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假设你是辩论赛的主持人,请你依据下面的安排表,对辩论流程进行介绍。 环节 主要任...

假设你是辩论赛的主持人,请你依据下面的安排表,对辩论流程进行介绍。

环节

主要任务

辩手分工

时长

①立论

正面论述己方观点

正方一辩↔反方一辩

双方各不超过3分钟

②攻辩

质疑对方观点,回答对方提问

正方二辩↔反方二辩

双方各不超过3分钟

③自由辩论

轮流发言,强调己方观点,反驳对方观点

正方↔反方

双方各不超过3分钟

④总结陈词

对辩论进行总结

正方三辩↔反方三辩

双方各不超过3分钟

 

要求:①信息准确、有效:②顺序正确,条理清晰;③语言明确、得体;④语言简练,不超过150个字。

 

示例:各位同学,大家好!我宣布辩论赛的辩论流程:立论,正方一辩和反方一辩,主要任务是正面论述己方观点;攻辩,正方二辩和反方二辩要质疑对方观点,回答对方提问;自由辩论。正方和反方辩手自动轮流发言,强调己方观点,反驳对方观点;总结陈词,双方三辩,对辩论进行总结。以上各项双方各不超过3分钟。 【解析】 考查对辩论赛流程的介绍。解绍时要按照环节依次将辩手的主要任务、辩手分工、时长这几项,按照①立论、②攻辩、③自由辩论、④总结陈词的顺序,将辩手分工和各自承担的主要任务,双方所用时长,用简练、明确地语言,条理清晰地写出来;因为你是主持人,语言要礼貌得体,开头可用“各位同学,大家好”“我是本次辩论赛的主持人”“辩论赛的辩论流程是……”,注意字数不要超过150个字。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从《儒林外史》中节选的四个片段,完成下面小题。

(片段一)

学道道:“你今年多少年纪了?"范进道:“童生册上写的是三十岁,童生实年五十四岁。(A)”学道道:“你考过多少回了?”范进道:“童生二十岁应考,到今考过二十余次。”学道道:“如何总不进学?”范进道:“总因童生文字荒谬,所以各位大老爷不曾赏取。”

(片段二)

他爬将起来,又拍著手大笑道:“噫!好了!我中了!”笑著,不由分说,就往门外飞跑,把报录人和邻居都吓了一跳。走出大门不多路,一脚踹在池塘里,爬起来,头发都跌散了,两手黄泥,淋淋漓漓一身的水,众人拉他不住。(B)拍著笑著,一直走到集上去了。众人大眼望小眼,一齐道:“原来新贵人欢喜得疯了。”

(片段三)

胡屠户道:“我那里还养猪!有我这贤婿,还怕后半世靠不著么?我时常说:我的这个贤婿才学又高,品貌又好,就是城里头那张府、周府这些老爷,也没有我女婿这样一个体面的相貌!(C)你们不知道,我小老这一双眼睛,却是认得人的!想著先年我小女在家里,长到三十多岁,多少有钱的富户要和我结亲,我自己觉得女儿像有些福气的,毕竟要嫁与个老爷。今日果然不错!”说罢,哈哈大笑。

(片段四)

知县安了席坐下,用的都是银镶杯箸。范进退前缩后的不举杯箸。知县不解其故,静斋笑说:“世先生因遵制,想是不用这个杯箸。”知县忙叫换去,换了一个磁杯,一双象牙箸来,范进又不肯举动。静斋道:“这个箸也不用。”随即换了一双白颜色的什子的来,方才罢了。

知县疑惑他居丧如此尽礼,倘或不用荤酒,却是不会备办。后来看见他在燕窝碗里拣了一个大虾丸子送在嘴里,方才放心。(D)

1.对片段中画横线处的批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一语道破范进为了取得报考资格谎报年龄,瞒上欺下的虚伪卑劣行径。

B.活脱脱地写出了范进闻讯后的喜极失态。

C.前后反差如此之大,胡屠户的市侩特性暴露无遗了。

D.居丧尽礼与食膳吃荤前后矛盾,对比鲜明。

2.讽刺作品有一个重要特点:作者塑造人物,叙述故事时,不仅讽刺单个人物或事件,还讽刺背后的社会现象及根源,请以《儒林外史》中范进“二十岁应考,到今考过二十余次”,却“总不进学”,一旦考中却“欢喜得疯了”为例进行说明。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善的回音壁

善,穿越古今,绵延千年,在你我心田,矗立成一面亘古的回音壁……

老大的双胞胎儿子都考上了大学,光学费就一万多元。老大东跑西颠,跑细了腿儿也没把钱凑够。为这事,老大吃不香,睡不安,愁起满嘴的燎泡。

媳妇说:“该借的都错了。实在不行,你跟老二张个口吧!”

