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点动生线,线动生面,一线可化生万物也。简简单单的线条拥有无限魅力,国画之线,书法...

点动生线,线动生面,一线可化生万物也。简简单单的线条拥有无限魅力,国画之线,书法之线,音乐之线,串起的不止是艺术,还有更丰盈的精神世界。

一线万物生

◆梁衡

①友人送我一个细长的瓶子。它的设计非常简洁,没有常见的鼓肚、细腰、高脚、束口等扭扭捏捏的俗套。线条的干净,让你觉得是窗前的月光,空明如水;或是草原深处的歌声,直飘入你的心底。这让我第一次对线条产生了兴趣。

②初中学几何时就知道,空间中先有一个点;点一动,就生成了一条线。点动生线,线动生面。当线静卧于纸面时就含而不露,如枪戟之威,或少女之娴;而一旦横空出世,就如羽镝之鸣,星过夜空。所以中国画的白描,不要颜色,也不要西画的透视、光影,只需一根线,就能表现出人物的喜怒哀乐,山水的磅礴雄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那线的起落、走势、轻重、弯曲等,灵动地捕捉各种美感。叶落霜天,花开早春,大河狂舞,烈马嘶鸣……从天边群山的轮廓,到眼前的一片树叶、一枚花瓣,都是线条的杰作。

④线条既然有这样的魔力,便为所有艺术之不可或缺。最典型的是书法艺术,洗尽铅华,只剩了白纸上一丝黑线的游走。那飞扬狂舞的草书,漏痕、飞白、悬针、垂露等等,恨不能将人间所有的线条式样收来,飞墨于纸。或如晴空霹雳,或如灯下细语。几千年来书不完、变无穷、说不够、赏不尽。

⑤至于音乐,那是不同声音的线条在不同时间段上的游走,轻轻地按摩着我们的神经,形成听觉上的驻留。所谓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其实那梁上绕着的是乐谱的彩色线条。

⑥线条之美不止于艺术,也体现于文学中。曹植的《洛神赋》:翩若惊鸿,婉若游龙。简直是一幅美人线描图。张岱的名篇《湖心亭看雪》,写雪后西湖的风景:__________一痕、__________一点、__________一芥、___________两三粒。虽是文字,作者却如画家一般纯熟地运用了点和线的表现手法。

⑦线条之美还在于其主观精神,可囊括一个时代,代表一个地域,成为一个国家或一段历史的符号。秦篆、汉隶、魏碑、唐楷,还有春秋的金文、商代的甲骨,这每一种字体的线条,就是贴在那个朝代门楣上的标签。

⑧我曾到霍去病墓上观賞那著名的《马踏匈奴》,线条拙朴、雄浑、苍凉,虽时隔两千年,仍传递着汉代的辉煌开放与国家的强盛。难怪林徽因参与设计国徽时,强调要用汉唐线条,也只有这般苍劲雄健的线条,才能表现出新中国的如日初升!

1.仔细揣摩文中关键语句,说说作者是从哪些角度来阐释线条之美的?

2.请仿照前文句式,在第②段横线上再补写一句。

3.请根据前文提示,将第⑥段横线上的内容补充完整。

4.请问线条为国家注入了哪些主观精神?

5.积累链接:请写出王湾《次北固山下》的颔联。

 

