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聂鲁达对于中国的艺术...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聂鲁达对于中国的艺术情有独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一幅画面是一戎装少年骑在马上  ②另一幅画的是野花啼鸟

③手里牵着一只梅花鹿  ④在这所故居里,陈列着两幅中国画

A.②①③④ B.①③②④ C.④①②③ D.④①③②

 

D 【解析】 考查句序的排列和衔接。④句承接上文叙写聂鲁达故居里陈列着两幅中国画;接着①③介绍第一幅画少年骑马牵鹿;然后又介绍第二幅画野花啼鸟。据此,正确的排序是:④①③②。故选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

A.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见,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至极了。

B.冰体缓慢地改变了形态,变成这番模样:挺拔的,敦实的,奇形怪状的,蜿蜒而立的。

C.水在龙槽两边的滩壁上散开来,或钻石觅缝,汨汨如泉;或蹚过石板,孱孱成溪……

D.书亦可请人代作摘要,但只限价值不高者,否则书经提练犹如水经蒸馏,味同嚼腊矣。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注音有错误的一句是(   )

A.那轻,那pīng)婷,你是,鲜yán/花的冠冕你戴着,你是/天真,庄严。

B.这令人惊hài)的杰作,如在欧洲文明的地平线上piē)见的亚洲文明的剪影。

C.如果出到十几文,那就能买一样kūn)菜,但这些顾客大抵没有这样阔绰(cuō)。

D.我是你)新的理想,我是你雪被下古莲的胚芽,我是你挂着眼泪的笑)。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名著选段,完成后面的问题。

傅雷家书

亲爱的孩子:

你走后第二天,就想写信,怕你嫌烦,也就罢了。可是没一天不想着你,每天清早六七点就醒,翻来覆去的睡不着,也说不出为什么。好像克利斯朵夫的母亲独自守在家里,想起孩子童年一幕幕的形象一样,我和你妈妈老是想着你二三岁到六七岁间的小故事——这一类的话我们不知有多少可以和你说,可是不敢说。你这个年纪是一切向前往的,不愿意回忆的;我们噜哩噜嗦的抖出你尿布时代的往事,会引起你的憎厌。孩子,这些我都很懂得,妈妈也懂得。只是你的一切终身会印在我们脑海中,随时随地会浮起来,像一幅幅的小品图画,使我们又快乐又惆怅。

真的,你这次在家一个半月,是我们一生最愉快的时期,这幸福不知应当向谁感谢,尽管我没宗教信仰,至此也不由得要谢谢上帝了!我高兴的是我又多了一个朋友;儿子变成了朋友,世界上有什么事可以和这种幸福相比呢!尽管将来你我之间离多聚少,但我精神上至少是温暖的,不孤独的。我相信我一定会做到不太落伍,不太迂腐,不至于惹你厌烦。也希望你不要以为我在高峰的顶尖上所想的,所见到的,比你们的不真实。年纪大的人终是往更远的前途看,许多事你们一时觉得我看得不对,日子久了,现实却给你证明我并没大错。

孩子,我从你身上得到的教训,恐怕不比你从我这儿得到的少。尤其是近三年来,你不知使我对人生多增了几许深刻的体验,我从与你相处的过程中学到了忍耐,学到了说话的技巧,学到了把感情升华!

你走后第二天,妈妈哭了,眼睛肿了两天;这叫做悲喜交集的眼泪。我们可以不用怕羞地这样告诉你,也可以不担心你憎厌而这样告诉你。人毕竟是感情的动物,偶尔流露也不是可耻的事。何况母亲的眼泪永远是圣洁的,慈爱的!

(1954年1月30日晚)

1.第一段提到令作者“又快乐又惆怅”的是什么事?为什么说它是“又快乐又惆怅”的?

2.傅雷认为在两代人相处中,青年人应持有怎样的态度?长辈应克服自身哪些弱点?

3.回顾初中的语文学习经历,阅读名著让我们获益良多。请你将《傅雷家书》全书的主要内容用一句话概括介绍给刚刚升入初中的同学,同时举一封信的内容为例简要说说你的阅读感受。(选文除外)。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⑴坚守,是一种责任,是一种担当,是一种奉献。

⑵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让中国人2020年过了一个非同寻常的春节。面对疫情,从84岁临危受命的钟南山院士到不知名的小护士,从全国各地驰援武汉的一个个“逆行”的身影到各地投入防“疫”抗“疫”之战的医护人员、公安战士、基层干部,从为居家隔离人员送菜送粮的邻居到自觉宅家不添乱的普通百姓……宅家的你足不出户,但一定心系国家,相信一定会有那么一个人、一群人、一件事触动了你的心灵。

