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新华社2019年5月18日) (材...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新华社2019年5月18日)

(材料二)

“我不在博物馆看展览,就在去博物馆的路上”——一个热衷于在博物馆“打卡”的网友这样描述自己的休闲时光。毋庸置疑,“逛博物馆”正在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仿佛是跨越千百年时光而来的先人信札,一件件文物的“前世今生”,让观众得以一窥祖先们的生活图景、悲欢离合。这样的“精神盛宴”,在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已不再是小众需求。虽然发展速度令人惊叹,但中国博物馆仍然面临“成长的烦恼”。

“一个好的博物馆,应该在做好保护、研究等本职工作的基础上,让身处其中的观众在很舒服的状态下接受教育,潜移默化地树立文化自信。”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关强说。这对博物馆“讲故事”的能力无疑提出了很高要求。

调查发现,博物馆“讲故事”能力仍是短板。观众对博物馆不同方面的评价中,评分最低的三项是“互动体验手段”“高科技展示手段”和“讲解体验”。至今还有很多博物馆停留在展示奇珍异宝的阶段。好的展览,要用古诗打动观众。展览的要义,不是追求最上乘的展品,而是讲好展品之间的相互关系;展览的最终目的不是展示坛坛罐罐,而是展示这个区域过去人们的生活。

(同材料一)

(材料三)

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的成功,正在于它跳出了传统器物学和考古学的解读思路,通过透物见史、见人、见精神的方法,解读国宝背后的文明密码及传奇故事。

与传统展陈方式相比,观众更青睐有互动和参与感的展览。为了满足新需求,不少博物馆借助现代技术手段,在文物活化方面各出奇招。甘肃省博物馆推出一组文物表情包,被年轻人大量下载;高科技互动艺术展演《清明上河图3.0》构筑出真人与虚拟交织、人在画中的沉浸体验;湖北省博物馆推出“我的假日在湘博”等系列活动,每场预约名额被一抢而空……

(《人民日报》2019年5月10日)

1.下列对材料一图表的解读不正确的一项是(    )

A.2018年我国登记备案的博物馆数量和参观人数,与上年相比都有增加。

B.“新华社记者卢哲编制”,标明了编制者的身份和姓名,以体现信息的可靠性。

C.2018年我国登记备案的免费开放博物馆数量,比上年增加了218家。

D.统计图配有多个中国传统风格的建筑图案,可以让读者感到形象、亲切。

2.结合材料,谈谈如何解决目前博物馆“成长的烦恼”。

3.如果选用上述三则材料做一期宣传专题,下列哪项适合做专题的主标题?请选择并简述理由。

A.博物馆“热”背后的“冷”思考

B.博物馆的未来,路在何方?

C.博物馆,应讲好自己的“故事”

 

1.C 2.转变博物馆传统思路,关注展品背后的文化;改善博物馆展示和讲解方式,增加观众的互动和参与感。 3.示例1:我选择A。标题用“冷”“热”对比,形象生动,表达鲜明,容易吸引读者。既关注到当今博物馆“热”的现状,又冷静思考了博物馆存在的短板和未来发展的出路。 示例2:我选择B。标题用设问的形式能吸引读者,引人思考。暗示了博物馆现状的不足,引发读者思考博物馆未来如何改革发展。 示例3:我选择C。标题用拟人的手法,表明在博物馆“热”的当下,讲“故事”仍是博物馆的短板,今后应该在讲解方式、互动体验等方面作出努力。 【解析】 1.此题考查的是对材料的理解。C:表述与原文不符,应该是2018年我国登记备案的博物馆数量,比上年增加了218家。故选C。 2.此题考查的是从材料中搜集信息的能力。对于解决目前博物馆“成长的烦恼”,在材料三中做了具体阐释“通过透物见史、见人、见精神的方法,解读国宝背后的文明密码及传奇故事”,“与传统展陈方式相比,观众更青睐有互动和参与感的展览”。据此理解作答。 3.此题属于半开放性试题。选择观点,结合文章内容来充当理由。如果选择A,就可以从“热”和“冷”的对比设计来加以解释,“热”指的是博物馆的关注度高,“冷”意指存在的短板。如果选择B,可以从句势上来分析妙处,运用设问吸引读者,暗示了人们的思考。如果选择C,可以结合拟人的修辞手法,暗示了“讲出自己的故事”是博物馆当下需要解决的难题。据此作答。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原创)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博物馆作为各类文物、标本、艺术品收藏、保护、研究、展示、宣传的单位机构,在为参观者创造一个良好的参观环境和视觉享受的同时,也肩负着妥善保护历史文化财产的重大责任。VR(虚拟现实)、AR(增强现实)等技术一定程度上调和了文物展陈与文物保护之间的矛盾,也更加便利了国人对中华文化遗产的了解。诸多的博物馆访问量趋势研究表明,大多数传统博物馆接待的游客越来越少已经成了近年来的一个社会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博物馆有必要进行数字化改革,让游客有兴趣主动了解博物馆的知识和其中的乐趣。

