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请按要求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文内不得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人名、地名,否则...

请按要求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文内不得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人名、地名,否则扣分。

题目:在路上

 

参考例文 在路上 在回家的路上,地铁与轨道摩擦出呲呲的声音,相较于以前人挤人的“壮观”场面,现在车厢里人少的可怜,绿色的座椅一大片,晃得人刺眼。 手指不停划着手机屏幕,即使口罩闷得人难受,可空气中埋伏着的恐惧、污秽,也让不敢摘下。 往常,人们总是期盼新年伊始,而今年,却注定是一个不平凡的开端。一场疫情从内陆腹地,迅速席卷全国大地。 起初,只是几个数字、几条明晦不清的信息;接着,是一座沦陷的城、一片生命的逝去;而后,我们困守一隅,关注着方寸屏幕那端的世界:地图上那不断加深的颜色、不断累积的数据、不断被标记的陌生地域、不断像我们蔓延、靠近。当一切堆积、迫近,势不可回时,我们每一个人都已身在其中。 隧道口的光刺透黑暗的盾牌,地铁驶出隧道,虽紧闭了门窗,可仍感觉清新的空气渗透进了车厢。回家的路,过了一半。 在这条抗击新型冠状肺炎的路上,纵使遍布荆棘,却仍绽放着一朵朵绯红的蔷薇:逆行的白衣战士,他们冲锋在前,在这没有硝烟的战场,为人们驱散阴霾、不安、疾恙;维系城市动脉的卫士,他们来自四面八方、讲着不同的乡音方言,却同样奋不顾身、挑战极限,托起“火神山”,创造出新的“中国速度”;来自五湖四海的捐献者,如你我一般的普通人,也许不能奋战前线,却依然能以自己的力量抗击疫情、融汇温暖。 “咔嚓”门开了,车到站了。我把手机塞进口袋,往小区走去,路上的白玉兰开了,挺香,挺白。人们常说:所有细微之下都隐藏着春暖花开冰面破裂的巨响。冬天接近尾声,春天还会远吗?我相信爱和希望,终比病毒蔓延得更快,每一种爱,都刻进人们的心脏。在这次磨难面前,总有无数坚毅的人坚守在岗位的一线,以自己的力量争分夺秒地挽救生命;总有无数心怀信念的人贡献着自己的一分热度,风雪中义无反顾为众人抱薪;也总有心怀希望的人,将一点一滴的爱汇聚起来,为患难者伸出援助之手。逆行者们的信念与勇气,如同珍贵的钻石般闪着熠熠光辉,在无论哪一个时代、无论哪一种泥泞中,都值得我们坚守。 钥匙插进锁孔中,我摘下口罩…… 【解析】 “在路上”是命题作文。可以是在脚下的路上,如,上学之路,乡间小路,开满鲜花的路。写路上所见的风景、见闻、感受等。注意分层次写,如写景时可以写春、夏、秋、冬之景,早晚晨光夕阳之景,下雨下雪天空之景,花草珠鸟雀动物之景,也可以加入人物活动。注意详略之分,写景还要调动多种感官加入感受;可以是在成长的路上,如,通往成功之路,习惯养成之路,寻找自信、独立之路,寻找友情之路,探索世界之路等。可以写自己前后变化,加入心理感受,适当写别人的言行等进行侧面描写;可以是在情感的路上,即自己与他人交际过程中获得的情感体会,以叙事抒情为主。如,遛狗路、回家的路、离家的路、师生家人破冰之路、理解之路、散步路(与家人,挚友等散步)。运用抒情手法,巧用线索,可以加入自己了解到的新闻热点等时事,与之结合;可以是在人生的路上,我们遇到的或是经历的事,有的一闪而过,如过眼云烟;有的却难以磨灭,刻骨铭心。我们的成功,给了我们怎样的喜悦;我们的失败,又启迪我们什么。当我们在路上留下勤勉攀登的足迹时,生活回报给我们累累的硕果;当我们把真诚有微笑一路洒下,我们看到了人间永恒的春天……回顾你在路上遇到的种种状况,想想在路上怎样才能坚实前行,望望你明天将要走的路,你一定会思绪万千,感受颇深。既写出“在路上”的表层,还从怎样“走”“在路上”,为什么这样“走”“在路上”等方面作深层的挖掘,这样写来,文章定会不俗。从具体的写法上讲,这个题目最好写成记叙文或者散文,容易写出真情实感。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碎砚诗

