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最贵藏红花 ①三月初,寂寞了一个冬天的土地,被一些细而尖的绿叶和花蕾撑破。起初,...

    最贵藏红花

①三月初,寂寞了一个冬天的土地,被一些细而尖的绿叶和花蕾撑破。起初,花蕾和叶子都瘦瘦的、小小的,不怎么起眼。花蕾大概因深冬里闷了太久,一使劲便窜出一大截。慢慢地,花蕾身上的光芒,完全遮盖了身旁蒜苗一样的叶子。等它长到拇指肚那么粗时,便绽开六枚花瓣,里三枚外三枚,交互层叠,一个个漂亮的“高脚酒杯”,便亭亭玉立在大地上。这花儿酒杯高盈寸余,比人类宴席上用的优雅多了。杯里,伸出来三根红艳艳的“吸管”,是的,三根,可以供三只蜜蜂同时“饮用”。

②一阵风过,紫色、白色、紫中透白的“酒杯”觥筹交错。推杯换盏间,春色,便流溢了出来。

③附身细瞧,三根“吸管”在花杯的底部融合成一根,插进三根橘黄色毛茸茸的“管托”里。原来,这根叉分三丫的红色吸管,是番红花的雌蕊,身旁毛茸茸粉扑扑的“管托”,是花儿的三根雄蕊。

④大名鼎鼎的藏红花,就是这“酒杯”里那一根根红色的“吸管”,说具体点,是雌蕊的三根柱头。所以,藏红花,肯定不是字面意思上显现的是红色的花朵。并且,它也不是原产西藏。藏红花的母亲番红花,老家在欧洲、地中海和中亚等地。之所以叫藏红花,大概是因为在秦汉时期,藏红花跟随张骞沿地中海沿岸从印度和伊朗起身,第一站进驻的是我国西藏,后又从西藏出发,足迹才遍布全国的。

⑤热播剧《甄嬛传》里最歹毒的桥段,应该是后宫嫔妃间争宠时用藏红花让怀孕的对手流产,下手重则会让对方永远失去生育能力。看罢,让人不寒而栗。

⑥藏红花,面目果真如此可憎?

⑦然而,遍查古今中外关于藏红花的资料,无一支持这一观点。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给藏红花下的定语是:味甘,平,无毒。“出西番回回地面及天方国,即彼地红蓝花也。元时,以入食馔用。后入药,治心忧郁积,气闷不散,活血。久服令人心喜。又治惊悸。”

⑧在这段文字里,我看不出藏红花哪里可憎。相反,它入药可散郁,活血,还可入佳肴,都是些与人为善的品质。

⑨古西班牙人称藏红花是“红色的金子”,阿拉伯人仰其为“天堂的味道”,伊朗人说它是“帝王之色”,印度人称赞它是“使女人美丽的花”……如今,藏红花依然是世界上最好的染料,最棒的调味品,最高级的香料和最贵的草药。说它贵,是因为想要获取1克(对,是1克)干燥的藏红花,大概要从200朵番红花里人工采摘后,剥离干燥。

⑩现代药理研究后,列出了藏红花一连串的功效——花蕊中含有的藏红花酸、藏红花素和藏红花苦素等,具有较强的抗癌活性,改善心肌供血供氧能力,提高机体免疫力……

⑾至此可见,宫斗剧《甄嬛传》中,有关藏红花的那些邪恶用法,毫无科学道理可言。

⑿细细想来,生活中的某个人,如果突然间发狂或者使坏,大都不会是因为一种植物,而是因为心中的欲望。

(选自祁云枝《我的植物闺蜜》,有删改)

1.读完全文,我们终于知道了关于藏红花的“真相”,它不是_______________,而是_______________;不是_______________,而是_______________

2.古西班牙人称藏红花是“红色的金子”,阿拉伯人仰其为“天堂的味道”,伊朗人说它是“帝王之色”,印度人称赞它是“使女人美丽的花”……你最喜欢哪个地方人对藏红花的称谓?说说你的理由。如果对这四个称谓都不满意,你也可以自己来给它定个称谓,并说说你的创意。

3.宫斗剧《甄嬛传》污名藏红花,为了给藏红花“正名”,作者做了哪些努力?

