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原创)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田螺奶奶 王生文 ①卫国是在做爸爸后,几次三番...

(原创)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田螺奶奶

王生文

①卫国是在做爸爸后,几次三番才将母亲田婶从乡下接进城里来的。田婶姓田,大半生与田地结下了亲密的缘分,确实不愿意进城去生活,更何况儿子当了科长,是有身份的人了,她不想让别人知道朱科长有她这样一位乡下母亲,要不是想到小孙子没人照顾,她是不会进城去和儿媳们生活在一起的。

②儿子媳妇上班后,田婶就像侍弄她的庄稼一样呵护着小孙子浩浩,像经营她的田地一样经营着儿媳们的一日三餐。一转眼,小浩浩能够叫她田奶奶了,再一转眼,小浩浩上幼儿园了,一回家就缠着要她讲故事。田婶有自知之明,要是儿子媳妇不在家,她就应付着小浩浩,让小浩浩在她那些老掉牙的民间故事中,或好奇地瞪大眼睛,或渐渐闭上眼睛进入睡眠。

③刚好这一天,儿子媳妇都在家,小浩浩又缠着要田婶讲故事,田婶连忙因势利导,哄着小浩浩说,奶奶不会讲故事,还是让你爸给你讲吧。

④不想,卫国呵呵一笑,说,妈,您的故事可好听了,我小时就是听您的故事长大的。

⑤田婶越发不好意思,说,那时就为了哄你,尽是些花仙狐妹的,哪里是什么故事。

⑥妈,您那些都是有意义的故事,就讲给浩浩听吧。卫国说得很真诚,一点也不像是讨田婶开心。这让田婶有些意外,而小浩浩还在央求着要她讲故事,她想了想,望着卫国说,我可以跟浩浩讲个田螺姑娘的故事吗?

⑦卫国连连赞许这个故事好。

⑧得到了儿子的肯定,田婶就开始给小浩浩讲田螺姑娘的故事:从前,有个勤劳的小伙子在地里捡到一只大田螺,他高兴地把它带回家养在水缸里,细心照顾它……

⑨卫国清楚地记得小时候母亲不止一次跟他讲过这个故事,然而今天再次听到这个故事,好多往事一下复苏了,只觉心头一酸,差点流出泪来,他怕母亲察觉到,悄悄将头调过去

⑩田婶还在讲她的故事,讲这个田螺原来是个田螺精,她看见小伙子无依无靠,回家后还要自己做饭吃,就变成一个漂亮善良的姑娘,从水缸里现身出来给小伙子做美味芳香的饭菜,然后,趁小伙子还没有回家,又隐身到水缸里去……

⑪小浩浩听完故事后,嚷嚷说,爸,这个田螺姑娘真好,你也捡个回来吧。

⑫卫国还沉浸田螺姑娘的故事里,见小浩浩喊他,忙抹了一把眼睛。掉转头,对他说,浩浩,不用捡的,要不,爸爸再给你讲一个田螺奶奶的故事,好吗?

⑬好。小浩浩拍着小手,兴致很高,而一旁的田婶脸上则布满了疑惑。

⑭那是十八年前的事了,有个娇惯的学生要去镇上读书,由于平时在家都是母亲照管,一换成离家住校就要自己照顾自己了,可是,这个学生习惯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不会洗衣服,不会自己照顾自己,他的母亲忙完田里的农活后,就赶往学校给他洗衣服洗被子,可这个学生嫌他的母亲是乡下人土里土气,丢了他的人,不但不感谢,反而还对他的母亲说,你不要让我的同学看见你了。

⑮田婶明白儿子在讲什么,她觉得很意外,儿子今天是怎么了?她刚想制止,儿子用手拦住了她。

⑯从那以后,母亲总是要等到学校上课后再去给她的儿子洗衣服、缝被子,而放学铃声一响,母亲就急忙离开学校。同学们回到寝室,见那个同学的脏衣服洗了,被套换了,就问是不是你妈妈来了,那个同学说不知道,同学们听了,就笑着说那准是田螺姑娘来了……