请自拟一个包含词语“坚守”的标题或者以“          触动我的心灵”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把题目补充完整;②自选文体;③不少于500字;④为考试公平起见,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校名、姓名。

 

查看答案

鸡蛋的况味

程华

⑴最爱吃鸡蛋。肉末蒸蛋、番茄炒蛋、荷包蛋……几乎啥吃法都能成功挑起我的食欲。

⑵小时候,能有几个鸡蛋吃绝对是令人艳羡的。上世纪七十年代,每天清晨,我都在附近农村广播的高分贝喧闹中醒来。眼闭着,母亲熟悉的气息氤氲而至。睁开眼,一只白水煮鸡蛋已热腾腾地摆在面前:“乖,把蛋吃了,妈妈上班去了啊!”于是爬起来,洗漱,吃下鸡蛋,背书包上学。另一只蛋,是留给弟弟的。父母只吃厂里食堂的黑面馒头、稀饭,运气好的话或许会有包子,不过包子里没肉,只有切碎的大白菜。

⑶七八岁时,我莫名其妙得了急性黄疸型肝炎,住了院。起初,母亲每天下班后挤一个多小时班车来照顾我。等病情好些后,她便隔天过来一次,每次都端一只大碗,里面装着几只白水煮蛋。

⑷我照例心安理得享用了。有时一口气能吃三个。隔壁两个小病号常倚门一边偷看一边流口水。有一次,给我抽血的医生说,都说北方人重男轻女,你看你家人一点都不。我问她:“你怎么知道?”她说:“为保证你的营养,你弟弟一个月都没鸡蛋吃了呀。”

⑸虽然还小,但那时已开始懂事。望望手里没啃完的蛋,我突然吃不下了。不知是内疚还是真的吃多了,从那以后,每次吃煮蛋我都有些喉咙发哽,总觉得自己不该霸占了弟弟那一份。

⑹母亲看我不怎么吃,着急起来,开始改变烹调方法,拿酱油、八角、生姜等加水卤了给我吃。毕竟是小孩子,哪经得住那香味的引诱,很快又胃口大开。

⑺住院两个月,不晓得多少个鸡蛋下了肚。出院,病愈,渐渐地再不想吃这种整蛋了。母亲一边数落我“身在福中不知福”,一边继续改进烹调方式,绞尽脑汁想让我多吃些。也是,除了鸡蛋,那时还能吃上什么营养一点的东西呢?

⑻八十年代,我读高中了,能吃的东西开始多起来,鸡蛋也不算啥稀罕物了。母亲“研制”的拿手菜“虎皮鸡蛋”开始有了用武之地。这菜美味但特别耗料,一盘成菜至少得用上五六个鸡蛋,做法稍嫌费事,但不难。生鸡蛋几枚丢开水锅里煮熟,捞起,剥壳,一刀对剖两块。接着坐锅烧油至青烟飘起,把蛋一块块炸至金黄,捞出装盘摆成一圈儿。再将酱油、醋、少许白糖、花椒面、味精与麻油放碗里搅匀,加入剁碎的姜蒜后均匀淋在鸡蛋上面,最后撒上切细的葱花。

⑼但见鸡蛋金黄如斑斓虎皮,葱花嫩绿似三月柳梢,黄黄绿绿怎一个养眼了得!一口咬下去,蛋皮炸得香香的,里面咬着嫩嫩的,味道咸鲜回甜又裹着一股子麻辣,我一口气能吃七八块。

⑽从高中到大学,从单身到婚后,这道菜从未吃厌过。如今,儿子和我一样爱吃这道菜。有时家里没鸡蛋了,也不用去超市,他自己会跑到小区里的自动售货机上去买,很方便。蛋是绿色有机蛋,味道不错。

⑾儿子那吃相颇有我当年的风范,吃着嘴里的,眼睛盯着盘里的,“要不要这么饿痨饿相,又不是饥荒年月。”他爸爸望着他,啼笑皆非。

⑿是啊,如今什么买不到啊。想来儿子这副馋相,不过是饥饿的自然反应,是对“妈妈味道”的真心认同。而对于我来说呢?母爱的醇厚,岁月的况味,尽皆交织于一只小小的鸡蛋身上了。

(选自2018年10月28日《人民日报》,有删改)

1.请依据文章有关“妈妈”的内容,在横线上填写合适的语句。

___________ → 我生病时妈妈给我做白水煮蛋吃→________________

2.品析下列语句的表达效果。

⑴眼闭着,母亲熟悉的气息氤氲而至。(体会加点词语的含义)

⑵见鸡蛋金黄如斑斓虎皮,葱花嫩绿似三月柳梢,黄黄绿绿怎一个养眼了得!(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品析)

3.最后一段有什么作用?试从结构和内容上做简要分析。

4.文章以“鸡蛋的况味”为题有什么妙处?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