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小说《一个走运的人》,完成下面小题。 一个走运的人 秦文君 ①在我家附近的一...

阅读小说《一个走运的人》,完成下面小题。

一个走运的人

秦文君

①在我家附近的一个路口,有一株高大茂密的香樟树,粗大苍劲的树干,四面伸长的枝叶,昭示这是一株历经沧桑的百年古树,香樟树的清幽常引人驻足。香樟树下卧着一个小小的杂货铺。小商铺出售一些糖果、烟草之类的小东西,那些瓶瓶罐罐上没有一点积尘。

②女店主是一个端庄美丽的女子,她最喜欢说的一句话是:“真走运啊!”

女店主总是端坐在那里,含笑着招呼客人。闲下来时,她就低下头用丝线编织些小饰物,诸如手链啦,发带啦,随后就挂在店里,有谁喜欢就买走。最初,我到她的店里,就被她编的一个精巧的笔袋所吸引,淡绿色的,像很娇嫩的草。

③“这笔袋就像春的颜色。”我说,“特别美。”

④“我真走运,”她的眼里漾起了春光,“遇到了一个知道我心思的人。”

她见我喜欢,随即从桌子下面拿出她编的各种小饰物,我惊讶地发现,整个世界都在她的手上呢:天空的云朵,海上的浪花,草原的骏马,还有那永远开不败的四季花。

⑤我买下了笔袋,也牢牢地记住了这位制作者,也许是受到了她友好的对待,也许是她单纯的眼神,也许是她那句“真走运啊”。我常会顺道去看看那家杂货店,有时买些东西,有时只是看看。因为在我的生活圈里很少有人认为自己很幸福。有些人在外人看来已经过得相当不错了,但他们本人总觉得还缺点什么,远远谈不上“走运”。

⑥可这店主,多么平凡。她终日坐着,等待人们的光顾,还得一张一张抚平那些乱糟糟的零钱。但就是这个人,每天穿着得体的衣裳,还把头发梳得漂漂亮亮。有一天中午,我路过后门口,她正在吃午饭,就着开水吃一只大大的糯米团。看见我她笑笑,又说自己真走运,吃到了香甜的团子。

⑦“你该到对面的店里吃一碗热面。”我说,“那才舒服。”可她说,那团子可不是普通的东西,是她的一位老顾客亲手蒸的。那老太太已经八十多岁了,非常健康,还能爬山呢。

⑧“我有这样的朋友,”店主说,“真走运。”

⑨还有一次,我到店里买了她编的发卡,绾头发用的,我说去爬黄山时,用它来盘头发。她让我归来时替她带一张黄山的风景照。她又说:“真走运啊!”像是恭喜我,又像是在说她分享了这个“走运”。

⑩归来后,我如约前去把我拍摄的最好的一张照片带给她。我还怂恿她,哪天请人照看一下杂货铺,亲自爬上黄山。“有缆车吗?”她问,“真的有?和我想的一样,真幸运啊,要有一天我也能去看看就好了!”

(11)“不必坐缆车,慢慢往上攀,爬上天都峰!”我说。

(12)“是啊!是啊!”她微笑着,沉醉着,“我梦到过。”

(13)后来我搬了住处,好久没有去店里。有一天,我忽然想念起她来,便匆匆赶去。可到了那,香樟树依旧挺立,却不见了小商铺,也不见了女店主,只有石凳上坐着八十多岁的老太太!我惊诧极了,连忙上前打听,老太太说:“搬迁了。”

(14)“那您知道女店主去哪儿了吗?”“不知道。”老太太浑浊的眼里一片黯淡。

(15)“不容易呀,一个下肢瘫痪的女子!”

(16)“谁?”“女店主啊,你不知道?”我瞪大眼睛,张着嘴却说不上话。原来她是个不能行走的女子!她是坐在特制的轮椅上看管小店的!而我,由于她阳光一样的笑容,却从没在意她缺少什么,还怂恿她去登黄山……

(17)一瞬间,歉疚与失落漫上心头。或许今生再难相见了!

(18)夕阳中,历尽沧桑的香樟树依旧高峻挺拔,依旧香远益清,淡淡的幽香沁入心脾。抬头间,那灿烂的笑容似在眼前……

1.从女店主的角度,说说她觉得“走运”的几件事?

2.文章多次提到“真幸运”这句话,有何作用?