老大一听,咧了嘴:“去年,老二盖鸣场鸭场,跟咱借两千元,可咱连百十元都没借给他。这个时候找他,我咋张得开口?

“那……咱儿子的大学就不上了?”媳妇担心问道。老大点支烟,狠狠地抽几口,烟雾缭绕,罩着老大那张愁苦的脸。

这时,有人敲门。老大开门一看,竟是老二。老二左手一只鸡,右手一只鸭,风尘仆仆地站在门口,说:“俩侄子考上了大学,担心哥凑不够学费,就给哥送来三千元……”

说着,老二从口袋里掏出厚厚一沓钱,放在面前的桌子上。老大羞愧难当,一张脸涨成了红高粱。

老大说:“老二,哥对不起你……去年你盖鸡场鸭场,跟哥借两千元钱,可我……”

老二摆摆手说:“哥的家庭我知道,嫂子有病,俩侄儿要上学,你打工也挣不了几个钱。再说,你去年不是还借给我五百元吗?”

“五百元?”老大一头雾水。

“对呀,”老二说,“哥,你忘了吗?那五百元,是你托娘捎给我的啊!”

老大終于明白,不禁跪倒在娘的遗像前,发出一声内心的呼喊:“娘啊——”

节日期间,在由杭州开往成都的列车上,旅客严重超员。

一个靠窗坐着的老大爷正跟邻座的人分享他的幸运经历,原来,他是到上饶的,买的是无座票,上车后抱着侥幸心理事先占了个好座,没想到直到开车也没人上来。

紧靠老大爷座椅的通道中挤着好几个人,其中有一位瘦弱的姑娘,看上去不到20岁的样子,被来往穿行的旅客挤得东倒西歪。

看着这情景,老大爷关切地问:“闺女,这么站着遭罪,你要像我一样早点儿上车来找个座。到哪儿下啊?”

“我没事的,爷爷,我到荆门。”

“那得明天下午才到呢,这么远一直站着可怎么办?”老大爷摇着头表示担忧。

过了一会儿,老大爷又转过脸和蔼地说:“闺女,等我下了之后你就过来坐这里。”

“嗯,好的,谢谢您啦。”姑娘甜甜地应了一声。

列车员开始检姑娘的票,奇怪地问:“你不是有座吗?怎么不坐?”

姑娘微笑着悄悄向老大爷的方向努努嘴:“70多岁的老人家了,一直站着会吃不消的。让他知道了,他就该坐不踏实了。”

列车员回头瞅了瞅睡着的老大爷,小声说:“跟我去餐车吧,我帮你找个座。”

跟前的几个人听到了,赞叹着给姑娘让出了一条道。

一辆轿车从度假村出来后,在乡村的泥道上抛锚了,一身名牌的车主焦急地对围观的人喊着:“谁愿意帮我爬进车底锁一下螺丝啊?”

原来车子的油管出了问题,漏出来的油已经流到地面,而那里离最近的加油站有上百公里,难怪他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

他身旁的女子鼓惑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于是他赶紧掏出一张大钞:“谁帮我锁紧,这钱就是他的了。”

围观的人群里有个小伙子动了一下,却被他的同伴拉住说:“别相信有钱人的话!”

这时只见一个小孩子走了过去,说:“我来吧!”

操作很简单,小孩在那人的指挥下不到一分钟就锁好了螺丝。爬出来后他就用期待的眼神看着那人,男人刚想把钞票递给小孩,却被女人呵后:“你还真打算给他啊?给他一点零钱就好了!”

于是男人从女人手里接过零钱后递给小孩,小孩摇了摇头。

听见人群中的嘘声,男人只好拿出大钞,小孩子竟然还是摇头,男人有些生气了:“你嫌少?再嫌,钱都不给你了。”

“不,我没有嫌少,我们老师说,帮助人时不要报酬的!”

男人很纳闷:“那你怎么还不走?”

小孩说:“我在等你跟我说谢谢。”

摘自2020年《情感读本》,有改动)

1.概括三则故事的情节内容,填写下表。

内容

故事一

故事二

故事三

主要矛盾冲突

老大想找老二借钱却担心借不到

车主悬赏修车却无人响应

化解人

列车员

小孩

 

 

 

2.请从描写角度赏析“故事一”中划横线的句子。

老大点支烟,狠狠地抽几口,烟雾缭绕,罩着老大那张愁苦的脸。

3.故事三的结尾有何妙处?

