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父亲的自行车 ①那次回老家,父亲说自行车丢了。“唉,真倒霉,到菜场买菜,一转头自...

父亲的自行车

①那次回老家,父亲说自行车丢了。“唉,真倒霉,到菜场买菜,一转头自行车就没了。”“丢就丢了,再买一辆,又不值多少钱。”我对父亲说。父亲没有吭声,只是神情沮丧,仿佛多年前和我赶集走散的光景。

②记忆里,父亲的自行车是在我五六岁时买的。那时,父亲在镇上的供销社上班,母亲在乡下务农。父亲为了方便回家干农活和照看我们,花费半年的工资买了辆凤凰牌自行车。

③有了自行车,我和一起出生的弟弟就有了期盼。日之夕矣,我们坐在门槛上焦急地等待父亲。A:当我们听到隐隐的铃声,便赛跑一般穿过那打谷场,跨过小桥,朝竹林那边的石子路冲去。我们赛跑的原因只是为了能坐在前面的单杠上按铃铛。自然我总是比弟弟跑得快。等到我兴奋地把铃铛按得叮当直响时,弟弟往往才气喘吁吁地赶到。父亲像先前抱我一样把弟弟抱上后座,乐呵呵地推着我们回家。

④最快乐的等待在节日里,因为父亲的自行车上比往常多了月饼、糖果之类的东西,它们是那时最美味的食品。铃声还没有响,我和弟弟就已经翘首以待。我们一边等待,一边讨论,一边想象自行车满载而归的情形。等待的时光快乐而漫长。或许是单位加班的缘故,或许是我们心情焦急的缘故,父亲在节日里似乎总回来得晚些。太阳快要落山了,父亲尚未归来。“爸爸回不回来呀?”弟弟担心地问。“怎么不回来,你听,铃声。”铃声并没有响,我只是哄他。“好像有。”弟弟侧耳倾听,但很快又失望了。

⑤记忆里,总是在我们略略失望时,铃声乍起。于是,我们又赛跑着上路,不过,这时的我们不是争坐前面,而是争提食品。父亲取下食品,每人手里放一些。我们小心翼翼地往家提,生怕有半点闪失。

⑥记忆里也有不快乐的时光。我和弟弟常常同时生病,而且常常在夜晚。等到忙碌一天的父亲准备休息时,我们便开始发烧。为什么我们的病总在晚上发作?我很不明白。我只记得,父亲把我们一前一后放在车上,急匆匆地往镇卫生院赶,父亲要推六七里路才能到达。有时,月光如水,静静地铺在父亲的背上和自行车的单杠上,显得那么温存;(                );有时,夜黑似漆,父亲和自行车在黑暗中一步一步艰难地摸索,而我们常常就在自行车上睡着了。

⑦轮到我们上学,父亲的自行车便成了我、弟弟还有二哥的公交车。父亲便请会木工手艺的二叔在车的后座上加了一块结实的木板。我和二哥坐在后面,弟弟则坐前面。B:父亲骑得十分费劲,数九寒冬都会累得满头大汗。若逢雨天,他骑得更吃力,汗水和雨水混在一起,分不出哪是汗水哪是雨水。但无论天气如何,父亲都坚持把我们按时送到学校,从未让我们迟到。

⑧父亲黯然的神情让我想起过去,也许父亲和我一样并不在乎买自行车的钱,在乎的只是逝去的艰难岁月,而我更多了一份对父爱的深深谢意。

1.文章围绕“父亲的自行车”写了哪四个场景?根据提示简要概括。

(1)平日里:“我”和弟弟赛跑争位的欢快情景;

(2)节日里:

(3)生病时: 父亲夜晚送儿治病的温馨情境;

(4)上学时:

2.批注是精读文章时常用的一种方法,即从内容、写法、语言、结构等方面给文章加上批语。请从文中第③、⑦自然段的A、B两处任选一处,自选角度作批注。

3.第⑥段划线的环境描写句子通过不同时期(夜晚)的景物,渲染了温馨的气氛,请你结合上下文在()内,补写一个符合情景的景物描写的句子。

4.文章以“父亲的自行车”为题有什么作用?