3.请从写作方法的角度,说说下面语句的妙处。

夕阳中,历尽沧桑的香樟树依旧高峻挺拔,依旧香远益清,淡淡的幽香沁入心脾。抬头间,那灿烂的笑容似在眼前……

4.请概括女店主的人物形象,并加以分析。

 

1.我买下了她编制的精巧笔袋;八十多岁的老太太送糯米团给她;“我”到店里买发卡,我答应给她黄山风景照片;从“我”口中了解了黄山的风景。 2.是贯穿全文的线索;一位下肢瘫痪的并不走运的女店员,最喜欢说的一句话是“真走运啊”,构成了鲜明的对比;表现了女店主感恩生活、乐观向上的积极心态,点明了小说的主题。 3.示例1:通过景物描写,烘托(表达)出女店主乐观向上、热爱生活的积极心态对“我”产生的影响,表达“我”对女店主的怀念之情。 示例2:运用象征手法,用历尽沧桑依然挺拔的香樟树象征下肢瘫痪却积极乐观的女店主,表达“我”对女店主的敬佩和怀念之情。 4.人物形象关键词:坚强乐观、热爱生活、心灵手巧、勤劳善良、懂得感恩、知足常乐。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解答此题关键要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理清文章思路,找准文中的事件,然后根据人物及事件内容概括出切题的答案。一般形式为:什么人在什么情况下做了什么事,结果如何。文章⑤段写“我”买下女店主精心编织的笔袋;从第⑧段中“我”看她“吃午饭,就着开水吃一只大大的糯米团”,“那团子可不是普通的东西,是她的一位老顾客亲手蒸的”可概括出:她满足地拿老太太送的糯米团子作午餐;从第⑨段“我到店里买了她编的发卡,绾头发用的,我说去爬黄山时,用它来盘头发”“她让我归来时替她带一张黄山的风景照”可概括出:“我”买发卡,她托“我”带黄山的风景照;后来,“我如约前去把我拍摄的最好的一张照片带给她。‘有缆车吗?’‘真的有?和我想的一样,真幸运啊,要有一天我也能去看看就好了!’”据此可以概括出:从“我”口中了解了黄山的风景。 2.考查对文中重要语句的理解。“真幸运”是小说中女店主最喜欢说的一句话是“真走运啊”,“真幸运”在文中反复出现,起到贯穿全文的线索作用;经常说这句话的女店主竟然是一个下肢瘫痪者,却能说出这样充满正能量的话,身体的残疾与乐观的心态形成鲜明的对比,揭示一个并不“走运”的人感恩生活、乐观向上的积极心态,点明了小说的主题。 3.考查从写作方法的角度赏析句子。写作手法一般有:象征、村托、对比、抑扬、照应等等。此句可以从景物描写来理解,“夕阳中,历尽沧桑的香樟树依旧高峻挺拔,依旧香远益清”与“那灿烂的笑容似在眼前”联系在一起,用香樟树来烘托女店主积极乐观、坚强的性格如香樟树一般挺拔,如香气一般令人受到感触,表达“我”对女店主人格的钦佩。 可以从象征手法,理解作者对“香樟树”的描写,抓住“树”的特点与文中人物性格及精神品质的联系,从“神似”的角度来理解写作手法“象征”。“香樟树”象征了女店主,香樟树历尽沧桑依然挺拔,这与下肢瘫痪却从不怨天尤人,积极乐观的女店主,有相似之处,表达“我”对女店主的敬佩和怀念之情。 4.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中人物形象的能力。先了解文章内容;再掌握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如人物描写方法,作者对人(事)物的评价,文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等;最后结合文中重点段落和句子答题即可。①女店主是一个坚强乐观的人。下肢瘫痪的她从不怨天尤人,对顾客总是报以灿烂的笑容;她不向外人提起自己的腿,以至“我”一直没有发现她是一个下肢瘫痪者。②女店主是一个热爱生活,爱美的人。她将生活中美好的东西编织成各种小饰物;她一直梦想着去黄山,感受大自然的美;她每天穿着得体的衣裳,把头发梳得漂漂亮亮,把自己美好的一面展现给大家。③女店主是一个心灵手巧,勤劳的人。她一人经营着商铺,在闲暇时光,不停地编织各种精巧的小饰物;她经营的商铺总是一尘不染。④女店主是一个懂得感恩的人。当别人欣赏她或者帮助她时,她总是心怀感激,说自己“真走运”。⑤女店主是知足常乐的人。下肢瘫痪并不“走运”的她最喜欢说的一句话是:“真走运!”午饭只是开水就一只糯米团也非常开心知足。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今年春节期间,举国上下都投入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阻击战中,请你参与以“疫情在前,共克时难”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并完成以下任务。

