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題目: 生活是七色板。其中蕴含着追梦的艰辛,成功的喜悦,挫折的苦痛, 独处的寂寞...

題目:

生活是七色板。其中蕴含着追梦的艰辛,成功的喜悦,挫折的苦痛, 独处的寂寞……在这生活中,你需要看看周围甜蜜的微笑,听听身旁甜蜜的话语;你也需要仰慕先辈英豪的品格,学习他们的坚贞与执着。

请以《生活需要       》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先要补充完题目。(2)文体自选(诗歌除外)。(3) 600字左右,文中不得出现真实校名、 人名。

 

例文: 生活需要勇气 董卿在《朗读者》中曾经说这样一段话:“勇气有时候是一瞬间的闪念,有时候是一辈子的执念。有了勇气,生活就是一道光。”以前我对这段话不以为然,自从经历了这件事后,我深有感触。 记得,八年级下学期,我们班承担了南通市文明礼仪现场会的情景剧演出任务,我被老师指名出演一位年老体迈的老爷爷。我心里既激动又紧张,激动的是我可以演其中的一个角色了,紧张的是我没有一点舞台经验。能在这么重要的舞台上演好这个角色吗?我想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但看到了老师那充满鼓励的目光,我心中又立刻鼓起了勇气:“其他同学不也是没有经验吗?他们能行,我就一定可以!我一定要抓住属于自己的每一个机会。” 有了承担角色的勇气,我开始了刻苦的排练,我没有一句台词,但我把每一个神态,每一个动作都细细揣摩,观察生活中老人走路的姿态,请老师、妈妈做观众,点评、指正,再到穿着、打扮、道具,一切严格按照角色的要求来完成。 练兵千日,用兵一时,终于到了检验我们排练成果的时候了。这一天,台上灯光闪烁,台下座无虚席,我的小心脏又开始怦怦直跳了。到我们节目时,我的小心脏更是要从喉咙里跳出来似的。看到前面的同学都从容自信地登台表演,我暗暗给自己打气:“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我一定能行的!”我上场的音乐响起了,一刹那间,老师鼓舞的话语、同学们鼓励的目光,让我浑身充满了力量,整个舞台仿佛只剩下我一个人。踏着音乐的节拍,我头戴白色假发,拄着拐杖,颤巍巍地走上舞台,弓着腰,走一步,停一步,咳一声,活脱脱的一个体弱多病的老爷爷的形象。台下的观众一下子轰动起来,并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这掌声又一次给了我勇气,接下来的表演更是行云流水。 最终,我们的表演成功了!谢幕时,看着观众们开心的笑脸,听着观众们热烈的掌声,我激动万分。是勇气给了我自信,给了我成功的机会。 勇气如一盏明灯,能照亮黑夜;勇气似一阵和风,能吹散乌云。生活需要勇气,因为勇气可以让我们抓住机会,改变自己,获得成功。 【解析】 考查半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题目一半已经给定,一半尚需补充。《生活需要——》我们要把后面部分补充完整。半命题作文的填空实际上就是选材和构思。在着手写作的时候要明确中心。此话题属于成长类话题。提示语给我们提供了写作范围:生活有鲜花也有荆棘,一方面需要梦想、鼓励;一方面需要磨炼、挫折。需要从不同角度品味人生在成长道路上的经历。我们可以补充题目为《生活需要友情》《生活需要爱心》《生活需要阳光》《生活需要勇气》等,我们应尽可能从生活中选择一次深刻的体验,写出特色。写作文同时要注意选材独特,可以立足自我,从独特的自我生活中选择素材,写真正属于“我”的事;也可以从平时的阅读积累中选择素材。此作文题目中,我们需要明确生活需要什么,为什么需要它。此题目可以写记叙文、散文、议论文。从记叙文的角度可以通过人、事的描写得出“生活需要——”的感悟;从散文的角度可以由景或由情入理,归纳出“生活需要——”的主旨;从议论文的角度可以通过“生活需要——”论点的确定,摆事实,讲道理,阐述自己对论点的认识。无论是哪种文体,都要抓住“需要”这个关键词展开。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1.修辞的角度赏析“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2.杜甫一向关心人民疾苦,他的诗素有“诗史”之称,但这首诗为什么一反常态, 只写个人的遭遇?请谈谈你的理解。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韩愈《马说》)