⑰爸,不是田螺姑娘,是田螺妈妈。小浩浩打断卫国的讲述。

⑱也不是,儿子。卫国用手抚摸着小浩浩的头,眼里闪着泪花说,是田螺奶奶。

⑲田螺奶奶?小浩浩不解地望着他的爸爸。

⑳乖浩浩,别听你爸爸的,哪里有什么田螺奶奶。田婶忙接过话说。

㉑卫国一把拉过小浩浩说,儿子,她就是你的田螺奶奶。卫国一边说一边用手指着田婶,田婶的脸红了,一时不知所措。

㉒小浩浩一下挣脱出来,扑向田婶的怀抱,充满稚气地叫了一声:田螺奶奶……

(摘自《小小说大世界》,原文有改动)

1.仔细阅读选文,说说卫国为什么讲田螺奶奶的故事?

2.选文⑨段画线句用了哪些描写方法?表达了卫国怎样的情感?

3.请赏析下面句子的表达效果。

儿子媳妇上班后,田婶就像侍弄她的庄稼一样呵护着小孙子浩浩,像经营她的田地一样经营着儿媳们的一日三餐。

4.本文情节安排上最大的特点是设置悬念,试举一例,并说说其作用。

 

1.田婶给孙子讲田螺姑娘的故事,引发了卫国对田婶关心自己的往事的回忆,借田螺奶奶的故事表达了卫国对母亲的感激之情。 2.心理描写、动作描写。生动形象地揭示了卫国再次听到田螺姑娘的故事后引发回忆时内心的激动。 3.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呵护孙子、准备一日三餐比作侍弄庄稼、经营田地,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田婶对孙子、对儿媳们的关心和呵护,表达了田婶真挚而深沉的爱。 4.示例:悬念举例:⑨段中田螺姑娘的故事卫国听了多次,为何再次听到这个故事还心酸,并差点流泪。作用:利用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使文章情节曲折生动,达到震撼人心的效果。 【解析】 1.此题考查对选文内容的理解。首先细读选文内容,选文③~⑪段主要讲了在孙子的纠缠下田婶给孙子讲田螺姑娘的故事,由此引起了儿子卫国的回忆。卫国是在听完田螺姑娘的故事后“好多往事一下复苏了……”可以体会田婶讲的故事对卫国内心的触动,以及卫国对田婶的感激之情,最后用自己的语言合理概述即可。 2.此题考查描写方法和作者情感。解答此题,首先明确基本描写方法及判断特征。根据⑨段画线句中的“心头一酸”可知用了心理描写,根据“调过去”一词可以看出还用了动作描写。结合画线句子和前文内容,可知这里是卫国再次听到母亲讲的田螺姑娘的故事后,回忆起儿时母亲对自己无微不至的爱而内心激动。 3.此题考查句子赏析。解答此题,主要从修辞的角度入手,由“像侍弄她的庄稼一样呵护着小孙子浩浩”“像经营她的田地一样经营着儿媳们的一日三餐”,可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呵护着小孙子浩浩”比作“侍弄她的庄稼”,把“经营着儿媳们的一日三餐”比作“经营她的田地”,然后结合选文内容具体体会田婶对儿子一家真挚而深沉的爱。由此分析,即可准确把握该句的表达效果。 4.此题考查设置悬念及其作用。细读选文内容,从全文看,选文处处设置悬念,田婶为什么讲田螺姑娘的故事,卫国听到田螺姑娘的故事为何落泪,卫国讲的田螺奶奶的故事是什么故事,然后从中选择一处进行举例,并从激发读者阅读兴趣,使选文情节曲折生动等角度分析作用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原创)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侯发山

①周末,小伟回乡下看望父亲。

②看到小伟回来,父亲的眼角,眉梢,还有皱纹,舒心的笑意都一起弥漫出来。小伟还算个孝子,虽然在城里上班,平时没少回家看看,有时忙,回不来,打个电话,或是在微信上视频聊天,真的是远在天边近在眼前,这一切都让父亲自豪、欣慰。