(材料二)

故宫博物院端门数字馆徽标

(材料三)

数字博物馆可以浏览无限制,在博物馆当中,具有数量丰富的藏品,且不同藏品对于温湿度、光照以及展览条件都具有十分严格的要求,对于部分藏品来说,其甚至不具有对外展出的条件。而在数字博物馆,即能够打破这种限制,在对藏品进行数字化处理后,观众则能够随时随地地在网上实现数字藏品的欣赏与浏览,且不需要考虑藏品的安全相关问题。另外,在传统博物馆当中,在藏品的讲解以及展示方面都具有一定的劣势,在展示过程中,观众只能够被动地听,无法形成互动。通过数字化技术的应用,相关藏品在展示中则不存在传递的单向性,能够更好地同观众进行互动。同时,在数字博物馆建设的过程中,能够对传统博物馆受资金、经济发展产生的差异进行消除。在具体工作中,将按照统一的标准加工藏品,使处于不同地域的观众都能够观看到相关资源,在加强博物馆间藏品交流的情况下有效实现了博物馆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数字博物馆作为博物馆发展的重要部分,为当前文化传播带来了新的动力。科技助力文化传播是目前文化传播的主流趋势,人们已习惯通过互联网满足自己的文化需求。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传统博物馆接待的游客越来越少已经成了一个社会问题,所以博物馆有必要进行数字化改革。

B.故宫博物院端门数字馆调和了文物展陈与文物保护之间的矛盾,为文化传播提供了新动力。

C.数字博物馆使对温湿度、光照及展览条件都具有十分严格要求的藏品可以随时随地被观众欣赏。

D.科技助力文化传播是主流趋势,能够对传统博物馆受资金、经济发展产生的差异进行消除。

2.阅读材料二,假如妈妈在宣传海报上看见故宫博物院端门数字馆徽标,她一时没看明白,请你把自己对徽标的理解讲给妈妈听。

3.阅读材料三,请简要概括数字博物馆的特点。

 

查看答案

(2019绵阳改编)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进入新时代,科技创新已经成为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支撑,谁牵住了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谁走好了科技创新这步先手棋,谁就能占领先机、赢得优势。一个企业能否持续健康发展,关键在于是否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以及能否实现在核心技术上的不断突破。如今,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日益增长,这些期盼,尤需科技创新提供有力支撑,特别是资源环境、脱贫攻坚等领域,对科技惠及民生的需求更为迫切。

(材料二)

世界部分国家(地区)企业科研投入全球占比统计图

(材料三)

尽管远在贵州省黔南州平塘县的深山里,但有“中国天眼”之称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一直以来都备受瞩目。在天体物理领域耕耘了近30年的徐仁新,深知观测对于天文学研究的重要性。在他看来,理论研究得到的推断,往往需要靠实验或观测来进行检验。“有了一流的观测设备,才可能在相关领域拥有更多的国际话语权,做理论研究也更有底气。”

“以FAST为例,和在脉冲星发现上有着丰富成果的帕克斯望远镜相比,FAST的功能要强大得多。同等接收的情况下,FAST观测一分钟获取的数据质量,帕克斯需要观测10个小时左右。我们有理由期待,未来FAST将带给我们更多的惊喜。”徐仁新表示。