(乙)龙嘘气成云,云固弗灵于龙也。然龙乘是气,茫洋穷乎玄间,薄日月,伏光景,感震电,神变化,水下土,泊陵谷,云亦灵怪矣哉!

云,龙之所能使为灵也:若龙之灵,则非云之所能使为灵也。然龙弗得云,无以神其灵矣。失其所凭依,信不可欤!

异哉!其所凭依,乃其所自为也。《易》曰:“云从龙。”既曰:龙,云从之矣。

(韩愈《龙说》)

(注释)①(乙)文题为《龙说》,是《马说》的姊妹篇,文中的龙和云分别喻指君与臣。②嘘气:吐气,呼气。③茫洋:辽阔无边际的样子。④感:通“撼”, 摇动,震动。⑤汩():淹没。⑥神:这里是显示的意思。

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

(1)一食尽粟一石  或:      (2)执策而临之   临:

(3)才美不外      见:      (4)其所自为也 乃: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才,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3.甲、乙两文主要运用了什么共同的写作手法?请结合甲文简要分析?

4.在现实生活中,想成为有用武之地的“千里马”,需要具备哪些条件?请谈谈你的看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5G,连接美好未来

①每年三四月份,草长莺飞日,赏花正当时,玉渊潭公园都会迎来樱花节。今年的樱花节,游客感到购票更方便,游园体验更舒适。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原来是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将5G网络技术应用到景区,节省了游客入园时间。

②无论3G、4G还是5G,这其中的“G”代表Generation(代)的意思。5G指的是第5代移动通讯网络,它是目前4G网络下一代的升级版。

从理论上讲,5G网络速度将是4G的百倍甚至更多,其峰值数据传输速率可达20Gbps,甚至能达到25Gbps。这将给AR(增强现实)、VR(虚拟现实)游戏的普及提供可能。目前,用手机在线玩AR、VR游戏还比较困难,这主要是因为现在的4G网络达不到AR、VR技术所需的网速。5G时代,人们的移动娱乐生活将更加丰富精彩。

④5G能够连接大量物联网设备,具有低延迟的特点。从固定的用户终端,一直到时速500千米的超高速列车,5G保证未来用户的数据连接不会掉线,从而建立一个更智能、更连接的世界。今年4月3日,全国首例5G远程心脏微创手术由广州教授团队“隔空”指导,高州医院医生主刀实施。相距400公里,手术画面却几乎没有延迟,身处广州的医学专家仿佛亲临现场。如果信号传递慢,网络反应延迟,指令下达出现迟缓,就难以达到理想效果。5G技术为优质医疗资源共享插上了翅膀,给病患带来福音。

⑤未来,5G网络信号无处不在。目前,在日常生活中,上班族常常会遇到这样的烦恼:乘坐地铁时,刚好客户打来微信电话,还没谈几句便因网络信号不佳而被迫中断,这种情况将不会再发生,5G基站是一种微基站,身量更小、分布更多,可以发出比4G信号塔更高密度的信号,因此解决了地下空间等区域信号存在盲点的问题。对于普通用户来说,这就意味着将获得更高质量的语音和视频通话服务。

⑥目前,中国的5G产业仍处于发展阶段,有着巨大的商业潜能,前景广阔。5G与各行业深度融合后,会涌现出自动驾驶、工业互联网、智慧医疗等大量新兴业态。2019年的央视春晚,中国电信率先通过5G网络实现4K高清直播和视频回传,全程流畅无卡顿、无中断。

⑦移动通信技术的更新换代不是一蹴而就的,仍有一些发展难题需要不断解决。中国迈入5G时代的铿锵步伐,正不断激发着人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无尽想象。

(根据《人民日报》《科学大众》等资料整理)

1.文章第①段有什么作用?