③吃罢晚饭,父亲提出要带小伟到东江捉鱼。

④(A)晚上钓鱼?黑灯瞎火的能钓到吗?父亲要给自己做鱼吃?还是父亲缺钱花啊?小伟心里打了不少的问号,嘴上还是爽快地答应了。他知道,老还小,人上了年纪,往往跟小孩子一样,会做出一些看似可笑或是愚蠢的事;小伟还知道,什么是孝顺,顺着老人的意思就是最好的孝顺。母亲死得早,是父亲一把屎一嘴饭把自己带大的,风里来雨里去,靠捕鱼供自己吃喝,供自己上学。小伟毕业参加工作后,想把父亲带进城,父亲执意不去,说自己在乡下惯了,说自己还能干得动,每天活动活动筋骨对身体有好处。小伟也就没再坚持,他心里清楚,最主要的,家里有母亲的影子和味道,父亲舍不得离开。

⑤来到江边,天已经完全暗下来,江和天似乎连接到一块了,只能听到江水不安分的波涛声。

⑥父亲没有拿出鱼竿,没有带鱼饵。小伟以为父亲忘了,正要自责自己没有提醒他,父亲笑了笑,说,孩子,不用鱼竿,照样可以捉鱼。

⑦小伟吃惊不小,心说父亲什么时候学会徒手逮鱼了?从未见过,也从没有听说过啊。难道是父亲早就有的绝技,今天要露一手给自己瞧?

⑧小伟正在胡乱猜测,父亲拉着他来到浅水处,让他往水里看。顺着父亲的手势,小伟辨认半天,才看清水底下有个闪闪发光的东西。那是什么?小伟心里疑惑,正要问父亲,父亲说,小伟,那是蛤蟆鱼,也叫老头鱼,学名安康鱼。

⑨还有这种鱼?它怎么会发光呢?小伟惊诧不已。他又往水里细看,看到这种鱼头顶上有一根钓竿,这根钓竿不时会发出星星一样的闪光,像一只悬挂明灯的钓鱼竿。

⑩父亲说,蛤蟆鱼基本上是吃等食的,平时潜伏不动,以背鳍第一棘的皮瓣为钓饵,诱捕那些趋光的鱼虾类。

⑪说到这里,(B)父亲挽起裤脚悄悄下水,探下身子,手猛地一伸,就抓到了那只蛤蟆鱼。

⑫蛤蟆鱼在父亲手里扭曲着身子,但被父亲牢牢抓在手里。小伟打开手机的电灯,看到这种鱼头大,口宽,胸鳍宽大,尾部细小,背紫褐色,腹面淡色。

⑬小伟呵呵一笑,对父亲说:“爹,这就叫作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⑭这种鱼肉少,吃起来不过瘾。父亲甩手把鱼扔进了江里,然后继续说道,咱江边好多渔民都喜欢逮蛤蟆鱼,好逮,不费劲。孩子,人跟这蛤蟆鱼一样,不能太出风头。

⑮父亲这是哪里话啊?小伟心里打了个愣。

⑯父亲说,你下乡扶贫,你改造危房,你资助贫困大学生,这些都没错,不要传到朋友圈嘛。

⑰原来父亲天天去自己的朋友圈里转,时时关注着自己呢!小伟恍然大悟,心里一下子热乎起来。天天点赞的不一定是朋友,不点赞的不一定就不是朋友,看来这话真是没错说。

⑱父亲说,你若挺不下来,或是做得不够圆满,让人揪住把柄,可就不好喽。你是单位的一把手,有时不能太招人眼了。

⑲小伟说,爹,我是故意那样做的。

⑳父亲愣怔了一下。

㉑小伟说,我那样做,一是督促自己坚持到底,不能半途而废;二是让大家监督自己,杜绝自己有谋私利的行为;还有一点,就是做一个样子给他们看!爹,无欲则刚,有什么好怕的呢?

㉒你咋不早给我说呢?害得我担惊受怕,好几个晚上都睡不着。父亲说着,拿起拳头轻轻捶了小伟的胸脯一下。

㉓有轮船的汽笛声从江面上飘过来。父亲指着远处的灯塔,自豪地说,小伟,爹希望像你说的,要做灯塔发出的光,不要做蛤蟆鱼身上的光!

