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原创)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刺绣时光 宫 佳 ①母亲是一个心灵手巧的人,一...

(原创)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刺绣时光

宫 佳

①母亲是一个心灵手巧的人,一针一线,在她灵巧的手里,会变化出生动形象的图。母亲不懂什么叫刺绣艺术,她只知道忙完了家务,捏起银针在变化无穷的案绣工里诠释着勤劳。

②刺绣又称女红,是闺阁中的女孩子需要掌握的一项技能。唐代罗隐有诗曰:“一片丝罗轻似水,洞房西室女工劳。”讲述的是古代女子用纤纤玉指做手工刺绣的场景。可惜我没有继承母亲的刺绣手艺。小时候,只记得母亲的银针一穿一拉地在毛衣上,鞋面上忙活,不久,美丽的图案就成型了。那些刺绣出来的小动物,小花朵,点缀着我们的枯燥的生活。

③我稍微大一点,母亲就说,女孩子要学习女红,一个不会针线的女孩子是要被人笑话的。可愚笨的我并没有遗传母亲的心灵手巧。我捏起银针笨拙地如同握着一个大棒槌,不是让银针刺破了手,就是针脚歪歪扭扭。我自我解嘲,宁可写几篇字,也不握这银针,我就不是握银针的料,多次尝试不成功,硬是至今都没有学会。

④母亲也不勉强我,银针在穿梭,流年在变幻。

⑤我结婚生子,夫妻常年两地分居,这中间经历了很多不如意的事。每次回母亲家,总看到母亲在捏着银针刺绣,母亲老了,戴着老花镜执着地绣出一花一叶。我常常对母亲发牢骚,闲着没事出去遛遛弯,天天和这些针线较什么劲?享享清福多好?母亲说,你不懂。我就有点恼火,现在,谁还穿自己做的衣服?商场什么样的衣服没有?母亲头都没抬,继续她的刺绣时光。

⑥后来,我去外地谋生,母亲默默地递给我一摞做工精美的鞋垫,母亲说,丫头,遇到闹心的事就做做女工,忙活着,烦心事就没影了。

⑦我接过那一摞鞋垫,一双双看下去,有一双鞋垫赫然绣着四个字“一路平安”,还有一双鞋垫绣着“万事如意”,忽然感觉鼻尖酸酸的,母亲把她对我的祝福绣在一针一线中,伴我走过万水千山。我忽然理解刺绣是母亲的一个爱好,她把内心深处对生活的理解,通过千变万化的刺绣表达出来,一针一线里,母亲绣出的是一寸一寸深沉的光阴。

⑧远离家乡的日子,磕磕碰碰,母亲的绣品却在我心中生了根。终于,我拿起了笔,拾掇起荒废了很多年的文字。白天,看人,体味世事变迁;晚上,看书,浸润油墨书香。有了爱好,生活在平淡如水中浸润了精致,活色生香起来,即便是面对惊涛骇浪,也如母亲一样在勤劳里沉淀成沉稳。虽然,我到如今也不会像母亲一样静坐一隅,在花花绿绿的针线里绣出种种鲜活,可我却以笔代银针,以墨代丝线,一笔一划里写出或柔美或磅礴的画卷。我又何尝不是在刺绣自己的时光呢?

⑨刺绣时光,是两代人的精神的相融,勤劳里,我们的内心柔软,眼界辽阔。风风雨雨中,有爱好相伴,生活就有了小欢喜,这足以磨炼我的意志,即便是身处困境中,也能心如磐石,攫取到欢乐的浪花。

1.请从“我”的角度 ,梳理文章的故事脉络。

小时候,看母亲刺绣——大一点,①_____________ ——回娘家,恼火母亲刺绣——外出谋生,②_________________ ——远离家乡,看书“刺绣”

2.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简要分析。

3.阅读第⑧段,说说你对画线语句的理解。

有了爱好,生活在平淡如水中浸润了精致,活色生香起来,即便是面对惊涛骇浪,也如母亲一样在勤劳里沉淀成沉稳。

4.请结合全文,体会文章为什么取题为 “刺绣时光”。

 