2.按要求回答下面的问题。

(1)第④段中画线句中的“几乎”能否去掉?为什么?

(2)第⑥段中画线句中“涌现”的意思是什么?有什么表达效果?

3.第③段画线句运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4.联系全文概括5G网络的特点。

 

查看答案

阅读蔡勋建的《一针一线皆关情》,完成下列小题。

①父亲常说“做出衣裳的是针线”,按说这没有什么创意,但从一名乡间职业裁缝口中说出,却有权威性和说服力。父亲一生以裁缝为业,受乡亲敬重,行走乡间方圆二三十里,甚至跨出湘鄂边界为人缝制衣裳。

②他十二三岁拜师学裁缝,头年多半时间给师父家挑水打柴干家务活,渐渐地开始学缝扣眼、绞襻子、钉扣子。翌年学习缝制衣服,第三年开始学绗棉做棉衣,最后学剪裁。师父手艺高超,很严厉,连立身坐姿、穿针引线也有规矩,弄不好便举起尺子打过来。父亲说,他没少挨师父训罚,怎样打罚都必须忍着,熬过了三年,便有出头之日了。三年后他便提着裁剪刀行走乡里,独当一面,还真是多亏了师父的言传身教。

③在我的记忆深处,父亲有些绝活儿。

④父亲没学过美术绘图,可他裁布料用画粉时,总是从容果断,绝不拖泥带水。画线时用的是画粉袋,一条纱线从装有画粉的小布袋里左贯右出,其原理与木匠的墨斗无异。比如绗棉衣棉裤,父亲在铺好絮棉的布而上,左手捏着画粉袋口,将线头冒于棉裤一端,右手拉粉线,再用右肘根压住粉线另一端,右手拇指食指拈起粉线,轻轻一弹,不偏不倚完成一条白线。如此反复,他的徒弟再照线举针绗棉。

⑤父亲擅长做开襟衣衫,他最得意的是做得一手漂亮盘扣。男服多用蜻蜓扣、春蚕扣(也叫一字扣),女服多用蝴蝶扣、菊花扣,还有男女通用的琵琶扣、树枝扣。一个个蜻蜓头,一对对蝴蝶结,公扣母扣,结对成双。这种衣服全用布扣,杜绝塑料扣子或有机玻璃扣子,着实漂亮。

⑥父亲喜欢在左胸前袋口插上一支钢笔,不过这笔大抵在算账立据时才派上用场。父亲有“两不记”:一是收人布料不记,客户来料,只要说明你要做什么衣服什么样式,他随手往那衣料堆里一放,绝不会张冠李戴;二是量体裁衣,他拿皮尺在来人身上左一拉右一扯,嘴里念叨着,只量体并不当面记录,也不开制衣单,顾客按期取衣,从不出错。

⑦他的裁缝工具很简单,裁剪刀、竹尺、皮尺、画粉、手针、顶箍,再就是熨斗。父亲剪裁时轻松自如,用剪吃布很干脆——咔哧,咔哧,咔哧,这像极了农夫耕田犁地,当犁尖插入土地,只听得一声吆喝,那黑色十垅便顺着犁头向右翻去。 咔!最后一声特别干脆,听起来很果断,那肯定是剪刀将出,剪断布头了。

⑧剪裁用的案板是杉木的,那案面上有许多凹坑,密密麻麻。有次我看到父亲握着剪刀,在画有纵横交错线条的布面上,让剪刀随意地疾走,剪刀在案面上发出“咚咚咚”的声响,顿一下,布面一个窝,案板上一个坑。我揣测这种“停顿”绝不是率性而为,一定是有讲究的,应该是父亲为后来的缝纫制作留下的暗记,比如打褶、留岔什么的。案板上留下的“记号”,让我长久思索……

