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列小题。 父亲带我去工地 邹贤中 小学三年级时,父母去广州...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列小题。

父亲带我去工地

邹贤中

小学三年级时,父母去广州打工,舍不得把我留在老家,便带着我到广州上学。父亲在建筑工地打工,母亲在市场做卫生。我们生活拮据,我没有任何零花钱。每天放学,我总是流连在学校小卖部的柜台前,对着琳琅满目的零食咽口水。我太想买一根雪糕,或者一包薯片了。

最后,一个念头忍不住从我脑中冒出:我去爸爸口袋里偷偷拿上一两块,他应该发现不了。拿钱的念头一旦冒出,便如野草般疯长。终于,我付诸了行动。第一次出奇地顺利,我拿到了5毛钱!我不敢花,捂在口袋里忐忑地过了三四天,发现父母没有任何反应,才大着胆子买了一根雪糕。那融化在口腔里的奶香久久都没有消散,让我的胆子越来越大。于是有了第二次、第三次……拿的钱越来越多,最初的那点负罪感也消失了。

直到那次,我一次性拿了父亲600元,那是父亲刚领到不久的工资。为了找回钱,父亲不断地在家与工地间往返,地毯式搜索,奇迹当然不会发生。思索了良久,大约是排除了丢在外面的可能性,父亲终于把我叫到了面前,我矢口否认,但是惊慌的眼神和冷汗直冒的额头出卖了我。

母亲一言不发,拉开我书包翻着,想了想,又蹲下来到床下搜寻。我藏匿的零食和小玩具铁证如山地摆在面前,我无从狡辩。

(1)我心惊胆战地看着父亲,等着暴风雨的到来。谁知,父亲只是让我先去墙角反省,临睡前,才跟我说:“明天是周六,我带你去工地。”

难道父亲要让我辍学去打工吗?我胡思乱想,惊疑不定。

第二天,我跟着父亲去了工地。他没给我安排活儿,只是让我随便转转,随便看着。我站在父亲旁边,只见他将一捆捆巨大的铁丝盘好放在工地上,这些盘好的铁丝需要拉直才能使用。在工地的尽头处有一块固定铁丝的钢板,父亲拉着一根铁丝向尽头走去。(2)巨大的拉力逼着父亲低着头,驼着背,弯着腰。他匍匐前行的身影让我一下子想起了高年级的哥哥们朗读的课文《伏尔加河上的纤夫》中的纤夫。

我的心不由有些疼痛。父亲终于到了终点,他把铁丝固定在钢板的小孔里。这头,一个工友剪断了钢丝并用机器拉直。父亲走回来,开始下一趟的“拉纤”。我放眼望向工地,只见其他工人有些抬起巨大的钢筋,有些拿着扎钩去扎铁,还有的在高耸的钢柱上爬上爬下,看得人心惊……九月的秋老虎分外生猛,头顶骄阳似火,空气却闷热如罐。我只是站在那里看了一会儿,便汗如雨下,口干舌燥,额头像要冒出火来。

父亲没有发话,我不敢离开,就在工地看父亲干了一天的活。晚上回到家,我筋疲力尽地倒在床上。父亲到底做了多少趟“纤夫”,我后来没有勇气数下去了。

父亲坐在我身旁,沉声对我说:“你拿的那600块钱,我一天都不休息,需要像今天这样干一个月才能挣到!”

说完,他起身离去。

我把脸埋在枕头里,抑制不住地哭起来,泪水腌渍着被晒伤了的脸,火辣辣地疼。

从此,我再也没有“拿”过家里的钱,那600元,如九月的骄阳一般永远烫着我的心。

(《品读》杂志2019年第8期)

1.父亲带我去工地,其目的最主要的一项是(    )

A.让我熟悉他工作的环境和内容 B.让我感受九月秋老虎的威力

C.让我体会他辛苦赚钱的不容易 D.罚我在工地陪他干一天的活

2.赏析文中画横线句子的语言特点。

(1)我心惊胆战地看着父亲,等着暴风雨的到来。

(2)巨大的拉力逼着父亲低着头,驼着背,弯着腰。他匍匐前行的身影让我一下子想起了高年级的哥哥们朗读的课文《伏尔加河上的纤夫》中的纤夫。

3.文章倒数第2段的原文是“父亲走后,我号啕大哭”,修改后成了画波浪线的句子。请作比较。

4.结合最后一句话,分析文章主旨。

 

