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顺不可喜逆不可厌 余足云 ①明代学者吴与弼在《日录...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顺不可喜逆不可厌

余足云

①明代学者吴与弼在《日录》中写道:“大凡处顺不可喜,喜心之生,骄侈之所由起也;处逆不可厌,厌心之生,怨尤之所由起也。一喜一厌,皆为动其中也,其中不可动也。圣贤之心如止水,或顺或逆,处以理耳,岂以自外至者为忧乐哉!”这段话的意思是,顺境不可得意忘形,逆境不可自甘堕落。为官做人,无论身处顺境逆境,都要正确认知,理性对待,避免过犹不及。

②得意不可忘形,失意不可失志。据《说苑·敬慎》记载,孙叔敖出任楚国令尹后,官吏、百姓都来祝贺,却有位老人穿着粗麻布、戴着白帽子来吊丧。孙叔敖不但不生气,反而彬彬有礼地询问老人为何如此。老人说:“身已贵而骄人者民去之,位已高而擅权者君恶之,禄已厚而不知足者患处之。”这位老人谆谆告诫孙叔敖,面对职位升迁的顺境,要时刻保持敬畏之心,常怀“位高而忧”的警醒。

③“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顺境固然是好,但逆境并非全然坏事,有时恰恰是磨炼心性、锻炼意志、培养品行的好时机,有利于个人进步与自我完善。明嘉靖十六年,十三岁的张居正参加乡试,时任湖广巡抚顾璘虽爱其才,却不想让他早中举人。顾璘看来,小小孩童如果暴得大名,很容易骄傲自满、心浮气躁,将来恐怕难成大器,不如让他受点挫折,更有利于其成长。好在张居正自己也能正确看待挫折,他后来成长为国家栋梁,与顾璘的远见卓识不无关系。

④身陷逆境,何以自处,是对一个人心志、定力的重要考验。明代大儒王守仁的人生经历可谓跌宕起伏。成就剿除匪寇、平定叛乱等大功时,他不骄不躁;当遭廷杖、下诏狱、贬龙场等厄运接踵而至时,他从容应对,并以之磨炼自己的意志,完成了思想的升华和境界的提升。正因始终保持清醒冷静,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才使他获得了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美誉。同样被视为士人楷模的曾国藩,也有过屡败屡战的坎坷经历,但他始终坚持顺境不惰、逆境不馁,书写了一段人生传奇。不难发现,很多成功者的人生并非一帆风顺,他们之所以能够成就一番事业,就是因为有强大的心理素质和足够的自知之明,无论在怎样的境遇下,都能够做到以心制境而不以境役心。

⑤知古可以鉴今。成长并无捷径可走,经风雨、见世面才能壮筋骨、长才干。无论顺境逆境,我们都要谨记顺不可喜、逆不可厌,始终以积极乐观、淡然安然的态度,勇敢直面风险挑战、困难挫折,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

(选文有删改)

1.阅读选文,说说处于逆境时我们应该怎样做?

2.选文②③两段的位置能否调换?请说明理由。(段落顺序能否调换)

3.选文第④段列举了两个事例,删去一个好不好?请说明理由。

4.对选文的结构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梳理论证结构)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1.从容应对,用逆境来磨炼自己的意志,升华自己的思想,提升自己的境界;要有强大的心理素质和足够的自知之明,始终保持清醒冷静。(意思对即可) 2.不能调换。第②段提出了“得意不可忘形,失意不可失志”的观点,其后用孙叔敖的例子论证“得意不可忘形”,第③段用张居正的例子来论证“失意不可失志”,两段的顺序体现了议论文的逻辑性和结构的严谨性。 3.不好。本段的两个事例从不同角度论证了身陷逆境是磨炼意志,完成思想升华和境界提升的重要考验的观点,删去后不能充分地论证论点。 4.B 【解析】 1. 2. 3. 4.通读全文可知,选文第①段用《日录》中的话引出“顺境不可得意忘形,逆境不可自甘堕落”的论点。第②③④段是并列的,第②段提出“得意不可忘形,失意不可失志”的观点,并论证了“得意不可忘形”;第③段阐述逆境有利于个人进步与自我完善;第④段阐述逆境是对一个人心志、定力的重要考验。第⑤段总结全文,再次强调要“顺不可喜、逆不可厌”。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读书贵于得间

①“读书得间”,是古人读书的一条重要经验。“间”,即“空隙”,也就是著书者考虑不周之处、错谬之处、遗漏之处。读者能够发现“间”,并能够予以修正弥补的话,则无疑对学术大有裨益。那么,读者怎样才能够得于“间”呢?

