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中石兽
纪昀
①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②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③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1)阅十余岁 (2)是非木杮 (3)但知其一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尔辈不能究物理。
(2)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3.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叙述以时间为序。先写寺僧寻找石兽未得,再写讲学家的议论令众人信服,最后写老河兵的分析及众人据其推断终得石兽。
B.老河兵的“笑”是嘲笑寺僧不能“究物理”,然后分析出石兽在上游。
C.文章最后一句以简短的议论作结,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揭示出文章的主旨。
D.文章语言简洁。如写寺僧沿河打捞石兽,仅用“棹”“曳”“寻”等动词领起三个短句,简述打捞经过,以“无迹”交代结果。
按要求完成语言表达。
对联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也是活的文化遗产,现在还普遍应用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学校希望文学社将要在七年级举办“走进对联文化”主题活动,邀请你来参加并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1)请你为班级同学讲解对联的基本要求。
(2)请将下面六个短语组合成一副对联来歌颂中国女排精神。
顽强拼搏 传四海 中华健儿 不让须眉 竞风流 女排精神
下列句子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港珠澳大桥通车后,香港高校和科研院所的资源,将进一步提高珠海高科技产业的创新环境。(将“提高”改为“改善”)
B.做好疫情安全防控工作,取决于领导是否重视。(在“做好”前面加上“能否”)
C.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我们所缺乏的,一是勇气不足,二是谋略不当。(删掉“不足”和“不当”)
D.要创建智慧城市,管理者要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智能化水平,使城市运转更高效。(将“建设”调到“规划”前面)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面对中国现在所取得的成就,有中国台湾媒体人感叹:当今盛世,亘古未有!
B.《语文主题学习》丛书内容丰富,需要我们反复咀嚼,才能从中提升心智,感悟人生。
C.“中国阅兵第一刀”霸气精致,而且刀一出鞘锋芒毕露,不愧为国刀。
D.杜甫的《三吏》《三别》等诗作,不只是作者悲天悯人情感的宣泄,还表现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kuìzuò(_____)。
(2)我曾fǔkàn(_____)我们的首都北京,白天它是燕山山脉的一片灰色,分辨不清。
(3)我认识奥本海默时他已四十多岁了,已经是fùrújiēzhī(_____)的人物了。
(4)因为实在太疲倦,一会儿就hānránrùmènɡ(_____)了。
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____________?齐鲁青未了。(杜甫《望岳》)
(2)无丝竹之乱耳,____________。(刘禹锡《陋室铭》)
(3)陆游在《游山西村》一诗中表现村中热闹景象、民风淳朴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木兰诗》)
(5)默写王安石的《登飞来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