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2019年是我国空间站建造任务的关键之年。日前,一...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2019年是我国空间站建造任务的关键之年。日前,一则名为“空间站真的要来了”的话题登上了网络热搜,在某网站“千秋论坛”上引发热烈讨论。以下为部分帖子。

帖一  (转发《中国青年报》张柏楠答记者问(2019—04—15))(南山)

记者:我国的空间站有什么作用呢?

张柏楠(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五研究院载人航天总体部总设计师):空间站的主要定位就是国家未来的空间实验室。主要是为了解决人类长期在空间飞行的关键技术。除此以外,空间站的技术应用还有两个方向。一个方向是要将航天技术服务于经济社会。依靠新的科学发现,航天技术或许能给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新的增长点。另一个方向是通过空间站积累探索太空的经验。

记者:为什么现在人类还不能像科幻片中一样在太空中长期飞行?

张柏楠:这是因为中间还有很多未知的领域需要探索。目前人类长期太空飞行的纪录是俄罗斯人创造的——437天。对一名航天员来说,这个时间比较长。但是,对于去火星来讲,400多天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去研究、解决很多科学问题。空间站后续还担负很多重要的任务。

记者:中国载人航天的最大特点是什么?

张柏楠:人类的未来在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载人航天的发展。这是一个充满梦想、非常伟大的事业。我国载人航天最重要的是以人为本,就是指航天员安全是第一位的。中国航天站不去盲目地比大小、比规模。我们一直坚持目的明确,突出重点,讲求实效,实事求是。

(网友跟帖)

千秋客:我觉得中国航天人大概是中国所有科学研究领域里最富有浪漫主义色彩的人了。大家都知道登月探测叫“嫦娥”,月球车叫“月兔”。而且你看,“嫦娥4号”作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在月背顺利软着落的探测器,向全世界传回了第一张近距离拍摄的月背影像图,而那颗起到极其关键作用的中继通信卫星,居然叫“鹊桥”。真是浪漫得不像话啊!

帖二  (原创:最糟的宇宙,最好的地球)(阿饼)

2018年8月,NASA宣称要用195亿美元在2033年将人类送上火星。但这将是一次有去无回的单程之旅——先不说火星上是否存在不明的危险,抵达火星需要200天左右,以目前的科技水平,尚无法提供大规模的物资运输,也就无法解决人类自身的生存问题。

不只是火星,太阳系的其他星球也不友好。在月球上,一个穿着宇航服的人只能存活7小时,之后会因氧气不足而死亡;在温度介于零下170℃至430℃的水星,人大约只能支撑2分钟;在超高压强的其他星球如天王星、海王星和土星,人一秒钟都活不了。

就算解决了在宇宙中的生存难题,人类也可能最终只得到一个“最糟的宇宙”。《三体》系列的第二部《黑暗森林》认为,如果宇宙中有任何文明暴露自己的存在,它将很快被消灭,所以宇宙一片寂静。这个结论被中国读者称为“黑暗森林猜想”。

再退一步说,即使人类顺利进入“太空大航海时代”、实现星际开拓大业,也要面对一个大问题:时间。试想,你坐上一艘巨大的宇宙飞船踏上“寻找新家园”的奥德赛之旅,在漆黑寂静的太空中飞向一个遥远的目标。出发时,它花了2000年时间加速;路途中,它保持巡航速度行驶了3000年;快到目标星球时,它再用2000年减速。飞船上一代又一代的人出生又死去,地球成为上古时代虚无缥缈的梦幻。

而你——星辰宇宙中的蜉蝣,当年对地球投以最后一瞥时,是否意识到自己并非什么高维度的造物主?你一辈子80—100年的寿命,还不够大陆漂移一米。与蜉蝣相比更为不幸的是,你现在就能想象到自己“朝生暮死”的图景。

那么,人类为何总想着逃离地球呢?