 

1. 开放题。示例:不是面目可憎, 而是与人为善; 不是原产西藏, 而是从西藏传遍全国;不是一朵红花,而是三根雌蕊的柱头;不是对人有害,而是大有益处……(结合文中内容,写两点,意对即可) 2.开放题。示例:我喜欢称藏红花为“红色的金子”,这样的称谓不仅符合藏红花的颜色,也突出了藏红花功效之大,用途之广,提炼之难。(选择文中称谓、自拟均可,结合文中关于藏红花的信息言之有理即可) 3.①遍查古今中外关于藏红花的资料;②了解藏红花在外国人们对它的称呼与评价;③结合现代药理研究列出藏红花的功效。(意思对即可) 【解析】 1. 本题考查对信息的筛选能力。根据题干要求可以找出藏红花特点或是人们不了解的方面进行信息梳理。 根据第4段“大名鼎鼎的藏红花,就是这‘酒杯’里那一根根红色的‘吸管’,说具体点,是雌蕊的三根柱头。所以,藏红花,肯定不是字面意思上显现的是红色的花朵”可知,藏红花是“雌蕊的三根柱头”,不是一朵“红色的花朵”;由“它也不是原产西藏。藏红花的母亲番红花,老家在欧洲、地中海和中亚等地。之所以叫藏红花,大概是因为在秦汉时期,藏红花跟随张骞沿地中海沿岸从印度和伊朗起身,第一站进驻的是我国西藏,后又从西藏出发,足迹才遍布全国的”可知,藏红花“不是原产西藏”,是“从西藏出发,遍布全国”。 根据第7段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的记载和第10段现代药理的研究可知,藏红花对人不仅无害,而且可以治病。 根据第8段“在这段文字里,我看不出藏红花哪里可憎。相反,它入药可散郁,活血,还可入佳肴,都是些与人为善的品质”可知,藏红花不可憎,“都是些与人为善的品质”。 据此分析,梳理信息即可。 2. 本题考查对内容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红色的金子:第4段“大名鼎鼎的藏红花,就是这‘酒杯’里那一根根红色的‘吸管’,说具体点,是雌蕊的三根柱头”,这是“红色”的由来;“金子”的说法可以从“藏红花依然是世界上最好的染料,最棒的调味品,最高级的香料和最贵的草药。说它贵,是因为想要获取1克(对,是1克)干燥的藏红花,大概要从200朵番红花里人工采摘后,剥离干燥”这句话中找到,这句话说明藏红花提炼之难,“最贵”,非常像“金子”;第10段“花蕊中含有的藏红花酸、藏红花素和藏红花苦素等,具有较强的抗癌活性,改善心肌供血供氧能力,提高机体免疫力……”说明藏红花功效大,用途广,其价值也像“金子”一样。 天堂的味道:第7段“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给藏红花下的定语是:味甘,平,无毒”说明藏红花可以食用,味道甘美;“元时,以入食馔用。后入药,治心忧郁积,气闷不散,活血。久服令人心喜。又治惊悸”说明藏红花可以食用,可以治病;第4段“藏红花依然是世界上最棒的调味品”也说明藏红花味道甘美;“说它贵,是因为想要获取1克(对,是1克)干燥的藏红花,大概要从200朵番红花里人工采摘后,剥离干燥”说明藏红花提炼难;这些特点正像是“天堂”里的食物,非常珍贵。 帝王之色:“帝王”显示藏红花的高贵,可以从第1段“这花儿酒杯高盈寸余,比人类宴席上用的优雅多了”和第4段“说它贵,是因为想要获取1克(对,是1克)干燥的藏红花,大概要从200朵番红花里人工采摘后,剥离干燥”体现出来,一说其形优雅,一说其值贵重;而第10段“花蕊中含有的藏红花酸、藏红花素和藏红花苦素等,具有较强的抗癌活性,改善心肌供血供氧能力,提高机体免疫力……”说明藏红花功效大,用途广,更显其重要作用,恰如一个帝王庇护百姓般守护着人们的健康。 