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题目:身边的故事 要求:(1)要自由,有创意地表达真实情感。(2)除诗外,其它文...

题目:身边的故事

要求:(1)要自由,有创意地表达真实情感。(2)除诗外,其它文体不限。(3)不少于500字。(4)书写要规范、整洁、美观。

 

范文 身边的故事 在我的身边,发生过许许多多的故事,但那一件事,却令我真真正正地发觉世间的的确确存在着不可计数的“爱”。 看着那本崭新的相集,令我想起我那逐渐衰老的外公。外公是一个非常小气的人,这本相集是他送给我的唯一一件礼物。虽然外公非常小气,但是不知道为什么,他的钱总是花得很快很快。 一次偶然的机会,让我解开了这个谜底。 那天,我见到外公正站在叔公的家门口,好像在等什么人。我想:叔公是一个穷亲戚,而且跟外公外婆早已没有来往,怎么?……我感到不解。忽然,从叔公家出来一个人影。咦,是叔公。外公把手中的几张一百元的钞票递给叔公,“我今天来就是带钱过来给你,我马上得走,否则待会儿被你嫂子发现就碍事了!”外公转身就走,叔公也来不及留人。接着,外公又来到姨婆家…… 哦,我终于明白了!外公的钱就是用在这些穷亲戚身上。在别人看来,他是一个非常小气的老人,但是谁又会想到这样一个小气的人,只送过他外甥女唯一一件礼物的人,会去接济别人呢? 听妈妈说,我的几位舅舅每次给外公一给就是几千元,所以在别人眼里,外公是一个富叟。但实际上,外公却只舍得花一点点钱。外公吃饭从来不浪费,他买菜不买最时鲜的,只要还能吃就行了;吃剩的菜,他一定要将它留下来,吃完为止。 从这件事里,我明白了这样一个道理:爱,是不一定要人人皆知的;鲜为人知的爱更是深爱、大爱。 我要对我“小气”的外公说,“外公,你真是太伟大了!”你让我的心胸更宽广了,你让我的精神更纯净了,你让我的眼睛更明亮了…… 【解析】 本题考查写作命题作文的能力。从题目要求“自由,有创意地表达真实情感”来看,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生活实际选择身边发生的故事构思立意。你身边有什么样的生活,对什么样的生活熟悉就写什么,认识什么样的好人、优秀的人,就写什么人的故事。注意要有突出的主题。故事是围绕着中心来发展的。合理分配情节,情节不要死套,要合理运用,并要符合人物的思想与行为。如写冬天里身边的故事。首段景物描写,表现天气的寒冷,引出下文情节。然后记叙自己下晚自习回家,小巷深处有一位卖烤红薯的老爷爷还在支着灯卖红薯,而自己刚刚交了书费,想吃红薯却没有钱了。闻着红薯的香味,走得越发的慢了。没想到老爷爷喊住自己,从炉子里拿出一大块红薯递到自己手里,一霎时,暖流涌上心头。拿着红薯走远,再回头,依稀还能看到老爷爷摊位的灯光,再也感觉不到寒冷,只觉得阵阵温暖。末段可用抒情的表达方式,表现自己对于老爷爷的感激与赞美之情。当然,作文的选材范围很广,可以写自己、别人、家庭、学校、社会等各方面的故事。在选材时,一定要新颖,努力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特。本题只要内容积极向上,传递学习、生活中的正能量,反映青少年时代风貌的健康内容都可以。本文可以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内容要充实,表达真情实感,书写要工整仔细,符合字数要求。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题目:榜样

要求:(1)要自由,有创意地表达真实情感。(2)除诗外,其它文体不限。(3)不少于500字。(4)书写要规范、整洁、美观。

 

查看答案

面对疫情,班级将在线上举行“面对困难,我们该怎么办”的研讨会。请你完成下面的

任务。

(1)请你为本次活动设计一个主题语。                 

(2)下面关于活动过程的设计,不合理的是哪个环节?

第一步,确定活动的目标;

第二步,确定活动的主题,邀请相关的嘉宾;

第三步,活动总结;

第四步,设计活动步骤(包括宣传动员、宣布开始、同学发言、嘉宾讲话等)。

(3)如果你是本次活动的主持人,请你设计一段开场白。100字左右。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不过希望在人心中总是根深蒂固的!并且我们又是两个人。最后,我还要肯定一点——这看来像是不可能的——即使我要打破我心中的一切幻想,即使我要“绝望”,现在也办不到!战舰跟那鲸鱼冲撞的时间是在夜间十一点钟左右。所以到太阳升起,我们还得游泳八个小时。我们替换着游,游八小时必然可以做到。海面相当平静,我们还不至于过度疲劳。有时,我的眼睛想看透深沉的黑暗,但什么也看不见,只有那由于我们游泳动作激起的浪花透出一点闪光来。在我手下破碎的明亮的水波,点缀在镜子般闪闪的水面上,就好像一块块青灰色的金属片。

(1)本语段选自《            》,作者是             

(2)你认为小说中的尼摩船长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妈妈的额头

①童年的印象里,母亲的额头是最亲切的。那时的我体质弱,常常生病发烧。每次见到我一脸绯红的样子,母亲就觉得不对劲,然后她的额头就会贴在我的额头上,只那么轻轻一贴,母亲就能准确判断出我的健康状况。