㉔小伟依偎着父亲,感觉到父亲的身板还是那样的结实,那样的硬朗,那样的温暖。

㉕回家的路上没有路灯,黑瞎瞎的,有父亲在身边,小伟走得很踏实,一点也不用担心会迷路。

1.阅读全文,根据提示,用简洁的语言填空。

情节

小伟的情感变化

晚饭后,父亲提出去捉鱼

(1)

(2)

吃惊

父亲抓到蛤蟆鱼

(3)

(4)

恍然大悟

 

 

2.请从描写角度,赏析文中(A)(B)两处画横线的句子。

(A)晚上钓鱼?黑灯瞎火的能钓到吗?父亲要给自己做鱼吃?还是父亲缺钱花啊?小伟心里打了不少的问号,嘴上还是爽快地答应了。

(B)父亲挽起裤脚悄悄下水,探下身子,手猛地一伸,就抓到了那只蛤蟆鱼。

3.这篇文章在写法上最大的特点是层层设置“疑问”,然后解开“疑问”,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试从文中找出一例,分析其表达效果。

4.文中的“父亲”是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原创)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八岁那年的玉米地

田中美

①确切地说,那年我还不满八岁。那一年,父亲在城里上成人中专,弟弟只有六岁,家里所有农活落在母亲一个人身上,而母亲偏偏又常年体弱多病。

②那天夜里,我是在睡梦中被母亲从床上拎起来的,村里的大喇叭正扯着嗓门喊:“今晚有冰雹,乡亲们抓紧时间抢收玉米,最好在凌晨三点前干完。”大喇叭仿佛吃了兴奋剂,一遍遍不厌其烦地叫着,宁静的夜一下子被它搅得沸腾起来。

③还没等我反应过来,母亲已经将我扔上了地排车,我的两只眼皮还在不断打架,迷迷糊糊地看到狭窄而不平的小路上演电影般聚满了父老乡亲,他们都在为同一个目标匆匆前进。

④经过长时间的跋涉,我们终于到了目的地,乡亲们疯了般穿梭在玉米地里,我只听到一个个玉米“咔嚓咔嚓”被掰下来。在母亲的催促下,我跟在她身后将掰下的玉米装进蛇皮袋,而且还要负责给母亲用手电筒照明。很快,我便累得蹲下来。可是,我必须跟上母亲的速度,否则只能一个人被远远地丢在无边的黑暗和恐惧中。

⑤不知道究竟过了多久,母亲开始将我装好的玉米背到地头,然后放到车上,本来想着,我可以跟着母亲一起回家。可她却命令我守在玉米地里,理由是,等她回来后,只要喊我的名字,便能找到自家的玉米地。起初我死活不肯,可是母亲声嘶力竭说服我,我只好答应留在玉米地里等她。因为我知道即使在白天,自家的地都很难找,更何况是没有月亮的夜里,我的留守可以为母亲的抢收节省时间。

⑥母亲走后,我才发现,我的选择是错误的。那晚的夜色仿佛一个巫师穿上了浓黑的长袍,我努力寻找,也找不到那轮可爱的月亮。我时而坐下,时而站起来,无论站着还是坐着,在一眼望不到边的玉米地里,都显得那么渺小。忽然,我感觉脚上有什么东西在爬,它小心翼翼地试探着穿过我的脚面,我吓得一动也不敢动。我一向讨厌和害怕小虫子,此时在我眼里,它却变得那样亲切和温暖,至少比黑夜真实得多。

⑦夜色越来越浓,看起来要下雨了,我感觉母亲好像已经走了一个世纪。我多么希望能听到母亲的声音,我支起耳朵,听到风的声音由温柔变得强悍,到处是沙沙声。我吓得闭上眼睛,泥塑般蜷缩在地里一堆掰下的玉米前。不知道什么时候,我开始抱怨母亲,继而是父亲,我怨恨父亲不该去上学,抱怨母亲不该把我一个人留在玉米地里。我甚至想,等母亲回来喊我时,我假装睡熟了,让母亲也害怕一回。

