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漫说侯店毛笔 ①在衡水侯店村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相传...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漫说侯店毛笔

①在衡水侯店村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相传当年蒙恬带领三十万大军守秦朝北疆,路经侯店,正值农历三月三,蒙恬将军用兔毫竹管为笔写家书一封,随后将毛笔赠给了侯店村人。后来,侯店人仿制出“蒙恬精笔”。每年农历三月三,侯店一带家家户户包饺子、饮酒庆贺,纪念蒙恬这位制笔的鼻祖。

②侯店毛笔制作工序复杂。拿顶级的狼毫毛笔来说,原料选用东北大小兴安岭一带上乘的黄狼尾,而时间上又只采用大寒、小寒这两天的黄狼尾毛,圆润而富有弹性,质量上乘。制作经过选料、水盆、零活、干作、刻制、成装6大工序,包含73道小工序,每道工序都有各自的绝活和技巧,纯手工制作,机械不能替代。如选料要熟知同种毛的不同品质,仔细鉴别毛质、性能和用途,对原料的长度、颜色、锋颖、毛杆粗细、直顺状况进行认真挑选,分门别类,最大限度地利用好毛毫,达到物尽其用、尽善尽美的效果。

③水盆和干作是制笔的两道主要工序。水盆是最复杂、最关键的工序之一,把精挑细选的各类笔毛材料,在小盆里捋直,制作成半成品的毛头。这道工序是在水中完成的。干作是制笔技术含量最高的一道工序,它的水平高低决定了毛笔的品质。将笔毫从笔尖到底部每一部位不符合标准以及影响书写效果的杂毛择掉,操作时须凝神静气,最后将笔头定型。经过这一番精心“梳理”制作,侯店毛笔几百年来刚柔相济、含墨量大而不滴、书写流畅而不滞的优点才能体现得淋漓尽致。

④侯店毛笔的独特之处,还体现在工艺精、装饰美上。配了红木、黄杨木等高档材料制成的毛笔,笔杆上精雕镶嵌二龙戏珠、龙凤呈祥、双凤展翅、山水花木等图案,显得精致高雅,既是优良的书写工具,又是艺术珍品。

⑤侯店毛笔书写流利,造型典雅,多年来一直深受广大书画名家及收藏家们的喜爱。著名书法家林岫为侯店毛笔赋诗一首:“灵头精进案头珍,一扫云烟自快人。凌软天姿求韵胜,清雄也信笔传神。”爱新觉罗·溥杰写诗有赞:“嬴秦祖肇蒙恬笔,源远流长举世珍。侯店璨华衡水畔,讴歌四化庆同春。”

⑥侯店毛笔是河北的骄傲,是千百年来中国优秀文化传承的缩影,也体现着侯店人几百年来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选文有改动)

1.选文介绍的侯店毛笔都有哪些特征?(说明对象及其特征)

2.选文第③段加着重号的词语“之一”能否去掉?为什么?(说明文语言)

3.选文第⑤段引用爱新觉罗·溥杰的诗句意在说明什么?(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1.制作工序复杂;工艺精、装饰美;书写流利,造型典雅。 2.不能删去;“之一”的意思是其中一个,意思是水盆是最复杂、最关键的工序中的一个,去掉后就成了唯一一个,与实际不符,所以不能去掉。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意思对即可) 3.运用了引资料的说明方法,意在说明侯店毛笔由来已久,工艺精,装饰美,多年来一直深受广大书画名家及收藏家们的喜爱。(意思对即可) 【解析】 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首艘国产航母“山东舰”

①2019年12月17日,中国人靠自己的双手独立建造的第一艘航空母舰“山东舰”入列!这艘纯国产航母从开始建造、下水、试航到今天服役,共用了约6年时间。6年来,这艘航母可以说是在全国人民的关注下完成的。002型山东号航空母舰,作为中国首艘国产航母,同时也是中国海军第二艘航母,今天正式入列海军,透露出两大关键信息。

②国产航母服役意味着什么?