1. 多次尝试学刺绣没成功 母亲送“我”刺绣鞋垫 2.(1)母亲是一个勤劳、心灵手巧的人。母亲只知道忙完了家务,便捏起银针刺绣。她能够用银针一穿一拉地在毛衣上,鞋面上忙活,不久,美丽的图案就成型了。(2)母亲是一个沉稳、疼爱孩子的人。面对“我”的责备,母亲头都没抬,继续她的刺绣时光,我远离家乡,送送的鞋垫上都绣满祝福。(3)母亲是一个热爱生活的人。母亲遇到闹心的事就刺绣,忙活着,烦心事就没影了。 3.①爱好,可以精致自己的生活,从而感受生活的快乐;可以磨炼自己的意志,从而培养自己沉稳的性格。②表达出作者对爱好的理解以及对自己以笔代银针,以墨代丝线的刺绣时光的自豪感。 4.①文章既写了母亲的刺绣时光,也写了“我”的“刺绣时光”;②同时文章表现了人要有一个爱好的主题。因此文章取题为“刺绣时光”,既概括全文的内容,也表达了文章的主题。 【解析】 1.此题考查梳理文章内容的能力。阅读文章,找到“小时候,看母亲刺绣”与“回娘家,恼火母亲刺绣”对应的语段与内容,从而确定“①”对应的语段,然后用简洁语言加以概括即可。同样,找到“回娘家,恼火母亲刺绣”与“远离家乡,看书“‘刺绣’”对应的语段与内容,从而确定“②”对应的语段,然后用简洁语言加以概括即可。 2.此题考查人物形象的分析。可结合具体事件简要分析。从“她只知道忙完了家务,捏起银针在变化无穷的案绣工里诠释着勤劳”等可以看出母亲的勤劳,从“小时候,只记得母亲的银针一穿一拉地在毛衣上,鞋面上忙活,不久,美丽的图案就成型了。那些刺绣出来的小动物,小花朵,点缀着我们的枯燥的生活”等可以看出母亲的心灵手巧。从面对“我”对生活的牢骚,母亲沉默不语,继续刺绣,用自己的方式给我教育及我远离家乡工作,母亲给我的鞋垫上绣了带有“一路平安”“万事如意”的字样,表明了母亲的沉稳和对“我”的疼爱;从母亲告诉“我”“遇到闹心的事就做做女工,忙活着,烦心事就没影了”看出母亲对生活的热爱。 3.此题考查句子赏析。理解语句,即挖掘语句内在的含义。一方面,要把握语句陈述的对象“爱好”;并分析语句的内容,明确解释“爱好”的作用;另一方面,要结合语言环境,明确“我”的“爱好”以及“爱好”给“我”带来的益处。这样,就能准确领会语句的含义。 4.此题考查文章标题的含义和作用。阅读文章,可抓住文章前、后半部分的内容予以回答。如文章前半写母亲的刺绣时光,后半写在母亲的影响下“我”的刺绣时光。且文章的主旨是从“我”之后的感悟中得出来的。所以文章取题为“刺绣时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原创)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候鸟一样的母亲

高绪丽

①回乡下老家接母亲,送其去往蓬莱机场。母亲正在厢房的小磅秤跟前,一样一样称着面前的种种。二十八个红富士苹果,一桶花生油,一塑料袋新磨的黏玉米面,一小袋新磨的面粉,一把香菜,一把洗干净了的葱白……

②我在身后望着弯腰忙碌的母亲。她头上掩藏不住的灰白头发,像是老房子烟囱里飘荡出来的炊烟,随着微风左摇右晃。母亲头上的青丝都到哪里去了呢?虽然我从十多年前就逼迫自己慢慢接受,但母亲头上的灰白依旧像一把利刃,随着时间的累积重叠,那束被时间打磨的锋利刀刃折射出来的惨白刃光,刺得我不敢睁开眼睛将它瞧个仔细。

③“怎么就只能免费托运40斤呢?这怎么够呢?”母亲一边将袋子里的东西来回倒腾,一边嘟嘟囔囔。登机只允许随身携带不超过20公斤的东西,这让以前坐火车时习惯肩上背着、手里拖着提着大箱小包的母亲非常不适应。

④我说:“您这是去闺女家,不知道的,还以为是逃荒呢!”