⑨除了在家等客上门做衣,很多时候是做“乡工”,也称“上门工”。这种方法是按天计收工钱,东家只管三顿饭,不需一件件算钱。但父亲并没有因此懈怠,只管埋头千活。平常东家客气,也有上烟上酒的,可父亲从来不沾,只吃些茶饭。

⑩早年,父亲行走乡里一直是手工制作,后来母亲加盟。不久有了缝纫机,一台“蝴蝶”牌缝纫机与他们“白头偕老”。父亲担纲剪裁,母亲负责缝制,从此父母同出同归。小时候我还没念书,就经常随父母去做“上门工”。一大早,东家挑一副挑子走在前头,一头是缝纫机头,一头是机脚,我紧跟父母在后,父亲说我从小就随他吃“百家饭”。

⑪在乡间,这个行业有个笑话段子:“裁缝不落布,穿个冒裆裤。”少时我不解,便问父亲何意,父亲笑了,告诉我意思是说,如果哪个裁缝不留下布头,那他肯定穿着个没有裤裆的裤子。父亲从来不做那种“贪墨”糗事,每上门做完一家的衣服,他就将剩下的布头交给东家;若是在家,每做好一件衣服,他也将剩下的边角布料扎成一绺,塞进衣主的新衣荷包里。衣主自然高兴,因为这些边角布料又可去做千层布鞋底。

⑫父亲从事职业裁缝五十年,他从手工到机制,见证了民间服装的演变发展,亲自经历了这些服装的全部制作过程。父亲就像一枚绗针,行走乡间,缝紧了乡情, 缝暖了家庭,缝美了生活。

注:①襻(pàn)子:用布做的扣住纽扣的套。②绗(háng):缝纫方法,用针线固定面儿和里子以及所絮的棉花等。

1.作者说“在我的记忆深处,父亲有些绝活儿”,父亲有哪些绝活?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条概括。

2.文章第②段的记叙顺序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3.赏析文中画线句子。

(1)左手捏着画粉袋口,将线头置于棉裤一端,右手拉粉线,再用右肘根压住粉线另一端,右手拇指食指拈起粉线,轻轻一弹,不偏不倚完成一条白线。

(2)这像极了农夫耕田犁地,当犁尖插入土地,只听得一声吆喝,那黑色土壤便顺着犁头往右翻去。

4.文章的标题“一针一线皆关情”,如果换为“一位行走乡间的裁缝”是否可以?请结合全文说说你的理由。

 

查看答案

综合性学习

和是诞育万物的本源,和是修德养性的关键,和是社会交往的准绳,和还是国家共处的原则,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以和为贵”综合性学习活动吧!

(1)(家庭和睦)

周末,云云的父亲想带着全家一起去看望奶奶,但是母亲想回去看望姥姥。云云的父亲发脾气说母亲总是这样唱反调,母亲也生气说父亲一点也不体贴自己。好好的周末,父母就这样吵起来了。

如果你是云云,请从“以和为贵”的角度来劝说父母。

(2)(社会和谐)

某班小记者到荣获“洛阳好人”称号的盂昭银老人所住的社区采集素材。孟昭银老人的一个邻居评价她“她最可贵的是待人和气,六十多年来对家里长辈很孝顺、很敬重,亲人间很和睦。”另一位邻居评价她“她这个人最是心地善良,几十年来知书明理,和周围人相处融洽。”

请你依据邻居的谈话,仿照后句, 在横线上补写前句,形成一条宣传标语。

宣传标语:              ,知书明理善为先。

(3)(世界和平)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抗日战争胜利75周年。下表是部分国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死亡人数的统计,根据表内提供的资料,按耍求回答问题。

(单位:人)

受害国

军人死亡数

平民死亡数

侵略国

军人死亡数

平民死亡数

中国

28000000

30000000

日本

1850000

672000

苏联

13700000

13000000

德国

3500000

1600000

 

 

 

从上表中,你能发现哪些有价值的信息?请写出两条。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