 

1.(2)“我”和弟弟翘首以待争提食品的情形;(4)父亲风雨无阻送儿上学的艰辛之景。 2.A处:动作描写,“穿过”“跨过”“冲去”等连贯动词生动准确地表现“我”与弟弟的喜悦之情;“当……便”的句式,写出“我”与弟弟反应速度之快,体现其等待心情之切。 B处:肖像(细节)描写,①“累得满头大汗”“汗水和雨水混在一起”,具体写出送孩子子们上学的艰辛,折射出深沉的父爱。②以“数九寒冬”和“雨天”为典型环境,突出父亲的艰难与不易。 3.有时,满天星辰,每一个亮晶晶的星星都在向我们眨眼,似乎是责备我们又惹父亲劳神。 4.①构成行文线索,串起父子生活情境的点点滴滴。②寓情于物,再现父亲对儿女的挚爱之情;③寄托了作者对父亲的感激之情,意蕴丰厚独特。 【解析】 1.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要点的分析和概括能力。结合原文“③有了自行车,我们坐在门槛上焦急地等待父亲。……”“④最快乐的等待在节日里,因为父亲的自行车上比往常多了月饼、糖果之类的东西,我和弟弟就已经翘首以待……”“⑥我和弟弟常常同时生病,父亲把我们一前一后放在车上,急匆匆地往镇卫生院赶……”“⑦轮到我们上学,父亲的自行车便成了我、弟弟还有二哥的公交车。父亲骑得十分费劲,但无论天气如何,父亲都坚持把我们按时送到学校,从未让我们迟到”即可归纳概括出答案。 2. 本题考查批注赏析的能力。对文本进行批注可以从修辞手法、描写手法、语言特点、结构作用等角度进行分析,结合具体的字词分别进行分析即可。 A:这句话可以从词语运用的角度入手。根据“我们赛跑的原因只是为了能坐在前面的单杠上按铃铛”可知,“穿过”“跨过”“冲去”等一系列动词写出“我”与弟弟为了争坐自行车前边按铃铛反应速度之快,心情之切,喜悦之极。 B:这句话可以从描写角度入手。“累得满头大汗”“汗水和雨水混在一起”是肖像(外貌)描写,“数九寒冬”和“雨天”为景色描写。结合“我和二哥坐在后面,弟弟则坐前面”可知,这句话突出了父亲用自行车送三个孩子上学的艰难。表现了父爱的伟大。 3. 这道题考查补写环境描写的能力。认真阅读第⑥段可知,本段主要回忆“我”和弟弟同时生病时,父亲送孩子去看病的情形。划线句主要描写父亲送“我”和弟弟上医院时周围的环境,突出了父亲送孩子看病的艰辛,突出了父爱的无私伟大。划线句已经有了“月光如水”和“夜黑似漆”,我们需要仿照例句描写不同时期(夜晚)的景物,渲染了温馨的气氛。比如:有时,满天星辰,每一个亮晶晶的星星都在向我们眨眼,那是父亲关切的眼神。 4. 本题考查标题的作用。“父亲的自行车”是文章的行文线索,作者围绕“父亲的自行车”讲述了小时候和父亲的美好回忆,所以“自行车”推动了文章故事情节的发展。父亲将对子女的挚爱寄托在自行车上,所以,“父亲的自行车”表面上是回忆父亲的自行车,实际是在记叙与父亲有关的往事,突出父爱伟大,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感恩之情。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鸟巢

①“鸟巢”是国家体育场的形象称呼,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主体育场。它坐落在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中央区平缓的坡地上。整个体育场结构的组件相互支撑,形成网格状的构架,外观看上去仿若树枝织成的鸟巢。它造型独特,简洁典雅,成为2008年奥运会一座历史性的标志性建筑。

②“鸟巢”外形结构主要由巨大的门式钢架组成,共有24根桁架柱。建筑顶面呈鞍形,长轴为332.3米,短轴为296.4米,最高点高度为68.5米,最低点高度为42.8米。体育场外壳采用可作为填充物的气垫膜,使屋顶达到完全防水的要求,阳光可以穿过透明的屋顶满足室内草坪的生长需要。

③“鸟巢”钢结构所使用的钢材厚度可达11厘米,以前从未在国内生产过。另外,在“鸟巢”顶部的网架结构外表面还贴有一层半透明的膜,它不但有为座席遮风挡雨的功能,而且使用这种膜后,体育场内的光线通过漫反射,使光线更柔和,由此形成的漫射光还可解决场内草坪的维护问题。滑动式的可开启屋顶如同一个容器的盖子,不管屋顶是闭合还是开启,它都是体育场结构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当它合上时,体育场将成为一个室内的赛场。

