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小题。 材料一: 近5年来,我国有6000多万贫困人口实现脱...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小题。

材料一:

近5年来,我国有6000多万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发生率从10.2%下降到了4%以下,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取得了重要的阶段性成果。目前,我国仍有3000万左右的农村贫困人口,下一阶段的任务仍很艰巨。要确保实现到2020年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就必须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攻克深度贫困堡垒,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在“准”和“实”上下功夫,确保脱贫攻坚目标顺利实现。

(摘编自曾国安、李伟航《精准扶贫要在“准”和“实”上下功夫》)

材料二:

图:“农业生产中所遇困难"数据调查结果(多选)

农业生产中面临着一系列的风险和困难,通过哪些途径来解决困难,保证农民的收益?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魏后凯说:“调查数据主要反映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农业生产缺资金、货款难。解决资金缺乏的难题,应该建立一个多渠道、低成本、广覆盖、可持续的农村投融资机制,通过财政资金,广泛引导国内外的民间资本参与到农业、农村的发展中来。二是没有好的品牌,农产品价格上不来。从品牌发展的角度看,现在中央已经在实施品牌兴农战略,名优的品牌能够获得较高的价格,使农民能够收入更多。现在还存在一些问题,由于监管不严,很多冒牌、贴牌的农产品很流行,包括五常大米、阳澄湖大闸蟹、西湖龙井等,这些冒牌、贴牌的行为严重影响了品牌兴农战略的实施,必须要加强监管。三是缺乏一个稳定的机制,来确保农民的收入增长。建立一个稳定的机制,确保农民收入的增长。比如通过订单农业,减少农产品价格波动带来的风险,根据市场需求来安排农产品生产,穗定农产品价格。通过进一步完善农业保险,扩大农业的保险面,提高保险的赔付率,增强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摘编自《谁在种地?农民种地有哪些后顾之忱?》)

材料三:

如今,各行各业都在积极响应“互联网+”政策,互联网正深刻改变着各个行业,尤其是像农业这样相对落后的传统行业,借助互联网之力实现行业的跨越式发展和变革成为可能。近年来,互联网农业正在蓬勃兴起。农业与互联网的融合是将互联网技术与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等产业链环节结合,加速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发展现代农业的步伐,实现农业发展的科技化、智能化、信息化,这是传统行业与新思维的碰撞,更是时代发展的潮流。

“互联网+农业”不仅推进了农业的标准化与规范化,节省了人力成本,同时提高了品质控制能力,增强了自然风险抗击能力,更是打开了农产品销售的空间。互联网助力传统农业转型升级,越来越多的互联网技术被广泛应用在农业生产销售领域,带动农业走出困境,创新产供销模式,创造出更高的价值。

(摘编自《“互联网+农业”的六种实现途径》)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实现3000万左右的农村贫困人口的脱贫是我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的下一阶段的目标,也是实现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阶段性目标。

B.农业生产面临着一系列的风险和困难,因而降低风险,解决困难,是保证农民收益的关键,也是促进农业发展、维持农村稳定的关键。

C.农业与互联网的融合是传统行业与新思维的碰撞,更是时代发展的潮流,促使相对落后的农业借助互联网实现了行业的跨越式发展和变革。

D.“互联网+农业”对农业的标准化与规范化、人力成本、品质控制、抗击自然风险、农产品销售都有好处,会让农业创造出更高的价值。

2.标题二“谁在种地?农民种地有哪些后顾之忧?”,材料三标题“‘互联网+农业’的六种实现途径”各有什么特点?

3.以上三则材料,对解决农业生产中的问题提供了哪些合理化建议?请简要概括。

 