⑧在我的担忧和恐惧达到极点时,终于听到母亲唤我乳名的声音。我心里一阵窃喜,我躲到一个高大的玉米秸后,屏住呼吸,母亲的声音一阵高过一阵。我蹲在地上,不但不出声,还有一种获胜的报复感。

⑨突然有什么东西击中了我的头,接着,又有一个凉丝丝的类似拳头的东西打在我的胳膊上,我害怕了,想哭,却努力让自己不要出声。我听到了噼噼啪啪的声音,那一刻,我感觉整个天要塌下来了。继而我听到玉米秸被扑倒的声音,看到一个黑影跌跌撞撞地朝我走来,边走边叫着我的名字,我终于看到了母亲。

⑩手电筒发出微弱的光,那些光虽然照在我脸上,但我却分明看到了母亲被汗水浇透的脸。看到母亲来了,我害怕她会教训我,就闭上眼睛假装睡着。母亲扔掉手电筒,紧紧抱住蹲在地上的我,一股温暖瞬间传遍全身。母亲的衣服被水浸透了,混着一股泥土与玉米叶的芳香。她的呼吸急促得让人听了害怕,嘴里只有两个字“孩子”。我偷偷吸了一口母亲身上的水,苦苦的,但我却感到了甜。

⑪母亲用自己的衣服将我严严实实地包住,抱起我,飞快地穿过一个又一个玉米秸,我听到了冰雹打在她头上的钝响,听到玉米叶上的锯齿划破她皮肤的声音。在母亲怀里的我再也不想离开,我害怕母亲会再把我丢在玉米地里。突然她一个趔趄,被倒下的玉米秸绊倒在地。我毫发未伤,实在无法装下去,趴在她身旁嚎啕大哭起来。我害怕母亲跌倒了再也爬不起来,我使劲儿拉起地上的母亲。母亲抱着我,她连哭的力气都没了。我听不到母亲的哭声,却感觉到她的泪是那么温热,浇灭了一个孩子心里所有的抱怨和不满。

⑫那天我忘记了自己是怎样回家的,只知道我家的玉米大部分被冰雹击到了土里。当第二天的太阳升起时,我站在地头,看着母亲一点点抠出掉在土里的玉米粒时,哭得一塌糊涂。我跑过去,帮母亲捡拾玉米,却看到母亲低下去的眼里竟然又一次掉出眼泪。

⑬二十多年过去了,曾经的许多记忆都淡为云烟,但母亲怀抱里裹挟着汗水和雨水的温暖依然在。

1.请根据下面的提示,从“我”的角度梳理文章的故事脉络。

①半夜被叫醒,迷迷糊糊—②陪母收玉米,十分劳累—③_______________—④母唤不答应,暗自窃喜—⑤____________

2.请结合语境,品析下面两个句子。

(1)那晚的夜色仿佛一个巫师穿上了浓黑的长袍,我努力寻找,也找不到那轮可爱的月亮。

(2)母亲扔掉手电筒,紧紧抱住蹲在地上的我,一股温暖瞬间传遍全身。

3.文章第⑪段运用了对比的写作方法,这样描写有什么好处?试举结合文章内容加以简单说明。

4.文中的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原创)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刺绣时光

宫 佳

①母亲是一个心灵手巧的人,一针一线,在她灵巧的手里,会变化出生动形象的图。母亲不懂什么叫刺绣艺术,她只知道忙完了家务,捏起银针在变化无穷的案绣工里诠释着勤劳。

②刺绣又称女红,是闺阁中的女孩子需要掌握的一项技能。唐代罗隐有诗曰:“一片丝罗轻似水,洞房西室女工劳。”讲述的是古代女子用纤纤玉指做手工刺绣的场景。可惜我没有继承母亲的刺绣手艺。小时候,只记得母亲的银针一穿一拉地在毛衣上,鞋面上忙活,不久,美丽的图案就成型了。那些刺绣出来的小动物,小花朵,点缀着我们的枯燥的生活。