4.标题“善的回音壁”的含义是什么?请你结合文中的三个故事,参考下面的链接材料,谈谈我们应该如何弘扬与践行“善”的美德。

(链接材料)

在《核心价值指标体系》中关于“品德修养”指标内涵的解读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从个人、家庭、社会和国家层面培养与践行,弘扬大爱大德大情怀。遵守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崇尚家庭美德,培育个人品德。理性面对当代社会经济、文化、科技、环境等方面的伦理问题与伦理冲突,自尊自信,意志坚强。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山不过来,我过去

①我们有很多人常常习惯于要求别人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若别人未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做,心里便堵得慌,忍不住要对别人指手画脚,大有不改变你就誓不罢休之势。

②但是,        (甲)           改变别人,谈何容易!而当我们无法改变别人时,我们的指责会越来越多,戾气会越来越重。最后,不仅无济于事,还会让自己深陷负面情绪,变成牢骚满腹、埋天怨地的“怨妇”。

③所以,我们能否换一个角度来考虑问题?山不过来,我过去!既然改变别人难以实现,那就尝试反思自我,改变自己。

④思维角度一变,便会拨云见日,柳暗花明,心结烟消云散,世界豁然开朗。细思量,你甚至还会欣喜地发现尝试改变自己的诸多好处。

⑤尝试改变自己,你就有可能收获更积极的心态。每一步自我的改变,都是最好的修心养性,是积极心态的加油站。你的抑郁情绪因此而改变,心情舒畅,信心满满。消极拖延的毛病因此而消失,你会走在时间的前面。你尝试着改变易怒易烦的习惯,做到“肚中能忍万般事,哈哈一笑天地宽”。

⑥尝试改变自己,你就可能收获更好的人际关系。三国时期的吕蒙在孙权的悉心劝导下,尝试着改变自己,才赢得了鲁肃的赏识,与之“结友而别”。新时代成功的人必须具备四种核心竞争能力,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调整自我,适应他人。因为这样你就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带领你的团队披荆斩棘。

⑦尝试改变自己,你就可能收获更大的成长。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善于自我反省并改变的曾子,终成一代贤人。个人如此,企业也是一样。阿里巴巴文化“六脉神剑”之一是“唯一不变的是改变”,           (乙)         这都体现了不断改变自我才是企业不断发展的真正内驱力。

山不过来,我过去!有了这样一种思想,梦想之路就会更宽阔。

1.下面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第①段从指责别人的习惯引出话题,第②段则提出了改变别人有难度且于己无益的观点。

B.⑤~⑦段从心态、人际关系和成长三个方面来谈改变自己的诸多好处,有理有据。

C.第⑦段主要运用举例和对比论证,论证了“尝试改变自己就可能收获更大的成长”的观点。

D.全文采用总——分——总的论证结构,主体部分论述了尝试改变自己的好处,逻辑严谨。

2.从下面四句话中选择两句分别填入文中(甲)(乙)两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俗话说:“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②俗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③华为的价值观是“客户第一,员工第二”。正是永远把客户利益放在首位,华为才成为享誉全球的高科技企业。

④“好空调,格力造。”格力空调如今能做到国内乃至世界一流水平,就在于一直坚持“产品只有更好,没有最好”的信念。

A.甲①    乙③ B.甲①    乙④ C.甲②    乙③ D.甲②    乙④

3.第⑧段划横线的句子“山不过来,我过去”的含义是什么?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某校就学校教育与网络在线教育效果对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如下:

调查项目

学校教育满意率

在线教育满意率

课堂参与度

84%

32%

课堂体验感

76%

37%

学习自主性

79%

45%

学习效率

88%

27.5%

 

 

从调查数据来看,目前的在线教育效果不如学校教育,主要是因为在线教育的本质特征是教与学的行为时空分离,而这导致在线教育中学生的参与度和体验感不如学校教育。时空分离阻断师生间的社会性交互,需要学生有更强的自主性,但事实上还有诸多干扰因素大大影响了学生在线学习的自主性,这也导致了在线教育的效果比不上学校教育。有专家分析,当学生找到与之能力层次相匹配的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后,自主性与成就感均会提升,从而学习效果也会更好。

(材料二)

智慧教育共同体的打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构建“智慧教研平台”。教师通过网络形成一个泛在型的教研共同体,通过合作分享进行深度教研,并将教研成果进行固化,形成相应的微课资源和评价资源(例如作业等),依托网络实现资源的共建与共享,从而优化教师教学。