1.C 2.(1)“心惊胆战”一词,表现出我想象父亲暴怒后的打骂会如期而至的惧怕心理;“暴风雨”比喻我想象中父亲暴怒后打骂的情景。 (2)“逼着”一词运用拟人修辞手法,写出巨大拉力对父亲的痛苦逼迫;从“低着头”“驼着背”“弯着腰”“匍匐前行”等细节描写,联想到课文中的纤夫形象,突出父亲工作的艰辛,为下文我对父亲的理解、心疼、人生的感悟做铺垫。 3.原文比较简洁,只写出了我当时哭的程度很深,缺少具体的神态、心理等描写,表达效果一般;修改后的句子有动作描写、心理描写和情境描写,能更具体、更形象地表现出我的后悔与羞愧之情,表达效果更好。 4.①在工地上,我体会到了父亲赚钱的不容易;②只要一想到那600元钱,我的心就会疼痛,表达对父亲的愧疚;③没有拳脚相加,没有语言暴力,父亲用无言的方式给我上了人生最好的一课;④从此,我明白了生活的艰辛,懂得了要珍惜父母的劳动。 【解析】 1. 本题考查分析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作答时要结合文章中心及上下文,尽量利用文本中的信息。“我”偷拿了家里600元钱,被父亲带去工地,“我”目睹了父亲干活时的辛苦劳累。结合文章8—12段分析,父亲是想让“我”感受到挣钱的艰辛,工作环境恶劣,工作内容劳累,让我明白要珍惜父母的劳动成果,以此达到教育“我”的目的。ABD三个选项内容片面,并不能展示父亲带“我”到工地的真正目的。故选C。 2. 本题考查赏析句子的能力。方法一般为“角度+内容+情感”。解答时要先明确句子所用的表现手法,再结合语境分析句子的内容和其表情达意上的效果。 (1)“我心惊胆战地看着父亲”一句中的“心惊胆战”是“十分害怕的意思”,在这里是说“我”因偷拿了家里600元钱被父亲发现,“我”害怕父亲打骂“我”的心理;“等着暴风雨的到来”一句把“我”想象中的父亲因此而暴怒打骂“我”的情景比喻成“暴风雨”,显得生动形象。 (2)“巨大的拉力逼着父亲低着头”中“逼着”一词把“巨大的接力”赋予人的行为,形象地表现了父亲干活时的痛苦;“低着头”“驼着背”“弯着腰”“匍匐前行”这几个短语,通过细节描写生动地体现了父亲干活时的身体形态,父亲劳动时的艰辛让“我”想起了课文里的纤夫形象;这句话为下文“我”心疼父亲,终于理解了父亲和自己悔恨、羞愧做了铺垫。 3. 本题考查文章的探究能力。此题是探究选文的结尾和后加的结尾哪个好,需要从语段的内容、对情节的完整性、人物塑造的丰满性和主旨的表达以及文章结构的照应的角度进行分析。 文章倒数第2段所表现的内容“我”悔恨、羞愧的心理,终于理解了父亲挣钱的不易。原文是“父亲走后,我号啕大哭”,除了能够表现我“大哭”的程度较深外,对表达以上内容明显支撑不足,缺少对“我”的描写,如动作、神态、心理等。 改后的内容“我把脸埋在枕头里,抑制不住地哭起来,泪水腌渍着被晒伤了的脸,火辣辣地疼”,“我把脸埋在枕头里”和“抑制不住地哭起来”是动作描写,“泪水腌渍着被晒伤了的脸”是神态描写,“火辣辣地疼”既是实写又是心理描写,整个句子比较符合“我”悔恨、羞愧的心理情境,内容及表现形式比原文丰富得多。因此,改后的句子效果更好。 4. 本题考查对文章主旨的理解。解答时需要通读全文,筛选出作者的感悟,然后进行归纳。 (1)由“在工地的尽头处有一块固定铁丝的钢板,父亲拉着一根铁丝向尽头走去。巨大的拉力逼着父亲低着头,驼着背,弯着腰。他匍匐前行的身影让我一下子想起了高年级的哥哥们朗读的课文《伏尔加河上的纤夫》中的纤夫”和“你拿的那600块钱,我一天都不休息,需要像今天这样干一个月才能挣到”分析,“我”知道了父亲在工地上需要付出艰辛的劳动才能赚到600元钱。 (2)由“我再也没有‘拿’过家里的钱,那600元,如九月的骄阳一般永远烫着我的心”分析,那600元钱成为“我”内心永远的痛,“我”会想起父亲的艰辛劳动,充满了对父亲的愧疚心理。 (3)“我心惊胆战地看着父亲,等着暴风雨的到来。谁知,父亲只是让我先去墙角反省,临睡前,才跟我说:‘明天是周六,我带你去工地’”这句话表明,父亲没有动怒打骂“我”,他想到用一种温和的方式来教育“我”,这比粗暴的方式更能达到教育“我”的目的。 (4)“我放眼望向工地,只见其他工人有些抬起巨大的钢筋,有些拿着扎钩去扎铁,还有的在高耸的钢柱上爬上爬下,看得人心惊……”“父亲到底做了多少趟‘纤夫’,我后来没有勇气数下去了”“你拿的那600块钱,我一天都不休息,需要像今天这样干一个月才能挣到”这些句子表明“我”认识到生活需要付出太多艰辛,才能过得更好;“我把脸埋在枕头里,抑制不住地哭起来,泪水腌渍着被晒伤了的脸,火辣辣地疼”表明“我”悔恨、羞愧,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从此,我再也没有‘拿’过家里的钱”表明“我”终于明白父母赚钱不易,会珍惜父母辛苦劳动的血汗钱。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小说中每一个人物经历的背后都有一个时代的影子。请从下列四个选项中任选一项,简述所选人物的经历,说说从中可以看出那个时代怎样的社会状况。