③我稍微大一点,母亲就说,女孩子要学习女红,一个不会针线的女孩子是要被人笑话的。可愚笨的我并没有遗传母亲的心灵手巧。我捏起银针笨拙地如同握着一个大棒槌,不是让银针刺破了手,就是针脚歪歪扭扭。我自我解嘲,宁可写几篇字,也不握这银针,我就不是握银针的料,多次尝试不成功,硬是至今都没有学会。

④母亲也不勉强我,银针在穿梭,流年在变幻。

⑤我结婚生子,夫妻常年两地分居,这中间经历了很多不如意的事。每次回母亲家,总看到母亲在捏着银针刺绣,母亲老了,戴着老花镜执着地绣出一花一叶。我常常对母亲发牢骚,闲着没事出去遛遛弯,天天和这些针线较什么劲?享享清福多好?母亲说,你不懂。我就有点恼火,现在,谁还穿自己做的衣服?商场什么样的衣服没有?母亲头都没抬,继续她的刺绣时光。

⑥后来,我去外地谋生,母亲默默地递给我一摞做工精美的鞋垫,母亲说,丫头,遇到闹心的事就做做女工,忙活着,烦心事就没影了。

⑦我接过那一摞鞋垫,一双双看下去,有一双鞋垫赫然绣着四个字“一路平安”,还有一双鞋垫绣着“万事如意”,忽然感觉鼻尖酸酸的,母亲把她对我的祝福绣在一针一线中,伴我走过万水千山。我忽然理解刺绣是母亲的一个爱好,她把内心深处对生活的理解,通过千变万化的刺绣表达出来,一针一线里,母亲绣出的是一寸一寸深沉的光阴。

⑧远离家乡的日子,磕磕碰碰,母亲的绣品却在我心中生了根。终于,我拿起了笔,拾掇起荒废了很多年的文字。白天,看人,体味世事变迁;晚上,看书,浸润油墨书香。有了爱好,生活在平淡如水中浸润了精致,活色生香起来,即便是面对惊涛骇浪,也如母亲一样在勤劳里沉淀成沉稳。虽然,我到如今也不会像母亲一样静坐一隅,在花花绿绿的针线里绣出种种鲜活,可我却以笔代银针,以墨代丝线,一笔一划里写出或柔美或磅礴的画卷。我又何尝不是在刺绣自己的时光呢?

⑨刺绣时光,是两代人的精神的相融,勤劳里,我们的内心柔软,眼界辽阔。风风雨雨中,有爱好相伴,生活就有了小欢喜,这足以磨炼我的意志,即便是身处困境中,也能心如磐石,攫取到欢乐的浪花。

1.请从“我”的角度 ,梳理文章的故事脉络。

小时候,看母亲刺绣——大一点,①_____________ ——回娘家,恼火母亲刺绣——外出谋生,②_________________ ——远离家乡,看书“刺绣”

2.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简要分析。

3.阅读第⑧段,说说你对画线语句的理解。

有了爱好,生活在平淡如水中浸润了精致,活色生香起来,即便是面对惊涛骇浪,也如母亲一样在勤劳里沉淀成沉稳。

4.请结合全文,体会文章为什么取题为 “刺绣时光”。

 

查看答案

(原创)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候鸟一样的母亲

高绪丽

①回乡下老家接母亲,送其去往蓬莱机场。母亲正在厢房的小磅秤跟前,一样一样称着面前的种种。二十八个红富士苹果,一桶花生油,一塑料袋新磨的黏玉米面,一小袋新磨的面粉,一把香菜,一把洗干净了的葱白……

②我在身后望着弯腰忙碌的母亲。她头上掩藏不住的灰白头发,像是老房子烟囱里飘荡出来的炊烟,随着微风左摇右晃。母亲头上的青丝都到哪里去了呢?虽然我从十多年前就逼迫自己慢慢接受,但母亲头上的灰白依旧像一把利刃,随着时间的累积重叠,那束被时间打磨的锋利刀刃折射出来的惨白刃光,刺得我不敢睁开眼睛将它瞧个仔细。

③“怎么就只能免费托运40斤呢?这怎么够呢?”母亲一边将袋子里的东西来回倒腾,一边嘟嘟囔囔。登机只允许随身携带不超过20公斤的东西,这让以前坐火车时习惯肩上背着、手里拖着提着大箱小包的母亲非常不适应。

④我说:“您这是去闺女家,不知道的,还以为是逃荒呢!”

