1.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个人信息泄露的原因有哪些?
2.第④段主要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3.文章结尾,专家对保护个人信息,提出了两点具体的建议,请联系全文补写建议的内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吃剩菜能扩张血管吗
范志红
①最近,很多人的手机朋友圈都出现了一条令人瞠目的消息:吃剩菜居然能扩张血管,有益心脏!此前几年,“绿叶菜成为剩菜后会产生大量亚硝酸盐”以及“剩菜致癌”的消息沸沸扬扬,这个说法确实足够反潮流,称得上是耸人听闻。
②的确,绿叶蔬菜中的硝酸盐有利于健康,从食物中摄入的一部分硝酸盐能够在体内缓慢地转变成微量的亚硝酸盐,然后转变成一氧化氮,有利于扩张血管,降低血压,改善血液循环。这个研究已经被国外的运动医学界利用,给运动员服用富含硝酸盐的蔬菜汁,以便提升运动能力。不过,这些研究证据和“剩菜有益健康”拉不上多少关系。因为国外运动员吃的并不是剩菜,而是新鲜蔬菜做成的蔬菜汁。只要吃充足的新鲜绿叶蔬菜,就能获得硝酸盐的这项好处,而且安全无害,完全用不着把新鲜蔬菜放成剩菜。
③那么,为什么人们对硝酸盐有担心呢?是因为硝酸盐可以在蔬菜存放过程中被植物自己的“硝酸还原酶”转变成亚硝酸盐,也可能在烹熟之后被细菌的“硝酸还原酶”转变成亚硝酸盐。硝酸盐和亚硝酸盐,一字之差,但毒性不同。前者无毒,后者在数量大时有毒性。一次吃几百毫克硝酸盐完全没有问题,但一次吃200毫克的亚硝酸盐就有很大的中毒风险。日常腌制蔬菜的时候一定要20天左右之后再吃,就是为了避过细菌使亚硝酸盐含量上升的时段。
④不过,新鲜绿叶菜中的亚硝酸含量是非常低的,除非它们已经看起来明显不新鲜,水渍化,容易掉叶子,或者状态枯萎,才令人担心。腐烂的叶子当然是绝对不能吃的,其中亚硝酸盐含量非常高,有急性中毒风险。总之,只要蔬菜看起来状态新鲜,就没有安全担忧,不要因为绿叶蔬菜在成为剩菜之后可能形成亚硝酸盐,就不敢吃它们。
⑤硝酸盐被人体摄入之后,一部分不吸收而被大肠细菌利用,最终排出体外;另一部分被吸收,在几个小时当中逐渐缓慢转变成微量的亚硝酸盐,亚硝酸盐的存在时间只有几分钟,然后很快被转变成一氧化氮,发挥扩张血管的作用。换句话说,如果需要蔬菜扩张血管的作用,完全用不着吃剩菜。一次性大量摄入亚硝酸盐是有害的,摄入硝酸盐之后,在体内缓慢转变成亚硝酸盐,才能发挥有益作用。据科学新闻报道,在心脏病治疗当中,的确有使用微量亚硝酸盐扩张血管的研究,但并不是从膳食中吃进去的,而且剂量要由医生精准掌握。
⑥那么,烹熟之后吃不完的绿叶菜,到底还能不能吃呢?这就要看是怎样储存的剩蔬菜了。
⑦假如把剩的绿叶菜直接放在室温下过夜,那是坚决不能吃的。因为在室温条件下,会大量繁殖细菌。除非是专门接种的有益菌,否则食物中细菌过量,本身就是极大的不安全因素。这些杂菌也会把硝酸盐转变成亚硝酸盐,使亚硝酸盐含量迅速上升,这是另一个不安全因素。虽然微量亚硝酸盐有扩张血管的作用,大量亚硝酸盐却是危险的,既会促进胃中亚硝胺类致癌物的合成,数量大时甚至可能造成血红蛋白无法携氧,发生急性中毒。
⑧假如把蔬菜做熟后,未翻动的情况下,就取出一部分分装到干净保鲜盒中,轻轻盖上盖子,然后放在冰箱里冷藏过夜,那么初始菌数较小,细菌的繁殖也不至于达到过量的程度。因为细菌不多,从硝酸盐转变成亚硝酸盐的数量也就很少,不足以造成安全威胁。这样的过夜菜,加热杀菌一下再吃,是没有安全问题的。
⑨不过,即便是没有安全问题,剩蔬菜仍然比不上新鲜蔬菜。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特别是二次加热杀菌之后,维生素和抗氧化物质的含量都会下降,同时也失去了新鲜风味和脆爽口感。
(选自《百科知识》2016.08A,有改动)
1.根据选文第⑤段内容填空。
硝酸盐摄入体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扩张血管
2.选文第③段画线句子主要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3.剩菜应该如何保存、如何食用才更安全?请根据选文的内容和下面的材料作答。
(材料一)
剩下荤菜要比素菜更好保存,蔬菜在储藏中容易产生亚硝酸盐,放在冰箱里的荤菜,只要在吃之前彻底加热,可以保存1~2天。把剩菜分类装进保鲜盒中,最容易变质的食物应当放在冰箱下层深处,因为这里的温度最低。水分含量较低的炸鱼、炸丸子之类,则可以放在略微靠外的部分,剩的果汁之类可以放在冰箱门的部位。
(材料二)