事实上,不只是天文学领域,近年来随着科技投入的不断增加,在高能物理、生物、信息等领域,我国先后有一批标志性的大科学工程项目拔地而起或启动建设。在徐仁新看来,科技投入带来的科研“硬实力”的增强有目共睹,一方面,有了大科学装置的撑腰,未来中国科学家在一些科研领域会拥有更多的国际话语权;与此同时,大科学工程在国家现代化建设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对政治、经济、社会、科技等有着巨大的战略作用,具有较强的产业关联度,对推动国民经济发展会产生非常高的“溢出效应”。

(摘编自《科技日报》2019年10月1日)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科技创新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支撑,现阶段人们对企业能否实现核心技术突破最关心。

B.在世界部分国家(地区)中,只有中国对企业科研投入,近10年来一直呈上升趋势。

C.理论研究得到的推断需要实验或观测检验,一流的观测设备让做理论研究更有底气。

D.科技投入带来的科研实力的增强,让中国科学家在一些科研领域有更多的国际话语权。

2.请根据材料一的内容,简要概括为什么要重视科技创新。

3.请根据材料二中的统计图,概括出2009~2018 年我国企业科研投入全球占比呈现出的两个特点。

 

查看答案

(原创)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2019年9月25日上午,在万众瞩目之下,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正式投入运营。机场能够在不到5年的时间里就完成预定的建设任务,顺利投入运营,充分展现了中国工程建筑的雄厚实力,充分体现了中国精神和中国力量。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工程建设难度世界少有,其航站楼是世界最大的减隔震建筑,建设了世界最大单块混凝土板,将整个楼体分隔成地面以上的上部结构和地面以下的地下空间。采用隔震技术后,上部结构就会“悬浮”在柔性隔震层上,地震发生时,上部结构的地震作用会明显减小:大震,建筑物和基础设施不会遭受严重破坏或减小倒塌风险;中强震,室内装修、非结构构件、室内设备、仪器等不受损坏。机场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立足自主创新,开发应用多项新专利新技术新工艺新工法,建设指标达到世界一流。

(材料二)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航站楼是世界首个实现高铁下穿的航站楼,双层出发车道为世界首创,有效保证了旅客进出机场效率。机场跑道在国内首次采用“全向型”布局,在航空器地面引导、低能见度条件运行等多方面运用世界领先航行新技术,确保了运行效率和品质。机场在全球枢纽机场中首次实现了场内通用车辆100%新能源,是中国国内可再生能源利用率最高的机场。

(材料三)

普通单程票——大兴机场线实行计程票制

 

丽泽商务区站

草桥站

大兴新城站

大兴机场站

丽泽商务区站

10元

10元(4公里)

10元(17公里)

35元(42公里)

草桥站

10元(4公里)

10元

10元(13公里)

35元(38公里)

大兴新城站

10元(17公里)

10元(13公里)

10元

25元(25公里)

大兴机场站

35元(42公里)

35元(38公里)

25元(25公里)

10元

 

 

注:大兴机场线按照里程数0~20公里(含)、20~30公里(含)、30公里以上三个阶段实行不同票价。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工程建设难度世界少有,建设了世界最大单块混凝土板。

B.机场采用隔震技术,发生中强震时,建筑物不会遭受严重破坏或减小倒塌风险。

C.机场实现了场内通用车辆100%新能源,是中国国内可再生能源利用率最高的机场。

D.根据大兴机场线实行计程票制可知:从大兴机场站到草桥站的票价是35元。

2.建设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时取得了哪些突破?请结合材料一、材料二概括。

3.结合材料三中图表内容,探究大兴机场具体票制的内容。

 

查看答案

(2018西城二模改编)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中国的物流业从无到有,再到连续3年业务量排名世界第一,可以说是快速发展。国家邮政局局长马军胜在讲话中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邮政业业务总量、业务收入规模分别增长3.6倍和2.7倍。根据国家邮政局统计,____________________(见下图)。

