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周敦颐《爱莲说》)
(乙)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柳宗元《小石潭记》)
1.解释下列加点字词的意思。
①可爱者甚蕃 ②鲜有闻
③全石以为底 ④日光下澈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②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3.下列对文章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甲)文章可分为两部分:前一部分描写莲花高洁的形象;第二部分则揭示了莲花的比喻义,分评三花,并以莲自况,抒发了作者内心深沉的慨叹。
B.(甲)文章作者通过对莲花的爱慕与礼赞,表明自己对美好理想的憧憬,对高尚情操的崇奉,对庸劣世态的憎恶。
C.(乙)文章抒情上偏向于浓墨重彩,情感强烈,或抚今追昔,或伤时感怀,或心忧家国,或思亲念旧,以极强的艺术感染力打动一代又一代的读者。
D.(乙)文章作者在移动变换中带领我们领略各种不同的景致,具有极强的静态的画面感。由小丘到篁竹,由篁竹到闻水声,再由水声寻到小潭,讲述了发现小潭的经过,充满了悬念和探奇的情趣,逐渐在人们面前展开一幅美妙的图画。
4.古人往往通过景物含蓄地传递自己的志趣和情感,或托物言志,或借景抒情。请结合(甲)或(乙),谈谈你的理解。
默写填空。
(1)在我国古代诗歌中,松、竹、柳、花、溪流、古道、落日、月、雨等景物,常常是诗人借以抒情的对象。如李白《春夜洛城闻笛》中的“①_________,②__________”,借“柳”抒发诗人思乡思亲之情;王维《竹里馆》中的“③________,④__________”,借“月”表达诗人虽僻居深林,却并不感到孤寂的心境;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中的“⑤__________,⑥_________”,借“花”表现诗人崇高的献身精神;赵师秀《约客》中的“⑦_________,⑧_________”,借“雨”衬托诗人孤寂、无聊的心情。
(2)李商隐在《贾生》中借古讽今,揭示晚唐皇帝求仙访道,不顾国计民生的现实,寄寓诗人怀才不遇的感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综合性学习
人与自然是命运共同体,为增强同学们的环保意识,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某校七年级(1)班将于7月5日下午四点在本班举行“倡导低碳生活”主题宣传活动,请你参加以下活动。
材料一: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秘书长任官平说:“节能就是最大的减碳。”
材料二:
随着世界工业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剧增、人类欲望的无限上升和生产生活方式的无节制,世界气候面临越来越严重的问题,二氧化碳排放量愈来愈大,地球臭氧层正遭受前所未有的危机,由于气温升高,在过去100年中全球海平面每年以1——2毫米的速度在上升,预计到2050年海平面将继续上升30——50厘米,这将淹没沿海大量低洼土地。低碳生活,已成为人类急需采取的生活方式。
材料三:
低碳,英文为low carbon ,意指较低(更低)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为主)的排放。低碳生活,对于我们来说是一种态度,而不是能力,我们应该积极提倡并去实践低碳生活,注意节电、节水、节油、节气,从点滴做起。低碳行为很多,低碳生活也很简单:关闭显示器一整晚可以给一支7瓦LED灯供电9小时;关闭电脑一整晚,可以给一支7瓦LED灯供电3.5天;电梯少运行一次,可以给一支7瓦LED灯供电约12天。
(1)请对以上三则材料的内容进行探究,写出你对“低碳生活”定义的探究结果。
(2)请你为本次活动设计一条宣传标语。
(3)请你根据活动主题,帮助小明同学续写活动方案。
活动主题:倡导低碳生活
活动方式:开展“倡导低碳生活”主题班会
活动步骤:
①组织同学搜集低碳生活方式的相关资料
② .
③ .
阅读名著《海底两万里》的片段,回答问题。
林中地上并没有生长什么草,小树上丛生的枝杈没有一根向外蔓延,也不弯曲垂下,也不向横的方面伸展。所有草木都笔直伸向洋面。没有枝条,没有叶带,不管怎么细小,都是笔直的,像铁杆一般。海带和水藻,受到海水强大密度的影响,坚定不移地沿着垂直线生长。而且这些水草是静止不动的,当我用手分开它们的时候,一放手,它们立即恢复原来的笔直状态。这林子简直就是垂直线的世界。
(1)这段自然环境描述来自于作者的想象,每个细节都描写得细致入微。请概括本段主要内容并为作者写一句评价式批注。
(2)《海底两万里》中,阿龙纳斯教授跟随诺第留斯号潜艇进行了海底探险,在南极曾经因缺氧而窒息,请简要说说诺第留斯号是如何陷入险情,又是如何脱离险情的。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中华文化崇尚“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故宫的三大殿被命名为“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商人们常说“和气生财”,贺人新婚要讲“和和美美”“琴瑟和谐”
②还被认为是社会交往的准绳,更被尊奉为国家共处的原则
③“和”的重要性体现在我们的语言当中
④“和”既被视为诞育万物的本原,也被看作修德养性的关键
⑤有关“和”的思想源远流长,丰富多彩
A.①②⑤④③ B.③⑤④①②
C.④①⑤②③ D.⑤④②③①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子衿》《式微》选自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诗经》汇集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诗歌305篇,分成风、雅、颂三类,主要表现手法是赋、比、兴。
B. 游记《登勃朗峰》的作者马克·吐温,英国作家,代表作为小说《汤姆·索亚历险记》《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等。
C. “旦”是中国戏曲四大行当之一,“旦”中的“小旦”扮演年轻女子,“老旦”扮演老年女子。
D. “所以实际上扶植年轻人是一种历史的规律”一句的主干是“扶植年轻人是规律”“它还不喜欢人们过于恭顺”一句的主干是“它不喜欢恭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