⑤母亲不以为意,撇撇嘴说道:“这些都是咱自家地里长的结的,怎么也得给你妹多捎些,让她尝尝家里的味道。”

⑥我担忧道:“若是您下飞机时,妹妹没及时赶到,您可不要乱走动。”

⑦母亲拍拍胸脯,“放心吧,鼻子底下还有嘴呢,丢不了的。”

⑧我笑了,那一瞬间,我感觉母亲不像是一辈子没走出乡门的六十多岁的人,倒像是走南闯北闯荡惯了的侠客,一张嘴尽是侠肝义胆。

⑨这是活了大半辈子的母亲第一次独自坐飞机出门。以前母亲去北京妹妹家,坐的是火车。母亲晕车,坐一趟火车下来十几个小时,常常呕得七荤八素。这若是放在别人身上,怕是早就打怵了,但母亲倔强得要命。只要妹妹在电话那端悠悠地喊上一句“妈——”母亲就心疼得肝肠脾肺肾都跟着打战,忘记了她还有晕车的毛病,恨不得立刻插上一对翅膀,直接翻山越岭飞到首都北京,飞到妹妹的身旁,帮她分忧解难。

⑩我帮着母亲把东西往车上搬,母亲不放心父亲,转过身又反复唠叨:“天冷了,就多烧些柴火,炕上暖和了,睡得也踏实。冰箱里有炒菜的肉,吃完记得早点去超市买回来。一个人,也不能糊弄……”

⑪车行渐远,我看到反光镜里父亲的身影在不断缩小再缩小,车子拐了一个弯,反光镜里换成了往后倒移的路旁的杨树。

⑫失去叶子的杨树落寞地立在道路两旁,顽强地与风作着抗争。失去了叶子,没有了光合作用,那些杨树就失掉了活力。待到来年的春天,它们又会焕发生机,生机勃勃。但是,那些日渐被岁月剥茧抽丝的老人呢?他们的春天又会在哪里呢?

⑬去机场的路上,母亲显得有些兴奋,我出声劝道:“到了北京,妹妹他们若是周末想带您去外面吃上一顿,您就答应吧。也算是去体验首都文化呢。”母亲“嗯”了一声。我猜母亲一定知道我说的是去年那件事。妹妹要带母亲去外面吃饭,母亲嫌花钱多,偏要自己在家做,最后全家人都没出去。后来,当我们谈起这件事时,母亲竟哽咽地说:“我改,行吗?”那一刻,我与妹妹泪如雨下。我们做子女的到底做了什么,竟让母亲这样子委曲求全?先是我结婚生子,再是妹妹,只要哪个在电话那端喊上一句“妈”,母亲就会像迁徙的候鸟似的赶到我们的身边。

⑭在这个世界上,能在我们面前愿意将身段放低,甚至低到脚底的泥土里的,没有别人,只有那个被称作母亲的人。

(选自《齐鲁晚报》,有删改)

1.根据文章内容梳理上飞机前母亲与“我”的行动,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内容。

(1)母亲临行前收拾东西,“我”发现了母亲的衰老。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词语运用、修辞方法中任选一个方面,赏析文中划线的语句。

她头上掩藏不住的灰白头发,像是老房子烟囱里飘荡出来的炊烟,随着微风左摇右晃。

3.为什么后来我们谈起“这件事”时,“我”与妹妹泪如雨下?请简要分析。

4.文中的母亲具有怎样的形象特点?请简要概括。

 

查看答案

(原创)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我与父亲的秘密

①我很为有这样一个父亲而丢人现眼。

②上初中的时候,语文老师曾经留过一个《我的父亲》的作文题目,同学们都写了很多,整整一节课,我却只字未写,我不知道怎么去写这个每星期都到城里为人家搓澡的父亲。除了夏秋地里忙的时候,偶尔还可以看到他。冬天,几乎整整一个冬天,便很难再看到他的影子了。到别的伙伴家玩,看到人家的父亲坐在炕上和一家人有说有笑的温暖情状,我的心里就涩涩的,说不出的难受。

③就因为那篇作文,语文老师把我叫到办公室,老师问,李小乐,你的作文为什么仅仅写了那么几行文字?我半天一句话没说,我以我的沉默反抗着与老师谈父亲的事情。阳光从宽大的窗户照进来,照在老师的脸上,老师的面容在耐心中泛着慈祥的光芒。他想尽办法,想与我沟通我与父亲的情况,但任凭他怎么说,我始终沉默着,一句话也不说。