“‘自己’这个东西是看不见的。人们撞上一些别的什么,反弹回来,才会了解‘自己’。”日本设计师山本耀司说的这句话,很适合用来回答这个问题。

最近在国际空间站上执行“远征19号”任务的巴拉特称,俯瞰地球时让他颇感震撼。他说:“毫无疑问,当你从这里俯视地球时,你就会被它的美丽所折服。有两件事你会立刻醒悟,一件是你曾对它有多忽略,另一件是你多么希望能尽最大努力呵护它。”

现在,请重新认识一下地球给予我们的种种特权——磁场和大气层对太阳的双层防御、适温气候、一倍的大气压强、重力、食物遍地……这些因素全部都刚刚好,你才能够不穿宇航服普普通通地过着每一天。

当然,几分钟后,我们很快就会将这些恩惠忘得一干二净。

(网友跟帖)

风行:是啊,地球上有那么多事情要做,我们的西部要开发,东北要振兴,中部要崛起,还有贫困人口问题没解决……到太空瞎折腾什么?实际一点好不好。

1.以上材料均来自某网站“千秋论坛”。根据帖子内容,你觉得最有可能出自哪个版块?(    )

A. 书林一叶 B. 影画苑 C. 文化茶座 D. 家园

2.张柏楠在回答记者第二问时提到:“对于去火星来讲,400多天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去研究、解决很多科学问题。”根据阿饼的帖子,你认为可能是哪些问题?

3.刚到中国的法国留学生苏菲对网友千秋客所说的“中国航天人的浪漫”不太理解,请你以“中继通信卫星”的取名为例,向她作出解释。

4.在张柏楠眼里,太空探索是一项充满梦想、非常伟大的事业;而在阿饼看来,这是最糟的宇宙,最好的地球,人类不要总想着逃离地球。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1.D 2.无法提供大规模的物资运送;地球文明暴露后可能面临被消灭的危险;极端环境下人类自身的生存问题;人生短暂与旅途漫长之间的矛盾等。 3.“鹊桥”出自中国古代的一个神话故事,恩爱夫妻牛郎织女被王母以天河分开,后来成千上万的喜鹊搭成一座“鹊桥”,使两人在七夕得以相会。中继通信卫星引导“嫦娥四号”在月背着陆,它和鹊桥一样起到了关键的联结作用。所以这个命名贴切而富有浪漫主义色彩。 4.示例一:我赞同张柏楠对太空探索所持的观点。航天技术或许能给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新的增长点;而对未知领域的探索也许也将推动中国科学研究事业的发展;人类的未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载人航天的发展;太空探索满足了自古以来人们对外太空的浪漫幻想。所以太空探索是一项充满梦想,非常伟大的事业。 示例二:我赞同阿饼的观点。以目前的科技水平来看,人类进军宇宙面临许多无法克服的困难,太空探索显得虚无缥缈;我们的地球家园那么美丽,又为我们提供了适合生存的种种条件。由此可见,宇宙是糟糕的,地球才是我们永远的家园,我们不要总想着逃离地球。 示例三:我认为我们既要珍惜地球家园,也要发展太空事业。在目前的科技条件下,寻找新家园困难重重,而地球为我们提供了适合生存的种种条件,所以我们不要总想着逃离地球。当然,发展太空事业,能给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新的增长的可能性,能推动中国科学研究事业的发展,人类的未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载人航天的发展,同时太空探索还满足了自古以来人们对外太空的浪漫幻想,所以发展太空事业也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解析】 1.考查根据材料内容判断材料最有可能出自哪个版块。首先要读懂材料的大意,归纳出材料的中心。材料是在探究人类在太空(宇宙)生活的可能性,也可提取“试想,你坐上一艘巨大的宇宙飞船踏上‘寻找新家园’的奥德赛之旅”等关键句分析,即可答出最有可能出自哪个版块为“家园”,所以选D。 2.考查对材料内容的理解。要求根据阿饼的帖子,答出张柏楠在回答记者第二问时所提到的问题可能是哪些问题。首先要根据题干要求找到答案区域。可提取关键句分析,如可提取“尚无法提供大规模的物资运输,也就无法解决人类自身的生存问题”“如果宇宙中有任何文明暴露自己的存在,它将很快被消灭”“你一辈子80—100年的寿命,还不够大陆漂移一米。与蜉蝣相比更为不幸的是,你现在就能想象到自己‘朝生暮死’的图景”等句,即可整理出正确答案。 3.题干要求以“中继通信卫星”的取名“鹊桥”为例解释命名的原因。总的来说,是考虑“中国航天人的浪漫”这一句所反映出的含意。“鹊桥”其又名乌鹊桥,鹊桥是传说鸟神受牛郎织女的真挚情感而感动派来的喜鹊搭成的桥。相传牛郎和织女被银河隔开,只允许每年的农历七月七日相见。为了让牛郎和织女相会,各地的喜鹊就会飞过来用身体紧贴着搭成一座桥,此桥就叫做鹊桥。牛郎和织女便在这鹊桥上相会。而“中继通信卫星”的取名“鹊桥”是因为它引导“嫦娥四号”在月背着陆,使“嫦娥四号”和月亮“喜结良缘”,是它起到了关键的联结作用。此命名符合“中国航天人的浪漫”。 4.此题是一道开放题,针对张柏楠和阿饼的两种说法,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自的观点定然不会相同,有赞同张柏楠的,也有支持阿饼的,但是无论哪种见解,都要围绕材料的内容说出相应的理由。根据自己的太空知识来谈依据。如答赞同张柏楠的观点,可从航天技术或许能给国家经济带来新的增长点,推动中国科学研究事业的发展和满足人们对外太空的浪漫幻想等角度作答。如答赞同阿饼的观点,可从人类进军宇宙面临许多无法克服的困难,地球才是我们永远的家园等角度作答。当然,也可辩证地分析,如从既要珍惜地球家园,也要发展太空事业的角度作答。言之有理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载人飞船虽然可以将航天员送入太空,但无法携带较大的栽荷进行空间实验,飞船电力供应也无法满足大型载荷或大规模空间实验的需求。因此,建设能部署大量实验载荷并提供充足能源开展实验的空间站,是航天发展的必然趋势。“国际空间站”实践表明,它是人类最好的太空技术实验和应用平台。我国空间站建成后,将具备完全自主的载人航天能力。