1.艺术、文学、主观精神 2.示例:花朵的吐蕊初放 河流的奔腾不息 草木的欣欣向荣 花鸟的动人神韵 3.(惟)长堤 湖心亭(与余)舟 舟中人 4.辉煌开放与国家的强盛 5.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解析】 1. 这道题考查筛选概括信息的能力。通读文章,找到隐含信息的关键语句,筛选概括即可。根据第⑥段的“线条之美不止于艺术,也体现于文学中”即可筛选概括出前两个角度:艺术、文学;根据第⑦段的“线条之美还在于其主观精神”可以概括出第三个角度:主观精神。 2. 这道题主要考查仿写的能力。仿写有三个要求:修辞相同,结构相似,内容相关。根据第②段的“所以中国画的白描,不要颜色,也不要西画的透视、光影,只需一根线,就能表现出人物的喜怒哀乐,山水的磅礴雄浑”可知,我们仿写的对象是“中国画的白描,只需一根线,就能表现出”的内容;仿写的具体结构是“人物的喜怒哀乐,山水的磅礴雄浑”。据此可作答:湖泊的波澜不惊,竹柏的疏影摇曳等。 3. 这道题考查识记能力。《湖心亭看雪》写雪后西湖风景的原文内容是“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据此即可作答。 4. 这道题考查概括提炼信息的能力。通过文章可知,文章第⑦⑧段主要论述线条的主观精神。根据第⑧段的“线条拙朴、雄浑、苍凉,虽时隔两千年,仍传递着汉代的辉煌开放与国家的强盛”即可概括提炼出答案:辉煌开放与国家的强盛。 5. 这道题考查识记能力。王湾的《次北固山下》是一首五言律诗,根据律诗的结构“首联——颔联——颈联——尾联”可知,颔联是第三四句。《次北固山下》全诗内容是: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据此即可作答。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鸟喧蛙噪,江上阻风,水漫阡陌,遇此等不顺遂之事,本当烦忧。但换个角度,换种心情,或许心境会有所不同,观此三则短文,当有所悟。

(甲)山鸟每至五更,喧起五次,谓□报更。盖山中真率漏声也。余忆曩居小昆山下,时梅雨初霁,座客飞觞,适闻庭蛙,请以节饮题联云:“花枝送客蛙催鼓,竹籁喧林___________。”可谓山史实录。

——陈继儒《岩幽栖事》

(乙)儿子从未远出,初应省试,不能不一往。阻风沙漫洲,舳胪相接,郡中宋氏叔侄,移船头就柳阴,棋□其下。崇友拉看荷花,夕阳反照,荷净花明,萧疏四五人,科头握蕉扇,委影池塘,若绘江上阻风图。二景绝佳。

——龚炜《巢林笔谈》

(丙)行四五里见西北云起少顷雪电文作大雨如注。行至总铺,雨愈甚;遍叩逆旅主人门,皆不应。于昏黑中寻一草棚,暂避其下。雨止则天已明矣,道路皆水,弥漫不辨阡陌。私叹水利不修,天下无由治也。苟得良有司,亦足治其一邑。惜无有□此为念者。仰观云气甚佳:如人,或如狮,如怪石,倏忽万状。余尝谓看云宜夕阳,宜雨后,不知日出时看云亦佳也。

——戴名世《乙亥北行日记》

(注释)①漏声:钟声。漏,古代滴水计时的仪器.②曩(nǎng):从前。③节饮:(按蛙鸣的)节拍饮酒。④沙漫洲:地名。⑤舳舻(zhú lú)相接:船只首尾衔接。⑥科头:不戴冠帽,裸露头髻。

1.请结合语境,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

________    予________      阡陌________       或________

2.请将“以”“之”“于”三个文言虚词准确还原到文中的方框内。

A.谓□报更       B.棋□其下      C.惜无有□此为念者

3.请用“/”为(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

行四五里见西北云起少顷雷电交作大雨如注

4.请翻译(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苟得良有司,亦足治其一邑。

5.请在(甲)文的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内容,将对联补充完整。

6.(乙)文中“二景”指的是哪两个场景?请用两个四字词语概括。

7.闻鸟、蛙之聒噪,因风、雨而受阻,遇此等烦忧之事,当以何种心态来面对?请以三则材料中任意一则为例说说你的看法。

8.积累链接:请写出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作者身处困境仍心怀天下的句子。

 

查看答案

请在下列诗文名句中选出两个表示酒杯的词语。______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查看答案

请根据你对下列成语的理解,将“斤、两、铢、钧”四个古代量单位按从轻到重的顺序排列。

半斤八两      铢两悉称    雷霆万钧      锱铢必较

 

查看答案

叠词不只是词语的简单重复,它在形成节奏感之余,还会产生特别的韵味,从而表达更丰富的情意。请在下列选项中,选出词语的感情色彩发生变化的一项。(    )

A.指点→指指点点 B.仔细→仔仔细细

C.来往→来来往往 D.原本→原原本本

 

查看答案

请结合语境,将正确的选项填写到相应的横线上。

凡事顺其__________;遇事处之___________;得意之时_____________;失意之时_____________;艰辛曲折必然;历尽沧桑悟然。

A.泰然        B.自然           C.坦然              D.淡然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