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歌元丰五首(其五)① 王安石 豚栅鸡埘②晻霭间,暮林...

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歌元丰五首(其五)

王安石

豚栅鸡埘晻霭间,暮林摇落献南山。

丰年处处人家好,随意飘然得往还。

(注)①神宗元丰初年,王安石退居江宁,于元丰二年写下一组《歌元丰》诗,这是其中的第五首。②埘:古代称墙壁上挖洞做成的鸡窝。③献:呈现,显露。

1.诗歌前两句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用简洁优美的语言进行描绘。

2.诗歌后两句运用什么抒情方式,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1.农家的猪圈和鸡窝都隐入苍茫的暮色中,深秋时树林里木叶凋尽,南山(钟山南面)就呈现在眼前。 2.运用直抒胸臆的抒情方式,表达了诗人①对国泰民安人民安居乐业的大好局面的歌颂;②对人民丰收、百姓安乐的喜悦;③对祥和美好的农家生活的热爱和留恋。④无官在身的悠闲自在;⑤忘怀个人得失的博大胸襟。 【解析】 1. 此题考查学生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的能力。学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作答时要抓住暮色苍茫,树叶凋零等意象,如:苍茫暮色之中但见家家户户猪归圈鸡入窝,放眼远望,山间木叶尽脱,南山显露出她的真容。 2. 此题考查学生对抒情方式和作者情感的把握。诗歌后两句的意思是:丰收年节,到处都是好的景象,带着一种悠闲淡然的心境踏上归程。由此可知,这两句运用了直抒胸臆的方式。诗人虽然不在官,但自己的新政依然在造福于民,诗人带着欢快的心情结束行程,余味悠扬,兴致不尽,由此可以看出作者对国家安定,人民安居乐业的赞颂,对人生理想得以实现的喜悦以及他忘记个人得失,心忧天下的博大胸襟。据此总结概括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曹玮久在秦中,累章求代。真宗问王旦:“谁可代玮者?”旦荐李及,上之。众疑及虽谨厚有行检,非守边才。韩亿以告旦,旦不答。及至秦州,将吏亦心之。会有屯戍禁军白昼掣妇人银钗于市,吏执以闻。及方坐观书,召之使前,略加诘问,其人服罪。及不复下吏,亟命斩之,复观书如故,将吏皆詟。不日声誉达于京师。亿闻之,复见旦,具道其事,且称旦知人之明,旦笑曰:“戍卒为盗,主将斩之,此常事,何足为异!旦之用及,非为此也。夫以曹玮知秦州七年,羌人慑服。玮处边事已尽宜矣。使他人往,必矜其聪明,多所变置,败玮之成绩。所以用及者,但以及重厚,必能谨守玮之规模而已。”亿益叹服公之识度。

(注)①累章求代:(曹玮)屡次上表章请求朝廷派人来接替他的职务。②詟(zhé):恐惧。

1.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   )

A.李及谨慎忠厚,行为正直,但众人仍对他守边的才能持怀疑态度。

B.李及在略加审问了解清楚案情后,就马上下令斩杀了犯事的戍卒。

C.韩亿称赞王旦有识人之明,王旦认为李及的做法只是在履行主将的职责。

D.曹玮治理秦州该用的方法都用了,接替他的人要多做改变,才能开创新的政绩。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⑴上之   从:         ⑵将吏亦心之   轻:

3.翻译下列句子。

⑴复观书如故,将吏皆詟服。

⑵所以用及者,但以及重厚。

 

查看答案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拜蒙母,结友而别。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⑴卿今者才略   才略:         ⑵即刮目相待   更:

2.翻译下列句子。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查看答案

阅读《骆驼祥子》选段,回答问题。

回到车厂,他懊睡了两天。决不想上曹宅去了,连个信儿也不必送,曹先生救不了祥子的命。睡了两天他把车拉出去,心中完全是块空白,不再想什么,不再希望什么,只为肚子才出来受罪,肚子饱了就去睡,还用想什么呢,还用希望什么呢?看着一条瘦得出了棱的狗在白薯挑子旁边等着吃点皮和须子,他明白了他自己就跟这条狗一样,一天的动作只为捡些白薯皮和须子吃。将就着活下去是一切,什么也无须乎想了。人把自己从野兽中提拔出,可是到现在人还把自己的同类驱逐到野兽里去。祥子还在那文化之域,可是变成了走兽。一点也不是他自己的过错。他停止住思想,所以就是杀了人,他也不负什么责任。他不再有希望就那么迷迷忽忽的往下坠,坠入那无底的深坑。他吃,他喝,他嫖,他賭,他懒,他狡猾,因为他没了心,他的心被人家摘了去。他只剩下那个高大的肉架子,等着清烂,预备着到乱死岗子去。

(1)祥子为何懊睡?

(2)请从孙侦探、虎妞两个人物中任选其一,谈谈他(她)在祥子从“人”到“走兽”这过程中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查看答案

下列有关《海底两万里》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尼摩船长第一次见到阿龙纳斯、尼德兰以及康塞尔时,装作听不懂法语、英语、拉丁语等语言的原因是他不屑于结识他们。

B.尼德兰是加拿大人,勇敢机智,捕鲸技艺天下无双。

C.尼摩船长之所以要将死去的同伴安葬在珊瑚地,是因为珊瑚虫将永远封闭墓穴。

D.凡尔纳的作品形象夸张地反映了19世纪“机器时代”人们征服自然、改造世界的意志和幻想。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古人常以号显示某种志趣或情感,如欧阳修自号醉翁,苏轼号东坡居士。

B.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

C.《木兰诗》是南北朝时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选自北宋郭茂倩写的《乐府诗集》。

D.《阿长与<山海经>》选自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