③辽宁号航母当年作为中国唯一一艘航母服役时,是全中国的“宝贝疙瘩”,她并不属于三大舰队,而是直接隶属于更高级别的机构管理指挥,且官方表述定位为“用于科研训练的航母”,这表明中国海军在使用辽宁舰时必定小心谨慎。

④辽宁号和山东号国产航母都是排水量约6万吨的中型航母,中国既可以编成两支单航母舰队,也可以编成一支双航母战斗群。如果采用双航母战斗群,战斗机载机数量将会提高一倍,具有更加多样化的出击模式,比如防空作战战斗机数量将会更多,对海攻击一波次的战机出动数量也会更多,打击力和防御能力会更强,达到“1+1>2”的战斗力。

⑤中国为什么能建造那么快?

⑥国产航母从开建、到下水再到服役,总感觉好像一眨眼就完成了。

⑦从目前的公开资料来看,首艘国产航母于2013年11月19日在大连造船厂开工建造,2017年4月26日出坞下水,2018年5月13日,首次展开海上航行试验。到今天约用了6年。

⑧而英国皇家海军“伊丽莎白女王号”航母于2008年宣布订购,2009年7月7日动工,2014年7月4日下水,2017年12月7日入列服役。如果从2009年7月7日开始算起,那么“伊丽莎白女王号”耗费了英国约7年半的时间。

⑨美国福特级核动力航母首舰“福特号”由于是核动力且吨位大、应用了太多新技术故花费了十几年的时间。

曾拥有丰富航母建造、运用经历,工业化水平很高的日本,在建造“出云号”直升机护卫舰时很快,仅用了3年多的时间,不过“出云号”的满排吨位仅有2.6万吨,不到中国航母吨位的一半。意大利在制造和日本“出云号”准航母体量相仿的“加富尔号”航母前后用了8年多时间。

⑪因此我们不难发现,中国建造首艘纯国产航母的速度并不算慢,已经是成熟工业国的水平了。作为中国第一次独立自主生产航母的尝试,那些并没有航母生产经验的中国军工科研人员一定克服了许多难以想象的困难,才能在短短6年里建设成功,我们所有人都应该向参与这项伟大事业的默默付出的军工人致敬!

(选自《人民日报》2019年12月17日,有改动)

1.请简要概括国产航母服役的意义是什么?(局部信息提取与概括)

2.选文第⑥段中加着重号的词语有什么表达效果?

3.请结合全文说说我国国产航母到今天约用了6年时间,作者为什么还说其建造的速度比较快?(全文信息提取与概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锁物锁景更锁人心——中华古锁

采薇

①木心先生的一首《从前慢》,让锁成为“从前”的物象。从前的锁或玲珑精致,或威严神秘,仿佛时光剪影里一个历史的缩影轮回。

②新石器时期,先民们就懂得把贵重物品用兽皮包裹起来,外面用绳索捆绑,在开启处打上特殊的绳结。这个绳结只能用一种叫“骨锉”的工具才能打开,绳结和骨锉就是锁和钥匙的雏形。

③目前,已发现的我国最早的锁具是仰韶文化遗址出土的木制锁,起源于门闩。我国东汉时期就出现了簧片结构的金属锁,锁上镂有龙、豹、麒麟等动物图案。至唐朝时,锁具已经十分普及,多为金、银、铜、铁、木等材质。唐朝以后,锁的品种日益增多。明清时期,我国以铜质和铁质锁为主,有广锁、花旗锁、首饰锁、刑具锁四大类,另外还有较为少见的密码锁、机关锁等。