在送达速度方面,2017年“双十一”又一次创造了神奇力量和世界奇迹:面对一天之内涌现的8.12亿个物流订单,整个物流行业只用了一周时间就基本配送完成。订单数已接近2006年中国全年的包裹量,但仅用16个小时,全国就有340个地级市消费者收到当天购买的商品;1亿个订单的送达时间也已经从9天减少到2.8天。

2007-2017年我国快递业务收入和增速统计图

(材料二)

过去在大家印象中,快递业属于典型的低端劳动密集型行业。随着近年来的发展,快递已经进入了一个科技含量高、技术更新换代快的时代。

以某快递公司为例:如何让货物以最快的速度抵达客户手里?争分夺秒从客户下单那一刻就已经开始。商家下单时,相关数据就已经进入到了分拣支持系统中。把订单推送给哪位收派员,包裹要经过哪些站点,甚至在分拣中心哪个滑槽中滑落,系统都提前做出了预判。在货物分拣环节,全自动分拣机以每秒2.7米的速度运行,一小时可以处理2.6万件包裹,相当于52个人工一小时的处理量。2016年,该公司的年研发投入就达5.6亿,相对于2015年增长16.32%,占营业收入比例0.98%,相对于净利润26.43亿元,比例高达21.2%。

而另一公司的物流部门,自2017年开始,已投入使用全球首个无人机运营调度中心,建成全球首个全流程智慧化无人机机场和无人配送站,在无人配送全流程打造上不断创新突破。该公司无人机已在多地实现常态化运营,目前已完成超过20万小时飞行时间,并实现零事故运营。

(材料三)

在快递业快速发展的同时,其带来的物料消耗和污染等问题也日益严重。据有关统计显示,2017年全国快递业消耗包装箱192亿个、编织袋58亿个、塑料袋150亿个、胶带300亿米。如果粗略按每件快件使用0.1公斤的包装材料计算,中国每年会产生40亿公斤以上的快递包装垃圾。

造成上述现象有诸多方面的原因。一是绿色包装物成本过高,一些生态可降解包装价格是普通包装的4倍,相当一部分企业不会主动选择成本高昂的可降解包装物。二是环保技术水平有待突破,包装物难降解、难处理,快递包装物中包括大量透明胶带、空气囊、塑料袋等聚氯乙烯类产品,如使用填埋工艺,需要上百年时间才能降解;如采用焚烧工艺,则有产生高危污染物的风险。三是废弃包装回收情况不乐观,目前快递纸箱回收率不到20%。

1.利用(材料一)的图表信息,将第一段中的横线内容补充完整。

2.中国快递业的成就举世瞩目,中央电视台《经济半小时》专题报道称:“快递送出了‘中国速度’。”结合(材料一)(材料二),谈谈你对“中国速度”的理解。

3.下列做法不符合快递业长远发展的两项是(   )(   )

A.多缠几条透明胶带,提高包装质量。

B.不断提高科技研发费用在收入中的比重。

C.招收更多的快递员,提高快递送达效率。

D.提高废弃包装的回收率。

4.结合上文(材料二)的内容,阅读下面的(链接材料),说说你对这种现象的看法?

(链接材料)

既不想出门吃饭,也不想自己动手做饭;既不想亲自打扫房间,又想房间一尘不染;既不想逛街买东西,又想喜欢的货物自己上门……这样的愿望现在基本上能得到满足,由此产生了一个名词“懒人经济”。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科研产品的生产量在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懒人产品”进入人们的生活,社会也在向“懒人经济”方向发展。

有人认为“懒人经济”会引起危害,使人们朝着懒惰的方向发展,也有人认为这种经济模式会促进社会的发展。

 

