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童话的滋味 尤今 ①精湛的厨艺能让人拥有一个富足的人...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童话的滋味

尤今

①精湛的厨艺能让人拥有一个富足的人生,而热爱美食的人,往往是快乐的人。所以,女儿出世后,我就“处心积虑”地要把厨艺传授给她。

②有人问我:“什么年龄才是最恰当的受训期?”我竖起一根手指。对方惊问:“一岁?”“不!”我斩钉截铁地答道,“一个月——婴儿满月以后,便开始训练。”对方以为我胡言乱语,便一笑置之。

③然而,这是千真万确的呀!女儿满月后,每回烹饪,我便把她抱进厨房。她舒舒服服地躺在摇篮里,我快快乐乐地在炉子前挥动铲子。蒸、炸、煮、炒、焖、炖、烩之后,一股股食物的香味,化成一缕缕轻轻的风,飘进婴儿的鼻子,钻进婴儿的被子中,婴儿胖胖的身体都浸在甜、咸、酸、苦、辣的五味杂陈里。我有充分的理由相信,婴儿对美食敏锐的嗅觉就在此刻形成了,婴儿对美食的欲望也在此时萌发了。

④因为深深了解“身教胜于言传”的道理,在女儿成长的过程中,我一直让她近在身边,不着痕迹地启发她对烹饪的兴趣。让她和我一起做,把笑声嵌进食物里,把乐趣镶入烹饪中,给她一生一世的快乐记忆。可君十八岁,一进厨房,十根手指便像水里的鱼一样。鱼在水中舞出无限的婀娜,她呢,以食物拼出无数华美的“图案”。

⑤到伦敦不久,她和两位朋友在郊区合租了一所房子。每个星期天早上,农夫会到附近的空地摆卖新鲜肉类和有机蔬菜,价格比超市的贵上好几倍,但是,女儿却觉得物有所值。

⑥她在电邮里如此写道:“蔬菜,就好像是刚刚从泥地里拔出来的,拿在手上,蔬菜的绿,仿佛便流满了手掌。妈妈,您常常说,肉类如果新鲜,叫它一声,它也会应。现在,买了一公斤五花肉,我叫了一声,它果真就应了……”

⑦读到这里,我“哈哈哈”地笑出声来。为了增添生活情趣,孩子小时,我经常“胡说八道”地娱乐他们;现在,孩子大了,居然懂得以同样的方式“投桃报李”!

⑧可君返回新加坡度假的次日,便迫不及待地上超市,买齐东西,大展身手。

⑨她设计的两道菜肴是西式猪肉丸和蒜香西兰花;甜品呢,是烘烤小脆饼。

⑩母女角色互换。她全情投入、满心陶醉地煮;我呢,气定神闲地袖手旁观。

她烹饪不用量匙,全凭感觉,天马行空地挥洒自如。两道菜肴都很美味,最大的特色是味道变化多端,不是开门见山的那种平坦、平直、平淡;它迂回曲折而又峰回路转。我注意到她善用柠檬皮和柠檬汁——柠檬抢味,有先声夺人的霸气,把它加入掺了乳酪碎的猪肉丸里,便恰到好处地驱除了味道的滞腻,并且巧妙地形成了丰富的层次感。至于在烘烤得有点焦脆的西兰花上面放入柠檬皮和柠檬汁,却像是一篇布局严谨的“微型小说”,令人有“意在言外”的惊喜。

味道确实不错,可我嫌工序过于繁杂。然而,她却好整以暇地回应:“妈妈,工序多才出精品嘛!”

餐后,她说:“等着我的甜品上桌呀!”

她把桌上堆着的诸多原料“东拼西揍”地搅在一块儿,好像没多大工夫,就变出几盘又酥又香又薄又脆的小饼干。我一块接一块地吃,一连吃了十二块,撑得双眼鼓如金鱼。

可君得意扬扬地说:“每回客人来,我便烤这饼干,大家都赞不绝口呢!我给它取了个好听的名字,唤作‘风入口’,因为它就像一股香香的风,轻悠悠地飘进客人的口里!”说这话时,她的眸子溢满了蜜糖般的甜意。

我这个懂得厨艺又热爱烹饪的女儿,在陌生的异乡里,把日子过得像童话一样快乐。

1.默读文本,圈画重要信息,完成下面的思维导图,每空不超过10个字。

2.品味下列语言,回答括号里的问题。

(1)女儿出世后,我就“处心积虑”地要把厨艺传授给她。(“处心积虑”为什么要加引号?)

(2)为了增添生活情趣,孩子小时,我经常“胡说八道”地娱乐他们;现在,孩子大了,居然懂得以同样的方式“投桃报李”!(“投桃报李”在文中的具体含义是什么?)

3.段详细描述女儿烹饪食物的过程,想象奇特,富有情趣,请作赏析。

4.本文标题“童话的滋味”有哪几层含义?请根据全文内容简要回答。

 