1.C 2.材料二标题运用疑问句,设置悬念,激发读者阅读兴趣,同时让读者了解下文的主要内容是农民种地的后顾之忧;材料三标题简洁明了,读者一目了然,概括文章内容。 3.①继续推行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在“准”和“实”上下功夫。②建立一个多渠道、低成本、广覆盖、可持续的农村投融资机制,引导国内外的民间资本参与到农业、农村的发展中来。③实施“ 品牌兴农”战略,加强对冒牌、贴牌的行为监管。④推行订单农业,根据市场需求来安排农产品生产,稳定农产品价格。⑤完善农业保险,增强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⑥利用互联网助力传统农业转型升级。 【解析】 1. 考查对材料内容的正确理解和分析。C项。“促使相对落后的农业借助互联网实现了行业的跨越式发展和变革” 表述错误。由原文“尤其是像农业这样相对落后的传统行业,借助互联网之力实现行业的跨越式发展和变革成为可能”可知,农业借助互联网之力有可能实现行业的跨越式发展和变革,而不是“农业借助互联网实现了行业的跨越式发展和变革”。故选C。 2. 本题考查对材料标题特点的把握。标题是文章的眼睛,其作用是交代写作对象;概括主要内容;透露出作者的观点或感情倾向,暗示文章的主旨。标题有独特之处(修辞手法、句式或写作手法)的,可以从寓意含蓄深刻、制造悬念、引人深思、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等方面去分析。标题二“谁在种地?农民种地有哪些后顾之忧?”运用疑问句式,设置悬念,引起读者思考,激发阅读兴趣,同时标题交代了材料主要内容,让读者了解下文的主要内容是农民种地的后顾之忧。材料三标题“‘互联网+农业’的六种实现途径”,醒目,简洁明了,概括了材料主要内容。 3. 考查对材料信息的筛选和概括。阅读三则材料,抓住表达建议的关键语句提炼概括。材料一侧重政策和实施,如“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攻克深度贫困堡垒,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在‘准’和‘实’上下功夫,确保脱贫攻坚目标顺利实现”;材料二侧重解决调查表格中岀现的问题,如“解决资金缺乏的难題,应该建立一个多渠道、低成本、广覆盖、可持续的农村投融资机制,通过财政资金,广泛引导国内外的民问资本参与到农业、农村的发展中来”,“实施品牌兴农战略,名优的品牌能够获得较高的价格,使农民能够收入更多”,“冒牌、贴牌的行为严重影响了品牌兴农战略的实施,必须要加强监管”,“通过订单农业,減少农产品价格波动带来的风险,根据市场需求来安排农产品生产,稳定农产品价格”,“通过完善农业保险,扩大农业的保险面,提高保险的赔付率,增强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材料三强调互联网对传统农业转型的作用,如“互联网助力传统农业转型升级”。结合以上句子信息进行归纳整合。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列小题。

父亲带我去工地

邹贤中

小学三年级时,父母去广州打工,舍不得把我留在老家,便带着我到广州上学。父亲在建筑工地打工,母亲在市场做卫生。我们生活拮据,我没有任何零花钱。每天放学,我总是流连在学校小卖部的柜台前,对着琳琅满目的零食咽口水。我太想买一根雪糕,或者一包薯片了。

最后,一个念头忍不住从我脑中冒出:我去爸爸口袋里偷偷拿上一两块,他应该发现不了。拿钱的念头一旦冒出,便如野草般疯长。终于,我付诸了行动。第一次出奇地顺利,我拿到了5毛钱!我不敢花,捂在口袋里忐忑地过了三四天,发现父母没有任何反应,才大着胆子买了一根雪糕。那融化在口腔里的奶香久久都没有消散,让我的胆子越来越大。于是有了第二次、第三次……拿的钱越来越多,最初的那点负罪感也消失了。

直到那次,我一次性拿了父亲600元,那是父亲刚领到不久的工资。为了找回钱,父亲不断地在家与工地间往返,地毯式搜索,奇迹当然不会发生。思索了良久,大约是排除了丢在外面的可能性,父亲终于把我叫到了面前,我矢口否认,但是惊慌的眼神和冷汗直冒的额头出卖了我。

母亲一言不发,拉开我书包翻着,想了想,又蹲下来到床下搜寻。我藏匿的零食和小玩具铁证如山地摆在面前,我无从狡辩。

(1)我心惊胆战地看着父亲,等着暴风雨的到来。谁知,父亲只是让我先去墙角反省,临睡前,才跟我说:“明天是周六,我带你去工地。”