⑤母亲不以为意,撇撇嘴说道:“这些都是咱自家地里长的结的,怎么也得给你妹多捎些,让她尝尝家里的味道。”

⑥我担忧道:“若是您下飞机时,妹妹没及时赶到,您可不要乱走动。”

⑦母亲拍拍胸脯,“放心吧,鼻子底下还有嘴呢,丢不了的。”

⑧我笑了,那一瞬间,我感觉母亲不像是一辈子没走出乡门的六十多岁的人,倒像是走南闯北闯荡惯了的侠客,一张嘴尽是侠肝义胆。

⑨这是活了大半辈子的母亲第一次独自坐飞机出门。以前母亲去北京妹妹家,坐的是火车。母亲晕车,坐一趟火车下来十几个小时,常常呕得七荤八素。这若是放在别人身上,怕是早就打怵了,但母亲倔强得要命。只要妹妹在电话那端悠悠地喊上一句“妈——”母亲就心疼得肝肠脾肺肾都跟着打战,忘记了她还有晕车的毛病,恨不得立刻插上一对翅膀,直接翻山越岭飞到首都北京,飞到妹妹的身旁,帮她分忧解难。

⑩我帮着母亲把东西往车上搬,母亲不放心父亲,转过身又反复唠叨:“天冷了,就多烧些柴火,炕上暖和了,睡得也踏实。冰箱里有炒菜的肉,吃完记得早点去超市买回来。一个人,也不能糊弄……”

⑪车行渐远,我看到反光镜里父亲的身影在不断缩小再缩小,车子拐了一个弯,反光镜里换成了往后倒移的路旁的杨树。

⑫失去叶子的杨树落寞地立在道路两旁,顽强地与风作着抗争。失去了叶子,没有了光合作用,那些杨树就失掉了活力。待到来年的春天,它们又会焕发生机,生机勃勃。但是,那些日渐被岁月剥茧抽丝的老人呢?他们的春天又会在哪里呢?

⑬去机场的路上,母亲显得有些兴奋,我出声劝道:“到了北京,妹妹他们若是周末想带您去外面吃上一顿,您就答应吧。也算是去体验首都文化呢。”母亲“嗯”了一声。我猜母亲一定知道我说的是去年那件事。妹妹要带母亲去外面吃饭,母亲嫌花钱多,偏要自己在家做,最后全家人都没出去。后来,当我们谈起这件事时,母亲竟哽咽地说:“我改,行吗?”那一刻,我与妹妹泪如雨下。我们做子女的到底做了什么,竟让母亲这样子委曲求全?先是我结婚生子,再是妹妹,只要哪个在电话那端喊上一句“妈”,母亲就会像迁徙的候鸟似的赶到我们的身边。

⑭在这个世界上,能在我们面前愿意将身段放低,甚至低到脚底的泥土里的,没有别人,只有那个被称作母亲的人。

(选自《齐鲁晚报》,有删改)

1.根据文章内容梳理上飞机前母亲与“我”的行动,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内容。

(1)母亲临行前收拾东西,“我”发现了母亲的衰老。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词语运用、修辞方法中任选一个方面,赏析文中划线的语句。

她头上掩藏不住的灰白头发,像是老房子烟囱里飘荡出来的炊烟,随着微风左摇右晃。

3.为什么后来我们谈起“这件事”时,“我”与妹妹泪如雨下?请简要分析。

4.文中的母亲具有怎样的形象特点?请简要概括。

 

查看答案

(原创)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我与父亲的秘密

①我很为有这样一个父亲而丢人现眼。

②上初中的时候,语文老师曾经留过一个《我的父亲》的作文题目,同学们都写了很多,整整一节课,我却只字未写,我不知道怎么去写这个每星期都到城里为人家搓澡的父亲。除了夏秋地里忙的时候,偶尔还可以看到他。冬天,几乎整整一个冬天,便很难再看到他的影子了。到别的伙伴家玩,看到人家的父亲坐在炕上和一家人有说有笑的温暖情状,我的心里就涩涩的,说不出的难受。

