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广府灰塑 灰塑是以草筋灰、纸筋灰或贝灰等为主要塑形...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广府灰塑

灰塑是以草筋灰、纸筋灰或贝灰等为主要塑形材料,辅以竹钉、铁钉、铜丝、瓦片等为骨架,使用灰匙等色彩进而描绘成形的一种建筑装饰类别。灰塑大量应用在建筑物的屋顶和墙体上,细分为脊饰、门楼、山墙、照壁、墙楣、楹联、墀头、落水口和落水管等。据《广州市志·卷十六》文物志记载,始建于南来庆无三年的增城正果寺已使用灰塑龙船脊,现可考证最早的广府地区灰塑为明代作品。是佛山祖庙中明代正德六年的“郡马梁祠”牌坊。

灰塑装饰工艺曾被广泛使用,并非岭南广府地区独有。但因为灰塑大面积使用不耐低温的草筋灰和纸筋灰材料,而这种材料在气温低于零度时会开裂,所以专家推测,受环境影响,仅余冬季气温高于零度的部分岭南地区留存灰塑至今。

现潮汕地区也多有使用灰塑装点建筑,但与广府灰塑存在较大差别。潮汕地区灰塑以半浮雕和浅浮雕为多,也有使用阴刻的例子,色彩较清淡,有墨线描边。总体色彩趋向冷色调,多用蓝、白、绿三色。潮汕灰塑因其地理位置近海,空气盐度、酸度高,大大加速石灰的风化,因此潮汕灰塑多见于檐下、墙楣、凹门斗等不见日光风雨处。

广府地区地处广东省中部,夏热冬暖,空气盐度低,湿度大,气候环境适合在室外大面积使用石灰材料。广府地区的灰塑多应用在可受日光和风雨的部分,较少鉴于建筑物阴影区。广府灰塑色彩斑斓,饱和度高,使用题材的取材范围较潮汕灰塑广泛。

广府地区有著名的“三雕两塑”共5种建筑装饰工艺,即木雕、石雕、砖雕、陶塑和灰塑,灰塑与其中的陶塑多有交集。陶塑表面上釉,极耐风雨,多装设在屋脊上,与琉璃屋面瓦配合,效果极佳。陶塑构建全为预制,中空,装设时须有砖垫层,预制件之间靠石灰粘结,陶塑一般有青、黄两种主色调。灰塑适用范围较广泛。屋脊、挥头、山墙、照壁等均可使用,上彩颜色范围涵盖矿物质颜料的各大色系,然大部分的灰塑题材与陶塑题材一致,表现方法也相似。灰塑不可预制,全靠现成手工制作,整个作品的主要材料是石灰,作品内部须有固型骨架,不可留空,但内外层材料使用了不同的添加剂,致硬度、吸水率和表面密度有一定的差异。在广府地区,较常见使用陶塑屋脊压灰塑脊基的正脊做法。

自古以来,广东地区就是中西方文化交流的前沿,很多传统工艺的形式都受到了西方文化的影响,灰塑也是其中之一。而且,岭南地区远离中原,形成了独具地方特色的有丰富想象力的世俗文化。灰塑题材体现了广府民俗趋吉避凶的心理习惯,蕴藏着祈福和教化的意味。灰塑的取材范围有故事传说、祥禽瑞兽、花卉果木、博古杂宝、吉祥文字、纹样图案和大量舶来题材。灰塑匠师实质上只使用有限的元素,通过谐音、借喻和比拟三种方式,便足以表达如此广发的题材。


 

(链接一)

岭南地区气候炎热潮湿,每年3月到5月的雨季,大量的雨水造成的高湿度会加速建筑结构的风化,温热潮湿的天气还会带来各种虫害,特别是白蚁,对砖木结构建筑的破坏是毁灭性的,而灰塑的材料就具有防潮驱虫的效果,用其加固建筑结构,可以有效降低建筑因风化和虫害倒塌的风险。广东地区临近大海,每年都会有十余个合风过境,如若建筑结构不稳固,屋顶重量过轻,都会造成房屋倒塌的严重后果。灰塑能有效增加房顶的重量,稳固建筑结构,帮助建筑抵御台风的侵袭。除此之外,由于台风的关系,岭南建筑(特别是大体量建筑)都没有密集的防火山墙,辅助防火墙、阻断火势蔓延也成为了灰塑的重要作用之一。

(节选自《谈岭南灰塑的美学内涵及其现实意义》)