④广锁俗称“绍锁”,民间也叫“横开锁”“枕头锁”,大多为铜质,正面呈“凹”字状。广锁造型简洁,开关方便,使用范围最为广泛。花旗锁即有各式各样外形的锁,专用于锁柜、箱、抽屉等,往往刻有器物、植物、动物、文字、人物以及故事等,造型奇特,富有民族传统风格。首饰锁是装饰用的金属锁,多为金银所制,用链子穿好挂于颈项,有如意、元宝、花和动物等造型。其表面刻有精致的图案,以及“福”“禄”“寿”“喜”“如意吉祥”等字样,表达了人们美好的愿望。

⑤密码锁中最出名的要数藏诗锁了,简直就是益智玩具。它是古时候大户人家才会用到的防盗工具。藏诗锁是圆柱体,上面有几个大小相同的转轮,每个转轮刻有不同的汉字。只有将转轮的字连成一条线,并且转到预定的那句诗,锁才能打开。

⑥除了对诗句开锁,我国古锁还有很多千奇百怪的开锁方式。无匙锁,顾名思义,就是没有钥匙,要靠手指的默契配合和手上的适当力度才能打开。鸳鸯锁要用两把钥匙才能打开,三巴掌锁则需要对锁连拍三下才能打开。

⑦清代有一种古月琴锁,样式精美,寓意爱情。云南少数民族的小伙会用弹奏月琴的方式,吸引姑娘们前来林间相会,古月琴锁或许就是这些人互通心意的最好信物。另有同心锁,传说其是掌管人间姻缘的月老所拥有的一件宝物,寓意永结同心、百年好合。喜鹊锁被人们当作信物相互馈赠,以表“今生永不诀”的心意。这样美好的寓意让人很想把锁长存,锁中不仅有情意,还有对生活的企盼与热爱。

⑧中华古锁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它不仅仅是人们实用的日常用具,锁体上反映的民俗风情吉祥图、书法及文字等,无不令人感叹古人的智慧与巧夺天工,可谓是中华民族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

(选自《学生天地》2019年第10期,有删改)

1.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文意转述)

A.仰韶文化遗址出土的木制锁是目前已发现的我国最早的锁具,它起源于日常生活中的门闩。

B.明清时期,广锁使用范围最广,金银制成的首饰锁起装饰作用,花旗锁有精致的图案。

C.藏诗锁是圆柱体,只要将刻有不同汉字且大小相同的转轮连成一条线,并且转到预定的那句诗,锁就能打开。

D.古月琴锁、同心锁、喜鹊锁都是古人寄情于锁,用锁来表达心意寄托对生活的企盼。

2.为什么说中华古锁是中华民族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局部信息提取与概括)

3.选文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中华古锁的?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在成长的过程中,家庭的温暖、师友的帮助、社会的关爱,甚至产生的迷茫、经历的困难、遭受的挫折,都曾启迪你的智慧,点燃你的希望,增强你的信心,激励你的成长,成为你人生宝贵的财富,值得珍藏。

请结合自己的经历,以“值得珍藏的财富”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查看答案

爱莲说

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可爱者甚____________ 

(2) 清涟而不妖____________

(3)不不枝____________ 

(4) 乎众矣____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2)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3.本文题为《爱莲说》,却以“牡丹之爱,宜乎众矣”结尾,你如何理解这一结尾所包含的深意?

4.在文中作者把“莲”作为一种高贵品质的象征,以莲的形象寄寓自己的节操,这是什么写法?

 

查看答案

    故乡红叶

香山的红叶,我是赏过的。第一次赏香山红叶,我正上着一所专业院校,适逢红叶盛季,满山皆红遍,同伴便惊叹不迭。

但我只感到亲切,并没有难抑的惊奇。因为我觉得,故乡的秋天,也是红叶满山、流丹溢彩的;而且,山脉绵亘,红到极远遥的地方,比香山来得有气魄。只因为香山离市区近些,且是一个著名的公园,命运便很阔达了。

故乡的山峦,植被是极丰茂的:黄栌满坡,柘丛盈岗,楸树峰耸,檀木沟伏……夏时山色蓊郁,入秋,则渐渐变化起来,先是淡黄,而后是斑驳,最终是红得一统了,满山满野就一如火烧。