②读书得间贵于心存疑虑。北宋理学家张载说:“观书者,释己之疑,明己之未达,每见每知所益,则学进矣。于不疑处有疑,方是进矣。”质疑精神和问题意识的重要性可见一斑。这种对书中内容的怀疑不是拒绝,更不是自大,而恰恰是为了更好地学习。读任何书籍都要有自己的思考,即便是古典名著,也要有自己的思考,用新的观念去读,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尽信书,则不如无书。”不能书中说什么就信什么。读书的过程,从本质上讲,就是在怀疑中带着疑问学的过程。学习中提出的疑问越多,对问题的思考研究越深,学习效果就越好,倘若后之学者都迷信前人的知识和经验,拘泥于权威,那就失去了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要把读书当成一种创造,在质疑中学习,既不会感觉枯燥,还能够迸发出新的观点。

③读书得间贵于精准选择。“盖破万卷取其神,非囫囵用其糟粕也。”现代社会,书似山、报像海、刊物如林,当一本本书摆在面前,不可避免地会出现“灰色书籍”。名为“读书”,其实读的不过是一些应景的、应急的“快餐”。俄国文学批评家别林斯基说过:“我们必须学会这样一种本领:选择最有价值、最适合自己所需要的读物。”

④读书得间贵于持久用力。读书犹如吃饭,一日三餐,在注重营养的同时更要坚持经常,也就意味着要下更大的功夫,付出更大的努力。一些官兵不是不读书,而是不能持之以恒;不是不知道读书得间的好处,而是不愿下深钻细研的苦功。要逐渐养成一种风气,克服知足自满和不求甚解心理,就像深山寻宝一样执着、痴迷,享受发现书中宝藏的欣喜若狂。毛泽东同志一生与书为伴,手不释卷,晚年时仍孜孜不倦地看历史书籍,在患严重白内障的情况下,还每天让秘书为他读书讲文件。可见,任何一个有成就的人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是长期实践积累的结果。

⑤当前部队建设中,小到连队的创新攻关,大到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创新突破,都需拿出“读书贵于得间”的思维和勇气,想出新方法、提出新思路、解决新问题。只有不断破旧立新、勇于创新、克服困难,才能使创新思维真正在自己思想中落地生根。

(节选自《时文选粹》2019年第21期,有删改)

1.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概括中心论点)

2.选文第③段中,加着重号的“快餐”是什么意思?

3.选文第④段中加横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表达作用?(论证方法及其作用)

4.阅读选文后,你得到了怎样的启示?请简要作答。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重视精神境界的培养

顾伯冲

①有个作家创作了一部历史题材作品,有人提出了一些善意的修改意见,却因“职务低”被其嗤之以鼻。作家自己不以为意,人们却由此看轻了他。生活中,类似有文化没修养的现象并不少见,引人思考。

一般来说,知识文化重在学,道德修养重在修。今天,知识更新的周期不断缩短,人们通过及时学习实现了水涨船高。然而,也有的人只注重这种知识文化的及时补充,却忽视了道德修养的修炼养成。有的人升迁了,却开始有架子;有的人名气大了,却忘记了谦逊;有的人面对名利,只想着去争,从不想自己是否够格。凡此种种,都值得我们警惕。