剩菜可以吃,但前提是一定要彻底加热。所谓彻底加热,就是把菜加热到100℃,保持沸腾3分钟以上。如果肉块比较大,一定要煮、蒸久一些,或者把肉块切碎,再重新加热。吃多少热多少,剩饭菜加热的次数不应该超过1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吃零食致癌风险与辐射相当
①美国营养学家研究证明了一个惊人的结果:从某种意义上说,贪吃零食的人和受到辐射的人一样,易患癌症。这是因为,人体的遗传物质——DNA的合成与修复需要叶酸、维生素B12、维生素B6、维生素C、维生素E等营养素,如果这些营养素不足,会导致DNA损伤无法修复,其后果与辐射带来的伤害非常相似。
②人们重视维生素,主要是因为它能够预防坏血病、脚气病等营养素缺乏症。近年来研究发现,维生素还具有预防癌症发生的重要作用。许多调查也证明,与营养良好的人相比,缺乏维生素A、维生素B2、维生素C、维生素E的人更容易患癌症,包括肺癌、胃癌、乳腺癌、宫颈癌等。
③人体每天对维生素的需要量很小,无法靠食欲来感觉维生素是否不足。随着工作节奏的加快和食品的丰富,生活中很容易发生维生素的缺乏。这是由于大部分零食、饼干、薯片、糖果、巧克力、甜饮料和方便食品所含的维生素都很少。然而,许多人上班前没时间吃早饭,早上用饼干凑合,中午吃方便面,晚上以速冻食品解决;饥饿时大吃零食,渴了就求助于甜饮料,长此以往,势必造成维生素缺乏的状况。特别是脑力劳动者,消耗的维生素数量更多,更需要注意及时补充。
④在食物中,蔬菜、水果、薯类、豆类和杂粮是维生素的重要来源。这些食品中的微量营养素多为抗氧化营养素,对人体内的“自由基”有清除作用,可保护DNA免受损伤。自由基可由化学物质、太阳照射甚至每天呼吸的氧气所产生,如果没有了各种抗氧化营养素的保护,它们就会伤害身体,就像氧气会使没有涂层的铁生锈一样。每天以猪、牛、羊等畜肉为主食的人,患肠癌的比例比那些每月只吃几次少量肉者高2.5倍。
⑤特别要注意的是,维生素增补剂并不能完全代替天然食品中的维生素供应。因为维生素只有在天然食品中和其他健康成分一起,才能发挥最有效的作用。调查数据早已证明,很少吃蔬菜、水果和豆类的人患癌症的机会大得多。大量吃零食和方便食品之后,即使补充维生素片也起不到和吃天然食物一样的健康效应。
⑥要改善饮食结构,就应当远离那些营养平衡差的食物,经常自己动手,烹调新鲜蔬菜、杂粮薯类,正餐后可进食水果和干果,用豆子和豆制品代替肉类。这不仅是预防癌症之道,也是长寿之道。
(选自《百科知识》)
1.第④段画线句用了哪几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2.本文开头为什么不先介绍吃零食的危害,而是写美国营养学家的一项研究结果?
3.简要分析第③段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聪明又愚蠢的人体
袁越
①走路看似简单,其实是一项很难模仿的高超技能。走路时人的身体不断向前摔倒,双腿及时地交替向前迈出,保持身体的动态平衡,脚掌则依次蹬地,提供向前的动力。整套动作看似一气呵成,毫不费力,但其实背后需要大量精确的计算,差一点都不行。
②走路到底有多难模仿呢?要知道,就连目前最先进的走路机器人都很难走得过一名3岁儿童!人体是一架天生的走路机器,多年的进化把很多与走路有关的功能固化在了人类的基因组当中,我们一生下来就具备了走路所需要的绝大部分先决条件,只要稍加练习就可以掌握这项绝技了。
③人体的这套走路系统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负责感知周边环境和自己身体的位置,这部分主要由双眼和内耳中的前庭神经系统组成;另一部分负责执行走路这一动作,人体的大部分肌肉、骨骼和肌腱都有参与。因为走路对人类的野外生存太重要了,所以上述这两个部分必须配合得天衣无缝才行。但是,现代人发明了一样东西,把两者的联系打破了,这就是汽车。
④人在坐汽车的时候,双眼看到的是不断向后移动的景观,通常情况下这样的景观意味着人在走路,所以人体内和走路有关的整套系统都做好了开工的准备。但是,内耳中的前庭神经系统却感觉不到这种移动,始终显示身体是静止的,没有失去平衡,于是双方便产生了冲突。
⑤通常情况下,人体只有在中毒(比如吃了某种毒蘑菇)之后才会出现这种冲突的现象,于是人体自以为是地认为自己中毒了,自动开启了排毒的程序。如何排出进入人体的毒液呢?当然是呕吐了!于是坐车的人便会感到头晕恶心,很快就把刚刚吃下去的一切都吐了出来。
⑥自封为万物之王的人类为什么犯这么愚蠢的错误呢?原因就在于人类社会的发展速度实在是太快了,多年进化养成的一些习惯和习性一时难以适应,于是问题就来了。和晕车类似的一个毛病就是时差,古人不需要倒时差,根本没有进化出倒时差的能力,但现代人发明了喷气式飞机和电灯,前者可以让人在短时间内穿越好几个时区,生物钟立刻就紊乱了。后者使得晚上继续工作成为可能,不少城市白领经常不得不熬夜工作,第二天要参加考试的学生们也常常会临时抱佛脚,生物钟就这样被轻易地打乱了。