③就因为那篇作文,语文老师把我叫到办公室,老师问,李小乐,你的作文为什么仅仅写了那么几行文字?我半天一句话没说,我以我的沉默反抗着与老师谈父亲的事情。阳光从宽大的窗户照进来,照在老师的脸上,老师的面容在耐心中泛着慈祥的光芒。他想尽办法,想与我沟通我与父亲的情况,但任凭他怎么说,我始终沉默着,一句话也不说。

④这样的父亲,没什么可说的。

⑤然而,没有料到的是,我快上高中的时候,父亲便不再去城里了。隐约听他说,好像要和别人一块儿去做买卖,便辞去了为人家搓澡这个活儿。我说不出是高兴,还是解脱,总之似乎一下子轻松了许多。其实,父亲还不知道,我原本并不打算去上高中了,因为高中就在城里,我不想让同学们知道我是搓澡工的儿子,更怕哪一天,突然在大街上看到他。既然他不去搓澡了,我便开始筹划上高中的事情。报到的那一天,父亲说,我去送送你吧。我说不用了,父亲便不作声,默默地在一边帮我拾掇。就在我跨上自行车的那一刻,他一下抓住车把,颇有些坚决地说,你没出过门,还是让我送你去吧。我一口回绝了父亲,头也没回地走了。父亲一个人,在坡上望了我许久。

⑥上高中的那一段日子是快乐的。不仅是高中的学习生活让我快乐,更重要的是,父亲终于不再是一个搓澡工了,每次月休回家的时候,我都会看到父亲和母亲在家里等我回来。我兴高采烈地给他们讲学校里发生的事情,他们一边认真地听,一边不断地颔首微笑。看得出来,父母也为我在学校取得的成绩而自豪。

⑦高三的那一年冬天,我回到家已经很晚了,只有母亲一个人在。我问,父亲呢?母亲说,出去好几天了,还没有回来,我便有些怅然。睡到后半夜的时候,院里响起沉闷的咳嗽声,父亲回来了。父亲的棉帽子上、须髯上挂着白白的霜,像一个圣诞老人一样。推门进来,他便眯眯地冲着我笑,说,小子,看,给你买来了啥。说完后,父亲便从挎包里倒出几本高中各科复习书。我翻着崭新的书,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父亲抚摸着我的头,不断地重复着,好好学吧,好好学吧。那一刻,我的心里突然间涌动着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异样感觉,后来我知道,那叫幸福。

⑧高中毕业后,我考上了大学,然后,又分配到另一座城市。一次,我遇到了初中的语文老师。他说,你还不知道吧,你父亲为你付出了多少。见我愣在那里,他接着说,那年,我把你作文中的情况反映给你父亲后,他便以做买卖为名义,偷偷地躲着你和别人,到邻县的澡堂里搓澡去了。为了不让你知道,约摸你什么时候月休,他就什么时候提前等在家里。就连你们村里的人,也不知道你父亲那几年到底在忙什么……

⑨这就是一个父亲为孩子的成长所付出的。若干年之后,我理解了父亲,我也知道了一个孩子的虚荣给父亲带来了什么。是的,卑微的父亲没有别的手艺,为了养家糊口,他有的只是劳作和承受。

⑩后来,我一直没有问过父亲这件事,我不想把它捅破,我想珍藏起来,用一生的时间去体味饱含于其中的辛酸。前些日子,我洗澡,父亲正坐在沙发里看电视,我说,爸爸,给我搓搓澡吧。就在父亲给我搓下去的那一刹,我发现,我哭了,父亲也泪流满面。

1.文中“我”对父亲的态度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请简要概括。

2.结合语境,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文中画线语句。

父亲的棉帽子上、须髯上挂着白白的霜,像一个圣诞老人一样。

3.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4.文章最后一句写“我哭了,父亲也泪流满面”。“我”哭,是因为什么?父亲泪流满面是因为什么?试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