③人的思想境界高低,表现为思想修养、道德水准、审美观点和终极关怀等方面的优劣。境界决定人的品位,品位决定人格,人格决定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由此,我们应当关注并重视精神境界的培养,每个人都应把追求崇高精神境界作为一种自觉和习惯。之所以出现有文化没修养的现象,原因不外乎两个方面:一是就个体而言,认为有了知识就有了在这个社会上立足的资本,而境界高低是无所谓的,这是人生定位发生了问题;二是就社会而言,有的地方只要你有本事能办成事,就会得到大家的称赞,至于修养境界高低没人在意,这是风气出现了偏差。

④人生应当有崇高境界的追求。人生的道理其实很简单,能立定志向,生命就会有所转变;能持之以恒,生命就会脱胎换骨,最后终能获得美好的结果。许多值得羡慕与崇拜的人,大都在认知上掌握了正确方向,然后持之以恒,生命就赢得了精彩。当然,要不断用知识涵养自己的思想境界,跳出自己看自己、立足全局看自己、着眼未来看自己,以广阔的视野博采众长,观察事物、思考问题,培养自己广阔眼光和战略思维。

⑤与此同时,在一个文明社会里,还应致力于不断提升全社会的思想境界。让有知识、有本事的人受欢迎,更要让那些既有本事又有思想境界的人受欢迎,从而使崇尚气节、讲求操守、追求崇高思想境界,始终成为中华民族生存、繁衍和不断发展的内在动力和源泉。

(选自《人民日报》2019年12月4日)

1.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为什么社会上会出现类似文章开头作家有文化没修养的现象?

2.选文第②段中加着重号的“一般来说”能否删去?请说出理由。(议论文语言)

3.请为选文补充一个道理论据。(论据)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茶非人人可饮,喝对了才养生

①现在已进入冬季,喝上一杯暖暖的茶是不少人的休闲享受。的确,喝茶养生,是中国人的传统。与各式各样的饮料相比,喝茶不仅能帮助人体补充水分,其中还含有像茶多酚、茶多糖、儿茶素、锌、硒、铜、锰、铬等对人体有益的成分。很多研究证明,喝茶具有一定的降脂减肥功效,还有抗辐射、调节血脂、强健骨骼、抗氧化等作用。

②但喝茶也要讲究体质和方法,只有喝对了,茶才能起到真正的养生作用。关于喝茶,以下几大常识,你是否知晓呢?

③喝茶时注意水温别太高。喝茶的水温至关重要,茶水温度应介于56℃至60℃,对健康较为有利。水温太高,食管黏膜容易受到慢性热损伤,长期损伤后会增大癌变风险。尤其是爱好抽烟喝酒的人,如果喝热茶(65℃以上),会损害食道抵御酒精与尼古丁毒素的能力,患癌风险更高。

④每日用茶的量要控制在12克左右。一般来说,对于有喝茶习惯的健康人,每日用茶可在12克左右,分3至4次冲泡较合适。爱喝茶、饮食油腻的人可适当增加;孕妇、儿童及神经衰弱、心动过速的人要少饮茶或不饮茶。

⑤喝茶需因人而异,因时而异。不同体质的人群所喝的茶也不尽相同。未发酵茶(绿茶如龙井、碧螺春、毛尖等)具有清热、利尿、生津等作用,但因为偏凉,胃寒或有慢性胃病人群不宜饮。而半发酵茶(青茶如铁观音、乌龙茶等)、全发酵茶(红茶)和后发酵陈茶(黑茶、普洱茶)有消食去滞、助消化、提神等作用,这些茶性味平和,比较适合大多数人群。

⑥当然,喝什么茶除了要看体质之外,也要看习惯。即使体质不太适合,但如果喜欢喝某种茶,也可以少量、适当地喝一些。

⑦喝茶也要与季节匹配。春夏两季,可以喝绿茶和乌龙茶,能起到清热解暑的作用。秋冬季节,适合喝红茶或普洱茶,这两种茶是温热性质的,可以起到驱寒的作用。

⑧以下四类人不宜喝茶:

一是身体虚弱之人不宜喝茶(特别是绿茶)。患有胃溃疡的病人,茶叶中的茶碱会影响胃酸分泌,影响溃疡愈合,从而加重病情。

二是便秘的人不宜饮茶。因为茶中的鞣酸和咖啡因等物质能减少胃肠道消化液的分泌,同时有收敛作用,减缓肠管蠕动进而诱发便秘,长期便秘者饮茶需慎重。

三是儿童和孕产妇不宜喝茶。因为茶叶中含有大量鞣酸,可能影响身体对钙、铁及其他一些营养物质的吸收,可能影响胎儿及儿童的生长发育。

四是正在服药的人不宜饮茶。茶叶中的鞣酸会与含多种金属离子或含生物碱的药物在胃中结合生成难以溶化的化合物,服药后若饮茶过多,会影响药物吸收。

(选自《今晚报》2019年12月13日,有改动)

1.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茶中含有许多对人体有益的成分,喝茶具有一定的降脂减肥功效,还有抗辐射、调节血脂、强健骨骼、抗氧化等作用。

B.半发酵茶、全发酵茶和后发酵陈茶有消食去滞、助消化、提神等作用,但胃寒或有慢性胃病人群不宜饮。

C.文章从“水温”“茶量”“因人、因时”三方面说明喝茶要讲究体质和方法。

D.因为茶中的鞣酸和咖啡因等物质能减少胃肠道消化液的分泌,有收敛作用,减缓肠管蠕动,所以便秘的人不宜饮茶。

2.选文第④段加线句子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3.结合链接材料和文章内容,简要谈谈你对“茶文化”的认识。(分析探究)

(链接材料)

从古代丝绸之路、茶马古道、茶船古道,到今天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茶从中国出发,穿越历史、跨越国界,越来越受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今天,她已在全球160多个国家和地区“收割”了30多亿“铁粉”。

——摘自《人民网》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甲骨文与中华文明的传承

李雪山

①1899年,甲骨文被发现,迄今已有120年。作为现存最早自成体系的汉字,甲骨文与汉晋木简、敦煌文书、明清档案被誉为中国近代学术史的“四大发现”,在世界文化宝库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②甲骨文是指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是目前中国历史上公认现存最古老而自成体系的文字。

③由甲骨文肇源的中国汉字具有连续性和使用时间长的特点。巴比伦的楔形文字到公元前四世纪随着波斯王国一起消亡了。埃及的象形文字到公元前五世纪也灭绝了,后来的埃及文字没有将其传承下去,以至于古埃及的象形文字长期得不到解读。而甲骨文的境遇却大不相同,它与后世的文字传承关系十分密切。

④从文字结构看,甲骨文不仅完全具备后来汉字方块的特点,而且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古人总结的汉字造字的六种方法,即“六书”理论: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和假借,在甲骨文中都可以找到例证。因此,可以说甲骨文是一种具有严密规律的文字,实为后世方块汉字的鼻祖。由甲骨文、商周金文,到春秋战国的大篆、小篆,汉魏的隶书及以后的行书、楷书,其嬗变轨迹清晰可见。

⑤甲骨文记载了商周时期,特别是商代晚期273年的史事,内容异常丰富,涉及祭祀、征伐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为我们了解当时的国家形态、政治制度、社会结构、礼制风俗、军事、农业、手工业、商业、交通,以及语言文字、书法艺术等提供了第一手材料。其中有关科学技术的内容显示了我们祖先的聪慧和创新精神。当时的天文历法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具有世界上最早关于日食、月食和星象的文字记录。当时农业的发展水平也居世界的前列,已经种植黍、麦、稻、粟等农作物,掌握了播种、田间管理、收获、贮存等一整套农作物的栽培和管理技术。

⑥以夏商周为代表的上古史,曾受到怀疑。甲骨文发现后,学者们通过对殷墟甲骨文的研究,证明了《史记·殷本纪》的可信,证实了司马迁撰写的商代历史绝非向壁虚构,从而又极大地提高了《史记》中有关夏朝历史记载的可信度。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正以《史记·夏本纪》的记载为线索,探寻夏代的历史文化,目前已取得了可观的成绩。因此,用出土文物去印证古代典籍,重建夏商周三代文明的可信历史,甲骨文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选自《光明日报》2019年12月1日,有删改)

1.甲骨文在中华文明的传承中具有怎样的作用和意义?请简要概括。

2.选文第②段中加着重号的词语“目前”能否删去?为什么?