1.①学会烹饪,感受快乐;②购买食材,体会情趣;③旁观欣赏,品尝美食④大展身手,满心陶醉(意思相近即可) 2.(1)“处心积虑”加引号表特殊含义。贬词褒用,生动地表现了我为了让女儿热爱美食、成为快乐的人,“蓄谋已久”、用尽心思。 (2)“投桃报李”,指我言传身教,使女儿从小就感受生活情趣;女儿长大后也以我“胡说八道”的娱乐方式,让我也享受生活的情趣。 3.把烹饪想象成文学创作;用“布局严谨的‘微型小说’”“令人有‘意在言外’的惊喜”比喻精致的菜肴和我的美好感受(用“挥洒自如”写她烹饪时的得心应手,不受拘束;用“先声夺人”“丰富的层次感”写出菜肴的精致、美妙);用常用来比喻写文章的语句“不是开门见山的那种平坦、平直、平淡”“迂回曲折而又峰回路转”来写变化多端的味道;想象奇特,情趣盎然;表现了作者对陶醉于烹饪的女儿及其精湛的厨艺的欣赏和赞美。(意思相近即可) 4.女儿制作的食物美味精致、体现出想象力、创造力,有“童话的滋味”;懂得厨艺又热爱烹饪的女儿能创造生活情趣,使其人生有蜜糖般的甜意和童话般的快乐;母亲因为女儿的快乐成长而感受到生活如童话般的美好、圆满。(意思相近即可) 【解析】 1. 本题考查文章内容概括。由思维导图可知,①②④是写女儿的,③是写我的。因此,需要从文中分别提取女儿和我的不同做法、不同心理,完成填空。由第④段可知,由于我的身教,“可君十八岁,一进厨房,十根手指便像水里的鱼一样”,可君学会了烹饪,感受到了烹饪的快乐;从第⑥段女儿给我的电邮里写“妈妈,您常常说,肉类如果新鲜,叫它一声,它也会应。现在,买了一公斤五花肉,我叫了一声,它果真就应了……”可知,女儿和妈妈一样,从购买食材中也体会到了许多生活的情趣;从第⑩段可知,女儿回家后,“母女角色互换。她全情投入、满心陶醉地煮”,第⑮段“说这话时,她的眸子溢满了蜜糖般的甜意”可知,女儿在家里大显身手,满心陶醉;“我呢,气定神闲地袖手旁观。”“我一块接一块地吃,一连吃了十二块,撑得双眼鼓如金鱼。”可以看出,我在女儿烹饪时袖手旁观,对女儿做出的美食大快朵颐。 2. (1) 本题考查词语的用法。处心积虑:形容蓄谋已久。这是一个贬义词。用在文中,加引号表特殊含义,是贬词褒用,生动地写出了我为了让女儿热爱美食、成为快乐的人而思虑长久、费尽心思。 (2) 本题考查词语含义理解。投桃报李:比喻友好往来或互相赠送东西。指“为了增添生活情趣,孩子小时,我经常‘胡说八道’地娱乐他们”;现在,孩子大了,居然也以同样的方式来娱乐我,让我体会生活中的乐趣。 3. 本题考查语段赏析。女儿做菜时“烹饪不用量匙,全凭感觉”用“天马行空地挥洒自如”来形容,把用于艺术创作的词语使用在女儿做菜上;两道菜“最大的特色是味道变化多端”用写文章的词语和手法“不是开门见山的那种平坦、平直、平淡;它迂回曲折而又峰回路转”来形容,想象奇特;把女儿“在烘烤得有点焦脆的西兰花上面放入柠檬皮和柠檬汁”想象成“一篇布局严谨的‘微型小说’”,真的“令人有‘意在言外’的惊喜”;所有这些,都毫不掩饰地表达了作者的自豪之感,对女儿的欣赏与赞美之情。 4. 本题考查标题含义。第④段写我从女儿一个月时开始,就决定并实行“让她和我一起做,把笑声嵌进食物里,把乐趣镶入烹饪中,给她一生一世的快乐记忆”到第⑥段第⑦段母女两人互相娱乐,体会生活中的美妙情趣,再到第⑪段女儿制作的食物美味精致、体现出想象力、创造力,可以看出,我的目标达成,我和女儿都“把笑声嵌进食物里,把乐趣镶入烹饪中”,生活在快乐的童话世界中。“童话的滋味”,就是热爱生活的滋味,就是在生活中感受情趣、感受美好的滋味。据此作答。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请结合你的阅读思考,为《昆虫记》选择一幅封面画,并简述理由。

A                              B

 

查看答案

下列名著与主题或写作手法对应有误的一项是(   )

A.《海底两万里》《水浒传》——反抗 B.《简爱》《寂静的春天》——自由

C.《西游记》《格列佛游记》——想象 D.《儒林外史》《围城》——讽刺

 

查看答案

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古文中不少语句逐渐演化并固定为成语,如“三十而立”(《论语》)、“无人问津”(《桃花源记》)等。

B.王绩的“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刘禹锡的“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均运用了典故。

C.小说《苏菲的世界》《简·爱》采用第一人称叙述视角,增强故事的可信度和抒情性。

D.话剧《屈原》、昆曲《牡丹亭·游园》、京剧《空城计》等都是中国戏剧的经典名作。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中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

A.关于传统媒体的转型,我的高见是要多与互联网公司合作。

B.家父常常告诫我,要善良正直,做一个清清白白的人。

C.欣闻敝校文学社社长文学造诣颇高,希望能有机会与他交流。

D.一个学生给老师送的贺卡上面写着:师恩永难忘,惠赠王老师。

 

查看答案

阅读“赞咏青春·歌颂未来”主题班会的部分主持稿,完成小题。

甲:青春是李白远游时“①           ,江入大荒流”的壮阔豪情;

乙:也是宋濂“以中有足乐者,②           ”的勤勉向学;

甲:更是杜甫登泰山时“③           ,一览众山小”的激情迸发;

乙:青春让我们对生活报以乐观和希望,使我们永怀赤子之心。

甲:这份赤子之心,让李贺笔下的将士誓死决战,报国报君:“④           ,⑤           。”

乙:这份赤子之心,⑥          

(1)完成①~⑤小题填空。

(2)从以下诗句中任选一项,仿照画波浪线句,将第⑥处补充完整。

A.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B.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C.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