(摘编自欧阳自远主编《十万个为什么》)

材料二:

天舟一号作为我国首个空间货物运输飞船,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它突破了货物运输、推进剂补加等关键技术,使我国跻身于少数几个具备大吨位空间货运能力的国家。天舟一号还是全球首个掌握全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技术的飞船,并且在航天领域首次实现了100V高压锂离子蓄电池组在轨应用。天舟一号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发展战略第二步的收官之作,标志着我国即将开启空间站时代。

技术指标

国家和地区

俄罗斯

进步MS

欧洲

ATV

日本HTV

美国天鹅座

中国天舟一号

发射质量/t

7.2

20.75

16.5

7.5

13.5

上行能力/t

2.25

7.67

6

3.5

6.5

上行货重比

0.31

0.37

0.36

0.46

0.48

 

注:“t”是计量单位,吨。上行货重比=上行能力/发射质量,上行货重比越高,货物上行效率越高。

(摘编自白明生等《天舟一号货运飞船研制》)

材料三:

中国空间站具备后发优势。建成后,会单独发射一个光学舱,光学舱里架设一套口径两米的巡天望远镜,可以对40%以上的天区进行观测,可以源源不断地为科学家们研究宇宙学和天文学提供海量的科学数据。同时,空间站还将拥有完整的可再生生命保障系统。

(摘编自《中国的空间站什么样》)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载人飞船能将航天员送入太空,但其电力供应无法满足大型载荷的需求。

B.空间站是航天发展的必然选择,是人类最好的太空技术实验和应用平台。

C.日前,我国已跻身于世界少数几个具备大吨位空间货运能力的国家之列。

D.天舟一号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标志着我国已经正式进入空间站时代。

2.中国天舟一号与国外货运飞船相比,具有哪些优势?请根据材料二简要分析。

3.我国建成后的空间站具有什么特点?请根据材料三简要概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传统竹编工艺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中华民族劳动人民辛勤劳作的结晶,竹编工艺品分为细丝工艺品和粗丝竹编工艺品。2008年6月7日,竹编经国务院批准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3月5日上午8时,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中央大厅北侧举行了首场“代表通道”集中采访活动,杨昌芹是通道上年龄最小的代表。她表示,从事竹编工艺十年,从一个学徒成长为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她用她的技艺带动了二十多个乡亲脱贫致富。

材料二

竹编所用竹丝断面全为矩形,在厚薄粗细上都有严格要求,厚度仅为一两根头发丝厚,宽度也只有四五根发丝宽,根根竹丝都通过匀刀,达到厚薄均匀,粗细一致,观者无不赞叹其难。在传统技艺街区展出了不同风格的竹编作品,既有历史悠久、技艺高超的青神竹编,又有将现代流行时尚与中国传统文化工艺相结合的刘氏竹编,博采众长。