④这样的父亲,没什么可说的。

⑤然而,没有料到的是,我快上高中的时候,父亲便不再去城里了。隐约听他说,好像要和别人一块儿去做买卖,便辞去了为人家搓澡这个活儿。我说不出是高兴,还是解脱,总之似乎一下子轻松了许多。其实,父亲还不知道,我原本并不打算去上高中了,因为高中就在城里,我不想让同学们知道我是搓澡工的儿子,更怕哪一天,突然在大街上看到他。既然他不去搓澡了,我便开始筹划上高中的事情。报到的那一天,父亲说,我去送送你吧。我说不用了,父亲便不作声,默默地在一边帮我拾掇。就在我跨上自行车的那一刻,他一下抓住车把,颇有些坚决地说,你没出过门,还是让我送你去吧。我一口回绝了父亲,头也没回地走了。父亲一个人,在坡上望了我许久。

⑥上高中的那一段日子是快乐的。不仅是高中的学习生活让我快乐,更重要的是,父亲终于不再是一个搓澡工了,每次月休回家的时候,我都会看到父亲和母亲在家里等我回来。我兴高采烈地给他们讲学校里发生的事情,他们一边认真地听,一边不断地颔首微笑。看得出来,父母也为我在学校取得的成绩而自豪。

⑦高三的那一年冬天,我回到家已经很晚了,只有母亲一个人在。我问,父亲呢?母亲说,出去好几天了,还没有回来,我便有些怅然。睡到后半夜的时候,院里响起沉闷的咳嗽声,父亲回来了。父亲的棉帽子上、须髯上挂着白白的霜,像一个圣诞老人一样。推门进来,他便眯眯地冲着我笑,说,小子,看,给你买来了啥。说完后,父亲便从挎包里倒出几本高中各科复习书。我翻着崭新的书,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父亲抚摸着我的头,不断地重复着,好好学吧,好好学吧。那一刻,我的心里突然间涌动着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异样感觉,后来我知道,那叫幸福。

⑧高中毕业后,我考上了大学,然后,又分配到另一座城市。一次,我遇到了初中的语文老师。他说,你还不知道吧,你父亲为你付出了多少。见我愣在那里,他接着说,那年,我把你作文中的情况反映给你父亲后,他便以做买卖为名义,偷偷地躲着你和别人,到邻县的澡堂里搓澡去了。为了不让你知道,约摸你什么时候月休,他就什么时候提前等在家里。就连你们村里的人,也不知道你父亲那几年到底在忙什么……

⑨这就是一个父亲为孩子的成长所付出的。若干年之后,我理解了父亲,我也知道了一个孩子的虚荣给父亲带来了什么。是的,卑微的父亲没有别的手艺,为了养家糊口,他有的只是劳作和承受。

⑩后来,我一直没有问过父亲这件事,我不想把它捅破,我想珍藏起来,用一生的时间去体味饱含于其中的辛酸。前些日子,我洗澡,父亲正坐在沙发里看电视,我说,爸爸,给我搓搓澡吧。就在父亲给我搓下去的那一刹,我发现,我哭了,父亲也泪流满面。

1.文中“我”对父亲的态度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请简要概括。

2.结合语境,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文中画线语句。

父亲的棉帽子上、须髯上挂着白白的霜,像一个圣诞老人一样。

3.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4.文章最后一句写“我哭了,父亲也泪流满面”。“我”哭,是因为什么?父亲泪流满面是因为什么?试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原创)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母 亲

朱孝智

①母亲从闽北第一镇——樟湖,嫁到尤溪深山一个人口仅百余人的小自然村。

②父亲体弱多病,无法从事体力劳动。年仅16岁的母亲嫁过来后,起早贪黑天天跟着我爷爷上山下地干活。不久,分家出来,她不得不面对更多的活计,砍柴、种菜,样样得干,样样得会。