(链接二) 广府灰塑的主要装饰题材

题材分类

主要代表图案

主要使用部位

适合表现技法

几何纹样

卷草纹、蘷纹

山墙八字、脊座、博古

浅浮雕

花卉草木

松树、梅花、杨桃、荔枝等

正脊、墀头、照壁

高浮雕结合局部透雕

动物纹样

喜鹊、蝙蝠、仙鹤、鲤鱼等

正脊、看脊、垂脊、照壁

高浮雕结合局部透雕或原雕

风景题材

珠江早春、羊城八景

看脊、照壁

高浮雕

人物神仙

刘关张、八仙、三官、寿星等

看脊

高浮雕、立体圆雕

博古杂宝

八宝、暗八仙、三官、寿星

脊座

浅浮雕

文字纹样

吉祥祝语、名家诗句

正脊小品、楹联

浅浮雕

 

 

 

1.以下关于“灰塑”的表述,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灰塑是一种建筑类别,大量应用在建筑物的屋顶和墙体上。

B.岭南地区的灰塑能留存至今,主要原因是其更能耐受低温。

C.广府灰塑多应用在可受日光和风雨的部分,潮汕灰塑则相反。

D.灰塑不可预制,陶塑构件可预制,灰塑题材比陶塑的多一些。

2.关于灰塑工艺运用在广府建筑上的好处,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灰塑的材料能够防潮,可以降低建筑因风化倒塌的风险。

B.灰塑的材料能够驱虫,防止虫子对砖木结构建筑的破坏。

C.灰塑能增加房顶重量,稳固建筑结构,帮助建筑抵御台风。

D.灰塑能够提高防火墙密集度,辅助防火墙,阻断火势蔓延。

3.下列对广府灰塑题材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广府灰塑题材中的杨桃、荔枝等岭南特有的水果,体现出浓郁地方特色。

B.广府灰塑题材中的喜鹊、蝙蝠(福)、仙鹤等动物,蕴含着祈福的意味。

C.广府灰塑题材中的“刘关张”结义的故事,宜扬忠义思想,体现教化功能。

D.广府灰塑的各种题材最常用的表现技法是高浮雕,塑造动物图案难度最大。

4.选文(含链接材料)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请分点列出并举例。

5.广州市为灰塑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获得通过。你认为通过的理由可能有哪些?请结合文本分点陈述。

 

1.C 2.D 3.D 4.①下定义,举例:第一自然段第一句为“灰塑”下定义。②引资料,举例:第一自然段引用《广州市志·卷十六》,引用关于“增城正果寺”的内容。③作比较,举例:第三自然段和第四自然段,“潮汕灰塑”与“广府灰塑”进行对比。④分类别,举例:共分5种建筑装饰工艺。⑤列图表,举例:【链接二】以图表的形式介绍广府灰塑的主要装饰题材,更简明直观。 5.①灰塑装饰工艺具有悠久的历史,可追溯到南宋,可考证的建筑早至明朝。②灰塑作为传统的工艺曾被广泛使用,体现了岭南人民的智慧。③灰塑融合了中西文化的精髓,独具地方特色,充满丰富想象力。 【解析】 1. 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A.偷换概念,原文为“灰塑是……一种建筑装饰类别”,和“建筑类别”不同。 B.依据“但因为灰塑大面积使用不耐低温的草筋灰和纸筋灰材料,而这种材料在气温低于零度时会开裂,所以专家推测,受环境影响,仅余冬季气温高于零度的部分岭南地区留存灰塑至今”可知,选项中的“主要原因是其更能耐受低温”的说法是错误的。 D.依据“大部分的灰塑题材与陶塑题材一致,表现方法也相似”可知,选项中的“灰塑题材比陶塑的多一些”说法是错误的。 故选C。 2. 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依据链接材料一中的“由于台风的关系,岭南建筑(特别是大体量建筑)都没有密集的防火山墙,辅助防火墙、阻断火势蔓延也成为了灰塑的重要作用之一”可知,选项中的“灰塑能够提高防火墙密集度”的说法是错误的,属于无中生有。故选D。 3. 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依据材料二中的“适合表现技法”看,广府灰塑既用“浅浮雕”也用“高浮雕”,文章中也没有“广府灰塑塑造动物图案难度最大”的说法。故选D。 4. 考查说明方法及其作用。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下定义、摹状貌、作诠释、打比方、列数字、列图表、引用说明等。各种说明方法的目的都是为更准确、更形象地说明事物的特点。本文主要运用了下定义、引用资料、作比较、分类别、列图表等说明方法。如:灰塑是以草筋灰、纸筋灰或贝灰等为主要塑形材料,辅以竹钉、铁钉、铜丝、瓦片等为骨架,使用灰匙等色彩进而描绘成形的一种建筑装饰类别——下定义;据《广州市志·卷十六》文物志记载,始建于南来庆无三年的增城正果寺已使用灰塑龙船脊,现可考证最早的广府地区灰塑为明代作品。是佛山祖庙中明代正德六年的“郡马梁祠”牌坊——引资料;文章第三段和第四段把“潮汕灰塑”与“广府灰塑”进行比较,第五段的“灰塑”与“陶塑”进行比较——作比较;广府地区有著名的“三雕两塑”共5种建筑装饰工艺,即木雕、石雕、砖雕、陶塑和灰塑,灰塑与其中的陶塑多有交集——分类别;链接材料二以图表的形式介绍广府灰塑的主要装饰题材,运用了列图表的说明方法。 5. 考查对文章内容梳理和分析概括能力。阅读文章,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梳理文章的内容,结合题目要求,筛选相关的语句概括作答。从文章第一段中的“据《广州市志·卷十六》文物志记载”的内容看,灰塑装饰工艺具有悠久的历史。文章第二段“灰塑装饰工艺曾被广泛使用,并非岭南广府地区独有”,表明灰塑作为传统的工艺曾被广泛使用,体现了岭南人民的智慧。从第六段中的“自古以来,广东地区就是中西方文化交流的前沿,很多传统工艺的形式都受到了西方文化的影响,灰塑也是其中之一”可以看出灰塑融合了中西文化的精髓;从链接材料二的图表可以看出,灰塑题材广泛,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据此概括作答。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词的题目是“秋思”,词中哪些景物点明了季节?