材料三关于竹编技艺发展遇到的困难的调查

材料四

瓷胎竹器工艺从材料的选择到编制过程,每一道工序都要严格准确,竹子搜集时间不当容易造成竹子生虫或者发霉,竹龄选择决定了竹子的柔韧性,从而决定了瓷胎竹器的编制难度和美观程度,而一件瓷胎竹器的价值更重要的决定权在于瓷胎竹编制作者的水平。《考工记》提出“天有时,地有名,工有巧,才有美,和此四者然后才可为良。”瓷胎竹编材料选择的时节、地域,传统竹编的制作工艺、制作水平最终决定了一件瓷胎竹编是否材美工巧。传统竹编虽然算不上鬼斧神工,但是却体现了中国传统造物观念“天人合一”所强调的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思想和文化内涵。

1.根据材料,列出竹编的特点。

2.分析材料三,归纳出有意义的结论。

3.下列内容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杨昌芹用她的技艺带动了二十个乡亲脱贫致富。

B.竹编工艺品分为细丝工艺品和粗丝竹编工艺品。

C.竹子搜集时间不当只是容易造成竹子发霉。

D.瓷胎竹编是否材美工巧取决于制作水平的高低。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小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的藏书楼是收藏图书、文献和档案典籍的地方,也就是图书馆。

古代的藏书楼在选址上大都倾向于找个“风水宝地”。如清朝乾隆年间编修的《四库全书》,7个抄本分别藏在“北四阁”和“南三阁”。“北四阁”分别是北京紫禁城皇宫的文渊阁、京郊圆明园的文源阁、奉天故宫(今沈阳)的文溯阁、承德避暑山庄的文津阁。“南三阁”是镇江金山寺的文宗阁、扬州大观堂的文汇阁、杭州西湖行宫孤山的文澜阁。这些藏书楼都建在环境优美之地,像杭州的文澜阁,就选址在杭州风景最美的地方。

给藏书楼取名是很重要的一件事。不少藏书家在楼名中寄托情感、志趣。如清朝藏书家孙衣言的藏书处名为“玉海楼”,寓意藏书“如玉之珍贵,若海之浩瀚”;明末时的藏书家江元祚(zuò),隐居于钱塘,筑草堂于西溪横山堂上,建藏书楼名为“拥书楼”,被赞为“拥书万卷,连屋充栋”。另外,“传经堂”“好古堂”等名称,也同样表达了对经书典籍的尊崇之意。也有许多藏书楼的名称是源自典故的。比如建于明朝中期的“天一阁”,其名取自《易经注》中“天一生水,地六成之”。

古代的藏书楼在功能设计上也是非常考究的。因为藏书楼主要是用来存放和阅览图书的,所以在建造时,首先要考虑建筑规模必须与所藏图书数量相吻合,要有足够大的存储空间;其二藏书楼不是单纯存放图书的仓库,也是一个读书治学的地方,所以一般都在内部设计了供人阅读的空间,并且要考虑取书、看书的方便性。这种藏书与读书分开的建筑格局,对于保护图书是很科学的。此外,在设计藏书楼时,还必须考虑防火、防潮、防蛀、防盗等功能。

藏书楼还十分注意周围小环境的建设,通过对藏书楼周围小环境的人工修饰和设计,使之与藏书楼的整体达到协调一致乃至增色的目的。特别是明清时期,建造园林式藏书楼非常普遍,当时的藏书楼建筑既是技术,又是艺术,融科技文化和审美文化于一体,极富特色。

我国古代的藏书楼不仅收集、保存了丰富的文献典籍,而且也整理传播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体现出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文化性格和文化精神。

(材料二)

中国古代特别重视藏书的保存和保护工作,这一点在藏书楼的设计中体现十分鲜明。如明代义乌人虞守愚的藏书楼选址于背山临水之处,引水为池,以小舟为渡。楼上长窗绕环,藏书万卷;楼下,明堂宽敞,读书著述于此。又如中国近代 “嘉业堂”藏书楼,一楼房间皆用烧制的青砖铺地,青砖之下用瓦钵铺垫,瓦钵下面再铺细沙,使得藏书楼的地面比周围高30厘米;藏书楼一楼底层高4-5米,面向天井的库房全部装有落地长窗,通风、采光、隔热效果都很好。“嘉业堂”内的书籍全部存放于楠木书橱、书箱和书匣中,匣内复衬甲板,十分考究。