但这时却是故乡的农忙时节——

庄稼的秸秆被村人铡碎了,厚厚地铺到猪厩中去,再取山上的表土覆盖,以期在来年沤出一些好肥料来。所以,未上冻前,村人的第一宗要事,便是背土垫圈。而后,有余力的,要在地堰的边上,砍一垛垛的干柴杂草,烧一堆一堆的草木灰。撒上草木灰的土地,蔓菁憋得大,土豆长得足,谷穗也结得沉。

此时,山上的红叶正红得烂漫呢。人们哪顾得多看几眼呢。所以,山里人并未想到,那一丛丛的红叶,便是一团团的激情、一首首的诗,自己正生于美境与福地,正可以坐享一番。红就让其兀自红去吧,我们还有正经的营生干不完呢,他们想。那时,我并没有一丝悲哀,因为身在其中,与村人的感觉相同。

真正醒悟了,感到有些惆怅了,是看到城里人,居然要爬那么远的路径,到香山专程赏红叶之后。于是,我怀着这么一种情绪,待人们去香山赏红叶的时候,我便回到故乡去,探抚那故乡的红叶。它们被漠视和遗忘得太久了!

我爬到屋后的山上:高远的天,衬以峻拔的山形,那凌风的红叶,簌簌地,便让人极感动。但激动的心,很快就黯然了——沉默的父亲,正在地堰的边上埋头打柴草,他要多烧几堆木灰啊。于是,观赏红叶的这一份闲雅,就显得多么不合时宜,显得多么奢侈,兀然就生出一丝羞耻,便踅到父亲的身边,想给他打个下手。

父亲很懂我的心思,笑笑,“去赏你的景吧。”见我仍迟迟不动,父亲说:“有什么不好意思的呢,你高兴赏景就赏景,我高兴做活就做活,不都图个自在么?!”

我知道,要父亲埋头干他喜欢干的活,比要他赏红叶更使他心安与欢悦,这是情理中的事,不关乎我的勤与懒。但我终究不忍在劳作的父亲身边,作赏景的清客,便同他一起干下去了。

这是第一次回故乡赏红叶的情景。

第二年秋深,想到故乡那满山的绚丽,仍有热热的归心。但父亲在地堰上弯曲的身影从脑底晃出的时候,归心就有了几分迟疑,心中就有了一种惆怅。

最后,还是回去了。因为:红叶岁岁依旧,而父亲却要一天天衰老;父亲已经辜负了红叶,儿女还要辜负父亲么?!回到故乡,父亲很高兴,抱出一坛雄自酿:“崽呀,知道你要回来,爹特意给你留着呢。”我的眼窝便不由得濡湿了。

从此,每到秋深,我皆毫不迟疑地回故乡去。

每次,我们低头砍着柴草,却都把红叶搁置于一边。但只要我们抬起头来,山上的红叶,便很执著地红到我们的眼眸中来——红叶没有怨艾,只有默默的守望和多情的注视,一依如山里的人们。

(注)①沤(òu):长时间地浸泡,使起变化。②惆怅:伤感,失意。③踅(xué):中途折回。④雄自酿:一种自家酿造的酒。

文章作者由赏香山红叶引出对故乡红叶的感叹,转而再写到父亲的辛勤劳作、默默坚守,最后一段点出红叶象征着山里的人们。

1.本文以“故乡红叶”为题,为什么在一、二两段中要写“香山红叶”?

2.指出下列句子中作者“惆怅”的具体原因。

①真正醒悟了,感到有些惆怅了,是看到城里人,居然要爬那么远的路径,到香山专程赏红叶之后。

②但父亲在地堰上弯曲的身影从脑底晃出的时候,归心就有了几分迟疑,心中就有了一种惆怅。

3.分析“故乡红叶”在文中的象征意义以及在结构上的作用。

4.请对“父亲”这一人物形象及“我”对“父亲”的思想情感作分析。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