A.《骆驼祥子》——虎妞             B.《简爱》——罗切斯特

C.《水浒传》——林冲               D.《儒林外史》——王玉辉

 

查看答案

下列对各名著的分析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     )

A.《西游记》和《儒林外史》都运用了辛辣的讽刺,表达对社会黑暗现象的不满和对统治阶级的批判。

B.《红星照耀中国》《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红岩》都写到了共产党人对共产主义事业的不懈追求和顽强意志,三部作品的题目都有深层含义。

C.《简爱》和《海底两万里》都采用了第一人称的叙述角度,两部小说都反映了十九世纪英国人们对自由平等的追求意识。

D.昆虫世界的奥秘、儿童世界的纯真,艺术的美好在法布尔的《昆虫记》鲁迅的《朝花夕拾》、傅雷的“家书”中分别得到了充分的展现。

 

查看答案

下列文学、文化常识,分类恰当的一项是(     )

A.古代官职:知县、都尉、侍郎、丞相

B.唐代作家:韩愈、柳宗元、陶渊明、张岱

C.李白作品:《送友人》《渡荆门送别》《逢入京使》《春夜洛城闻笛》

D.俄国作家:契诃夫、普希金、茨威格、泰戈尔

 

查看答案

词的感情色彩中最主要的是褒义色彩和贬义色彩。请将下列词语分成两类,分别归入褒义词和贬义词。

成果   后果   狡猾    聪慧    顽固    顽强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所引古诗文名句不符合语境的一项是(    )

A.新时代中国青年正处在中华民族发展的最好时期,既面临着难得的建功立业的人生际遇,也面临着"天将降大任于是人”的时代使命。

B.“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中阿两国关系经历了国际风云变幻考验,成为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共同发展的典范。

C.“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航线已经明确,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巨轮正在乘风破浪前行,在这艘巨轮上,每一份力量都不可或缺。

D.一名干部有了坚定的理想信念,他的站位就高了,心胸就开阔了,就能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做到“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