(清)张锦芳

已坠同遗甑,深耕愧寸田。试当初洗日,碎及未焚前。

正有文章劫,甘辞翰墨缘。谁能并投笔,抱璞得天全。

注释:①遗甑:东汉孟敏扛着瓦甑走路,不慎打破,他头也不回继续前行,说:“甑已经破了,看又有什么用呢?”②文章劫:指乾隆时期的文宇狱。③抱璞:保持本色。璞,包含着玉的石头。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句说砚台已打碎了,无论是顾惜它,还是为它伤感,都没有意义了。

B.第二句说“我”过去用这方砚写文章,努力取得成就,对它有不舍之情。

C.颔联说得到砚就洗净用来试笔,现在幸好碎掉了,免得与作者同遭厄运。

D.颈联说写文章已经成了很危险的事,文人们因不用再写文章而非常高兴。

2.诗的尾联有什么含意?请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鸽类甚繁,名不可屈以指,惟好事者能辨之也。邹平张公子幼量癖好之,按经而求,务尽其种。其养之也,如保婴儿。齐鲁养鸽家,无如公子最;公子亦以鸽自诩。尝求得二白鸽人世绝少爱惜臻至积二年育雌雄各三虽戚好求之不得也

有父执某公为贵官。一日,见公子,问:“畜鸽几许?”公子唯唯以退。疑某意爱好之也,思所以报而割爱良难。又念长者之求,不可重拂。且不敢以常鸽应,选二白鸽,笼送之,自以千金之赠不止也。他日见某公,而其殊无一申谢语。心不能忍,问:“前禽佳否?”答云:“亦肥美。”张惊曰:“烹之乎?”曰:“然。”张大惊曰:“此非常鸽也!”某回思曰:“味亦殊无异处。”

(节选自《聊斋志异·鸽异》)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尝求得二白鸽/人世绝少/爱惜臻至/积二年育雌雄各三/虽戚好求之/不得也

B.尝求得二/白鸽人世绝少/爱惜臻至积二年/育雌雄各/三虽戚好求之不得也

C.尝求得二白鸽/人世绝少爱惜/臻至积二年/育雌雄各三/虽戚好求之不得也

D.尝求得二/白鸽人世绝少/爱惜臻至/积二年育雌雄/各三虽戚好求之/不得也

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张大惊曰:“此非常鸽也!”某回思曰:“味亦殊无异处。”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写张幼量送鸽给某公,实现了“宝剑赠壮士”的愿望。

B.鸽子品类繁多,数不胜数,不是精通此道的人,不能辨识。

C.张幼量按照鸽经的要求,用养育婴儿的方法养育他的鸽子。

D.某公理解支持张幼量的养殖事业,很关心鸽肉的质量产量。

 

查看答案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对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组是(   )

A.①峰路转        回:挺拔    ②太守自也      谓:对……说

B.①云归而岩穴    暝:昏暗    ②野发而幽香    芳:花

C.①泉香而酒      洌:清      ②杂然而前者    陈:摆开

D.①而乐无穷也    亦:也      ②已而夕阳在山    已而:不久

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3.“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志趣?

 

查看答案

    A.蘧公孙与马二先生(马纯上)相见。公孙道:“先生来操选政,乃文章山斗,小弟仰慕,晋谒已迟。请问批文章是怎样个道理?”马二先生道:“全不可带词赋气。小弟每常见前辈批语,有些风花雪月的字样,被那些后生们看见,便要想到诗词歌赋那条路上去,便要坏了心术。所以小弟批文章,总是采取《朱子语类》、《四书或问》上的精语。时常一个批语要做半夜,不肯苟且下笔,要那读文章的读了这一篇,就悟想出十几篇的道理,才为有益。”

B.马二先生经过一条小街,街上有几个簇新的书店。店里贴着报单,上写:“处州马纯上先生精选《三科程墨持运》于此发卖。”马二先生见了欢喜,走进书店坐坐,取过一本来看,问个价钱,又问:“这书可还行销?”书店人道:“墨卷只行得一时,哪里比得古书

C.话说那日清晨,文瀚楼店主人走上楼来,匡超人问是何事。主人道:“目今我要刻一部考卷卖,要费先生的心替我批一批,又要批的好,又要批的快。合共三百多篇文章,不知要多少日子就可以批得出来?我如今扣着日子,若出的迟,就误了一次发售机会。这书刻出来,封面上就刻先生的名号,还多寡有几两选金和几十本样书送与先生。不知先生可赶的来?”匡超人道:“大约是几多日子批出来方不误事?”主人道:“须是半个月内有的出来,觉得日子宽些;不然,就是二十天也罢了。”匡超人心里算计,半个月料想还做的来,当面应承了,当晚点起灯来不住手的批,就批出五十篇,听听那谯楼上,才交四鼓。

匡超人屈指六日之内,把三百多篇文章都批完了,又做了个序文。选本已成,书店里拿去看了,回来说道:“向日马二先生,三百篇文章要批两个月,催着还要发怒,不想先生批的恁快!我拿给人看,说又快又细。这是极好的了!先生住着,将来各书坊里都要来请先生,生意多哩!