1.阅读(材料一),说说你对中国古代的藏书楼有了哪些了解。

答:

2.请结合(材料一)的相关内容,说明(材料二)中两座藏书楼如此设计的原因。

答:

3.南宋著名爱国诗人陆游为自己的藏书楼取名“书巢”。请你结合(链接材料)的内容,用自己的话,简要说明陆游取这个名字的原因,并辨析这属于古代藏书楼取名方式的哪一种。

(链接材料)

吾室之内,或栖于椟,或陈于前,或枕籍于床,俯仰四顾,无非书者。吾饮食起居,疾痛呻吟,悲忧愤叹,未尝不与书俱。宾客不至,妻子不觌,而风雨雷雹之变有不知也。间有意欲起,而乱书围之,如积槁枝,或至不得行,辄自笑曰:“此非吾所谓巢者邪?”

节选自陆游《筑书巢》)

(注释):①或栖于椟:有的书堆在书橱上。椟,木柜、木匣,这里指书橱。②觌:(),相见。③间:间或,偶尔。④槁枝:枯树枝。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后面小题。

中国独特的艺术形式——曲艺

【材料一】

曲艺,是由我国古代民间的口头文字和说唱艺术经过长期发展演变而形成的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它的艺术特征是以带有表演动作的说、唱来表演故事,刻画人物形象,表达思想感情,反映社会生活。现在流行于全国各民族,各地区的曲种约三百多个,包括大鼓、相声、快板、二人转、双簧及山东快书、河南坠子等等。这些曲艺形式,深为人们所喜闻乐见。

一段好曲艺,可以引发人的联想。人们在欣赏的同时,所感受到的不只是作品主题所要表达的内容,并且能联想到更为广泛的、观赏者所经历过的东西,有时这联想甚至是非常浪漫的。这联想的深浅是与作品的厚度深度成正比例的。好艺术品是有意境可寻的。要想使作品(表演)有意境的深度,就必须以少胜多,要用以一当十的艺术手段来处理,使欣赏者从你外在表现出的“一”立刻想到你外在暗示给观众的“十”来。这“十”是在创造过程中全部吸收进入的;而从“十”中凝聚出这个能代表“十”的“一”,这“一”可以起到“十”的作用。比如“一轮明月照纱窗”,演员如果面向观众,用手比个大月亮,再用手指指窗户,那就太蠢了。而如果作一个抬眼望月的有深思激情的凝望,那就有了意境。这个意境化的动作就代替了包括推窗、举手、抬头、伤感或喜悦等多种动作,这就是以一当十和十中求一。曲艺的表演一定要牢牢地把握住这个准则来创造自己的表演动作。

要达到有意境就必须使动作典型化。这里说的典型,就是别的动作几乎不能替代的。它是经过精选出来的、体现深刻内涵而表现到外在的最能集中说明感情内容的动作。因此,在曲艺表演动作中同样要反对杂、碎、乱,而要求准、精、深。

杂碎乱的“杂”是动作多而不清楚;“碎”是动作没有感情上的连贯性,不是经过内涵的酝酿而做出的动作,而是演员临时漫无目的指指戳戳,甚而把“十”都罗列性的表现出来,抛弃了以一当十的艺术法则;“乱”是干脆胡来,上蹦下跳,东窜西跑,手忙脚乱,眼耳口鼻好像在脸上赛跑似的。乱、杂、碎现象,是演员缺乏基本的艺术常识,又未经过严格的训练学习造成的。它既不能算作“创造”,也不感人。

要体现出以一当十的艺术法则就必须在动作的准、精、深上下苦功夫。“准”是动作的目的性明确;“精”是在大量的可以表现某种思想感情的动作中选择出最准确而又最完美的动作。有时这动作仿佛明灯,能放射出艺术的光华;“深”就是动作所体现内容的厚度不浅、不泛,而从动作中表现出某种内容需要的意境。只有这样才会使动作曲艺化。因为曲艺的表演是辅,所以更要求动作要以少胜多。动作绝不能多,多了就不成其艺术了。要追求“万绿丛中一点红”,而不能“满纸尽是殷红色,不知何处是牡丹”。这就是曲艺传统中所讲的“宁可不动,不能乱动,一动值千金”的体现。既然曲艺是以说唱为主的,表演是为了辅,就不能使众多的动作压倒了说唱的份量。