使女人美丽的花:第1段“便亭亭玉立在大地上”和第2段“春色,便流溢了出来”两句话说藏红花正如女人般美丽;第9段“藏红花依然是世界上最好的染料,最棒的调味品,最高级的香料和最贵的草药”这些方面都可以增加女人的美丽;第7段“治心忧郁积,气闷不散,活血。久服令人心喜。又治惊悸”,第8段“它入药可散郁,活血,还可入佳肴”,第10段“花蕊中含有的藏红花酸、藏红花素和藏红花苦素等,具有较强的抗癌活性,改善心肌供血供氧能力,提高机体免疫力……”,藏红花的药用价值对于女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更能增加女人的美丽。 示例一:我喜欢称藏红花为“红色的金子”,这样的称谓不仅符合藏红花的颜色,也突出了藏红花功效之大,用途之广,提炼之难。 示例二:我喜欢称藏红花为“天堂的味道”,这样的称谓更能体现藏红花的食用价值,突出了藏红花不但味道甘美,又能入药,是非常珍贵的食品。 示例三:我喜欢称藏红花为“帝王之色”,这样的称谓符合藏红花的高贵,外形优雅,价值珍贵,守护着人们的健康。 示例四:我喜欢称藏红花为“使女人美丽的花”,这样的称谓符合藏红花的优雅,藏红花如女人般美丽,又守护着女人的健康,人与花相映,又增添了女人的美丽。 3. 本题考查对内容的分析理解能力。 第4段“藏红花,肯定不是字面意思上显现的是红色的花朵。并且,它也不是原产西藏。藏红花的母亲番红花,老家在欧洲、地中海和中亚等地。之所以叫藏红花,大概是因为在秦汉时期,藏红花跟随张骞沿地中海沿岸从印度和伊朗起身,第一站进驻的是我国西藏,后又从西藏出发,足迹才遍布全国的”,先探寻藏红花的起源和国内名称的来源;第7段“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给藏红花下的定语是:味甘,平,无毒。‘出西番回回地面及天方国,即彼地红蓝花也。元时,以入食馔用。后入药,治心忧郁积,气闷不散,活血。久服令人心喜。又治惊悸’”引用《本草纲目》的资料让人们了解,藏红花可以治病,对人们是有益处的。 第9段“古西班牙人称藏红花是‘红色的金子’,阿拉伯人仰其为‘天堂的味道’,伊朗人说它是‘帝王之色’,印度人称赞它是‘使女人美丽的花’……”,国外众多国家对藏红花的别称都可以看出藏红花并不是宫斗剧《甄嬛传》里那么可怕。 第10段“现代药理研究后,列出了藏红花一连串的功效——花蕊中含有的藏红花酸、藏红花素和藏红花苦素等,具有较强的抗癌活性,改善心肌供血供氧能力,提高机体免疫力……”,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藏红花有着对人类各种有益的功效。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汉武帝时,弱水西国有人乘毛车以渡弱水来献香者。帝谓是常香,非中国之所乏,不礼其使。留久之,帝幸上林苑,西使千乘舆闻,并奏其香。帝取之看,大如鸾卵,三枚,与枣相似。帝不说,以付外库。后长安中大疫,宫中皆疫病,帝不举乐。西使乞见,请烧所贡香一枚,以辟疫气。帝不得已,听之。宫中病者登日并瘥。长安中百里咸闻香气,芳积九十余日,香犹不歇。帝乃厚礼发遣饯送。