②母亲的额头,很多时间都被汗水占据着,劳动着的母亲是美丽的。那时候,年轻的母亲,以光洁而温馨的额头为纸,为这个家,书写着人生的喜怒哀乐。跟我们在一起,有说有笑的日子,母亲是开心的,幸福的,这些开心和幸福,在她的额头上表现得阳光灿烂。当我们遇到挫折和磨难,那额头上则会写满忧虑和郁闷。我一度怀疑,多年以后,母亲额头上那一条条清晰的纹路,该是多年担忧留下的记忆档案。

③母亲用额头为我诊断了无数次病痛,而她自己生病的时候,总是悄悄瞒着。好些回,我看见母亲浑身无力地躺在床上,父亲用湿毛巾捂着她的额头,才知道母亲已被病魔折腾多时。每一次,母亲从疲惫中爬起来,第一件事就是揉拍前额,好让自己保持一份清醒,第一时间理清生活的繁琐,解开心头的愁结,为家的未来精打细算。韶华流转中,母亲老了,无论记忆力还是动作气力,已经大不如前,唯一不改的,依然是拍额头的习惯性动作,那手掌在额头上发出的声音,于我而言,更多成了一种带着淡淡咏叹的生活乐章。

④母亲是爱美的,也许从她懂事时起,就用那些粉膏,每天在额头上涂抹。然而岁月匆匆,雨霜重重,谁也无法挽留青春饱满的脚步。一道道皱纹,在一个个不经意的夜晚,悄悄爬上了母亲的额头。如果说母亲是一棵树,那额头上的纹路,就像一圈圈年轮,圈满了昨日的记忆。而我更感觉那纹路如林,是一种写在额头上的不变情怀,仿佛漫山遍野的秀木,永远葱绿绵长。

⑤母亲七十大寿那天,女儿忽然说头晕,母亲的额头,又习惯性地跟她贴在一起。那是怎样的两张额头啊,一张沧桑遍布,饱经风霜;一张青春饱满,一如母亲当年。母亲仔细端详着孙女,不由感慨万千:“奶奶老了,瞧这额头上的皱纹,多深!”我伸过手,轻抚母亲的额头:“妈,谁说您老呀。瞧您的额头,还是当年那样温暖。在我心里,您有一张永远年轻的脸。”

⑥是啊,母亲的额头是不老的,那里面,写满了永恒的母爱。

1.文中写了有关“妈妈的额头”的三个生活片断,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

2.结合文章内容,赏析下面的句子。

她的额头就会贴在我的额头上,只那么轻轻一贴,母亲就能准确判断出我的健康状况。

3.你认为文中的妈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生活中我们都拥有亲人们的关爱,请你把感受最深的和大家分享。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门边有个位置

每次纯净水送过来,这位师傅都匆匆忙忙。在门外脱下鞋子,穿着袜子,绕过过道,进客厅,再到饮水机旁边。我让他穿上拖鞋,他说,没时间,再说地板上很干净。

一次,我请他抽支烟,坐一会儿。他感激地冲我笑笑,他说他下岗了,到纯净水公司承包了我们这个小区送纯净水的业务。生活还过得去,就是忙,就是累。我说:“我们都是在苦弱中挣扎,只不过用不同的方式。”他听了,得到安慰似地笑笑。

星期天,儿子坐在沙发上看电视。这位师傅扛着水进来。儿子用手扇着鼻子,“嗯,有一股气味。”我对儿子眨眨眼,示意他别往下说。这小子不肯罢休:“你没闻到啊?一股浓烈的气味。”

怒火中烧,我伸手就打。不料,这小子揭竿而起:“打我干吗?就是臭,臭脚臭袜子的臭。”我一下子呆住了,尴尬地止住了手。但心里还存着侥幸,希望走到门边的师傅没注意也没听见。可是,他站住了,扭过头来,满脸通红,歉疚地说:“别怪孩子,都是我没注意。”

夜里,我跟孩子说:“儿子,这次我真的不能原谅你,这位送纯净水的师傅,也有一个和你一般大的在学校读书的孩子,他将一桶水送到这里,爬上五楼,一桶水只赚一块钱,流了多少汗?”儿子很委屈,“我只说臭,又没说其他的,你却要打我?”许多事,许多心情,他这个年龄,显然不懂。

再来的时候,这位师傅不再是脱了鞋径直走进来,他在门外窸窸窣窣弄了好长时间。进了客厅——脚上套了两只绿色的、类似塑料袋的鞋套。一种无法言说的尴尬,在彼此间心照不宣。我劝他无须这样细心,他笑一笑,“服务总是讲究质量的。”然后匆匆地干活,匆匆地走。那双绿色的鞋套,一直让我不安。

门边有个位置!坐在沙发上抽烟,我忽然产生灵感。于是,和儿子把饮水机安置到这个地方。这样不要套什么鞋套,站在门槛一伸胳膊就可以换水。一次次地来,他好像没有在意饮水机位置的变化。我不希望他体察到我的用心,这点小小的方便,还需要别人在意么?

几天前,我在小区散步。楼上的一位老人喊住了我,打量了我好半天,“好人!”一声惊叹吓了我一跳,“为什么啊?大爷!”老人说:“送水的那位师傅见人就讲,你为了让他方便,把饮水机移到门边,让家里人进门出门都不方便。”我脸一红,那点微不足道的方便,竟然被郑重地提起。

老人说:“谁家的门边没有位置?再小的事,也能看出一个人,有没有在心里给别人留个位置。”

1.从全文看,题目中的“位置”既指___________,又指_______________

2.请结合文中的相关内容,分析“我”和“送水师傅”分别是怎样的人?

3.文章结尾两段,为什么要写老人的话?

4.读罢全文,作为与文中“儿子”同龄的你,想对文中的“儿子”说点什么?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