③母亲生下我的第二年,又生下了弟弟,接着又生下了妹妹。

④父亲靠手艺谋生,经常外出。面对间隔这么密的三个孩子,没有帮手,母亲生活的困难常人真难以想象。农村大家都挺忙,那时的条件又很差,吃住拉洗不在一个地方,母亲洗澡要等把我们三人都哄睡,晨起做饭要拔长耳朵注意听我们醒了没有,上厕所经常是背上背着一个,另一个放在厕板上。现在偶尔提起这些,母亲依然心酸不已。  

⑤转眼,我们兄妹三人上学了。母亲对孩子们上学是极为重视的,她深知知识的重要。可小山村,学校只办一二年级,从三年级开始我们就要出外读书。我读到高中毕业时,就先后念了四个地方的学校。

⑥母亲每每为我们担忧,生怕走山路遇到野兽,生怕人长得瘦小在异地受人欺负,生怕在学校挨饿受冻。母亲时常去看我们,送来米菜,查问我们吃住情况。记得我在尤溪三中念初中时,她几乎每圩来一次。提着茶叶或挑着桃子,翻山越岭10多里路赶到圩场卖,以补贴家用和我们的零用钱,生怕苦了我们。而她自己,往往一整天都舍不得去买一碗面吃,傍晚卖光东西,才空着肚子壮着胆子一个人回家。那时我常想,瘦瘦小小的母亲,哪来那么大的勇气和力量,要知道,那时山高林密,路远坡陡,山上常有猛兽出没。那些年,母亲还犯有胃病,常听到她痛得直呻吟。

⑦母亲虽然尽心尽力地照顾我们,但生活还是不可能一帆风顺,总有这样那样的事发生。有些事,坚强抗争,过来了。有些事,却难以抗拒命运的安排。我的弟弟快20岁那年,与一个朋友去村供销社玩,供销社发生爆炸,他无辜殃及,不幸离世。这是母亲一生的痛。她总怪自己没有看住他,才会遇上这事。

⑧我成家生子后,母亲从老家来到我沙县郊区的家帮我带孩子。儿子3岁上幼儿园,中午寄宿,母亲又闲不住,就到家附近的学校食堂煮饭,其他时间还到竹品公司穿编竹凉席,起早贪黑按件取酬,直到我搬往城里居住。其间她竟然赚了十万元左右的辛苦钱。母亲说:“从没赚过这么多钱,如果以前老家有公司该多好呀。”她心里想的是,如果当时有这个条件,我们兄妹就可以少受点苦了。

⑨母亲一生中遭受的苦难,难以尽述。还好母亲性格坚韧乐观,与人为善,街坊邻居都愿意与她交往。

⑩母亲用双手为我们拨开一路的荆棘,教会了我什么是爱和付出,教会了我如何在遇到困难时坚强乐观。

1.仔细阅读全文,总结概括出与母亲有关的三件事情。

2.从词语运用、修辞方法中任选一个方面,对文中画线的句子进行赏析。

那时我常想,瘦瘦小小的母亲,哪来那么大的勇气和力量。

3.文中塑造的母亲是怎样的形象?请根据全文简要概括。

4.你对“母爱”的理解是什么?请结合全文和生活实际简要概述。

 

查看答案

(原创)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妈妈的十二封情书

①“你的身边有酒吗?如果有,就好好坐下来,听我讲故事!”旭子在电话里大声说的时候,我在重庆。整座城市透着一股浓浓的诗情画意,如果不是旭子放我鸽子,此情此景,该有多么完美。

②旭子不爱爽约,这个木讷的人居然要给我讲故事。我放下心里的埋怨,“好吧,我听。”

③时间推回到2015年。他的老师突发奇想,要做一次横贯中国东西的音乐采风———从上海到新疆阿勒泰,不带任何现代通信工具。旭子欣然随行,直到进入候车大厅,才想起要给家里打个电话。

④手机扔在上海的老师家了,他只好用公共电话拨通了妈妈的手机。也许是父母受教育程度较高的缘故,旭子一直处于放养状态。我几乎未见过他与父母联系过。

⑤电话那头的母亲很平静,间歇插进几个淡淡的“嗯”,在旭子将挂电话时才说:“你到了一个停留久的地方,可不可以给家里打一个电话?”