(选自张华《博物志》)

〖注〗①登日并瘥:指当天就痊愈了。

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①帝不,以付外库           ②西使乞见,烧所贡香一枚

③长安中百里闻香气         ④帝厚礼发遣饯送

2.上文记载的是汉武帝时期长安城里的一次瘟疫,故事虽短,但一波三折,引人入胜。情节可用四字短语概括为:西使献香——武帝慢待——西使再献——_________——长安大疫——_________——帝纳其言——疫病解除——厚礼相谢。请在横线上各填写一个四字短语,使情节完整。

3.汉武帝谥号“武”,即“威强睿德曰武”,威严坚强而睿智。他在位时大举用兵击败匈奴,颇有建树,因此谥号“武”。读了上面这个小故事,你对汉武帝有新的认识吗?

 

查看答案

    竹里馆

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唐诗素描·竹里馆

曾冬

①风安静地栖落在叶片上,黑夜张开了眼睛。幽密的竹林,是比天空更深的海。星星是一些溺水的鱼吗?无论怎么努力划动翅膀,却总是逃不出这片(    )的水域。一个人,独坐在时间的一隅,黑暗漫过了他的梦境。

②突然,所有的寂静,都碎成了一圈一圈的涟漪。弹琴的人,十指轻飞,滑过每一根琴弦的声带。天空的雨点,如一些高高低低的语言,跌进了记忆的河流。一只被音乐叫醒的小鸟,飞出窝,捡拾起一句一句的诗行。

③密林深处,尘世的喧哗已然遥远。没有人知道,有一方静土,可以收留起岁月的浮华。今夜,手握琴盘的人,目睹了太阳的殒落。

④月亮升起来了。这个黑夜的伤口,又把一些清冷的光辉抖落在大地的手掌上。琴停了,鸟睡了,花开了,风悄悄地展开了透明的羽翼。一个人,独坐在自己的影子里,怡然自乐。任千年的月光,照亮一生的道路

1.请在上文第①段中括号里填一个形容词,使它与原诗氛围契合。

2.你觉得上文曾冬的哪句话特别精彩,请摘录下来,并说说它的精彩之处。

3.有人认为,上文最后一句中的“一生”用词不当,改为“余生”更好,你怎么看?说说你的理由。

 

查看答案

古诗文名句填空。

①此夜曲中闻折柳,__________________

②山不在高,________________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____________________ ,濯清涟而不妖。

④会当凌绝顶,______________

⑤山重水复疑无路,________________

⑥落红不是无情物,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隔江犹唱后庭花。

⑧有约不来过夜半,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看拼音,写汉字。

我们的老祖宗在造字的时候,很顺应那颗“心”的感受,与心情有关的字,大都用“心”字旁,比如:心里有悔,叫chàn______悔;心里有愧,叫愧zuò______;愁绪难解,叫忧心chōng chōng______;情绪高昂,叫kāng kǎi________淋漓。

 

查看答案

⑴他像醉鬼一样东摇西晃,双腿打颤,走向车站。他发着高烧上工已经很久了,不过他觉得今天烧得比往常厉害。

吞噬生命、削弱全队战斗力的伤寒也向(A)进攻了。但他那健壮的身体在抵抗着,接连五天,他都打起精神从铺着干草的水泥地上爬起来,和大家一起去上工。他身上穿着暖和的皮夹克,冻坏的双脚套着(B)送给他的毡靴,但这些都救不了他。

每走一步他都觉得有样东西在猛刺他的胸口,冻得上下牙直打架,两眼昏黑,周围的树木像旋转的木马一样打转。

⑵母亲把沉甸甸的包裹送到邮局。焦急等待的日子开始了。他一生中还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痛苦而焦急地等过来信。他从早班信盼到晚班信。

失败的预感一天比一天强烈。他意识到,一旦小说遭到无条件的拒绝,那就是他的灭亡。那时候他就没法再活下去了。活下去也没有意义了。

此时此刻,郊区海滨公园的一幕又浮现在眼前,他一次又一次地问自己:“为了冲破这铁环,重返战斗行列,使你的生命变得有益于人民,你尽了一切努力了吗?”

每次回答都是: “是的,看来,是尽了一切努力了。”

1.选文中 “A” “B” 两个人物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选文中可以看出“他”具有怎样的精神品质?

3.联系整部作品,理解“为了冲破这铁环”中“铁环”的含义并简要叙述他在成长过程中两次冲破“铁环”的经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