查看答案

(2019高考全国卷二4~6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武汉长江大桥的兴建,开辟了我国桥梁建设事业的新历史。中国工程人员数十年来在桥梁建设工程中作过许多努力,有过很多成绩,钱塘江铁桥就是中国工程人员自己设计的。可是,我们从来没有完全用自己的力量建设过一座规模巨大的铁路桥梁。五十年前的黄河铁桥是由比利时包工的,其后的钱塘江铁桥的主要结构部分也是由德国、英国、丹麦三个“洋行”分别承包的。这就不可能使我们系统地积累自己的桥梁建设经验,没有能组成自己的桥梁建设队伍,中国的桥梁建设事业也就长期停滞不前。武汉长江大桥的修建将改变我国桥梁建设事业的面貌。三年来,主持武汉长江大桥勘测设计工作的工程人员和地质人员,在人力、物力、财力上得到国家的大力支持,又得到苏联专家的无私援助,既考虑了最经济地建设桥梁,又考虑了搬运等有关部门对利用长江的要求,选择了最合理的线路和桥式,完成了这个伟大工程的初步设计。同时武汉长江大桥的全部工程还将用自己的材料由我国自己的人力来建设。因此,这个工程也将是我国一座最好的桥梁建设学校,将为我国培养出一批桥梁建设人才。

(摘自社论《努力修好武汉长江大桥》《人民日报》1954年2月6日)

(材料二)

港珠澳大桥被英国《卫报》誉为“新世界七大奇迹”之一,对于这座目前世界上综合难度最大的跨海大桥而言,每项荣誉的背后,都是一组组沉甸甸数据的支撑。全长55公里,世界总体跨度最长的跨海大桥;海底隧道长5.6公里,世界上最长的海底公路沉管隧道;海底隧道最深处距海平面46米,世界上埋进海床最深的沉管隧道;对接海底隧道的每个沉管重约8万吨,世界最重的沉管;世界首创深插式钢圆筒快速成岛技术。截至通车前夕,港珠澳大桥共完成项目创新工法31项、创新软件13项、创新装备31项、创新产品3项,申请专利454项,7项创世界之最,整体设计和关键技术全部自主研发。在这一大国重器的背后,不光有千千万万建设者的汗水,更有不少为其提供强有力科技支撑的团队。如今,中国的桥梁和高铁一样,已经成为中国走向世界的一张名片,而随着这张名片一同递出的,是我们身为国人的自信心。

(摘编自王忠耀等《港珠澳大桥背后的科技支撑》,《光明日报》2018年10月24日)

(材料三)

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智能建造以信息化为基础,运用大数据、云计算及物联网等先进技术,创造具有感知储存能力、学习判断能力的智能设备、智能控制系统等,扩展、延伸工程建设者的感知能力、预测能力、控制能力及作业能力,将机器智能与人类智慧紧密结合,形成人机一体化智能建造系统,使工程建设更为安全。智能建造平台由感知层、网络层、数据层、应用支撑层及应用层组成。感知层是基础,借助卫星等多种技术手段,采集各类数据信息,类似人的眼睛等感官;网络层利用光纤通信网等技术,将感知层采集的各类数据信息传输至数据层,类似人体神经系统;数据层中存储着大量的数据信息资源,借助数据库、云存储等智能存储手段,实现信息资源的有效存储和共享;应用支撑层是运算中心,类似于大脑,实现数据融合,最终在应用层形成各种智能控制系统,辅助工程建设者进行决策。

(摘编自林鸣等《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智能建造探索与实践》)

1.下列对材料三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B.

C.

D.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的社论沉雄庄重,激发读者奋发向上的爱国热情;材料二的报道用确凿事实和翔实数据凸显我国科技实力,唤起读者强烈的自豪感。

B.武汉长江大桥的建设虽然有苏联专家援助,但在建桥伊始就计划全部工程使用我国自己的材料和人力,从而培养锻炼新中国自己的桥梁建设队伍。

C.港珠澳大桥拥有世界上最长的总体跨度和海底隧道、进海最深的沉管隧道、最重的隧道对接沉管,以及首创的智能建造平台和深插式钢圆筒快速成岛技术。

D.综合三个材料可以看出,中国大型桥梁工程建设摆脱了以往的落后面貌,数十年来的中国桥梁建设史,也反映了新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

3.为什么说今天的中国桥梁已经成为体现国人自信心的一张名片?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