④许多看过“鸟巢”的人这样形容:那是一个可容10万人的温馨鸟巢!用来孕育与呵护生命的“巢”,寄托着人类对未来的希望。整个建筑通过巨型网状结构联系,内部没有一根立柱,看台是一个完整的没有任何遮挡的碗状造型,如同一个巨大的容器,赋予体育场以不可思议的戏剧性和无与伦比的震撼力。这种均匀而连续的环形也将使观众获得最佳的视野,带动他们的兴奋情绪,并激励运动员向更高、更快、更强冲刺。在这里,人,真正被赋予中心的地位。

1.文章从四个方面对“鸟巢”作了介绍,请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内容。

①整体情况及特点、 ②__________________、③特殊材料及功能、 ④

2.“滑动式的可开启屋顶如同一个容器的盖子,不管屋顶是闭合还是开启,它都是体育场结构中的一部分”一句与第③段中划线的原句相比,那个更好?为什么?

3.下面两则材料体现了北京奥运会的理念,请把它探究归纳出来,并从本文中找出相应的材料补充在后面。

[材料一]

国家体育场是一个不完全封闭的“鸟巢”,这样的设计既能使空气流通,又能为观众和运动员遮风挡雨。

[材料二]

在北京奥运会网球比赛上,网球运动员将可以使用“鹰眼”挑战裁判员的判罚,这将是奥运会历史上首次引入这一技术。

理念:

补充材料:

4.鸟巢是北京现代都市的一个标志,是运动的圣地,可是最近出现了不和谐的一幕。来此地游览的少数游客随手乱扔垃圾,在护栏上攀爬,不仅不雅观,安全问题也让人担忧。请你当回小记者,分别设计一个问题以采访刚刚乱扔垃圾或攀爬过护栏的游客、鸟巢管理人员。

采访刚乱扔垃圾或攀爬过护栏的游客:

采访鸟巢管理人员:

 

查看答案

(1)下面是对“明日,普又以其人奏,太祖怒,碎裂奏牍掷地,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他日补缀旧纸,复奏如初。”一句进行联想和想象改写而成的一段课本短剧,请你将未完成的内容补写在横线处(对话、动作、神态要求符合人物身份、性格特征)。

太祖(勃然大怒):此人究竟是什么人?你要屡屡举荐他?

赵普:___________

太祖_________________:不得再议此事!

(赵普神色不变,跪下拾起撕碎的奏折,退朝回家,默默将它补好)

(第二天,赵普上朝)

赵普(呈上补好的奏折):_______

太祖(思索良久):________

诸葛厷年少不肯学问,始与王夷甫谈,便已超诣。王叹曰:“卿天才卓出,若复小加研寻,一无所愧。”厷后看《庄》《老》,更与王语,便足相抗衡。

(节选自《世说新语·文学第四》)

(注释:①诸葛厷( hóng)字茂远,一作诸葛宏,仕至司空主簿。②谈:清谈,是魏晋名士就一些玄学问题析理问难、反复辩论的文化现象。  ③超诣:造诣高深。)

(2)下列下列三个选项,不属于这则短文告诉我们的道理的一项是___________。(只填序号)

(甲)告诫人们后天学习的重要性。

(乙)“劝学”讲究方法,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丙)告诉人们不要以一成不变的态度看待他人,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事物。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翻译有误的一句是(   )

A.志想象犹吾心也。           译文:心志和想象如同我的心意。

B.普少习吏事,寡学术。      译文:赵普年轻时习惯官吏的事务,不善于学术研究。

C.初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译文:起先弹奏雨水连绵的乐曲,再奏出山岩崩塌的音乐。

D.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译文:都能就着木头原来的样子模拟那些东西的形状.各有各的情态.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用其人,  卒,终于;               卒逢暴雨,  卒,同“猝”,突然  。

B.天下事己任, 为,当作,作为;      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  为,雕刻。

C.其趣,   穷,古义是穷尽,现代常用意“援助”。   泰山之阴,阴,古义是山的南面,现代常用意“阴天”。

D.伯牙鼓琴,善:擅长;          伯牙舍琴而叹曰,舍,放下。

 

查看答案

下列加点字注音释义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舟首尾长约八分有,余数),高可二shǔ古代的长度单位)许。

B.tǎn,脱去或敞开上衣,露出(身体一部分))胸露乳,jiào,抬头仰望)首昂视。

C.,关上)户启qiè,书箱)取书

D.在相位者多龌龊wòchuò,卑鄙,丑恶)偱默xúnmǒ,按常规办事,不多言语)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