⑦一盏台灯足以让人看清书上的字,但总的照明度肯定比不上白天的阳光。千万别小看这个差别,眼球的正常发育靠的就是视网膜在强光刺激后产生的多巴胺。如果一个孩子白天总是待在教室里,他的眼睛发育便有可能出现障碍,最终导致近视眼。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孩子户外活动的不足才是导致近视眼的主因,看书太多不是问题。古时候的孩子大部分时间都在户外,所以我们的眼睛并没有学会习惯屋檐下的生活。好在人类发明了眼镜和激光手术,这才让那么多近视眼也能基本正常地过一辈子。
⑧这就是人类身体的惯性。有的时候,这些惯性甚至会影响我们的行为。
(摘自《三联生活周刊》2016年第37期,有删改)
1.阅读文章第①~⑤段,说说人体的“聪明”和“愚蠢”分别体现在什么地方。
2.文章第②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3.第②段加点的词语能否删掉?为什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是什么让视力发生改变
①多年来,科学共识认为近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基因,目前,基因研究已经发现在基因组中有超过100个区域与近视相关。
②但是基因显然不是造成近视的唯一原因。1969年,对阿拉斯加北部因纽特人生活方式变化的研究,就是最明显的例子之一。在与世隔绝的社群中成长的131名成人里,只有2人患有近视,但他们的儿孙中,却有超过一半患有近视。
③然而基因突变的过程十分缓慢,无法解释这种快速的变化,也无法解释世界各地激增的近视发病率。新加坡国立大学的苏新梅教授致力于研究近视的流行病学和遗传学,她谈道:“这种世代间的差别肯定是由某种环境因素造成的。”
④看书是显而易见的元凶。这个观点早在400多年前就出现了,当时的德国天文学家与光学专家约翰内斯·开普勒就将他的近视归咎于繁重的研究工作。此后,这个观念深深扎根在人们心里。19世纪的一些顶尖眼科医生也给了当时的学生一些建议,让他们在看书时使用头垫,防止离书本太近。
⑤逐渐上升的近视率也反映出,各地儿童会花更多时间阅读、学习或使用电脑和智能手机。在东亚国家这种情况特别明显,因为这些国家的人们看重学习成绩,会严格要求儿童花更多时间在学习上。去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一份报告显示,上海市一名普通的15岁少年平均每周在家庭作业上花的时间为14个小时,相比之下,英国为5小时,美国为6小时。
⑥研究人员注意到,教育方法与近视的发病率之间存在着很强的关联性。例如,科学家发现,与阅读书籍时间较少的普通学生相比,在以色列犹太法典学学院学习宗教典籍的青少年近视率要高得多。从生物学的角度来看,这似乎有些道理,长时间近距离工作可能会改变眼球的生长方式,从而配合进入眼睛的光线,将近距离的物像准确地聚焦在视网膜上。
⑦虽然这个观点很有吸引力,却站不住脚。在本世纪初,研究人员开始研究一些特定的行为,例如每周阅读书籍的数量,阅读的时间以及使用电脑的时间等,这些行为中没有一项是增加近视风险的主要诱因。
⑧不过,研究人员发现了一个确实会导致近视的因素。2007年,美国科学家穆蒂对500多个8~9岁,视力正常的儿童进行了一项追踪调查研究。研究小组对这些孩子的日常生活情况进行调查,同时了解他们的体育和室外活动的情况。
⑨五年后,他们发现这些儿童中有五分之一患上了近视,而唯一与近视风险明显相关的环境因素就是室外活动的时间。一年之后,澳大利亚科学家罗斯的研究也得出了同样的结论。在对悉尼4000多名中小学生进行了三年的研究之后,他们发现室外活动时间较少的儿童患上近视的风险更高。
⑩罗斯的研究小组发现室内的体育活动没有保护视力的作用,无论是运动、野餐或只是在沙滩上读书,只要他们在室外待的时间越长,患上近视的几率就会越低。另外,那些在室外待的时间较长的儿童并不一定减少了读书、使用电脑或近距离工作的时间。罗斯说:“我们发现,有些孩子在长时间待在室外的同时,也会长时间阅读或使用电子产品,但他们并没有患上近视。”近距离工作可能是会对视力有一定的影响,但室外活动的时间太少看来才是最重要的因素。
1.选文介绍了哪些可能引起近视的因素?
2.请分析第②段画线句子的说明方法及作用。
3.请简要分析第⑥段加点词的表达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