2.“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感情?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段,然后回答问题。

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视之石也。因复更射之,终不能复入石矣。广所居郡闻有虎,尝自射之,及居右北平射虎,虎腾伤广,广亦射杀之。广廉,得赏赐辄分其麾下,饮食与士共之。终广之身,为二千石四十余年,家无余财,终不言家产事。广之兵,乏绝之处,见水,士卒不尽饮,广不近水。士卒不尽食,广不尝食。

(节选自《史记·李将军列传第四十九》)

[注]①镞:箭头。②二千石:汉代官员的俸禄等级。

1.请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①广亦射杀之                ②广之

2.根据文段,简要概括李广是怎样的一个人。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边。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军霸上;祝兹侯徐厉为将军,军棘门;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军细柳:以备胡。

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

既出军门,群臣皆惊。文帝曰:“嗟呼,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称善者久之。

(节选自《史记·绛侯周勃世家》)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上自    其筋骨 B.军士吏甲    将军身坚执锐

C.壁门士吏谓从车骑曰    予作文以记之 D.使人称    长跪而之曰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已而之细柳军

(2)其将固可袭而虏也

3.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头交代了汉文帝劳军的北京。匈奴大规模侵入边境,汉王朝在霸上、棘门、细柳三处驻扎军队,此时的边境地区正处于战备状态。

B.周亚夫是一位治军严明、恪尽职守、刚正不阿的“真将军”。细柳营官兵均严格遵守军令,周亚夫见到皇帝没有跪拜,而是以军礼参见。

C.汉文帝是一位开明、识大体的国君。虽然在细柳营处处受到约束,不得不听命于手下将军,内心颇为不满,但他仍然对周亚夫大加称赞。

D.文章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在霸上及棘门的军营,汉文帝长驱直入;而到了细柳营,入营受到阻碍,在营中只能慢行;前后形成鲜明对比。

 

查看答案

古诗文默写

(1)根据课本,下列古诗文默写正确的两项是______)(______

A. 小园几许,流水桥旁。有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

B.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

C. 佁然不动,往来翕忽,俶尔远逝,似与游者相乐。

D.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E. 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把酒问姮娥:欺人奈何?

F. 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夜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2)根据课本,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六题只选四题作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惟解漫天作雪飞。(韩愈《晚春》)

②金樽清酒斗十千,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行路难》)

______________________,窥谷忘反。(吴均《与朱元思书》)

④苟全性命于乱世,______________________。(诸葛亮《出师表》)

______________________。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李清照《渔家傲》)

⑥汉文有道恩犹薄,______________________。(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

(3)文佳同学做了“送别诗”专题整理,请你根据批注,完成表格。

送别诗

诗句

批注

出处

__________________

真挚友情,跨越千山万水。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马且嘶鸣,人何以堪?

李白《送友人》

__________________

只见马行迹,不见归京人。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查看答案

名著阅读

(1)下图取材于《西游记》第三十一回,猪八戒义激猴王,孙行者智降妖怪。请根据画面提示,写出猪八戒上花果山请孙悟空的原因。

(2)《西游记》里的猪八戒有很多缺点,但也不乏闪光之处。文学作品中的典型人物形象往往就是这样,优缺点并存。请从下面文学形象中任选一个,结合具体情节,说说他的优点和缺点。

①林冲(《水浒传》)        ②尼摩船长(《海底两万里》)        ③祥子(《骆驼祥子》)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