(节选自《儒林外史》第十三回、第十四回、第十八回)

注释:①墨卷:指考场所作八股文。②古书:指古代经典书籍。

1.下列对上面选段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科举应试士子为了金榜题名,需要经过评点的历科试卷作为参考资料。

B.从马二先生关于如何给八股文写批语的议论可见八股文是排斥文学的。

C.因为读书人特别偏爱八股文,所以卖八股文选集的生意总是非常兴隆。

D.“将来各书坊里……生意多哩!”说明匡超人评点考卷受到市场欢迎。

2.评点应试的八股文章本只是一项生意,马二先生却“时常一个批语要做半夜,不肯苟且下笔”,请简要分析马二先生这样做为什么不合适。

 

查看答案

信念

谢松良

我清楚地记得,城郊几间厂房失火,我和战友们出警去灭火,后来发生了爆炸,强大的气流冲击下,我什么都不知道了……

灾难中我能幸存下来,是因为爆炸时我被气流推倒在墙脚下,楼房倒塌时,坚硬的墙体和崩塌的楼面形成一个狭小的“救命三角”,为我挡住了其他重物的冲击,让我有机会体验“活死人”是怎么回事

我的内心复杂而沉重,不知道还能否从这里活着出去,不由地想到了女朋友佟佟,我们是在消防支队与地方联谊时相识的,她外表靓丽气质娴雅,以她的条件,找一个比我优秀的男人不在话下,可她不顾家人的反对,最后选择了我。

佟佟,对不住了,以前我出警回来,你总是很担心我的安危,每次我都那么漫不经心,还笑你小孩子气。现在,危险真的来了。

不久,我听到一阵隆隆的雷鸣声,废墟的粉尘在暴雨的冲刷下纷纷遁形。我的脸上、耳朵里的粉尘被雨水冲干净了,就连挤压我的碎石也冲走了不少。我躺在湿漉漉的废墟里,和暴雨前干渴难耐相比,情况要好些了。

一阵微风吹来,一股难闻的腐臭味儿让我感到恶心,甚至有想吐的冲动,可惜我已经没有力气让胃抽搐了,只能干咳几声算是抗议。

我陷入了昏迷。迷迷糊糊中,我被引领到童年的时光里

幼小的我喜欢跟着爷爷去山林里采摘蘑菇。深山老林里,每当看到锈迹斑斑的头盔或者腐烂的枪架子,爷爷就把采摘蘑菇的事忘记了,转而专心地收拾那些烂铜破铁。有时,我们还会遇到尸骨,爷爷就会停下来,对着它先立正后敬礼,然后把散落的骨骸收集起来挖坑深埋,并做好标记。当时我还小,但也知道爷爷是名抗日老战士。

后来,我考上了消防指挥学院,在完成学业之后,服从组织安排成为一名消防战士。消防工作有危险,但爹妈不反对我的选择,当过兵杀过日本鬼子的爷爷支持和鼓励我,使我树立了克服困难和挫折的信心,脚踏实地一步步走过来。

随着光线渐渐变暗,又一个黑夜来临,也是在这时,一阵重型机械的轰鸣声从废墟外渐次传来,我有点儿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我激动起来……

在医院重症监护室待了几个月出来,一个消息让我无比感动,竟然是闻讯赶来的爷爷率先发现了我的藏身处,我能够获救,他功不可没。另一个却是个不愉快的消息,佟佟竟然和别人订婚了。我以为自己会有泪水和失落,可那段时间我非常坚强。

表彰大会的前一天,市报记者来采访,她问我在当时那种环境里,活下去的信念是什么,我说是两个人,因为我不能让爷爷和佟佟以后见不到自己。

记者接着问:“佟佟是你女朋友吧?”

“曾经的。”我微笑着回了她。

“她最终还是抛弃了你,是吗?你不恨她?”记者感到有些意外。

“不恨,因为她是我永远的信念。”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交代了事故发生后当时境况的艰危,生动而细致地刻画了“我”的心理活动。

B.所谓“有机会体验‘活死人’是怎么回事”,这是“我”对身处危境的自我调侃。

C.小说中“重型机械的轰鸣声从废墟外渐次传来”,正面写出营救工作的张弛有度。

D.小说中的“爷爷”具有坚韧的意志力,坚信他的孙子即使在绝境中也会坚持到底。

2.小说中插叙“我”的一段“童年的时光”,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说以“信念”为标题,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