【材料二】

大鼓,是中国曲艺的一个类别。一般由一个人自己鼓,数人用三弦等乐器伴奏。电视连续剧《四世同堂》的序幕——《重整山河待后生》,就是一曲京韵大鼓的形式:

千里刀光影

仇恨燃九城

月圆之夜人不归

花香之地无和平

一腔无声血

万缕慈母情

为雪国耻身先去

重整河山待后生

这段鼓词悠扬动听、声情激越,韵味浓厚、高亢悲壮,由七十多岁的驼派大鼓艺人骆玉笙先生演唱。使听众深深地领受了大鼓艺术的魅力。这种曲艺形式起源于清代的河北、山东、辽宁以及京、津等地。

大鼓书迅速的流传到全国各地,由于演唱风格、伴奏乐器、语音唱腔各异,又分出很多流派。影响较大的有:京韵大鼓、梅花大鼓和西河大鼓。京韵大鼓,由河北省沧州、河间一带流行的木板大鼓发展而来,形成于京津两地。河北木板大鼓传入天津、北京后,刘宝全改以北京的语音声调来吐字发音,吸收石韵书、马头调和京剧的一些唱法,创制新腔,专唱短篇曲目,称京韵大鼓,属于鼓词类曲艺音乐。其唱腔悠扬婉转,长于抒情,并有半说半唱的特色,唱中有说,说中有唱,所以韵白在演唱中占有重要的位置。京韵大鼓的表演形式是一人站唱。演员自击鼓板掌握节奏;主要伴奏一般为三人,所操乐器为大三弦、四胡、琵琶,有时佐以低胡。这一派的著名艺人有刘宝全、张筱轩、白云鹏、白凤鸣、骆玉笙等。梅花大鼓,脱始于清末北京北城的清口大鼓,以金万昌、卢成科、白凤岩为代表。其特点是长于在叙事中抒情,声腔活泼有力,多为一人打鼓说书,后出现了对唱。西河大鼓,起源于河北中部,流行于山东、东北、西北的部分地区。一人演出,说唱并重,唱腔和谐流畅、生动活泼,似说似唱,易唱易懂,为了表现各种情感的需求,还创造有多种曲调的花腔,如悲调,用于表现悲哀、愁苦的情绪。西河大鼓有以郝英吉为代表的“郝派”、以田荫庭为代表的“田派”和以艳桂荣为代表的“艳派”等。此外,大鼓书还有乐亭大鼓、京东大鼓、东北大鼓、山东大鼓、安徽大鼓、湖北大鼓等。

1.阅读【材料一】,请你说说曲艺创作的艺术法则是什么,它体现在哪些方面。

2.【材料二】中提到的京韵大鼓、梅花大鼓和西河大鼓这三个有较大影响的流派,它们的共同点有哪些。

3.阅读【材料二】,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个,回答问题。

(1)《重整河山待后生》这段鼓词的内容,表现出了怎样的一种情感?请结合鼓词具体语句谈谈你的理解。

(2)《重整河山待后生》这段鼓词,一定使你想起了《四世同堂》的一些人和事,那么其中哪个人物的什么事情,引发了你怎样的感受?

4.【材料一】【材料二】中提到了多种曲艺形式,请选择其一,结合实例,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中国素有“衣冠王国”之美誉。几千年来,中国各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活动和社会实践中,制造出了许多精美绝伦的服饰,服饰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文化。

中国古人讲究同自然的和谐,即“天人合一”。因此,在中国古代社会,凡是一个新的王朝建立,都要确定本朝崇尚的颜色,以证明自己统治天下是顺承天意、合乎天德的。商代将取于自然的青、赤、黄、白、黑五种颜色视作尊贵色彩,例如,青色就是蓝草(草名)染在素色布上的颜色,而黄色是土地之色,源于古人对土地的崇拜。秦尚黑色,到了汉代,黑、黄、红三色都曾受到尊崇;而唐宋以来,黄色成了最尊贵的色彩,“黄袍”成为天子专着的服装。金、黄、红、紫等艳丽之色多属于达官贵人,蓝、绿、灰、白则属于平民。不过,明朝因皇帝姓朱,遂以“朱”为正色,又因《论语》有“恶紫之夺朱也”的语句,紫色于是自官服中废除不用。可见,色彩的应用已逐渐脱离自然属性及其本来意义而被赋予了浓厚的政治伦理色彩。

