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1.“却话巴山夜雨时”中“话”的意思是:______

2.“巴山夜雨涨秋池”一句通过写实,营造了怎样的气氛?

3.近体诗一般要避免字面重复,但本诗中“期”和“巴山夜雨”均重复出现。请你简要谈谈这种有意重复的作用。

 

1.说 2.示例:黑夜迷茫、秋雨绵绵,渲染出诗人漂泊在外不得归家的孤独、凄凉。 3.示例: 两个“期”一问一答,写出诗人羁旅难归的愁苦;“巴山夜雨”一个是写实,一个是想象的温馨画面,重复出现形成时间和空间回环往复的意境美。 【解析】 1. 这道题考查对诗歌词语的理解。“却话巴山夜雨时”意思是:相互诉说今宵巴山夜雨中的思念之情。因此,“话”的意思是“说”。 2. 这道题考查对诗句景物描写的理解。“巴山夜雨涨秋池”是诗人告诉妻子自己身居的环境和心情。秋山夜雨,总是唤起离人的愁思,诗人用这个寄人离思的景物来表了他对妻子的无限思念。仿佛使人想象在一个秋天的某个秋雨缠绵的夜晚,池塘涨满了水,诗人独自在屋内倚床凝思。想着此时此刻妻子在家中的生活和心境;回忆他们从前在一起的共同生活,咀嚼着自己的孤独。 3. 这道题考查对诗歌语言特色的理解。“期”字两见,一为妻问,一为己答;妻问促其早归,己答叹其归期无准。表现了诗人羁旅难归的愁苦。“巴山夜雨”重出,一为客中实景,紧承己答;一为想象相逢时温馨的画面。“巴山夜雨”的重出,构成了音调与章法的回环往复之妙,恰切地表现了时间与空间回环往复的意境之美,达到了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结合。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本文出自北宋_______主持编纂的编年体通史《____________》。

2.解释下句中加点的词。

(1)即刮目相待______

(2)及鲁肃寻阳_____

3.翻译下列句子。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4.文章主要写了两件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章结尾写“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有何作用?

 

查看答案

抗疫期间,在我们身边有无数默默奉献的逆行者,他们负重前行,守护着我们的家园,守护着岁月静好。请结合你的见闻感悟,补写下面的对联。

上联:负重前行担道义;

下联: 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古诗文默写

(1)会当凌绝顶,________________。(杜甫《望岳》)

(2)此夜曲中闻折柳,________________。(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3)________________,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4)《<己亥杂诗>其五》一诗中,龚自珍表达自己虽辞官,但依然关心国家命运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木兰诗》中,表现边关战场战斗艰辛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刘禹锡的《陋室铭》一文中,统领全篇的主旨句是: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按要求填空

欣赏是一种学习,一种感悟,一种特别的收获。欣赏一封短短的家书,会令你想起故乡的亲切与温新;欣赏一个浅浅的微笑,会让你忘却生活的无奈和愁苦;                ;欣赏一束淡淡的康乃馨,会让你享受生命的清雅和yōu扬……

(1)根据拼音“yōu”,填写汉字:_______

(2)文中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并改正:______改为_______

(3)朗读有节奏,就是指语速的快慢变化。“一种学习,一种感悟,一种特别的收获”一句,朗读时速度要:________

A、语速不变     B、语速逐渐放慢        C、语速逐渐加快 

(4)“无奈和愁苦”是_________短语。

(5)请联系语境,在横线处仿写一个句子: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我们的生活,因有歌声而变得美好。歌声陪伴着我们成长,激励着我们前进,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绚丽多姿。岁月如歌,人生如歌,我们在歌声中编织五彩的人生岁月。

请以“我最喜爱的一首歌”或“歌声激励我成长”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②不少于500字。③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