材料1:

2019 年底新型冠状病毒,外文名称为 2019-nCoV,是 2019 年在人体中发现的冠状病毒新毒株。该病毒症状一般为发热、乏力、干咳、逐渐出现呼吸困难,严重者表现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和凝血功能障碍。该病毒已确认存在人传人现象,病毒潜伏期最短有 1 天发病,最长的潜伏期是 14 天,潜伏期具有传染性,所致疾病没有特异治疗方法。

材料2: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主任习近平 2 月 5 日下午主持召开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要在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下,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从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各环节发力,全面提高依法防控、依法治理能力,为疫情防控工作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材料3:

生命至上!人民至上!这次疫情发生以来,各级党委和政府高度重视,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制定周密方案,把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当前最重要的工作来抓,对加强疫情防控作出全面部署。在各方面共同努力下,防控工作正有力开展,各项措施正有力推进,举国上下凝聚起共同抗击疫情的磅礴力量。

材料4:

1月23日,一封特殊的请战书在网络上传开。24个医务人员签上姓名、盖上红手印,在这份请战书上写道:“我们是 2003 年奉命赴小汤山抗击‘非典’的南方医院医疗队队员,当年为全国抗击‘非典’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同时做到了医务人员‘零感染’。17 年后的今天,当全国人民正面对新型冠状病毒的肆虐,作为一支有丰富经验、战胜过‘非典’的英雄集体,特此向院党委请战:若有战,召必回,战必胜!”除此之外,上海、广东、四川、江苏等地的一批又一批医疗队伍纷纷驰援湖北,冲锋在疫情防控第一线。

(1)根据材料1,说说什么是新型冠状病毒。

(2)细读材料2、3、4,试用简洁的一句话概括三则材料主要信息。

(3)你参加抗疫志愿者活动时,遇到一位阿姨要强行出小区,她既拒绝戴口罩,又不配合做登记,你该怎么劝说她?

(4)疫情期间,蓬溪县教体局为确保全县师生“离校不离教,停课不停学”,最大限度减少延期开学对正常教育教学的影响,特推出针对全县中小学生的钉钉直播课堂,为广大中小学生提供覆盖部分学科、全免费的假期在线辅导课程。请你谈谈你对推行在线辅导课堂的看法。

 

查看答案

赏析古诗,按要求作答。

渡 汉 江

宋之问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注释)①宋之问,初唐时期的诗人。本诗系作者从被贬地岭南逃回洛阳,途经汉江时所作。

1.说说前两句中“断”“复”字的妙处。

2.本诗以反常之笔见深情(反常之笔即看似有悖于常情却符合情理的笔法),请结合最后两句诗加以分析。

 

查看答案

古诗文默写 在下列横线上,规范、工整地填写相应的古诗文。

①浩荡离愁白日斜,____________。(龚自珍《己亥杂诗》)

____________,不问苍生问鬼神。(李商隐《贾生》)

③双兔傍地走,___________?(《木兰诗》)

④士别三日,______________,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孙权劝学》)

⑤《晚春》中,作者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晚春时节花草树木争奇斗艳的美丽景象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陋室铭》中以“交往之雅”表明“陋室不陋”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⑦《望岳》中表现泰山景色秀丽、高峻挺拔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列选项中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北宋政治家、文学家;韩愈,字退之,自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唐代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

B.“雄伟壮丽、报纸杂志、听说读写、学得认真”这些短语与“改革开放”的结构类型相同,它们都是并列短语。

C.《黄河颂》的作者光未然在国家存亡的关头,站在高山之巅,向黄河母亲唱出了豪迈的颂歌。“啊!黄河!”反复出现,营造了一种回环往复的韵律美。

D.《海底两万里》主要讲述诺第留斯号潜艇的故事。本书科学与幻想巧妙结合,通过描写美妙壮观的海底世界,充满着异国情调和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体现了人类自古以来渴望上天入地、自由翱翔的梦想。作者凡尔纳被公认是“科学时代的预言家”、“现代科学幻想小说之父”。

 

查看答案

下列场合中,文明警示语不得体的一项是(     )

A.当你伸手采摘我时,你我的美丽都已不存在了。(花园里)

B.严禁践踏,违者重罚。(草地旁)

C.为了他人的思考,请静静地读书。(阅览室)

D.如果您想吸烟,定时炸弹在身边。(加油站旁)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