⑥旭子听得出母亲平静背后的担忧,他无法拒绝,点头说好。

⑦然后他背上行囊出发。每到一座城市整顿休息时,旭子会如约给母亲打电话。“妈,我到重庆了。”“妈,我在西安。”“到兰州了。”……十几个电话,有时兴奋,有时匆忙,有时疲惫,母亲总是淡淡地“嗯”一声,随意打听打听他的食宿,不动声色。

⑧历时九个月的旅程,跨越近十个省市,老师和旭子完成了一个奇迹。2016年的春节旭子没能回家。四月份我们约了“五一”去重庆,谁知道我前脚刚刚订票,这兔崽子后脚接了一个电话,转身跑了。

⑨来这个电话的是旭子的爸爸。

⑩旭子的妈妈犯了心脏病,医院提出做搭桥手术,手术存在风险,要求家属同意。旭子爸爸眉头微皱,深吸一口气,缓缓地对医生说:“您等我打一个电话,她做事不听我的,我得听听另外一个人怎么说。

⑪旭子用最快的速度赶回武汉,陪妈妈做完了手术。住院观察的几天里,父亲临时有事,要旭子替妈妈回家拿换洗的衣服。十几年从不进父母房间的他,笨拙地翻箱倒柜,却无意间发现了妈妈的秘密。

⑫旭子发现了十二个快递包裹,寄往十二个不同的城市。按照时间顺序一字排开,刚好可以拼出他去年的路线图,收件地址和电话都是他无意间透露给母亲的住宿客栈,收件人无一不是他的名字。

⑬他坐在地上一一拆开包裹,寄出的内容形形色色,有腊肉干,有抗生素,还有冲锋衣。那个上午,他守着一地乱七八糟的物什,努力回想早已被抛诸脑后的与母亲的电话内容。

⑭“妈,我到重庆了。没感冒,就是这边下雨了,有点咳嗽,没事。”

⑮“妈,我在西安。这边的羊肉孜然太重了,吃不惯。”

⑯“到兰州了,嗯,温差大,晚上特别冷。”

⑰他一边回忆,一边想象着母亲如何不动声色地从他嘴里套出住宿信息,然后戴着老花镜上网查询地址和联系方式。他兴致勃勃地和老师踏上一场文化的朝圣,却不知道母亲追在他的身后,用九个月的时间写下十二封漫长的情书。

⑱有人说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母亲的情书太短,短到没有抬头落款,短到只剩下两个字,一笔一画地写在收件人栏里。可惜旭子行色匆匆,来不及收到这绵长的情意。母亲的快递一件件寄出,又被一件件退回。

⑲镇江,查无此人,退回。重庆,查无此人,退回。西安,电话错误,退回。

⑳他无法想象,母亲接到那一个个退回的包裹时,该是怎样的表情———仿佛一颗心被全力地抛向他,却又被冷漠地轻轻送回。母爱似海,表面风平浪静,深处波浪汹涌。这个不懂事的大男孩,在这个晴朗的午后,守着十二封沉甸甸的情书,哭得不能自已。

㉑三言两语后挂了旭子的电话。我抬起头,凝望着眼前的长江。山城依旧美得令人沉醉,但此刻我竟然失去了停留的心情。我给妈妈打了个电话:“妈,重庆的火锅太辣了,辣得我脑袋疼!这里天天下雨,一点都不好玩,我要回家,你给我包饺子,嗯,韭菜馅的……”

(选自《意林》,有改动)

1.阅读选文第③~⑳段,完成下面内容概括。

旭子随老师采风前与母亲通电话_____________________旭子与老师完成了一个奇迹———我们约了“五一”去重庆,旭子回武汉看望做手术的母亲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选文第⑳段画线的句子。

母爱似海,表面风平浪静,深处波浪汹涌。

3.联系具体语境,分析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

(1)旭子不爱爽约,这个木讷的人居然要给我讲故事。

(2)母亲的快递一件件寄出,又被一件件退回。

4.选文结尾段有什么作用?

 

查看答案

《革命烈士诗抄》4

1.《革命烈士诗抄》是_________编辑主编(老革命家、 著名诗人)。

2.为了免除下一代的苦难,他们从心底发出“_________”的誓言。

3.“一朵花凋谢,更多的花将要开放”,表现了_________的信念。

4.在《革命烈士诗抄》中你最喜欢哪首诗说说理由。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