除了色彩之外,服装款式也蕴含着古人的思想追求。以深衣为例,它袖口宽大,象征天道圆融;领口左右相交,代表做人要不偏不倚;深衣背后有一条直缝贯通上下,象征顶天立地,为人正直;腰系大带,象征行动进退符合权衡规矩。总之,深衣象征着天人合一,恢宏大度,公平正直,包容万物的中华传统美德。

材料二:早在《诗经》中,就有借服饰表现人物身份,寄托人物情感的诗句。“硕人其颀,衣锦褧(jiǒng)衣”,这里的锦绣华服不仅是描绘一个女子的衣着,也显示了她贵妇人的身份;“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中的“青衿”是古代读书人常穿的衣服,在这里既表明了恋人读书人的身份,也借写对衣服的念念不忘传递出女子相思萦怀之情。

周代时,冠服制度确立,规定:天子、诸侯穿衮服,戴冕;大夫穿裨衣,戴冕;平民则只能穿布衣。这一制度在不少成语和古诗文中都有体现,比如成语“冠冕堂皇”就与这一制度有关。古时的王公贵族和武将还要戴“貂蝉冠”,这种冠冕“附蝉为文, 貂尾为饰”,是地位的象征,陆游诗句“长安貂蝉多, 死去谁复还”中的“貂蝉”指的就是达官显贵。到了明代,冠服制度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在服装方面,开始用官服上补子图案的不同来区分官职:文官都用禽类,武官皆用兽类。成语“衣冠禽兽”即源自于此,本指身居高位,但后来渐渐演变成了贬义词。在冠冕方面,因为当官封王的太多,“貂蝉冠”供不应求,貂尾严重不足,只能用狗尾来代替,从而产生了成语“狗尾续貂”。

材料三:胡服骑射是中国历史上汉族服饰与少数民族服饰的第一次融合。赵武灵王发现汉人的上衣下裳和深衣的着装方式不便于作战,于是果断推行短衣长裤的胡服。唐人善于融合西北少数民族和天竺、波斯等外来文化,使胡服掀起又一个高潮。到宋代胡服得到了进一步发展,朱熹感慨“今世之服,大抵皆胡服”,可见其流行之广。另一方面,少数民族服饰也受汉朝典章礼仪影响,穿起了汉族服装,如清代后期的史书中就有“大半旗装改汉装,宫袍截作短衣裳”的记载。中国各民族服饰文化在彼此融合中不断丰富与发展。

20世纪初,在东西方文化冲突交融中,中山装与旗袍逐渐发展成为了中国男女的主要服装样式。它们的变革融入了时代的特征,糅合了中国传统服装的民族特色与外来服装的特点,既保留了中国古典服装的含蓄、端庄、严谨的风格,又吸取了洋装的实用、简洁、舒适的优点,体现了“洋为中用”的时代精神;既传承了民族文化,又适应了国际化的潮流。1984年,旗袍被国务院指定为女性外交人员礼服,成为外事场合礼仪服装和国际盛会礼服。2014年在北京召开的亚太经合组织第22次APEC会议中,与会女领导人的服装就由立领旗袍礼服裙和直领开襟披风构成,彰显出鲜明的中国特色。

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面成语中与服饰文化无关的一项是(    )

A.青出于蓝 B.布衣之交 C.黄袍加身 D.飞禽走兽

2.2022年,我国将承办第24届冬奥会。服装学院的同学们想为出席冬奥会开幕式的国家女领导人设计一套礼服,要突出中国元素和时代特征。请你根据材料一、材料三和链接材料,从下面三个方案中选择一个最恰当的,并从服装款式、色彩和图纹三个方面说明理由。

链接材料:

祥云寓意:祥瑞喜庆、和谐共融。

朱雀寓意:矫健有力的蓬勃之气。

梅花寓意:高洁坚贞的风骨。

①方案一:绿色复古深衣,配朱雀纹样。

②方案二:红色改良旗袍,配祥云纹样。

③方案三:白色西服套裙,配梅花纹样。

我选:_________________理由:_________

3.阅读上面三则材料,简要说明你对中国服饰有了哪些认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