难道父亲要让我辍学去打工吗?我胡思乱想,惊疑不定。

第二天,我跟着父亲去了工地。他没给我安排活儿,只是让我随便转转,随便看着。我站在父亲旁边,只见他将一捆捆巨大的铁丝盘好放在工地上,这些盘好的铁丝需要拉直才能使用。在工地的尽头处有一块固定铁丝的钢板,父亲拉着一根铁丝向尽头走去。(2)巨大的拉力逼着父亲低着头,驼着背,弯着腰。他匍匐前行的身影让我一下子想起了高年级的哥哥们朗读的课文《伏尔加河上的纤夫》中的纤夫。

我的心不由有些疼痛。父亲终于到了终点,他把铁丝固定在钢板的小孔里。这头,一个工友剪断了钢丝并用机器拉直。父亲走回来,开始下一趟的“拉纤”。我放眼望向工地,只见其他工人有些抬起巨大的钢筋,有些拿着扎钩去扎铁,还有的在高耸的钢柱上爬上爬下,看得人心惊……九月的秋老虎分外生猛,头顶骄阳似火,空气却闷热如罐。我只是站在那里看了一会儿,便汗如雨下,口干舌燥,额头像要冒出火来。

父亲没有发话,我不敢离开,就在工地看父亲干了一天的活。晚上回到家,我筋疲力尽地倒在床上。父亲到底做了多少趟“纤夫”,我后来没有勇气数下去了。

父亲坐在我身旁,沉声对我说:“你拿的那600块钱,我一天都不休息,需要像今天这样干一个月才能挣到!”

说完,他起身离去。

我把脸埋在枕头里,抑制不住地哭起来,泪水腌渍着被晒伤了的脸,火辣辣地疼。

从此,我再也没有“拿”过家里的钱,那600元,如九月的骄阳一般永远烫着我的心。

(《品读》杂志2019年第8期)

1.父亲带我去工地,其目的最主要的一项是(    )

A.让我熟悉他工作的环境和内容 B.让我感受九月秋老虎的威力

C.让我体会他辛苦赚钱的不容易 D.罚我在工地陪他干一天的活

2.赏析文中画横线句子的语言特点。

(1)我心惊胆战地看着父亲,等着暴风雨的到来。

(2)巨大的拉力逼着父亲低着头,驼着背,弯着腰。他匍匐前行的身影让我一下子想起了高年级的哥哥们朗读的课文《伏尔加河上的纤夫》中的纤夫。

3.文章倒数第2段的原文是“父亲走后,我号啕大哭”,修改后成了画波浪线的句子。请作比较。

4.结合最后一句话,分析文章主旨。

 

查看答案

小说中每一个人物经历的背后都有一个时代的影子。请从下列四个选项中任选一项,简述所选人物的经历,说说从中可以看出那个时代怎样的社会状况。

A.《骆驼祥子》——虎妞             B.《简爱》——罗切斯特

C.《水浒传》——林冲               D.《儒林外史》——王玉辉

 

查看答案

下列对各名著的分析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     )

A.《西游记》和《儒林外史》都运用了辛辣的讽刺,表达对社会黑暗现象的不满和对统治阶级的批判。

B.《红星照耀中国》《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红岩》都写到了共产党人对共产主义事业的不懈追求和顽强意志,三部作品的题目都有深层含义。

C.《简爱》和《海底两万里》都采用了第一人称的叙述角度,两部小说都反映了十九世纪英国人们对自由平等的追求意识。

D.昆虫世界的奥秘、儿童世界的纯真,艺术的美好在法布尔的《昆虫记》鲁迅的《朝花夕拾》、傅雷的“家书”中分别得到了充分的展现。

 

查看答案

下列文学、文化常识,分类恰当的一项是(     )

A.古代官职:知县、都尉、侍郎、丞相

B.唐代作家:韩愈、柳宗元、陶渊明、张岱

C.李白作品:《送友人》《渡荆门送别》《逢入京使》《春夜洛城闻笛》

D.俄国作家:契诃夫、普希金、茨威格、泰戈尔

 

查看答案

词的感情色彩中最主要的是褒义色彩和贬义色彩。请将下列词语分成两类,分别归入褒义词和贬义词。

成果   后果   狡猾    聪慧    顽固    顽强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