3.选文第③段在文章内容和结构上有什么作用?(句段作用)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人类为何没有尾巴

李小凤

①绝大部分的哺乳动物都有尾巴,但人类和猿类没有。那么,为什么人类和猿类没有尾巴呢?

②人类在胚胎早期时曾有尾巴的出现,而人的尾巴在妊娠期31~35天时最为明显,当胚胎发育成胎儿时,尾巴就会被身体吸收,退化成四五节融合在一起的尾椎骨。

③对于绝大多数动物来说,尾巴的主要作用其实是使身体达到平衡,比如猫和猴子在跳跃的时候,尾巴就有掌握平衡和缓冲降落速度的作用。尾巴的另外一个重要功用就是驱赶蚊虫,因为大多数动物身体的后面部位都是嘴巴和前肢够不到的地方。

④但是对于人类和某些猿类而言,已经不需要尾巴的这些功用了,因为人类已经会直立行走,大多数猿类都会半直立行走,这样的行走方式已经完全不需要尾巴的平衡作用。更重要的是,人类和猿类都进化出了长长的手臂,可以轻松地伸到身后驱赶蚊虫,所以也就不需要尾巴起作用了。当第一批离开了森林的古猿开始尝试直立行走时,遇到的第一个障碍其实就是它们的尾巴。在四条腿的情况下也许尾巴还可以起到平衡机体的作用,但是在两条腿直立行走的状态下,尾巴不仅起不了平衡机体的作用,还是一种累赘。在一代又一代努力地挺直身体的作用下,古猿的尾巴也就被进化掉了,最终也只是剩下屁股上的一点尾椎骨的残余。

⑤因此根据达尔文的进化论,人类在直立行走后就已经不需要尾巴来保持平衡,尾巴在椎尾骨的挤压之下,也就渐渐地失去了养分的供给而萎缩掉了。尾巴就这样被淘汰了。

⑥我们人类的尾巴可以消失,同样地,人类的“近亲”黑猩猩也没有明显的尾巴,只在身体后部有一个明显的凸起,仿佛是尾巴还没有完全退化留下的痕迹,这也是黑猩猩不断进化的结果。那么,在未来,随着猴子的不断进化,它们的尾巴也会消失掉吗?

⑦这个问题其实许多科学家也讨论过。有科学家认为:猴子的尾巴以后会不会消失,关键还是要看猴子的“生活习性”。猴子之所以长着长长的尾巴,是因为它们平时需要经常在树上攀爬,长着一条长尾巴可以帮助它们保持平衡。相比之下,黑猩猩则不需要经常爬树,我们人类也是一样,所以在漫长的进化中,用不到尾巴在爬树时“保持平衡”,自然也就慢慢地退化掉了。也就是说,如果猴子在未来长时间内,生活习性依旧没有什

么变化,还是在树上蹦来跳去摘桃子、香蕉吃,那么它们的尾巴还是会继续存在;而如果猴子未来从树上下到了地面,长时间在地面上生活,不需要再经常性地爬树,那么也就不需要这么一条长尾巴,也会像黑猩猩和人类那样,尾巴不断地变短,直至最终完全消失。

(选自《百科知识》2019年第23期,有删减)

1.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当胚胎发育成胎儿时,人的尾巴就会被身体吸收,从而融合成四五节退化在一起的尾椎骨。

B.第一批离开森林的古猿在两条腿直立行走的状态下,尾巴不仅起不了平衡机体的作用,还是一种累赘。

C.人类的“近亲”黑猩猩,相比猴子的长尾巴,没有明显的尾巴,这是黑猩猩不断进化的结果。

D.猴子在未来长时间内,随着生活习性的变化,也会像黑猩猩一样,尾巴逐渐缩短直至消失。

2.选文第⑤段中加着重号的“淘汰”一词在选文中的含义是什么?(词句理解)

3.请简要概括人类尾巴消失的原因。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