(2)构建中小学生“在线学习中心”。“在线学习中心”依托5G技术及NR,AR技术,虚拟教室空间的现场感,让学生身临其境,可以完全沉浸式地在虚拟环境中学习。“在线学习中心”支持学生登陆后从互联网海量的资源里筛选学习资源,从而提高学习的精准性。这个学习流程需要学生首先对知识与能力水平进行自测,计算机会利用大数据对学生自测结果进行精准分析,然后依据分析结果,将标签化了的微课学习资源进行智能匹配,学生对计算机智能匹配的微课学习资源进行自主选择后,即可点击听课。这样,就真正实现了对学生的个性化、精准化在线教育的服务。

(3)利用全市“人人通”智慧教育共同体平台,构建联系学生、家长和教师等多方面的教育大平台,将家庭、学校紧密关联起来,形成一种虚实结合的未来学习形态,打造智慧教育共同体。

(节选自《智慧教育共同体实施方案》)

(材料三)

“停课不停学”期间,“在线学习中心·同步作文”平台开展了一次别开生面的“同写一道作文题”网络作文活动。参加活动的五万多名学生通过网络提交作文,近千名老师在网络上对学生作文从“审题”“立意”“选材”“内容”“结构”“语言”等六个方面进行批改。平台对批改后的文章进行大数据分析,形成针对学生的个性化作文分析报告,并通过智能匹配的方式,向学生推送适合自己写作个性的范文。参与活动的学生反映,这种网络作文的方式,在学习的多样化和精准性方面,与传统的作文学习相比有更大的优势。

(摘自某网络媒体新闻报道)

1.下列说法与原文的意思相符合的一项是(    )

A.从材料一可知当学生找到与之能力层次相匹配的资源后,学习效果一定会更好。

B.在线教育的本质特征是教与学的时空分离,这是学生学习效率不高的根本原因。

C.智慧教育共同体能促进学生个性化学习、优化教师教学、方便家校沟通。

D.“同写一道作文题”网络作文活动由老师从六个方面向学生推送个性化作文分析报告。

2.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主要运用了画图表的说明方法来说明学校教育与在线教育的不同效果。

B.材料一“目前的在线教育效果不如学校教育”中的“目前”,可以去掉,不影响文意。

C.三则材料对传统教学与智慧教育的性质和特点分别进行了全面的说明。

D.综合三则材料,说明智慧教育新形态正在蓬勃发展,必将取代传统教学。

3.小玲因为感冒无法去学校上课,请你根据材料二为她完成“在线学习流程图”的设计,方便她在家学习。

在线学习流程图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竹鸡之性,遇其俦必斗。捕之者扫落叶为,置媒其中,而隐身于后操罔焉。激媒使之鸣闻者随声必至,闭目飞入城直前欲斗而罔已起。无得脱者,盖目既闭则不复见人。鹧鸪性好洁,猎人于茂林间净扫地,稍散谷于上,禽往来行游,且步且啄,则以㛃竿取之。麂行草莽中,畏人见其迹,但一径,无问远近也。村民结绳为环,置其所行处,麂足一挂,则倒悬于枝上,乃生获之。江南多土蜂,人不能识其穴,往往长纸带黏于肉,蜂见之必衔入穴,乃寻得之,薰取其子。虫鸟之智,自谓周身矣,如人之不仁何?

(注解)①俦:同类。②媒:媒介物。这里指用来诱惹竹鸡的鸟。③罔:同“网”,捕猎的工具。④㛃jié:同“洁”。

1.对文中加点字的解读,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古代,“城”的本意是“都邑四周的墙垣”,由此可以推测文中的“城”为“围墙”之意。

B.成语“循序渐进”中“循”是“顺着”“按照”的意思,以此推断,“但循一径”中的“循”也可以解释为“顺着”“按照”。

C.“往往以长纸带黏于肉”和“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中“以”的含义是一样的,都是“拿”的意思。

D.“乃蹑寻得之”中的“蹑”有“放轻(脚步)”“跟踪”等义项,依据前后语境,此处应选“跟踪”之义。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语段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激媒使之鸣闻者/随声必至/闭目飞入城/直前欲斗/而罔已起

B.激媒使之鸣/闻者随声必至/闭目飞入城/直前欲斗/而罔已起

C.激媒使之鸣/闻者随声必至/闭目飞/入城直前/欲斗而罔已起

D.激媒使之鸣/闻者随/声必至/闭目飞入城/直前欲斗/而罔已起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1)禽往来行游,且步且啄

(2)虫鸟之智,自谓周身矣,如人之不仁何?

4.请结合本文及下面的链接材料,说说人类应该怎样正确处理与自然的关系。

(链接材料)

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焚薮而田,岂不获得?而明年无兽。

——《吕氏春秋》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